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四大都头:武松朱仝雷横李云,他们四人的结局如何?

梁山这四大都头,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论武艺,武松最强,名声最响。

论结局,朱仝最好,人品最佳。

雷横的武功能占个不上不下的中等。结局是死于南征的沙场上。

李云的武功在梁山属于末等地位,没什么存在感,知名度较低,死于南征的乱军之中。

、武松是武功最强的都头。

武松纯属于民间人士,因为打虎出了威名,当上了阳谷县的都头。后因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吃了官司,又因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而声名大噪。后来逃难到二龙山落草,在三山聚义打青州时,随众人一起归顺了梁山。

在梁山泊英雄排次时,武松作为天伤星,位列步军头领第二位。在南征方腊中,被飞天道人包道乙使用妖法斩断一臂。故留在杭州六合寺出家,受封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八十善终。

可见武松在这四个都头当中,武功最强,声名最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朱仝是结局最好的都头。

朱仝是郓城县都头。因义释同为都头的雷横而获刑发配沧州。又因李逵把他看管的小衙内杀害,致使他走头无路只好被迫上了梁山。

朱仝为人仗义,不仅宁可自己吃官司而放了同事雷横,而且还分别放了晁盖和宋江一马,使他们免于被抓。三次义释,是朱仝在全书中最闪光的时刻。

南征方腊,朱仝是得以生还的三十六人之一,被朝廷授以保定府都统制,而且做得风生水起,没有任何闪失。

因此,朱仝可视为结局最后的都头。

、雷横是不上不下的都头。

同样作为郓城县的都头,雷横与朱仝相比,无论是武功还是声名,都要差上很大一截。雷横与晁盖的关系不错,在抓捕晁盖等智取生辰纲的人员时,会同朱仝也曾放水但却属于从属地位。在梁山英雄排座次时,雷横位列步军头领第四名。

在南征方腊中,雷横于德清县南门外与司行方交战,被司行方砍死。可见雷横最终还是死于武功上。

由此可以断定,雷横在四个都头里,确实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

四,李云是最没存在感的都头。

李云是沂水县的都头。李逵杀四虎后醉酒得意忘形暴露了身份,被李云捉拿。后被李云的徒弟朱贵设计救出,顺便也捎带着把李云带上了梁山。

李云武功一般,上山前后都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只被安排主管修缮房屋的后勤事物。

南征方腊,李云被尚书王寅纵马踏死,可见他确实上不得大阵势。在四个都头中,属于最没有存在感的人。

梁山四大都头:武松朱仝雷横李云,他们四人的结局如何?

其实将这四个人并称什么“四大都头”多少有奇怪,不过这与题目无关,不重要。

四人中两人善终,两人战死,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所谓的“四大都头”。

行者武松

武松是全书单人篇幅最长的一个人物,与他相关的人物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等人知名度都很高,“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桥段也可谓家喻户晓。

武松与其他人不同,相对于一个沙场战将,他更像一个江湖豪侠,性格上快意恩仇,武艺上也独具一格,他斗将的战绩很少,却无人敢因此对其小觑,凡是提到武松,皆称其有“万夫不当之勇”。

征讨方腊时,武松在乱军中被“飞天灵师”包道乙用妖法斩断一臂。方腊平定后,武松向宋江请辞,留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同时照顾患了风瘫的豹子头林冲。

从此,武松常伴青灯古佛,心如止水,寿至八十,善终。

值得一提的是,原著并没有“武松单臂擒方腊”这样的桥段,生擒方腊的是花和尚鲁智深。而历史上生擒方腊的是后来的抗金名帅,中兴四将之一,不过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韩世忠(说法不统一)。

美髯公朱仝

朱仝很容易被忽视,甚至有人质疑他座次太过靠前,其实单论人品和性格,朱仝认第二,整个梁山无人敢认第一。

他曾为了义气,不顾个人前途,先后救了梁山两任头领晁盖和宋江。老搭档雷横被刺配,朱仝在押送途中,将雷横放走,然后回县衙请罪,被刺配沧州,由此可见,朱仝不仅义气,同时敢作敢当,是个真正的英雄豪杰。

到了沧州后,朱仝深得知府的赏识和信任,府中的小衙内又特别喜欢朱仝。

本来,朱仝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却被宋江、吴用设计,李逵执行,残忍杀死了小衙内,断了朱仝的退路不说,还让他背上了不仁不义的黑锅,最终,这三个王八蛋不得好死,实在大快人心。

