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杨雄为什么外号叫“病关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有很多讲究的。
首先,这个”病“字,显然不是本人生了病。杨雄是个习武之人,如果他本人是个病秧子,也就来不到梁山当绿林好汉了。还有病尉迟孙立和病大虫薜永都不可能有病。梁山108人包括三位女将,都是身体健康之人。
其次,这个”病“字也不是超过和赛过的意思。如果把杨雄病关索的绰号理解为武功超过了关索,还有那个病尉迟孙立是武功超过了尉迟恭,病大虫薜永是武功超过了老虎,这就有些不靠谱了。尤其是薜永就是个使枪弄棒卖狗皮膏药的,能量怎么可能超过老虎呢?
既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个”病“字到底代表什么,它的出处又在哪里呢?
其实说来也简单,《水浒传》原著中已经说明了这个情况。即:
原著中对杨雄和孙立都有面色微黄的描述,面黄代表着病态。注意,这里说的是病态,并不是真有病。所以他们的绰号才有个病字的表述。这个书中已经作了明确说明,是没有疑问的。
至于那个病大虫薜永,原著中虽然没有面色微黄的表述,但他是个在街头使枪弄棒卖狗皮膏药的,日晒雨淋风霜露宿,面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这个”病“字并不是真有病,也不是超过的意思,而是面色微黄似是病态,所以才把病字作为绰号。
《水浒传》里的杨雄为什么外号叫“病关索”?
杨雄有病,虽然叫杨雄,但雄不起。杨雄在杀潘巧云时,她说了一句话,“我嫁给你两年,不如跟师兄两夜快活”。说明了一切。“病关索”的绰号不是随便叫的,确实有病。谁说的,他的女人潘巧云说的。
《水浒传》里的杨雄为什么外号叫“病关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水浒传》里杨雄为什么绰号叫“病关索”,只要认真的看过原著问逗就迎刃而解了。
原著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忠,病关索长街遇石秀】,介绍了杨雄的身份,是个行刑的刽子手。书中写到“那人生得好表人物,露出蓝靛般一身花绣,两百入鬓,凤眼朝天,淡黄面皮,细细有几根髭髯。”这个形象一出场,是不是立马让人想起像一个人来,关羽,关二爷!
为什么叫“病关索”?关索又是谁呢?正史中是查不到的,只是在《三国演义》中露过一面,被诸葛亮任命为先锋,描写不多,后来也不知所踪J。传说中关索是关羽的三儿子,将门之后武功当然也是了得。
从杨雄的面貌来看确有与关氏相像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关羽面相最显著的是红脸,而杨雄是淡黄面皮,由于黄逊于红,意思是杨比关索仅仅差那么一点点。
“病关索”用在杨雄身上,是说明杨雄武艺不一般,可与关索比肩,这是对杨雄的肯定。“病”字则是与关索有所区别,而不是能胜过关索的意思。
《水浒传》里的杨雄为什么外号叫“病关索”?
古代的“病”,有超过、剩余的意思,杨雄绰号是“病关索”,我们知道关索是三国演义中关公关云长的儿子 武艺高强。杨雄自号“病关索”,实际的意思是自己的武艺超过了关索。
比如病尉迟孙立和小尉迟孙新也是如此,他们认为自己的本领超过了唐代的勇将尉迟恭。
《水浒传》里的杨雄为什么外号叫“病关索”?
要想知道《水浒传》中的杨雄为什么叫病关索,首先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关索是谁?
民间相传,关索是关羽的三儿子,曾跟随诸葛亮南征,也是武功高强的人。。
在求证出关索是谁之后,本人认为,病关索就是说杨雄像生了病的关索,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缩水版关索,武功不及关索,言外之意是小号关索。
杨雄的原型是《大宋宣和遗事》记载的宋江手下三十六员大将之一的“赛关索王雄”,一个赛字说明王雄的战斗力比关索还要强大。
接下来问题了,原本的赛关索王雄到了施耐庵笔下为什么成了病关索?毫无疑问,这说明施耐庵对杨雄的评价不高,让我们从《水浒传》中的描述中来找证据证明。
杨雄此前曾是蓟州府监狱行刑队长,其堂兄是蓟州前任知府,照理说在蓟州这片土上杨雄毫无疑问的应该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可是杨雄在蓟州只能讨个二手女人潘巧云为妻子,后来潘巧云还红杏出墙闹得满城风雨,一个堂堂的行刑队长还被老兵痞张保欺负,总之杨雄是个窝窝囊囊的人物
《水浒传》描述,某日杨雄拿着刚发的奖金和几个下属行走的蓟州大街上,被蓟州驻军的老兵痞诨号“踢杀羊”的张保看见,张保带上几个士兵拦住杨雄就说:“杨队长,见面分一半,给哥们点啊。”
杨雄说:“大哥,你我军警有别,不是一个系统的,没法分给你啊。”
张保一挥手,几个士兵上来就把杨雄按住了,杨雄身边的几个手下同事一声不吭的走了,根本没帮杨雄解围,这说明杨雄平时对手下也不够意思,不懂得给手下发奖金补加班费,也不知道请手下喝茶喝酒,有了好处自己独吞。遇到事儿了,谁管你啊。
如果不是这时路过这里的江苏籍卖柴禾小商贩石秀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一顿拳脚打跑了那些兵痞,杨雄肯定被收拾得鼻青脸肿,财物也会被洗劫一空,如果真是那样,杨雄就威信扫地,没法在蓟州混饭吃了。
做好事不留名的石秀走了,在一家小饭馆里,杨雄找到了石秀。首先自然是一番感谢的话语送给石秀,然后结拜成兄弟,接下来就是推杯换盏的喝酒,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该买单了,谁买的单?我们看看《水浒传》的原文是怎么说的吧:
……三人酒至半酣,计算酒钱,石秀将这担柴也都准折了。三人取路回来。
