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作恶多端为什么还能成为好汉?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它说明了看问题是站在哪个角度上。
如果单纯站在杀人的角度上看,孙二娘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与好汉的边儿都沾不上。
可是,如果站在文学作品的角度上看,尤其是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上看,孙二娘先是上了二龙山,后来跟随鲁智深和武松共同归顺了梁山,上山后并没有继续从事人肉包子的行当。所以她和别的梁山弟兄没啥区别,自然也就可以称为梁山好汉了(女汉子)。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必须是紧贴当时那个历史背景而成立。
《水浒传》是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它描写的是北宋年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一起农民起义的故事。这就决定了啸聚山林的梁山好汉们,必然是一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各色人等。
晁盖是东溪村的保正,相当于如今的村长。
宋江是郓城县衙的押司,也就是个刀笔小吏。
吴用是个私塾先生,公孙胜是个道士,卢俊义是个富翁和员外。
晁盖吴用公孙胜,是劫取了生辰纲的不义之财后逃上了梁山。
宋江是杀了阎婆惜犯下人命案子被捉,后来又写反诗被判处了死刑被救上梁山的。
而卢俊义干脆就是被骗上山的。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份各有不同,上山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
至于孙二娘,她是开人肉包子铺的。这就反应出了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的丰富多彩。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丰满的,符合实际的。
相反,如果梁山所有人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都是我们今天的价值观所认为的好人,那还能叫水泊梁山么?——自然也就没有了《水浒传》这部流传千古的经典名著。
二、在文学作品中,所谓的好人坏人,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梁山好汉中也有纯粹的好人,比如鲁智深,专门见义勇为惩恶扬善。比如林冲,受人迫害也从来不滥杀无辜。比如卢俊义,他就是个富豪,还是个员外,由始至终没有任何劣迹。
相形之下,像孙二娘这样开黑店的主,像清风山的欧鹏和矮脚虎王英,天天剜人心煮了以后当醒酒汤喝。像鼓上蚤时迁,专干溜门撬锁挖坟盗墓的勾当。
而正是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所谓的好人坏人,才构成了一个啸聚山林的梁山团队,共同举起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形成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武装力量,为后人展示了一副既波澜壮阔,又色彩纷呈的历史画面。
所以,这里的人物是好是坏,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单纯以出身论英雄 ,以人物过去的历史来论短长,那就成了一篇政治论文,自然也就没有了《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
三、《水浒传》的底线是,以上梁山之后为界限。
当然,《水浒传》对好人坏人的区分也不是没有底线,而是以上梁山之后为界限。
梁山所有的人,上山前三教九流啥事都干,上山后就统称为梁山好汉。既然是好汉,那就不能再干坏事了,而是杀富济贫,除暴安良。
所以,梁山所有的征战杀伐,都是师出有名。
三打祝家庄,是因为时迁偷吃了人家的报晓公鸡被捉去。这时候,时迁还是在上梁山的路上,也就是说,他偷鸡时还不是梁山的人。可既便这样,当晁盖听说以后,认为他有损梁山的名声,当即就要把一起来的杨雄和石秀斩首。是宋江当众说情,加上祝家庄因为一只鸡和梁山叫上了板,声称要“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这显然有些狂妄之极,是找死。所以才发生了三打祝家庄的精彩战役。
限于篇幅,无法继续展开,只是梁山所有战役,都是有一定原因,并非无缘无故。这就说明了梁山不是在干坏事,而是事出有因。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些事也是抗不住推敲。比如为了收伏秦明,宋江把秦明一家老小都送上了断头台。为了让卢俊义上山,把他骗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但也正因为此,才使故事情节更加逼真,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结论:
以上的表述,只是用事实来论证,孙二娘这样的人物,到底算不算好汉。
其结论是:
孙二娘在开人肉包子铺时,她就是个杀人狂,当然算不上好汉。
而在上梁山后,她跟着梁山好汉们一起除暴安良,自然也就是好汉的一员了。
水浒传中,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作恶多端为什么还能成为好汉?
