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了三四个月,什么都不想做,没有目标和想法,也啥都不会,怎么办?

证明还是有饭吃。

有饭吃,且能吃得饱、吃得好,身体没有饥饿感,脑袋没有(对饥饿的)恐惧感,自然“提不起劲”来,去挑战新的生活。

能吃得饱,自然难有目标和想法。饥饿的时候,目标就是吃的,想法就是吃饱。

能吃得饱、睡得好,又“啥都不会”,那不可能产生“目标,和想法”,只好得过且过,过一天是一天了。

.

如果这种日子能一直过下去,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年轻轻就过上了无压力、无动力、无欲望的生活,睡到自然醒,吃到八分饱,(在自己的世界里)为所欲为,其实挺美的。

无奈天不遂人愿!!!

.

“裸辞了三四个月”,可以考虑再度奋起了

如果之前的单位给自己留下的精神创伤太大,那应该休养几个月,用轻松、无拘束的生活,把自己受伤的心慢慢抚平。

“三四个月”,一百多天,一般来说,只要伤口不太大,应该可以长出新肉了。

纵然留了一点疤,也无伤大雅。人生嘛,其实就是在伤口中前行。只要受伤的时候没流血至死,就有重活一次的机会。

受的伤越多,精神也就越坚硬。因为伤口叠伤口,轻易感觉不到疼了,更不要说“触及灵魂”。

……

但如果伤口养好了,却不及时翻身而起,那很有可能造成新伤:软骨病,怯懦症,幻想症。

看吧,为了身体好,也得奋起了。

.

没目标和想法,又啥都不会,怎么办?

如前所述,“啥都不会”,很难让一个人产生明确的目标和想法。因为脚踏实地的目标和想法,大多建立在充分的见识,以及充足的经历上面。

.

怎么办呢?

  • 先让自己会点啥。

.

要“会点啥”,有很多办法,比如去找个“免费培训所”(找个单位上班),比如自己去出钱学点东西,比如请教能人。

也许这次的选择不是真正想要的,也不一定是正确,但最起码,迈出去了关键的一步。

.

  • 接下来,就是努力了。

虽然很多文章都在说“没有正确的方向,努力其实是在害自己”,但因为惧怕方向错误而不努力,岂不是更害自己。

——在找到正确的方向之前,没有人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

所以,先努力了再说。

如果是新工作,那就努力去干、举一反三地去干、想尽办法去干、忍受所有去干。

——既然来上班的目的,是找到目标和想法,那什么辛苦都可以忍受,直到找到曙光。

.

是的,“曙光”,而不是“正确的方向”。

正确的方向不是那么好找的,需要很强的分析能力、需要大量的实践、需要不断付出试错成本。

一个不怎么样的单位、一份不起眼(做不出多少成就)的工作,不足以让人找到方向。再努力,最多也只是“曙光”。

.

找到了“曙光”(希望、目标点),就该考虑换个工作,或者换个环境,让自己寻找“方向”了。

至于“目标和想法”,自然会在寻找方向的过程中,随着见识、经历的增长,而自动出现,并不断丰富(或变化、优化)。

如此循环往复、不间断地努力,不愁没有“目标和想法”,更不愁“啥都不会”。

.

人生就是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

没有“目标和想法”没关系,很少有人能做到一以贯之的“目标和想法”,人都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能力越强,变化力就越高。

所以,在没有“目标和想法”之前,不防先去“无目标地努力”。

.

有意地营造“饥饿感”

如文首所述,吃饱了,身体满足了,就没了对生活的恐惧感,也就“手脚无力”。

同理,如果在工作中吃得过饱,也容易失去动力。

.

  • 什么是“过饱”呢?

如能力强过周围所有人,处于不可超越的地位,那这“过饱感”会跟服了麻醉剂一样,自己把自己放倒,再也动弹不得;

如单位过于舒适、轻松,没有过大的竞争压力,不用太努力就能“吃得很饱”,那就会放松对世界的警惕,“从此甘心做寓公”。

.