我的上帝啊,杨雄是什么人啊,怎么可以叫一个刚刚不顾个人安危帮助了自己的人以物抵账买单呢,要知道,你杨雄是个有固定收入有外快的在编人员,石秀是个走街串巷卖柴禾流动小贩,一天也赚不了十块八块的,心安理得的叫石秀买单,你杨雄于心何忍啊。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和做人的优劣,杨雄在买单这件事儿上表现得如此委琐不入流,表明了杨雄的思想高度不高,做人窝窝囊囊,没有豪气,更遑论仗义了。
其实杨雄的老丈人潘公在酒席上对石秀说的一番话暗中就有看不起杨雄的意思:“我女婿有你这个兄弟,真是幸运啊,以后在各个地方出入,谁敢惹他啊!”看到了吧,老丈人都认为是石秀这个商贩给女婿增光添彩了。
至于后来杨雄怒杀给自己戴绿帽子的潘巧云时,对曾误会石秀侮辱自己妻子一事表示懊悔和道歉,倒是有了几分男子汉大丈夫的快意,不过我认为,此时杨雄的表现无非是在遮掩自己戴绿帽子的羞臊,在给绿帽子染异色遮羞。
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神游一次1000多年前蓟州府杨雄家后面的那条小巷:
为潘巧云与裴如海在夜间偷情幽会站岗放哨的胡头陀把梆子敲得绵远悠长,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初婚时嫁给王秘书为妻的潘巧云在与和尚裴如海几番鱼水之欢后,一定会在心中抱憾,我再嫁时,怎么嫁给了杨雄这个假爷们了,裴如海虽是犯戒的和尚,较之杨雄而言是个真男人!
金圣叹在批水浒的时候写到,要衬宋江奸诈,不觉写作李逵率真;要衬石秀尖利,不觉写作杨雄糊涂。然石秀便是中上人物,杨雄竟是中下人物。
由此可见,金圣叹对杨雄评价也不高。
《水浒传》里的杨雄为什么外号叫“病关索”?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病”字上,究竟有何含义,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认为,现在的一些解释,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目前常见的几种说法水浒一百单八将人人有绰号,绰号中带“病”字的就有三位,即“病关索”杨雄、“病尉迟”孙立和“病大虫”薛永。
他们绰号后面的两个字很好理解,总之都是很厉害的角色。关索,相传为关羽的第三个儿子,武艺高强;尉迟,意指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勇武善战;大虫,即老虎。
至于绰号中为什么要用个“病”字呢?这引起了许多歧义。归纳起来,目前常见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这个“病”是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即“使……病”,自己能够使别人生病、畏惧等,显然这就有了超过的意思,比如“病关索”就是比关索还要厉害。我认为,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一则,出于尊重的原因,古人的绰号中,一般是不可能表明超过前人的,最多也就弄个旗鼓相当;还有一个最显而易见的理由,既然已经超过了,哪有用比自己还弱的人做名头的?这岂不是很可笑。
第二种,这个“病”是“赛”的通假字,意思是相媲美、差不多,比如“病关索”就是比得上关索。这个说法看起来似乎有理,但水浒中还有一个“赛仁贵”郭盛,既然“赛”字已经用了,又何必再搞一个通假字出来,所以这个说法太过牵强。
第三种,这个“病”是字面本意,就是生病,意思是打折扣了,比如“病关索”就是比关索逊色一筹。我认为,这个说法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绰号展示的是个人特点或特长,向来都是尽量往高了说,哪有用来自称不如别人的?这不是谦虚,简直就是在自虐。
对绰号中“病”字的正确理解既然上面的几种说法,都不能令人信服,那绰号中的“病”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看原著中,对他们出场亮相的描述。
杨雄: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做病关索杨雄。
孙立:淡黄面皮,络腮胡须,八尺以上身材,姓孙,名立,绰号病尉迟。
薛永:靠使棒卖药度日。江湖上但呼小人病大虫薛永。
仔细研究上面的文字,再结合他们的绰号,你会发现他们三人在外貌上,很可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面色有点发黄。杨雄和孙立的肤色在文中说得很清楚,薛永的肤色虽然没有描写,但他是靠在街头耍棒卖药生活的,自然皮肤不会太白净,发黄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人的肤色体貌特点来起绰号,不仅在《水浒传》中有很多,比如青面兽杨志、黑旋风李逵、赤发鬼刘唐、九纹龙史进等,即使现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有的。
人在生病的时候,往往面色蜡黄,这是许多疾病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所以,我推测杨雄、孙立、薛永三人绰号中的“病”字,是指他们有貌似生病一样发黄的肤色,既不是真的有病了,也没有其他过多的含义,尤其是杨雄的绰号之所以叫“病关索”,意思就是面色微黄、像关索一样武艺高强的汉子,这一点在原著中写得非常清楚,也应该是最接近事实的答案了。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