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据传也是很勇敢的,为何当上皇帝之后变成“赵跑跑”?
历史上什么情况鄙人未作研究,以今人之所识(也许离题万里了),赵皇帝不在其位任何行事皆料理时或无所禁忌,然为君之际便不同也。时也境也不可言也。
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据传也是很勇敢的,为何当上皇帝之后变成“赵跑跑”?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赵构身为皇九子,本来根本就没有当皇帝的资格。因此他做康王时心无旁骛,整天舞枪弄棍,好不快活。金军包围京城汴梁后,要求宋廷派使商议投降之事。宋钦宗万般无奈,只能派整日无所事事的康王赵构和丞相张邦昌出使金军大营。
赵构到了金营后,初生牛犊不怕虎,根本就无所畏惧。金军统帅见赵构英气逼人,气宇轩昂,与自己想象中宋朝王子应该是儒弱的样子不符,误以为是冒牌货,就把赵构逐了回去。
赵构回去后不久,金军统帅就撕毁刚和张邦昌签订的协议,要求宋廷再派人过来重新谈判。于是,宋钦宗只能再派赵构第二次出使金营。就在赵构前往金军大营途中,宗泽怕金军扣押赵构,就半路拦住赵构,坚决不让赵构冒险前往金营。就这样,在靖康之耻中除了赵构,其余皇室成员派一网打尽,统统做了金军的俘虏。
国不可一日无主,侥幸逃过一劫的赵构,就这样成为了南宋开国皇帝。金国为了彻底消灭南宋,一统天下,就派出大军攻打南宋。赵构当了皇帝后,觉得自己现在是真龙天子,身份高贵,就开始保命惜命,贪生怕死起来。因此,只要一遇到危险,赵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远远的离开,成为赵跑跑,再也没有当初做王子时的英雄气概了。
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据传也是很勇敢的,为何当上皇帝之后变成“赵跑跑”?
人处在不同位置思考紧要问题会不一样,做了皇帝可能更关心的是皇帝这个位置了。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喜欢这个南宋君主。
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据传也是很勇敢的,为何当上皇帝之后变成“赵跑跑”?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问题中的描述没有错,据史料记载,赵构为康王时,“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喜亲骑射,以两囊各贮斛米,两臂举之,行数百步,人皆骇服”。宋朝时的一斛米约合今天的110市斤,赵构两臂挂着220市斤的米,能行走数百步,足见他天生神力。另外,按照宋朝军制,能“弓射一石五斗”,就可以充当皇帝的近侍,足可说明他武艺超群。
赵构在实战中的表现足以证明史料所载不虚。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赵构南逃至明州后,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侍卫发生哗变,他戴盔披甲,亲自指挥军队平叛。赵构在此战中,弯弓搭箭,射中两人,哗变的侍卫见状,“骇惧,悉就擒”。哗变遂平。
除了武艺上的超群,他在康王时对金国的强硬和不屑也是绝无仅有的。金军围困开封时,要求宋钦宗派一位亲王到金营为质。宋钦宗在召见他的皇弟们时,唯有康王赵构自愿请行。他在临行前,还向宋钦宗密奏道:“朝廷若有便宜,无以一亲王为念。”足见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至于赵构当上皇帝后就变成了赵跑跑,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赵构在金营为质时,发生了宋军夜袭金军的事件,但被击败。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史料记载的反应是“康王颇惊骇”。说明从他心里认为金军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都能把宋军击败,对金军产生了畏惧。
二、金军的主体是来自北方的女真族,他在金营为质那段时间,看到他们行事粗鲁,野蛮嗜杀,对赵构内心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三、个人认为这条是最主要的原因,赵构在靖康元年十二月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不久,金军已经攻陷了开封,并于第二年四月将徽、钦二帝掳往金国,史称“靖康之变”。这个事件的打击使他对金国产生了更深的恐惧和胆寒。他即位后,当然不愿步徽、钦二帝的后尘,所以一路南逃,为了活命,竟然逃到了海上。
四、当时的宋军一解即溃,根本不是金军的敌手,他如果不逃,只能坐以待毙。他在逃命途中曾对大臣们说道:“闻人情纷纷,不欲入海。缓急之际,岂可如二圣不避敌,坐贻大祸。”足以说明他对宋军当时的战斗力能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不过后来,当吴玠、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刘琦在前线不断取得胜利,宋金双方处以对峙阶段时,宋高宗仍然想着逃命,那就是“畏金如虎”种下的病根所致了。
畏金如虎和失败情绪的深入骨髓,决定了南宋的最终走向。金军在绍兴十年(公元1140)的南侵大败,是宋金交战以来的分水岭,南宋在军事和经济上双双占有优势。金军虽然战败,但宋高宗仍然不愿把握机会兴兵北上,收复中原,而是一味求和。绍兴和议的促成是“金人虽败而胜,宋人虽胜而败”,这个屈辱性的条约果然无愧于宋高宗赵构“赵跑跑”的光荣称号。
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据传也是很勇敢的,为何当上皇帝之后变成“赵跑跑”?
赵构,本是一康王,皇帝之位与他无半毛钱关系,但在靖康之耻发生后,他趁势当上皇帝,可他对金人的表现与其之前却大相径庭。金军第一次包围开封时,金军要与宋谈判,赵构主动请缨,说他要去谈判,当时张邦昌与赵构一起去,金军把他们俩扣住,赵构对此毫不畏惧,就老老实实地待在了金营。随后发生了一场袭击,随行的张邦昌确怂哭了,而赵构还是泰然自若,“金人见责,邦昌恐惧涕泣,帝不为动,斡离不异之,更请肃王。”连金人都不相信赵构是皇子,因为这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以为皇子肯定都是怂包一个,遇到这种事会吓的屁滚尿流,但赵构却与之相反,表现出了大无畏精神,可见赵构是个挺勇敢的人。但这一切在他当上皇帝以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成为了“赵跑跑”,不敢与金人作战,只有一味地妥协,甚至自己都吓得没有了生育功能。
赵构行为发生变化,是其地位不同。他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只是个王爷,他需要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以获得皇帝的赏识,所以他不怕死。可他当上皇帝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是南宋的统治者,他自然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要是他敢与金人硬刚,可能自己的皇位就不保了,这时候的他必定是畏手畏脚,不敢有大行动。因为权力这种东西,你一旦染上了,就无法摆脱,换作是谁都这样,这是历史规律决定的。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据传也是很勇敢的,为何当上皇帝之后变成“赵跑跑”?
“靖康之耻”以前赵构是康王,去过金营当人质的,赵构身体健壮骑射娴熟和其它的人质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赵构对金人不卑不亢,没有讨好谄媚的样子,让金人怀疑这是不是假皇子?证实了赵构确实是太上皇宋徽宗的儿子,在位皇帝宋钦宗的弟弟,金人又敬又恨,向宋廷提出换一个皇子当人质,赵构被放回去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皇帝被抓,皇室子孙几乎被金人一网打尽当了俘虏。赵构侥幸幸免,被官民们拥戴在建康(江苏南京)登上皇位,史称“宋高宗”,南宋时代开始了。赵构当皇帝之初,是个国家政权崩溃的烂摊子,身边没有军队的精锐重兵集团,从北方逃到南方的大臣官员官兵难民乱哄哄的,短时间内难以高效的组织起来,面对金人的继续南下进攻根本无力抵挡,况且南方的官兵民惧怕金人的大有人在,赵构只能逃跑,最终定都于临安(浙江杭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