要时刻警惕这种 “过饱”现象,经常为自己营造饥饿感,如更多地了解外界现状、了解自己的现有水平处于业内哪个阶段,如设想一下自己离开这个单位之后能混成什么样.....

.

总之,先去干吧。只要干起来,不断地努力下去,“目标和想法”指日可待。

裸辞了三四个月,什么都不想做,没有目标和想法,也啥都不会,怎么办?

最好的方法:继续闲着,等你弹尽粮绝、身无分文时,自然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辅助要素:让你的家人不给你提供任何金钱上的支持!

老鬼用这种半开玩笑的方式开场,目的是先给有类似境遇的朋友们脑袋上浇一瓢冷水!因为,出现这种状况最大的问题是:思维方式与意识中出了大问题!解决不了思想的问题,任何的行动性建议纯属瞎掰,毫无用处。

老鬼先从思想性问题着手开始分享,之后再谈具体行动性建议吧。

一、还好意思说“裸辞”啊?!

网络上流行多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害了太多职场年轻人。

“裸辞”这个概念得以流行,也应该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吧。

可太多的年轻人没有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裸辞?人家为什么敢于裸辞?

大家有没有想过:裸辞绝对不是不管不顾的、任性的说走就走啊!

我们看到人家别人很任性,但是否想过,人家的任性是有资本的!

人家的裸辞,可以舍掉因为辞职而损失的那点儿收入,但人家有相应的资本保证了自己完全可以承受那点儿损失,或者很快的弥补那些损失!

人家可能已经找好了更好的工作,只是没有告诉同事;

人家可能已经早就为自己未来的创业做好了更重准备!

人家可能家境富裕,根本不在乎企业发放的那点儿工资、奖金;

人家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实力非常清楚!知道有很多企业正在等着挖自己过去,只要自己愿意,可以马上到某家企业工作;

人家是实实在在的拥有某种、某些“资本”!而绝对不是虚无的“自信”,更不是热血上头的任性!

因此,别只看别人潇洒的表面!你要知道人家背后的支撑!

而那些只看到别人的表象行为就羡慕不已并且效仿的人.....呵呵......

您还好意思说您是“裸辞”吗?!都“裸辞”几个月了还闲着,脑袋里也是空的!不觉着惭愧吗?

二、你需要迈出一步:主动靠近那些过的比你好、收入比你高的朋友吧!

人没有动力、压力,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身边没有能够给自己压力的人!

多数人都是有羞耻之心的,如果自己身边的人过的和自己差不多,混的和自己也差不多,甚至收入还不如自己,工作也很差劲,很难让自己有紧迫感,也不会有压力、动力!

太多年轻的职场人,手机成了他们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渠道、工具。而且自己经常联系、沟通、交流的群体,不是虚拟的,就是那些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比自己还差劲的!

而由于种种原因,自己很少主动的去靠近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而且一旦陷入这种循环,很难从中跳脱出来。

因此,如果您希望自己尽快从现阶段的迷茫、毫无目标、毫无斗志的漩涡中走出来,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主动靠近那些远远比自己优秀的人!

单单靠自己捧着一部手机,即使你看了成百上千篇的励志文章、名人奋斗史......几乎可以说:屁用都没有!

越是逃离现实中优秀的人,越是很少机会和优秀的人面对面的互动,你越容易陷入“无力感”!因此,如果您要改变,请走出去!——这一步如果您不做,老天爷也没辙!

三、再说自己“什么也不会”,老鬼只能笑话此人是个“婴儿”

婴儿出生时好像也是什么都不会。对了,会哭、会吃。

都是成年人了,还说自己什么都不会,您自己想想说出这样的话来有多可笑?

不会?学啊!最简单的道理了!

难道你将“什么都不会”作为一个伴随你终身的、不可改变的东西了?

如果你说“我什么都学不会”......那就拉倒了!

你可以现在什么都不会,但是不能拿“什么都不会”作为自己郁闷、迷茫的理由!因为:不会了就去学,这是小学生都应该懂得的道理!

你可以不会,但你可以去学!

你可以不知道现在学什么,但你可以走出去向师者请教,与师者沟通!