跑题了,朱仝征方腊后得以保全,宋金大战时,随刘光世大破金军,最终官至太平军节度使,善终。

插翅虎雷横

雷横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他会收取晁盖的贿赂,同时也会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为了义气放水,放走晁盖和宋江,同时,雷横奉母至孝。所以应该说属于普通人中人品比较好的,不过由于和朱仝是老搭档,所以经常被人拿来对比,所以显得雷横似乎哪里都要差一些,这是他的不幸。

但是同样,他幸运之处也在于有朱仝这个朋友,因为娼妓白秀英辱骂殴打雷横母亲,被雷横一怒打死。

朱仝为了救友上下打点,雷横才免于处死,改判刺配,之后又在押送雷横途中将其放走。

梁山接受招安后,雷横随大军南征北战,在征讨方腊时,与四大元帅之一的司行方交战,二人酣战三十合,雷横抵挡不住,被司行方所杀。

青眼虎李云

李云是挺憋屈的一个人,四都头中名气最小、地位最低、最不受重视的一个。

笑面虎朱富是他徒弟,但是在排座次的时候,李云位居朱富之下。虽然史进和李忠也是这样,但情况截然不同,一来李忠只是史进的启蒙师傅,二来史进的实力远胜李忠。但是李云呢,李云面对李逵毫无畏惧,二人战了五七合被朱富分开,实力不算差。

同样,在最终的分工中,李云也挺委屈,负责房屋建造,可以说和专业一点不对口,从战斗人员变成了辅助人员。

到了征讨方腊时,可不管你在梁山负责什么,除了高层几乎都是要上前线的,面对几乎是方腊麾下第一高手的南国尚书王寅,李云步战去挡,结果连交手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马踏而死,着实让人嗟吁。


综上所述,武松看破红尘,出家为僧,高寿善终;朱仝纵横沙场,仕途坦荡,善终;雷横马革裹尸,为司行方所杀;李云越等级挑战王寅,马踏而死。

梁山四大都头:武松朱仝雷横李云,他们四人的结局如何?

梁山上一百零八好汉聚义,誓同生死。但他们在被逼上梁山之前的出身却各不相同,有的是官僚、有的是地主、有的甚至是土匪强盗,而军人出身的也就那几个,大将有关胜、呼延灼、林冲、秦明、董平等。

而比将军等级低的都头也不多,梁山中就有四大都头,即武松、朱仝、雷横、李云四人,他们四人的结局如何?

武松

武艺最高的自然是武松,武松是清河县人,是施耐庵着墨较多的英雄人物。武松快意恩仇,是个恩怨必报的好汉。早期因误伤了人命,被小旋风柴进收留,期间又与宋江相遇,宋江十分看好武松,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好汉,于是与武松结为兄弟。后来得知武松所杀之人,只是被打昏迷,于是武松没人命官司了。武松便想回家看望哥哥,也就是卖炊饼的武大郎。武松与柴进、宋江等告辞后,往清河县而去。

武松在回清河县的路上,见酒家“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酒,在景阳冈乘醉打死猛虎。下山时巧遇猎户,一同来到阳谷县县衙,将赏银全给了众位猎户。知县爱其忠厚仁德,任命他为都头。这也就是称武松为“武都头”的来历。

后面武松与武大郎相遇,好不欢喜。但好景不长,武大郎被潘金莲毒杀,武松气急败坏,杀了潘金莲与西门庆,被判刺配孟州。

谁知因小官营金眼彪施恩的缘故,武松一连“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武松可谓武艺高强,从无对手。尤其能打败善于相扑的蒋门神,在飞云浦反杀众多刺客,真不简单。要知道那时的武松可是有伤在身,全身又有刑具。就冲这些遭遇,武艺就可以稳做四大都头之首。

在梁山聚义的时候,天伤星行者武松被任命为步兵头领。此后梁山受招安后, 武松参与了平定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的全过程。攻打方腊的苏州时,武松砍死三大王方貌。在追赶邓元觉时,武松又一刀砍死杭州24将之一的贝应夔。

武松由于有空手打死老虎的战绩,所以是四人中武艺最强的,而且最终的结局也是比较好的,出家后被封为清忠祖师,享年八十岁得以善终。

朱仝

下面就是人称“美髯公”的朱仝了。朱仝与宋江都是郓城县人氏,宋江为押司的时候,朱仝为都头,互为兄弟。曾先后义释晁盖、宋江等人。后改任当牢节级,又义释雷横,被刺配沧州。因失却沧州府小衙内,被迫上梁山落草。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二位,上应天满星,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

