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公司会倒闭?
最致命的是资金链断裂
为什么一个公司会倒闭?
网友分享:
一家15年开的上海公司,我是18年进入公司。老板19年出国,至今未归。。。
公司两大块业务,境外旅游和线下培训。
我主要负责旅游业务的推广拓客,百度抖音快手上都做过广告。
我刚进公司时,就听公司一直在说关于培训资质的事情,大概一直搞了半年,和本地学校,培训机构都谈过合作,最终都觉得不合适,在苏州重新注册公司拿到了培训资质。
18年夏天我刚进入公司时底薪是8K,半年多时间下来,我自诩业务做的还不错(之前就是在旅游公司,但身边的同事都是领导们的嫡系进来,遭受排挤,最终离职)进到公司半年,总共花了三十几万,做出来4个团,主要是签下了某个足球粉丝团体的疗养项目(意大利去滑雪),到18年底19年初到手工资已经接近20K,而且年终部门领导还给发了大红包,觉得遇到了一家很好的公司,真的可以一直做下去。(其实与我在之前公司做的业务一样,业绩其实也差不多,但是之前到手一直都是10K上下。)
19年开年回来,公司开会第一件事情就是构架调整,接下来重点放在线下培训业务,老板亲自负责,大部分人都被划到培训业务部门下面,没有反抗的余地。
当然,我也不例外。
工资又回到了8K,提成虽然巨高,但是业务刚开始,大家都知道0到1最难做,一年内很难有起色。那段时间哪怕现在回想起来也能感到身心疲惫,因为工作巨忙,压力巨大,加班巨多,老板天天鼓舞人心,什么时候开门营业了有业绩了,什么时候工资就上来了,当然老板说的更好听,不过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同事们积极性也都还可以。期间也遇到过比如消防,人员配备等等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和问题,不过整体来说还算是顺利,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每天到公司早会结束可能就要马上去苏州,上海——苏州的往返真的是常事,上午你看到同事在工位,下午你找他,他可能就在苏州了。
同年6月苏州培训机构开门,有业务是在7月份,到暑假了,父母和孩子都比较闲,是很小很小的业务,但是据我所知的公司花费成本已经超过200万了。我心里跟着着急,可以说心急如焚,经常急的上火,可能我就是打工命吧。
9月份老板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通过关系找到了苏州的院校,可以合作,那我们接下来重心就在课程开发和CRM了,拓客就没那么紧张可以慢慢推进。
同年11月老板出国了。
12月底,开始疫情了,份我们6个旅游团滞留在机场,1月份苏州培训机构通知关停。老板在美国回不来。
2020年1月份,多次线上开会之后,领导们的口气中带着不甘与无奈,通知了开始了居家办公,说真的那段时间除了人事和财务,其他人都在放假。
2月份,继续居家,只发放基础工资与绩效。但是无人离职。
3月份,通知好转,但是工资已经不能按时发放。
4月份,迎来希望,可以复工,但是实际情况呢,旅游是不可能旅游的,培训也是不可能培训的。公司电话直接爆炸,全部都是旅游团退款的事情。所有人工资,绩效开始被按比例扣除,已经有同事开始陆续离职。
5月份,旅游这边只有小部分的团退款完成,苏州机构彻底宣布倒闭,公司注销,主要是那边成本费用开销巨大,人员配备的工资发放,因为已经复工,场地也不会再有减免房租的情况。机构主要业务在学校,学校都还在封闭中,他们刚开始上网课,忙的很,根本没空离我们。
6月份,公司还在拉扯旅游那边的退款,然后开始制定转型计划,开拓新业务。主要方向是电商与自媒体。但是此时50多人的公司已经剩下不到20人,依然陆续有同事在办理离职手续。
7月份,公司因为退款问题已经成为被告,此时我也动了离职的想法,但是老板没有直接摆烂放弃公司,依然在与剩下这为数不多的人谈转型的计划,我的老领导(我刚进公司时,负责旅游业务的领导)很看好这件事情。公司剩下几个人我已经不知道了,需要我开会时Teams上只有8人。(业务的事情,人事财务会计都不参加)。老板也开始准备回国。
8月份,公司的转型计划也制定好了,全公司只剩下了6个人,去掉老板,去掉人事,去掉财务部门2个人,能做事的,只剩下我和老领导。
9月份,旅游业务的退款全部完成了,之前的客户也撤诉了,此时老板回国应该也在他日程上了。
公司转型后,主要分两块业务,自媒体、跨境电商。