你可以不会,但不可以那不会当成自己不知道干什么的理由,太多不需要多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你都可以先干着,让自己拥有获得尊严的收入!

四、没有灵丹妙药,你现在需要的是逼着自己弄一份简历,然后开始投递简历!

别指望别人告诉你几个理念,几句振聋发聩、让你醍醐灌顶的名言警句。你需要的是现在就准备一份简历,然后在网络上搜寻求职信息!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你只有逼着自己打开招聘网站时,你的大脑才能转起来!哪怕是胡乱的投递简历,也会让你找到一点点感觉!

而且在翻看招聘类专业网站的过程中,在浏览一家家企业的过程中,或许你会对某些企业、某些行业、某些岗位产生一些兴趣。

不动起来,永远不会产生“刺激点”!

你投递简历的过程中,或许就会出现对某些行业、岗位、企业的兴趣;

你投递简历的过程中,或许会有面试的机会,让你重新开始紧张起来;

你梳理简历的过程中,或许会开始沉下心来做自我分析;

你参加面试的过程中,或许开始更为准确的、理性的看待自己;

你在求职的过程中,或许感受到了压力与危机,让自己重新燃起斗志;

你得动起来!

五、逼自己一把:主动请身边的朋友、亲人、同学等等帮你找工作!

要想改变现状,你必须要在关键点上自己主动的“动”一下!

现在、立刻、马上,你就可以拿起电话给身边的某些好友打电话!问候、闲聊的过程中告诉对方你刚刚辞职,想换一个新工作,让对方帮你留心一下!

你的这一个电话,可以让自己内心更坦然!

可以给自己塑造一个压力点:你总不希望你的这位好友在几个月之后发现你还没有工作吧!这样多没面子!

可以因为碍于面子,去参加一些朋友给你提供的工作机会的面试!只要你走出去了,精气神自然会回来的!

六、从现在开始,一点点的改正自己身上一些耗费自己精力的坏习惯吧!哪怕从最微小的地方入手,你都会潜移默化的逐步改变。这一点看似和本问题无关,其实关系非常大哦!

人没有斗志、没有方向,和自己日常的行为习惯、惯性等等是有关系的。健康的、自律的生活方式,会让你的精气神更足,更容易产生正能量。

多数人日常行为中都存在大量的坏习惯、毛病。例如,在互联网上虚耗光阴,习惯性的浏览大量垃圾型的资讯、娱乐类内容。

这种一时爽的东西,往往会让自己更加无法集中精力,更容易让自己在放下手机的一瞬间感觉有心无力。

日常还会有很多对自己根本无意的行为、习惯,大家只要愿意检讨,都可以找到的。

因此,既然自己现在待业在家,那就从一点一点的小毛病、陋习开始吧!给自己一个调整、改变的契机。这种看似与实质性问题无关的小改变,其实对于一个人的现状改变大有裨益!

以上供参考。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裸辞了三四个月,什么都不想做,没有目标和想法,也啥都不会,怎么办?

我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我工作后第五年。在我裸辞后几个月时间里,我什么也不想做,提不起任何劲,不想找工作,连平常爱看的韩国搞笑综艺,我都没心思看,按照现在的说法,整个人就是“丧”。

朋友建议我多看看正能量的书籍,我看了;朋友建议我看一些正能量的电影,我看了;朋友建议我去运动,我运动了;朋友建议我多出去走走,我去了云南、贵州.............所有的建议,我都尝试了,但是没啥用处,我还继续“丧”着。

我知道我应该自我调节,我知道我应该改变这种状态,我内心无比焦虑,可是我就是没法改变这种“丧”的状态,似乎所有能量都被耗光了。

直到我找到“丧”状态背后的本质原因,才得以改变这种状态,重新有了能量。

01请停止内耗,“丧”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我们首先看一下“丧”的表现有哪些? 葛优躺、颓废到忧伤、躺尸、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什么也不想干、沮丧等。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丧”是一个负面词,是不好的,所以很多人“丧”的时候,要么内心焦虑,想摆脱“丧”,要么就是破罐子破摔,反正“丧”了就“丧”到底。

我们得思考一个问题,“丧”就是不好的吗?难道别人说“丧”不好,“丧”就是不好的词吗?