朱仝不但像关羽一样忠义无双,而且也是一个难得的猛将,征讨方腊时,朱仝在苏州之战中大展神威,阵斩飞云大将军苟正、生擒飞熊大将军徐方。 后又在睦州枪挑元帅谭高。虽然对战的不是什么名将,武艺不及武松那样耀眼,但也足可高于另外两个都头。

当然朱仝的结局可以说是最好的,江南平定后,朱仝回京受封,被授为武节将军、保定府都统制。他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大破金兵,官至太平军节度使。

雷横

第三位就是“插翅虎”雷横,与宋江、朱仝等共事多年。但纵观水浒,雷横的战绩确实不及老哥朱仝耀眼。刘唐找晁盖商量智取生辰的事情时,被雷横拦住盘问,理由是看着刘唐不像好人。刘唐最后跟雷横单挑了整整五十回合,雷横略占下风,但不是特别明显。《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两赢童贯时,雷横在九宫八卦阵中镇守中央阵,他大战御前飞虎大将毕胜,二十余合不分胜败。雷横的实力,应该跟刘唐差不多,接近梁山八骠骑。

在步军统领排名中,也排在了鲁智深、武松、刘唐之后,所以武力不强不弱。结局也是悲惨的。征讨方腊时,雷横隶属卢俊义麾下。他随呼延灼进兵德清县,在南门外与护国大将军司行方交锋,三十回合后被司行方砍死。

李云

下面说下“青眼虎”李云,以上众人都是天罡,而李云这位都头只排在了地煞。这是为何呢?其实很简单,一者李云武艺确实不咋地。却说李逵为了回家探望老母亲,他想着把老娘接到梁山上享福。李逵用两把板斧杀死山中四只老虎,被当作英雄请到曹太公家中饮酒。

李逵喝醉后口无遮拦,暴露了身份,去捉拿李逵的就是沂水县步兵都头李云。李逵当时喝醉了,战斗力基本上为零,他可不像武松,越喝酒越能打。李云没费劲就抓住了李逵。在李云押解李逵时,梁山好汉过来救李逵。在这个过程中,李云用朴刀跟李逵单挑了七八回合,两人没分出高下。

但此时李逵不在状态,李云能撑住七八回合也是侥幸。而李云在投靠梁山后,却被用为修葺房屋,别人都上阵杀敌,而这位仁兄却只管盖房,识人无数的宋江难道眼瞎了吗?再看李云的徒弟朱贵根本没有什么作战能力,所以李云武艺确实上不得台面。

二者李云确实没啥背景,排在前面的除了是达官显贵,就是地主土豪,要么就是宋江的亲信。而李云要啥没啥,那怎么可能入宋江的法眼。

李云的结局是挺悲惨的,在征战方腊的时候,李云随卢俊义破歙州,入城时正撞见突围的尚书王寅。他上前步战,却被王寅纵马踏死。所以说李云既没战绩,又没背景,武艺又这样一般,所以只能排到四大都头的最后一名了。

结语:

水浒四大都头,武松和朱仝的结局比较好,而雷横和李云两人惨死,结局悲惨。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水浒传》。

梁山四大都头:武松朱仝雷横李云,他们四人的结局如何?

武松六合寺出家后,后来帮助梁山小将打败了铁头僧,飞刀僧,银头僧,金头僧。打败了海外和尚普风,单臂震死普空和尚。

之后武松又在蒋家寨单臂震死了东南西北中五岳来人。

之后又回到六合寺,从此以后再也不理世事。参阅刘兰芳的评书《水浒后传》。

梁山四大都头:武松朱仝雷横李云,他们四人的结局如何?

