俗书大家田蕴章说鲁迅的字不是书法,你怎么看?

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写字,二者区别有吗?书法需要童子功吗?有大家认可的概念吗?

俗书大家田蕴章说鲁迅的字不是书法,你怎么看?

虽然我不欣赏田楷,但对于田所说的这句话还是认同的。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作家、思想家,但不是书家,当然他的字也就不能称为书法。

鲁迅先生作为很有才华的作家,在年青时写过书法是肯定的,因为那个时代凡是读书的孩子都会写仿。写仿也就是临帖,不可否认他有不错的书法基础但是先生对书法肯定没有太深的研究,更没有坚持,也就不能称为严格意义的书法。

不可否认,鲁迅先生虽是随意书写,然而他写的字很有书卷之气,与周总理的字应该属一个性质,虽不能称为书法,但很有内涵。

俗书大家田蕴章说鲁迅的字不是书法,你怎么看?

谢谢你的提问。说实在的,鲁迅先生的字,起码是有书卷气的字。

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人人以“馆阁体”为荣的时代。

那个时代是没有网络的,如果有,肯定会批评那批“馆阁体”的文人书法。

但是,今天却把“馆阁体”书法视为国宝了,真不知什么时候,国人的书法欣赏能力如此之倒退。


鲁迅先生是从旧学里出来的,他的书法启蒙,肯定也是馆阁体书法,这个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是,伟大的鲁迅没有写那种奴性十足的馆阁体,而是积极响应改良派的号召,学习了魏碑。所以,鲁迅的书法是引入魏碑的二王书法。

就这一点来说,精神也是可贵的。

那么鲁迅的书法如何?

我个人觉得,就书法论书法,起码不是平庸的俗书。

鲁迅的书法,单独去欣赏,也是颇有几分书卷气,耐人寻味的,仅此,就了不起。

如果再加上他的文化巨人的名声,他的书法绝对是各大博物馆的重要收藏。

二田的书法呢?非常平庸。只是他多年在做普及书法的教育。但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不是文化素质很差,就是到处谩骂的文化流氓。

我无法证明二田直接教他的学生这幅德行,但是,拥护二田书法的朋友绝大部分都是这样,我高度怀疑二田书法教育已经失败了。

鲁迅呢?教育出来的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有不讲道理的吗?

鲁迅教会了中国人觉醒,看世界,看吃人的黑暗社会。

这是鲁迅的民族之魂。我们面对鲁迅的书法只有敬仰之情。

真不知道二田是怎么欣赏书法的。鲁迅的书法不是书法,还有谁配书法?

再说,鲁迅真不是书法家,对于鲁迅先生来说,真没有时间做书法家,鲁迅一生最痛恨的就是“有闲”和“帮闲”的无聊文人。

古人论书法有“书如其人”之说,看鲁迅的书法有一种傲骨的笔力,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但是,田蕴章说什么“字写挺好,但不属于书法的范畴,因没有笔法和章法可言,所以称不上是一位书法家。”

有些不懂书法的人,总是拿天才文学家、政治家的书法与老生常谈的书法比,其实,这是一种错位。因为这些人与平庸的书法,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们 还是看看鲁迅的书法吧。



我们细心欣赏鲁迅先生的这些书法,确实有不合“笔法”和“章法”的地方,但是,前面我们说过。鲁迅无意做书法家,也没有过多研究书法。

但是,书法不是完全以“笔法”、“章法”论高下的。

如果我们研究书法,鲁迅的书法,本来就不是书法的范例,努非要用鲁迅的书法做书法范例,这不是错位吗?

比如,我们研究文学,你就要以文学作品为例研究文学得失高下,结果你用一个政治报告作为文学范例,你说对不对?而话又说回来,政治报告也有自己的特色,也是文学作品所不及的地方。

俗书大家田蕴章说鲁迅的字不是书法,你怎么看?

真不好说。

如果田蕴章真是那么说了,那是他在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真的太无知了。反过来想,田蕴章身为一名大学的教授,连这一条最基本的道都不懂,这可能吗?

换一个角度思考,是不是有人在为田蕴章引火烧身呢?

我没有听他讲过,所以,不敢妄加评论。

俗书大家田蕴章说鲁迅的字不是书法,你怎么看?

鲁迅是不是书法家,学术界一直有争论。鲁迅先生的书法水平如何,他是一位书法家,还是一位写字不错的文人呢?

有意思的是,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字有过一个说法,他在送友人的作品上写过一句话:“不要因为我写的字不怎么好看就说字不好,因为我看过许多碑帖,写出来的字没有什么毛病。”

这句话很值得玩味,“不怎么好看”,往往成为大众评判字的好坏的标准,如果普通人这样讲没问题,但是专业人士不能以此为标准。

譬如美女,现在的很多“网红",初看很漂亮,但看多了,都是“尖下巴” “厚嘴唇”“大眼晴”,还有一对充满硅胶的“球” ……标准的流水线产物。

但有一类美女,比如“大嘴”姚晨,比如“邻家妹妹”徐静蕾,她们的美并非一眼可见的扑面而来的美,她们的美需要慢慢品,我们有时称她们是“气质美女”。

在书法上,“馆阁体”之所以为人所诟病,就在于他们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拿上面的话讲,也是流水线的产物。

当下被称为“某楷”的书法也属于这一类,从骨子里透出一个字:俗。

相反,另一类字,比如伊秉绶、陈鸿寿、何绍基、弘一,他们的字初看笨拙,可越品越有味道,他们的字有出处、有想法,透过字看到是他们的思想。

鲁迅先生的字就是如此。他一生收集碑帖拓片达6000余种,所见所学非常人能比。

鲁迅崇碑而不抑帖,师古而不泥古,不拘一格而自成一格。

他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手稿、书信墨迹,既有帖的飘逸自然,又有碑的浓郁扑茂。结构上以欧书为底,取隶书的横势,在用笔上融入了篆书的圆劲中含。

他晚年的书法日臻化境,以情感入书、以自然入书,作品如藤蔓蝌蚪,如天女散花,纵横欹斜,似乎出于绳墨之外,其实腕平锋正,胸中自有成竹。

这一时期,我们很难从这些书法中看出他的用笔结字出自何门何派,他已将传统融入骨肉,用他毛笔随意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表达自己对自然、世道、生命的感悟。

鲁迅的书法,古雅厚重,文气十足,近代书法史,有其一席之地。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俗书大家田蕴章说鲁迅的字不是书法,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不管是田蕴章先生说的,或者他人说的,鲁迅先生的字不是书法,都是对书法无知。

鲁迅先生在北洋政府教育部工作十年,业余时间以书法自娱。虽然鲁迅先生在当时不是书法家,但他的字拥有了极高的书法水平,当然有幼年在私塾学习中打下的基础,成年以后刻苦学习的结果。

大家最熟悉的一幅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鲁迅先生的墨迹。鲁迅先生的书法,笔势内敛,棉里藏针,与先生的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

鲁迅先生与周恩来先生是绍兴同乡(浙东是近代文人辈出的地方。民间称呼“绍兴师爷”),两人的书法很有相似性,大家不妨找出来看一看。

一点随想,难免疏漏。欢迎留言。谢谢点赞、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