这个世界有千千万万的人,有N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每种生活方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没有对错之分,并不能以个人的生活价值观去要求别人。

比如说你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也要求别人这样积极去生活,一旦别人“丧”,就说是不对的,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合理。

在我看来,“丧”也是一种生活状态,没有好与坏,也就是“丧”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每个都会遇到“丧”,再正能量的人也会遇到。

很多人说我是一个正能量的人,我确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努力向上的,但是我时不时也会“丧”一下,正因为我认为“丧”是一种正常的的状态,我就正常对待它,“丧”的那几天,“丧”就丧呗,什么也不想干,那就不干呗,我的内心不内耗,反而很快度过了这种状态。

当你认为“丧”是不好的,而自己又没有能量去摆脱“丧”这种状态,内心不断焦虑,不断在内耗,这反而让自己的能量流失,无法积蓄力量去改变,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02当你想改变“丧”状态,请找到“丧”的本质原因

前面讲过,在我工作第五年裸辞后几个月中,我一直是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提不起劲的状态,尝试了所有行动,也无法改变。

有一位朋友让我回忆下,最近是否有什么事情引起了我这种状态。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然后又想到了一个词:意义感。

马克思.韦伯说过“人是悬挂在自我编制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永澄老师说:意义很重要,人是为意义而活的,没有意义,人类会出现各种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我那会刚辞职在家,妈妈跟我说: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每天那么辛苦上班,也没小A赚的多。人小A中专毕业,就进了国企,听说研究生都进不去,年薪比你多一倍,工作还轻松,这样看来还是有关系更重要。

正是妈妈的这些话,让我怀疑了努力的意义,这个我从小到大一直坚信的信念。由怀疑导致的意义感缺失,导致整个体系崩塌,我那么努力上班有什么意义?我那么辛苦读书有什么意义?所有这些还不如别人的关系网重要。

辞职的那几个月,我开始不再努力,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不想找工作,背后的本质原因就是意义感缺失。

当你进入“丧”的状态,不想做任何事情,提不起任何劲,请回想下,有什么事情让你的意义感缺失。比如说当你思考这样的问题:人反正会死的,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谁先到来,那我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一旦有了这样的问题,你原本坚信的信念和意义感就会动摇,甚至你整个体系都会崩塌。

那么表现在外部的状态就是,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提不起劲,因为你不知道做这些有什么意义?

03一切从行为层去改变“丧”状态都是徒劳的

“丧”状态的时候,朋友说多看看正能量书籍、心理学书籍,多看看正能量电影,多出去走走,多运动运动,你需要定个目标等等。

这些都是从行为上去改变,有效果吗?有一定效果,但是没过多久,“丧”状态会重新回来,而且你会更加自我否定,我果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啊。

为什么从行为上无法改变“丧”的状态呢?我们来看一下背后的底层逻辑——理解六层次模型。

理解六层次模型是罗伯特.迪尓茨在1991年推出的一套模型,它是一种层次化的解释系统、决策系统,可以用来解释各种发生的现象、问题、表现,同时还可以凭借它找到解决问题、优化表现的方法。

理解六层次模型从上往下,依次是系统层、身份层、信念价值层、能力层、行为层,环境层。上层影响下层,上层的一点点改变就可以让下层发生巨大改变;下层巨大的改变也很难改变上层一点。

举个例子,我辞职那几个月,由于听了妈妈的一席话,导致我对努力的意义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我不知道我努力有什么用?而原本从小到大我的信念是努力很有意义,努力能改变一切。

我的意义感缺失了,使得我原本的信念体系崩塌,这个对应在理解六层次模型上,就是模型上面下来第三层信念、价值层,我相信什么是什么?

第三层发生了变化,严重影响模型的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把我的能量都束缚了。

朋友所建议的方法都属于行为上的改变,也就是想通过模型第五层行为层的改变去改变上一层,可下面层改变,可能要做无数的积累,才能促进上一层次的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行为的改变,并不能真正改变“丧”状态的原因。

那我们怎么做呢?