都头,相当于现在的连长,是唐中期藩镇和禁军中领兵的官称。到了宋朝之后,都头属于低级军官,职位低于指挥使,每个都的编制为一百人。

但是,在水浒中,都头的地位变得很低。都头的军事职能逐渐降低到县村这一级别,在县里,负责抓捕罪犯的衙役,他们都可以被称作为“都头”。

在水浒梁山中,也有四大都头,他们分别是武松、朱仝、雷横,以及李云。那么,这四位都头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武松:享年八十而善终

武松,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也叫“武二郎”,他有一位大哥,名叫武大郎。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在其年轻时候,因“打死”了人而投奔沧州,到柴进府中避祸一年有余。

有一次,宋江因杀死阎婆惜而害怕吃官司,便连夜逃到柴进府中。因为宋江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柴进对他也较为恩重。当时,武松正在睡觉,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的身上。突如其来的炭火,把武松烫的火气,一个鲤鱼打挺,武松就要出手打向宋江。幸好柴进及时止住,并且道出宋江的姓名,武松才放过宋江。

而后,在两人的交谈中,武松也得知自己当时并没有打死人,而是把那人打晕而已。看到自己没有背上人命,武松便向柴进请辞,想回家寻兄。在这期间,宋江看到武松仪表堂堂,便起了结拜之心。

和宋江结为兄弟,并辞别柴进后,武松便往清河县赶。在路过景阳岗的时候,因打死了猛虎而被知县看重,而后被任命为都头。但可惜的是,因为武大郎被杀一事,武松为兄长报仇而落草二龙山,最后又上了梁山,成为梁山头领之一。

而后,在梁山首领宋江的带领下,武松跟随宋江南征北战。不久,宋江接受宋朝廷的招安,先后攻打辽国和方腊。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武松不幸被包道乙暗算而失去一臂。正因为如此,武松拒绝了和宋江等人班师回京,而是留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得以享年八十而善终。

朱仝:官至太平军节度使

朱仝出身富户,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因面如重枣,而被称之为美髯公。因为仗义疏财,又武艺超群,被任命为巡捕马兵都头。

在晁盖和吴用劫生辰纲,以及宋江杀死阎婆惜等事情中,正是因为朱仝从中相助,晁盖和宋江等人才幸免于难。后来,朱仝得沧州知府赏识,被留在沧州带小衙内。梁山的吴用等人得知朱仝在沧州后,便用计杀死小衙内,逼得朱仝上梁山。

到了梁山后,朱仝为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守梁山前南路第三关。后来,宋江接受招安,朱仝便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以及方腊。在江南平定后,朱仝被封为武节将军。在跟随刘光世大破金兵后,又被升迁为太平军节度使。

雷横:战死于德清县

雷横,是铁匠出身,早年开过碓坊。因其膂力过人,被知县所看重,任命为巡捕步兵都头,和朱仝为好友。

在晁盖劫生辰纲,以及宋江杀死阎婆惜时,因为好友朱仝有意放晁盖等人离开,雷横便从中协助。后来,因为白秀英侮辱自己的母亲,雷横一气之下便将其打死。雷横被流放济州的时候,好友朱仝半路将其放走。走脱之后,雷横只好带着母亲上梁山。

到了梁山后,雷横为步军头领,和朱仝一起守梁山前南路第三关。在宋江被招安后,雷横为秦明副将,一起征讨辽国。在征讨方腊时,雷横为卢俊义的麾下,随呼延灼去攻打德清县。在和护国大将军司行方对战时,不幸被司行方所斩杀。

李云:战死于歙州

李云,是笑面虎朱富的师父,曾在沂水县担任都头。

李逵曾打死了人,而后从牢中逃走。在李逵回乡接母亲上梁山时,曾打死四只老虎而被曹太公请到家中饮酒。但是,因为乡人的直认,李逵最终被认了出来。所以,在李逵喝醉之后,曹太公便让人把李逵绑住而后通报县衙,知县让李云带着三十个士兵前去押解李逵。

朱富的哥哥朱贵正奉宋江等人的命令来照顾李逵。在看到李逵被抓后,朱富便想出了一条计策,假装为李云贺喜的时候,用药麻翻了李云等人。最后,李逵杀了李云随从的三十人和曹太公。李云清醒之后,在朱富的一番劝说之下,无奈的走上梁山。

到了梁山后,李云担任监造诸事头领,负责起造修缉房舍。在宋江被招安后,李云也曾随宋江南征北战。在征讨方腊时,李云随卢俊义攻歙州,在步行上前和尚书王寅对战时,不幸被王寅纵马踏死。

总的来说,梁山的这四位都头,雷横和李云都是在征讨方腊时被杀,武松最后厌倦世俗而出家为僧,唯有朱仝最为了得,不仅能够在战场上活了下来,而且能避过宋朝廷的清算,而后更是官至太平军节度使,得以善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