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对别人保持善意但会被别人的恶意伤到,对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人我们是否都应该继续以善良相待呢?

.

一个不能诚恳地爱自己的人,谈不到爱世界和他人。

若不能首先保证对自己的善良,那证明这颗貌似善良的灵魂,从根本上就不具备爱的能力。

以这样的习惯行走社会,前路难平。

早日打破这个对于善良的错觉,至少灵魂不会受到过分的伤害。

.

.

一哥们,因为受过一些善良的帮助、也在付出善良的过程中得到了肯定与赞美(心灵的满足),所以下定决心要做个干净且善良的高尚之人。

这个高尚的做人习惯,哥们也把它带进了单位。

因为初进的单位结构相对简单、人员相对稀少,没什么可争可斗,“人性的光辉”没有太多出现的机会,

所以哥们的善良之旅还算顺利。

.

后来,哥们因为能力突出+善良踏实,得到了一位关键人物的垂青,被吸收进了一家有钱、人也多的单位。

因为是带着光环进来的(被挖掘来的业务能手),所以一进门,哥们就被许多人注意到了。

但注意的目光,不绝对全是友好的。

.

哥们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他跟雪诺一样,什么也不懂。

他只是沉浸在未来可期的幸福感中,久久醒不过神来。

对这突来的幸福,哥们认为努力只占3成,善良才是决定因素。

既然如此,那从此更善良,才对得起这上天的恩赐。

所以,

别人坑他,他知道、但也默默忍下,以待对方被自己如海般宽阔的善良和忍让感动,做出善良的改变;

别人害他,他知道、但也默默忍下,理由同上;

别人收拾他,他知道,但默默忍下,原因同上;

.......

后来,

别人当面坑他、害他、收拾他,甚至还敢把口水直接吐他脸上。

.

到这个阶段,其实已经很难翻盘了。

矛盾已然表面化,彼此都失去了冷静做人、互相演戏,以维持表面和平的可能。

除非哥们在地位和权力方面有迅速的、实质性的提升。但哥们并没有那个实力。

哥们被活生生逼到角落,动弹不得。工作进展困难,同事都躲着他走,每日都煎熬无比。

.

难以想象的是,到了这个时候,到了这种地步,哥们依然在反省自己的善良。

他一遍遍问自己是不是善良得不够,所以才迎来如此的结果?

他从没有想过...或者说从没深思过,正是他那无边无际、不讲科学的善良,才让许多人对他生出了肆无忌惮的心。

既然攻击不会遭遇反抗、且能经常从中获利,那许多人——包括本无恶意的人,会不由自主动弹起来。

反正攻击了基本不会遭遇损失,那为何不攻上一攻?

.

至于他是善良的?

那与别人有何干系?

单位又不是慈善机构,同事也不是慈善大使,无论如何,大家都找不到为善良让步的原因和理由。

那不科学。

.

.

第一,不一定所有人都对善良有相同的解释,这个要明白。

虽然我们接受的是同样的义务教育,看的是同样的《思想品德》教材,接受的是同样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但我们各自拥有的成长环境,让我们的思想最终各有特色。

那些环境中的主要人物经常向我们强调什么,我们就必然接受什么,并逐渐将之作为自己深沉的信仰。

又将这深沉的信仰,忠实地贯彻到生活之中。

如对于善良——

有些人坚持无论如何、都要善良;

有些人认为善良应有所克制;

也有些人,把利用善良、以达成目的,作为最有效的生存手段;

......

而非统一的“人之初,性本善”。

人不会一直“初”着,经历漫长而多变的生命历程后,我们终将变成环境的产物。

最终,环境促使我们变成什么,我们大概率就会变成什么。

.

理解这世界的多样性,就不会再对着善良,抱有过分的执着。

.

.

第二,“被恶意伤到”很正常,并非所有人都有回报善意的条件。

曾有个很善良的小领导,在单位好事做尽,对下属照顾得无微不至。

他感动了许多人,许多人也回报他温柔的笑脸。

后来,单位出现了一场人事巨震,许多人被卷了进去。

小领导亦是。

虽然他善良,但不代表竞争会特意绕过他。.