(1) 、通过改变上一层,从而改变下一层

通过我们的分析,“丧”背后的本质原因是意义感缺失,问题出在第三层,那么我们通过改变第二层身份层去改变情况。

以终为始的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我的愿景是什么?使命是什么?重述这一层,比较困难,可以咨询职业规划师。

(2)、重构意义

我“丧”是因为我妈妈的话,让我怀疑努力的意义,我走出“丧”,是因为我重构了努力的意义。

这个世界的资源有限,原本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我不努力,也没有那个资源,我永远得不到我想要的,那么对我来说,努力就是有意义的。

在我内心,这个逻辑是自洽的,我重构了努力的意义感,从而我又有了能量去努力,去工作、去生活。

我时不时丧的时候,我都会回想一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我失去了意义感,找到问题所在,再去重构意义感,能量也就回来了,从而行动上也有了改变。

结语

“丧”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再正能量的人都会遇到。如果你没有生活压力,接受“丧”这种生活状态,不内耗,生活慢慢会回到正轨。

如果你有生活压力,需要改变这种状态,那么就要找到是什么导致了意义感缺失,你要做的就是重建意义感,让能量回归。

祝好运!

我是若拉,致力于职场高效能成长,欢迎你点赞、评论哦,记得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职场中高速成长!

裸辞了三四个月,什么都不想做,没有目标和想法,也啥都不会,怎么办?

这个事情我深有感受,就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

当时因为一点分歧和领导吵架,后就直接递交离职申请,甚至都没经过提前一个月的等待期就辞职了。

第一个月——病急乱投医

就边玩,边找找工作边面试

因为是裸辞,所以当时有点那啥病急乱投医的感觉。到处投简历,到处面试,简历都是十多张十多张的打印,当时没钱感觉还挺心疼的。

直到一天收到一份面试通知!

直销——公司难找

当时是电话加短信通知我的,通知我小姐姐声音很好听,当时小姐姐说*先生恭喜你已经获得我们公司的面试资格等等。我反正从来没有享受到如此好的待遇,当时感觉都有点飘了,后来才觉得不对。

到了公司楼下,因为不熟悉地方,还打了电话问在那个位置。然后小姐姐不厌其烦的给我讲,你在那个位置,先往左边走多远,然后看到一个什么什么,后面直接进去,多少楼多少楼等。折腾半天终于找到了。为啥这么难找!因为在居民楼,正常公司是不会在这种地方的。

面试——受宠若惊

到了那个公司后,有个前台小姐姐站在公司门前,有一张像主持人用得那种桌子在她前面。第一眼感觉就像在专门等我们这些面试的(当时没注意到这些)。她让我们们先等一会,总经理在面试其他人。她把我们引导到了会议室(进门的时候,我有注意到这家公司像住宅一样的办公室,有3间房吧,记得不是很清楚,全是啥总,啥总的办公室,没员工上班吗!这时候我已经有一点怀疑了)。

后面终于到我了,人事小姐姐把我引导进去的时候,人事经理给我开了门。还给我倒了一杯水,还给我拉开了椅子,他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ps,当时我已经有所有点感觉不对,所以介绍都是胡扯一通的)。我介绍完了后,人事经理就开始了他的表演:首先他先介绍了他们的公司,全国直销连锁,每年多少人得到奖励,多少人带薪旅游,升官发财等等,反正就是公司人多有发展前途,能赚钱。后面他看我们实在不愿意接他的话了,就说今天面试到这里了回去等通知。

PS:在办公室等待的时候,办公桌有他们的资料,当时我用面试短信公司名搜百度没搜到,后面用会议室桌上的名字搜,全部出来了,原来是改头换面了,所以后面面试我才那样介绍。还让填简历,我本来带了,但是不想给,后来就乱填一通简历,号码都不知道能不能打通。

后续——捧上天了

人事小姐姐(都不知道这人事是不是被洗闹了还是怎么)给我打电话来,说经理非常看好我,觉得我很适合这个岗位。后面是各种夸,我又飘了!!!哈哈。问我什么时候能来上班等,后面我说感谢赏识,我已经找到工作(找到个鬼)给拒绝了,难忘的一次经历。

总结

你说不想上班什么都不想做,提不起劲没有目标和想法,也啥都不会???那是你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等你骗了,或者吃不起饭时候,你就会想上班了!!!

