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哭唧唧的说自己活不了了,身体哪都疼,这样的人寿命怎么样?

我同学妈妈,读高中时就经常听她说,她妈身体不好,她妈经常跑华医看病,菜市场买菜永远都挑品相好的、贵的菜买,吃得很清淡、很讲究,现80多岁了,也没听说得啥重病。

我同事,迷信中医,特别喜欢看舌苔,大热天不开空调,还穿两件衣服,今年夏天这么热也没用空调,她很少洗头,把中药当饮料喝,不是吃这个方子,就是吃那个方子,上前年,她在单位哭,说自己病入膏肓了,医生都不给她开药了,我们轮番安慰她,今年她退休了,单位组织体检,她来参加,体检结果,没有一项指标异常。

我表嫂,30多岁时就说自己这里疼那里疼,她没上班,说站久了不行,坐久了也不行,没法上班,30多岁就在家耍起,长期贴艾灸,长期看病吃药,她一直觉得自己活不长,现在也是60多岁了。

每天都哭唧唧的说自己活不了了,身体哪都疼,这样的人寿命怎么样?

我姑姑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我记事起,姑姑见人就哭,尤其是在奶奶面前,一直诉说着自己身体如何如何不好,在婆家受尽了各种委屈。现在算算,当时我八岁,姑姑应该也就是三十岁出头。

奶奶家二子一女,我父亲是老大,自幼闯关东去了东北,姑姑老二,奶奶一直与叔叔生活在一起。此前,由于离得远,我对奶奶家的生活一无所知。只是在我八岁的时候,我与母亲回老家探亲,半夜醒来,看到姑姑还在抱着奶奶哭,奶奶也一直陪着哭,还把偷偷藏起来舍不得给我们吃的零食拿给姑姑吃。也许是奶奶只有一个女儿的缘故,也许是姑姑泪点低,总之,从小到大,我从没见姑姑笑过。

其实,姑姑的家庭在周围的十里八乡都是让人羡慕的,姑父当老师,闲暇时忙着地里的庄稼,抽空还要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人长得帅,又勤劳肯干,还有文化知识,很受人尊重。三个儿子培养的也非常优秀,当年都考上了名牌大学,但姑姑担心身边没人照顾,硬是没让二儿子去上大学。姑姑腿疼腰疼不能干活,从三十多岁开始就基本丧失劳动力了。

每年拜年最怕给姑姑打电话,只要一接通电话,姑姑肯定是痛哭流涕,说想我了,说自己身体不好,怕哪天就见不到我了,悲悲切切,总要安慰好久。尤其是近两年,由于疫情,孩子们也很少回去,姑姑又担心见不到儿孙们,担心孙子找不到媳妇,见不到重孙子。

现在,我已经60岁了,姑姑也近八十岁了,每次打电话仍然是哭着诉说着自己的痛苦。这期间,奶奶走了,我的父亲母亲也走了,我的叔叔婶婶也随后走了,长辈中只有姑姑痛苦而坚强地活着,她的思维依然清晰,耳力视力依然很好,依然在诉说着身体的疼痛,生不如死。诉说着姑父对她照顾得不走心,不细致入微。这样的生活一直在继续着,姑姑成了祥林嫂。

我原以为,每天都在说自己活不下去的人,可能不会长寿,但从姑姑身上我发现,姑姑把情绪都发泄出来了,反而有益于身心健康,她的诉说,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是渴望亲人给予她更多的爱,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她从这些安慰的话语中,汲取着营养,滋润着她干涸的心田,以此顽强地生存下去,她的心底深处还保留那颗少女心,所有的亲人都为了爱她而存在。我觉得,姑姑这样的人,会为了那份爱而长寿的!

每天都哭唧唧的说自己活不了了,身体哪都疼,这样的人寿命怎么样?