老领导负责电商业务,那我也顺其自然的当上了自媒体部门光杆司令。因为之前那家公司带给我的种种,我一直在担心老领导他会心里不平衡,这进公司2年就跟他平起平坐了,但是因为工资,招人,绩效,请款等事情的流程我都不是很熟悉,还需要去问他,去麻烦他,老领导也算是知无不言,这也让我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下了,可以沉下心来做业务。
先说说我这边,做了一年,我是真心想把这块事情做好,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培训,各种类型的账号也都做过,也尝试过和电商那边做联动,但是还是以失败告终。入不敷出,一年时间一个像样的IP也没做起来,设备倒是买了一堆,参加培训,招人,哪个方面钱都没少花。自媒体业务以失败结束之后,也让我自我否定了好久,导致后来做事情没有自信,会反复检查核对,不过这应该能算是个好事吧。
反观电商那边,同样的一年多时间,风声水起,让我更加坚信了一件事,优秀的人,到哪个行业他都是优秀的。Amazon,Etsy,Shopify,甚至是Tiktok,全部都涉及了。产品线清晰,供应商也靠谱,流量,客单价,QC,物流等等等等,反正就是我看起来哪哪都好,此时的公司可以说已经靠着电商业务起死回生了。虽然还是入不敷出,但是真的可以看到希望了。
老板因为电商上的业务需要也暂时留在美国没有回来。
关于我的团队,自媒体业务这边的人,开始我是想让他们加入电商部门去做流量入口的,说真的于私考虑,我肯定是想让我的团队加入进去的,一起共事一年多,还是有感情的,但是于公考虑,强行进去之后,真的有些多余,会让成本增加。因为关于流量这个事儿,在人员上并不能1+1=2,这也算是我做自媒体业务的经验吧。最后以降低工资为要求,让我团队自己选择是加入还是离职,我也跟他们聊过,我的意愿是更想让他们离职去寻找更好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能。最终我团队成员全部离职,部门解散,再次感谢他们陪我玩了一年,真的很感谢,也很抱歉。
在我自媒体业务宣告失败之后,公司在2021年9月彻底转型成为跨境电商公司。
同年9月,我最终还是回到老领导手下,老领导意思让我直接负责新产品开发和全部物流。我意思还是一点点来吧,不然,真的,不公平。
同年12月,老领导升职,成为了公司副总。因为老板在国外,副总直接负责公司的大小所有事务,我也成为公司唯一业务部门的领导。在我加入电商部门的这3个月期间老领导也与我促膝长谈了许多次(其实更多是在酒桌上),想让我负责整个电商部门,并且也在教我怎么负责一个部门,怎么做一个部门的领导。这3个月期间仿如3年,学习了许多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感谢。
从当上领导至今,工资涨了,人脉涨了,能力涨了,知识涨了。
疫情导致公司差点倒闭,好在我留到了最后。
希望公司接下来越来越壮大,恢复往日的生机,日胜一日。
为什么一个公司会倒闭?
很多人会说业务不好,经营不善,等各种理由。但是只有经历过的才明白。民营最大的隐患就是内耗,不外拓,或者外拓不出业绩,为了业绩,自己人搞自己人,把本该重点外拓的能力搞成内斗的剧本,最后会发现业务停止不前了
为什么一个公司会倒闭?
我做民商事业务为主,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个人以为可以将原因分为“天灾”和“人祸”两个方向;
曾见过企业因为遭遇自然灾害而倒闭,有因为电路故障失火而倒闭,产值数亿的企业一夜之间成了废墟;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有人为的因素影响,比如说企业如果买了财产险,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也能够从保险公司获得赔付;可以从上市公司的财报中看到,保险费用比普通公司会高出很大一块;
其次,人祸方面不得不指出大多数情况下受企业家自身观念影响较严重;
比如,盲目自信的投资企业、投资项目,未能如期回款使资金链断裂;
比如赌徒心诚作祟,遇到不顺时未能及时抽身,反而借希望与不可预期的“将来”开展的业务能够获得大量收益填补前期亏损,使企业彻底丧失转寰余地最终走向破产;
比如侥幸心理,业务不合规、经营不合法、重要合作对象未足够审查或未及时关注等情况,使企业因为违法、违规行为曝光而受到处罚或重要商业伙伴影响直至自己企业受牵连最终破产;
各种原因都有,很难一一罗列。
综上,往往一念之差,成魔成佛天差地别!
为什么一个公司会倒闭?