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什么事情都有慢慢来。当你在外面没钱的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动力的。

你或许需要经历一次绝望,才能改变现在的状态

我之前后面也不想去面试,特别是经历这件事后,感觉不能在荒废时间了要有事情做,不然下个月房租付不起了!!!!!!

裸辞了三四个月,什么都不想做,没有目标和想法,也啥都不会,怎么办?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个时候,创业失败,不知道做什么。感觉重新回去上班又不愿意,不上班又不知道做什么,就这样拖了下来,最开始想着正好调整休息下,然后再出发。

哪知道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是非常享受这种状态,每天睡到自然醒,起来做饭,遛狗,追剧看书,运动,淘宝😄;那段日子真的很惬意,如果没有经济的压力,我想我会持续这样下去。

在这样耍了两个月,三个月后,焦虑就来了;焦虑来自哪里,是知道自己未来迟早还是要出去上班的,因为家里没矿,也拼干不了谁,只有自己为自己负责了;但是。身体这个时候已经不听你使唤了;人的本性是喜欢慵懒的,习惯了自由自在懒散的日子;所以常常出现,每天晚上都计划好,明天出去看公司去,到第二天又一动不动;如此反复,晚上睡觉也不踏实了,做梦都梦到之前工作上的事…

我觉得你出现这个原因,最主要原因是:

一你没有目标

也许你会说目标有啊,我天天都想得到什么?那请问你只是想想而已,还是说我一定要在某年某月某日拿到这个结果?这才是真正有目标的人;

二 你有畏难心理

出现这种情况多是找工作,或是工作🀄️的某些事对于你来说,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你本能的逃避;比如说,你知道你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或是这个时候出去找工作会被歧视什么的;

出现这种现象,你需要把你引起你畏难心理的方面一个个写出来,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强迫自己去面对;

有几点很重要:

1、如果最终还是要走出来,那不如早点走出来,千万不要山穷水尽才把你逼出来,那个时候你的需求会让你的决定很不理性;这就像一个饿极了的人,在面对一盆食物时,可能别人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2、给自己设定最后期限,比如说,7🈷️我一定要开始找工作。说了就一定要做,那么从现在开始到六月底你都可以玩,但7月一到,必须出去;

3、找个人来监督你

如果个人力量不够,那找个人来监督你,这个人最好是对你有正面影响力的人;

4、当你走出去,你会发现,真的没有那么难,你可能还会鄙弃曾经的自己,世界如此美好,在家里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不划算,但是人不经历这些是体会不到的。

The End

@明媚清谈 职场女一枚,多年销管经历,善培训,与你分享职场故事人生。欢迎关注,你的关注是我分享的最大动力。

裸辞了三四个月,什么都不想做,没有目标和想法,也啥都不会,怎么办?

既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也是个帶有普遍性的现实问题,社会上例似这种情况的,并非你一人,虽说没有最好的解决方案。但必需要敢於正视和面对,我们总是要生存下去,即便没有最好的生活质量,但起码要温飽不求人吧?。

裸辞三四个月,并不要紧,关键是不想上班什么都不想做,更怕的是提不起劲沒有目标和想法。讲大道理没用,但你得想想,总不能坐吃山空吧。再说凡敢坐吃山空,必定有“山”,对於我们沒“山”的普通人,还没吃就空了,总不能喝西北风吧。所以,不要说为今后打算,就是当前如何生存下去,你不得不去面对。就是为了自己,你总不能啥都不会,多少要学点手艺或其他适合自己的技能,以自食其力。

特别是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工作难找,没有点看门本领和技能手艺,难免给人打工而吃苦受累,因此建议你自学成才,或拜师学艺,技艺多了不压人,有利自己。当前既已裸退先休息休息,恢复体力,同時也得想想自己,为了家庭和孩子,震作起来。想信你会有办法走出困境,取得成功,走向胜利。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