俗话说:“病病殃殃活百年,硬硬朗朗走人前。”

我舅妈就是这样的人,每次她从人群中穿过,都会被邻居们悄悄议论:“你看她那个生疼样,不知道能活哪一天。”

结果舅妈不但把议论她的人先耗走了,就连两个身体硬朗的儿媳妇也走在她前边。还有比她小十多岁我的母亲和二姨也先走了。

舅妈是我母亲的堂嫂子,因为我母亲跟外公生活在一起,所以跟舅妈家做了一辈子邻居,两家相隔有二十米远。

舅妈身高1.7米,身材一直保持在50公斤左右,脸上布满色斑。脸型比较瘦长,额头、颧骨、下颌的宽度基本相同。

都说长型脸的女人显得理性,深沉而充满智慧,也很容易给人老气孤傲的印象。

舅妈也不例外,总给人高高在上,冷冰冰的感觉。

现在算起来,我记事时她应该才三十七八岁,但看着能有五十岁,脸色暗 沉给人一种病态感。

走路习惯性将两只手抱在胸前操着,从来没有甩开双臂大大方方的时候。

路上遇到邻居,一开口就说:“哎呀,我这心口窝可难受了,昨晚一宿没睡好,不和你俩说话了,我得回家躺着歇会儿。”其实她就是躲避人群,喜欢独来独往。

那时农村家家都穷,平常日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只在过年过节时买条鲐鲅鱼炖半锅粉条,她家因为大舅是工人,平均每周都能做一次鱼。

而且她不用搁粉条撑盆,就那么干巴巴的炖一盘鱼,放在自己嘴巴底下吃,偶尔给孩子夹几块,家人都知道她病病殃殃的,要吃点好的补身体。

不仅如此,农村家家都养跑山鸡,赶上谁家杀鸡,她会去跟人家要鸡胗内那层薄薄的皮,说是治病用。

那时都不懂那层皮是鸡内金,她不要也扔了,所以只要我家杀鸡母亲都会指使我给她送过去。

她因为病病殃殃,也因为家里有钱,一直被邻居和全家人保护着,就跟大熊猫一样。

大舅在乡供销社上班,家里三个儿子都还小,按说地里和果园里的活应该是舅妈多干点吧。

可是舅妈十指不沾阳春水,任凭地里长草,果树要施肥,她就等着大舅下班回家,指挥大舅带着儿子们去地里干活。

久而久之,家人也都宠着她。她也自得其乐地享受生活。后来,她的三个儿子相继结婚了,一个女儿嫁在本屯子。

舅妈有个优点,从来不站街头,不东家进西家出,白天家人出去工作和干活,她就在房前屋后走走看看。

傍晚家人回来了,她就喋喋不休地念叨这疼那疼,大舅一看,连忙让她上炕躺着,自己刷锅做饭。

舅妈家三个儿子,大儿子是中学老师,儿媳妇是小学老师,结婚后分家搬出去单过。

三儿子学习挺好,接大舅班去市里工作,离大舅家五十公里远,儿媳妇不爱看舅妈病病殃殃的样子,几乎不回来。

二儿子不务正业,因为家里条件好勉强娶上媳妇,媳妇是邻村的,老实懦弱,结婚后没能力出去单过,也盖不起房子。

两口子只能和舅妈挤在五间老房子住,有老实巴交的二儿媳妇伺候着,有每月领退休金的大舅宠着,舅妈更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二儿子成天游手好闲,没结婚时舅妈还看着他干点活,即便不去地里也要在家里伺候她,如今,儿媳妇进门,所有家务活和地里活都落在二儿媳妇头上。舅妈就负责指挥。

二儿子就到处使坏。邻居们给他起外号叫“二坏”。谁家桃子熟了,他踩主人脚步去摘。摘时还挨棵树尝一尝。

酸的尝一口就扔掉,专挑甜的个头大的摘,用主人的话说,“比我都熟悉”

谁家西瓜好了,他会半夜起来,拿着手电筒去地头挑选,选两、三个装袋子里背回家享用,舅妈心知肚明,但睁一眼闭一眼借光尝鲜。

一次,舅妈去女儿家,路过村头小卖部时,邻居们和她打招呼:“上哪?大嫂?”