我的公司倒闭了,5月初,咏终究没有熬过寒冬!其他行业不熟悉,我是建筑行业的,主要是设计、施工,我有设计乙级、施工二级、劳务专业分包资质。这个行业,没有哪家企业跟自己的上下游没有债务债权关系的,要是一家企业做到没有这些,那是根本不会存在的。通过这次某大,某创,大家能看到,这个圈子不好混。不欠帐,拿不到活,拿到活做上了,就要考虑结算问题,下游的工人、材料商都是一大问题,像我的公司,滩子做的小,这3.4年来一直在收缩业务,但是没有顶过寒冬。这个行业,中标是不正常的,不中标才是正常的。一针见血。好的活,我们根本拿不到,即使做了的项目,各种回扣、业务费一下子拿走了利润的一大块,再加上押款,就是忙的个有点赚头就好了。甲方代表、监理公司、管理公司、质监站、审计公司。。。。。。。。这么多环节,都是眼泪
为什么一个公司会倒闭?
因为能力和心态都不达标。
我在2018年的时候,有个朋友专门给我打电话,想和我讨论一下怎么“管理”公司员工的问题。
因为他感觉到公司的员工“不听话”,想一起探讨,有什么好的方法“管理”团队。
我算不上什么专家,只是有些心得。
他和我喝茶喝了几个小时,聊完当时我就觉得他的团队应该不久就会散,但我没有告诉他。因为我比较了解他的为人和个性,这些事儿对一个人来说很难改变。
两年以后,他的团队散了,和几个合伙人分道扬镳。
我那朋友是公司的发起人,也是创始人,后来有几个朋友陆续加入。因为公司确实有这种需要,一是他缺资金,二是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单打独斗不容易发展。
我觉得他的团队要散,是居于他自己的几点描述而发现的问题。
一、没有目标。
我问过他,你想把你公司做成什么样子?
他答不上来,只是说自己能多挣一些钱就可以了,过得比一般人好一些就成。
我又问,那你的股东朋友们呢?
他没有回答,转移话题扯一边去了。
看得出来,他对其他合伙人、对员工的事情,考虑得比较少。
公司只是一个赚钱工具,而不是事业目标,更谈不上情怀。
二、他的朋友入伙公司,都没有明确的股东权益。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凭着他过去的口头承诺,说以后公司做到一定程度会给兄弟分红之类的好处,并没有通过正规手续,一直拖着。
他的股东朋友在公司都有具体职务,虽然一开始大家都比较有干劲,公司还干得不错,但这些涉及到各方利益的事情,直到他们散伙都没有明确下来。
这让我很怀疑他让朋友“入伙”的真实目的。
三、他作为团队领头人,从不开会讨论问题。
后来有人给我说过,他甚至刻意回避开会。
回避的原因之一,其实是公司很多问题的源头是出在他这个负责人那里,比如任意支取公司资金,越级指挥,自由散漫等。
原因之二,合伙人中间有人水平还比较高,谈吐也比他好,开会时在员工面前风头会盖过他。
四、不听取意见。
一个人怕别人风头盖过自己,是一种嫉妒心较强的表现。
不听取意见,也是如此。
主要表现在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是“潜意识反驳”,只认为自己观点正确。
从我和他过去相处、交谈的过程中我就感觉得出来,他听不进别人的任何意见。要么就是打断你说话,自顾自说,要么就是找理由狡辩。
有“潜意识反驳”思维的人,带不好团队,无法长期和别人建立稳固、良好关系。
五、舍不得分享。
我问过这位朋友公司净利润的问题,他说今年核算下来应该有200万。
我说你的合伙人分红多少?
他说没有。
我说为什么?
他说给他们发了工资的。
我说他们是股东啊!
他支支吾吾了一会,说他要买房,还有房贷。
我无语……
六、唯我独尊。
从以上几点就看得出来,这哥们儿其实不具备长期带领团队的思维和情操。
是一个唯我独尊的赚快钱的性格和路数,也不具备长期带领稳定团队的能力。
他主动和我讨论“管理办法”的原因,大概是因为那段时间里,团队里有人已经在反抗和不配合,让他感觉到困难。
七、家人掺和。
除了公司内部原因,还有一个很大一个外部原因,就是家人过多参与公司事务。
比如我那位朋友经常支取公司的钱,就是因为其家人知道他赚钱多了,就要花钱买车,买贵重物品,把自己亲戚弄到公司来上班。
结果,这家公司在两年后,股东们都撤了,还闹了一些风波,只剩下他一个人。
应了一句俗话:眼看楼塌了。
把公司团队带好不容易,带散,只要其中一条就够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