虽然他善良,但善良“不”=战斗力。小领导被整治得很惨,几乎陷入绝境。

昔日被他温柔以待的人,基本没回头看他一眼。

不落井下石,已经是对他最大的善意。

更让小领导难过到心要炸裂的,是他昔日照拂和包容无数的某个下属,公开扯起了反对他的大旗,大泼脏水、中伤无数,搜集了他的许多“罪证”献了上去。

.

这不能说同事都没有良心,都是坏人。

同事们曾被他深深感动是真的...但在现实的利益和安稳面前,同事们不自觉就选了自己。

只是曾经的感动而已,不值得自己付出太多。

.

至于公开背叛的下属?

那人本身就是利益至上者,内心从没有“感动”那个词的容身之处。

利益才是唯一选项,其他连浮云都算不上。

.

所以,并非所有感受到善意的人,都有条件(如勇气、承担人生的损失)回报善意。

更不要提有些人从没认为过那是善意。在他们眼里,那只不是自己偶尔占.到.的.便.宜而已。

总不能为便宜而选择不再争取利益吧,那不符合他们做人的哲学。

.

.

第三,早日打烂对博爱的错觉,对自己的爱才能更加深刻和真诚。

善良并没有错误,善良是一项非常高尚的美德。

但在善良、以及追求善良带给灵魂的抚慰之前,我们首先要保证身体的安全和安稳。

善良如果不能用来保护自己,那善良就不一定是正确的。

作为人——那个首先应当保障自我生存的个体,如果单纯只追求对他人的善意、因此而忽视对自我的保护,那首先,对自己就是不负责任的。

对自己首先不负责任,又何谈对他人、对世界展现善良的余地?

那不科学。

.

.

总之,因为道德洁癖纯度过高、而经常人间受虐,是许多社会经验还不充分的善良者,必然会经历的人间坎坷。

洁癖越重,灵魂受的伤就越严重,(被灵魂牵连的)身体也就越难缓过劲来。

这不是道德者的错误。

这只是对善良过分理想化+社会经验严重不足,组合出来的化学反应。

虽然如此,

虽然这不是错误,但过度的善良、不能明确地分清场合和需要的善良,明显对生存不利。

宜及时正视关于善良的逻辑,让善良“更多”成为保护自身、抚慰灵魂的工具。

而不是一味坚持善良。

几乎没有哪个善良者,能承受生.存.一.直.受.损的结果。

.

至于对世界、对世界的人,是否应该继续以善良相待?

首先要保证对自己的爱,博大的爱才有出现的可能。

.

领导总是提拔不靠谱的人,对有能力的人一再打压,怎么个脑回路?

研究拒绝之道、放下对“黑白”的执着——性格柔软者的职场救赎

反应慢、表达弱、应变差,如何练就职场反击力

习惯了对别人保持善意但会被别人的恶意伤到,对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人我们是否都应该继续以善良相待呢?

善良是我的本性,不能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改变,不管是威胁还是利诱都不为之所动。与人为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心安理得;仰无愧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静无愧于心是我的行为准则。

习惯了对别人保持善意但会被别人的恶意伤到,对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人我们是否都应该继续以善良相待呢?

如果我对别人保持善意,反而会被别人的恶意伤到,那我会同这样的人保持距离,再也别想我会满腔热情的去帮助他们,他们的生活中将会永会失去,我这样诚恳的朋友。

对这世界的人,我会继续以善良对待,因为只要没伤害到我的人,为什要不友好呢?不能因为少数人对你的伤害,会对全世界的人都怀有恶意。

因为世界上好人还是多数,知恩图报的人大有人在,对人们怀有善意的人是多数。对那些確有困难的人,尽己之力能帮就帮。象水滴筹能捐还是耍捐,能帮助了别人,心中是快乐的。

习惯了对别人保持善意但会被别人的恶意伤到,对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人我们是否都应该继续以善良相待呢?

相信那句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马就报”。

习惯了对别人保持善意但会被别人的恶意伤到,对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人我们是否都应该继续以善良相待呢?

这个世界,我以选择性后的执念看到什么,那么我这世界里也就幻成了什么!

习惯了对别人保持善意但会被别人的恶意伤到,对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人我们是否都应该继续以善良相待呢?

我的信条:不忘初心,永存善意。开发良知,转化恶意;君子五美,“惠而不费”(见论语.尧曰);天道酬善,永勿怀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