“去俺闺女家。”舅妈边走边说。

“你闺女好像没在家,一大早去香瓜地了。”邻居说道。

“哦,那我去地里看看香瓜好了没有。”舅妈回应道。

“怎么,着急吃香瓜了?”邻居问。

“她家什么都不缺,你以为是我们啊,不种就吃不到嘴里。”另一个邻居接过话茬。

“对啊,大嫂有钱,大哥知道心疼老伴,想吃什么就给买家。”

“你家用买,她家可不用,什么不种一样也不少吃。”经常丢东西的邻居冷嘲热讽舅妈。舅妈脸色青一阵紫一阵。

“我胃口不好,桃子苹果太硬,吃了不消化,血糖也高,西瓜也不能吃,大鱼大肉更吃不了,胆还有毛病。”舅妈及 时撇清自己。

“照这么说,你家好东西都扔了喂猪了,猪有福,吃得挺肥吧。”邻居撇嘴说着。

“我一天天的不是这疼就是那疼,吃不点饭,你看看我都瘦成啥样了。”舅妈岔开话题。

“听说你一餐能吃两碗饭,离开大鱼大肉还馋得慌,瘦就是个人体质问题。”

“哪有,我一天也吃不上两碗饭,这疼那疼心情不好,总寻思着活不了了。”舅妈带着哭腔边说边快步离开。

“大嫂这个人真怪哈,自打嫁给大哥,成天眉头紧锁,不是这难受就是那难受,身体消瘦饭还不少吃。我总觉得不像是装的,弄不好真有病,也不知道能活几年。”邻居见舅妈走远还在议论。

一帮五十多岁的邻居坐在一起感慨七十多岁的舅妈。

岂不知随后几年,当初杞人忧天的邻居们相继离世,病病殃殃的舅妈眼瞅着快八十岁了。

这一年,舅妈家的大儿媳妇退休了,可是因为赶上更年期,一向知书达理的她变得疑神疑鬼,总说老公在外面有女人。

大儿子觉得冤枉,反复解释无果后住在学校里不回家,大儿媳妇气的去学校大吵大闹。

结果一激动脑出血抢救无效去世了。

又过了几年,二儿媳妇身体出现不适,二儿子这时在村里有个相好的,对媳妇不管不顾,舅妈也不没正眼看过二儿媳妇。

舅妈手里有钱,二儿媳妇有病没钱治,她也不在乎,更没拿出一分钱出来,亏得二儿媳妇伺候她多年。

就这么抗了一年多,二儿媳妇晚上起来上厕所时一头栽在院外,到死也不知道患上什么病。

病病殃殃的舅妈八十五岁时送走两个身体硬朗的儿媳妇。

记得母亲和二姨的对话:“看咱大嫂脸色蜡黄,走路打晃,肯定活不了几天。”

“嗯呢,天天一见面就说这疼那疼不爱吃饭,我也觉得Z多能活这一两年吧。”

事实很打脸,我母亲和二姨却先去世了,舅妈活到九十多岁才在睡梦中离世,临终也没明确患上什么病,应该是寿终正寝。

总结:每天都哭哭唧唧的说自己活不了了,身体哪哪都疼,这样的人寿命怎么样?

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人未生过病。生病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影响心情、工作。

如果是一场大病,你将卧床不起甚至危及生命。从这个角度来看,生病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但你不妨想想,我们周围的人是否有这种情况:有人从不生病,但他们一旦生病就是严重疾 病,而经常生病的人,似乎掌握了一套自己的养 生方法。

原因如下:

一:经常生病的人更懂得保护 身体。

容易生病的人 大多会有一种生存欲 望所赋予的本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更容易生病,所以他们经常会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

长期调 理的身体往往比那些自以为“强壮”而忽视自我照顾的人更好;而不容易生病的人对身体过于自信,反而容易忽视各种危险信号。

二:经常生病的人一般选择过舒 适安逸的生活。

像我舅妈就是,不劳作还要吃好的,不扯东扯西不串门子,不听闲言碎语,不给自己制造麻烦。

身体虚弱经常生病的人往往不会争强好胜,不强 迫自己干重体力活,尽量避免动气,生活态度趋向平稳温和。

这样,能耗相对较慢,节约了生命能源。

反之,有些一向强壮的人,盲目地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规律地饮食、抽烟饮酒、随意熬夜,他们争强好胜,很早就透 支身体健康,到头来活不过病殃子。

三:经常生病的人免 疫系统更强大

在抵御疾 病过程中,体弱多病者可以为自己赢得时间。都说经常感 冒的人通常比不经常感 冒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小。

感 冒可以刺 激身体的免 疫系统产生更多的干 扰 素并激 活某些免疫细胞。

同样的,在与其他疾 病作斗争时,身体也会产生这些作用,以便他们能够应对突发疾 病,并尽量避免意外。

每天都哭唧唧的说自己活不了了,身体哪都疼,这样的人寿命怎么样?

每天都哭唧唧的说自己活不了了,身体哪儿都疼?这样的人寿命如何?大约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比较长寿。我有一个女同事,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当时才30多岁。走路慢腾腾的,一副弱不禁风的病恹恹的样子,她说话的核心就是她的身体如何如何的不好。今天头疼,明天脚疼的。所以她什么都不干,什么也干不了,就是喜欢聊天,干活不行,聊起天来,说一天都不累。她所有的注意力就是研究自己哪不舒服了,要怎么看医生,要怎么用药要怎么保养自己。一提到她的名字,她似乎就是身体不好这四个字的代名词。但是你具体说吧,她有什么病,其实也没有什么叫的上名字来的病。也不知道她有什么驭夫之术,他老公里里外外的活都干,无论她多么挑剔,他都耐心,听话不犟嘴,不反驳。如今,她已经70多岁了。现在似乎比年轻的时候还要漂亮一些,白白净净的。肤色比年轻的时候还要好很多。她几乎就是一个包治百病的医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久病成医。而且他当地医院和上级医院的急诊科,心内科,脑外科,等关键处室的所有的科室电话。家里常备各类急救药品。虽然她至今也没有什么叫的上名字的病。除了有点血压高。

这样的人,所有的情绪都宣泄掉了,也通常比较自律,也接受自己的各种各样的不舒服或者病痛,有一点头疼脑热,立刻看医生。他们离不开病,病也不会离开他们,他们与病和平共处,握手言欢。反而比较长寿。

第二种短寿。他们也常戚戚艾艾,但是她们自己病的并不理直气壮,常有愧疚心,病是他们呼求爱以及掩饰无能的一种工具。他们常常求而不得,所以通常比较短寿。

每天都哭唧唧的说自己活不了了,身体哪都疼,这样的人寿命怎么样?

我妈就是这种人,哭惨哭疼几十年了至今85了比我们都有劲,她强势了一辈子把心里的不满都发泄到我们身上,她身体没事,我们忍了一身病,我早就有思想准备,若真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我认命了,只求下辈子别再生在这种家庭了。

每天都哭唧唧的说自己活不了了,身体哪都疼,这样的人寿命怎么样?

我奶奶就是这样的,现在已经97岁了。每次不管谁去看她,都是哭得稀里哗啦的,眼睛看不清楚也哭,非让去做白内障手术,医院说年龄大了不给做。手疼,腰疼腿疼哪哪都疼。

刚开始,一听见奶奶哭,也很无奈,有时候去看她就害怕,怕她哭。后来知道她哭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怕孤单,总想有人陪着她说说话,我们也习惯了。

现在我去看奶奶时,我总是先发制人,进门就说:奶奶,先说好,你不能哭啊😱,你要哭我就走了,下次我也不来看你了。别说这招还挺好用,奶奶还真不哭了。

俗话说的好老换小,老年人哭就像小孩子哭是一样的,就是想要得到家人的关注,关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