孙二娘堪称是变态连环杀人狂魔,在十字坡疯狂作案。她目无法纪,残害无数过往客商,谋财害命,肢解人体,烹食人肉,手段极其凶残……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孙二娘可谓是阴险歹毒,草菅人命,实在是作恶多端。放到现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枪毙天理难容,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在《水浒传》中却被作者称为“好汉”,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
八戒醒来道:“甚么土地土地?当时我做好汉,专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实快活,偏你出家,教我们保护你跑路!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务脚!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
看到没?而在《西游记》中,也有这么一段描写,猪八戒没做唐僧土地之前,专一吃人度日,却自称“好汉”。
不管是杀人不眨眼的孙二娘还是吃人当吃饭的猪八戒,都被打上了“好汉”的标签。若按照今天的道德标准来看,这妥妥的都是要被人鄙视唾弃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却偏偏被称为了“好汉”,只能说明今日“好汉”的意思和当时“好汉”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在今日,“好汉”明显含有褒义的色彩;在古代,“好汉”意思是有本事的人、仗义的人、厉害的人,相当于今天俗称的黑帮“大哥”。举个例子,“想当年大哥我可是在十字坡开人肉包子店的”和“想当年,好汉我可是在十字坡开人肉包子店的”,品品,有那么点意思没?
水浒传中,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作恶多端为什么还能成为好汉?
孙二娘开包子铺,开在大路口远离村庄,人长得俊俏武功又不赖,包子香,客人多,生意兴隆,还有一位死心眼的老公——张青。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只可惜膝下无儿女好歹也是美中不足。
打虎英雄武松,二十五六年纪,一米八的身材,高大英俊,杀了毒死大哥五大郎的大嫂子和勾搭成奸的西门庆大官人,还有张都监玉儿蒋门神之流,按北宋法律被刺配沧州。
一路劳顿,又饥又渴来到孙二娘的包子铺,要了壶老酒包子若干,吃将起来,吃出了人指头吃出了人头发,这才惊出一身汗,武松也是走江湖之人,知道遇着狠人了,实打实一家杀人越货的黑店。不知有多少过路客命丧于此妇人之手!打虎英雄胆合着那一身拳脚,斗败了二八娇娘孙二娘。这二娘其实早看中了这武松的人才没急着下刀,不料想被制服只好服软了。
画外音:孙二娘本是良家小姐姐,某日遭匪强奸,索兴一不做二不休开了这黑店(救命恩人绰号菜园子张青也参予了),不思报案抓那凶手,怕毁名声?以恶制恶,杀人越货做成包子泄私愤,也毁了自个走上不归路了。
正文:一个是落难的打虎英雄,一个是被污辱被损害被践踏了的良家小姐,没有回头路了,一条道走到黑了。一合计,死头陀的僧衣和戒刀正合武兄弟俊朗之身,假扮行者,走,上二龙山造反去!
画外音:官逼民反?孙二娘小姐是申不了冤?法律保护伸张正义,孙二娘或许试过了,无效!也或许是心理出了问题发过毒誓,要报复要申冤要某些男人拿命来还我清白的女儿身!也许真的是黑暗时期奸臣当道有冤无处申,最后,最后的结果施耐庵写了孙二娘先上二龙山再上梁山,最后征方腊死掉了。
正文:弱女子,二八年华,穿针使线雕花绣朵,相夫教子,大红灯笼高高挂,八抬大轿送,吹拉彈唱,拜天拜地拜高堂喝那交杯酒,咬那串串肉,掀那红盖头,欢天喜地做新娘是完全没有希望了,下辈子的事了,还有儿孙绕膝,被无情剥夺了,心死了,……。唉,逼上梁山,各有各的伤心处!
刀尖上舔血,死人堆里过夜,菜刀磨快,柳眉倒竖,往日的二娘早就死了,活脱脱的魔头,江湖上大名顶顶的母夜叉出现了。一个姑娘家想都不敢想,遇上了,摔都摔不掉,谁之过?
水浒传中,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作恶多端为什么还能成为好汉?
首先,大家可能误解了“好汉”在《水浒传》中的意思,基本上走江湖的人都自称好汉,但有没有做过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事,那就不好说了。
孙二娘夫妇开的是黑店,卖的是人肉包子,这个营生放到现在来看,简直是践踏生命,亵渎人权,够杀头八百回的。但在《水浒传》那个特殊的环境,就另当别论了。
孙二娘的丈夫,菜园子张青曾跟武松说过,虽然他们夫妇二人做的是此等生意,但也是有原则的:
第一是云游僧道,他又不曾受用过分了,又是出家的人。
第二等是江湖上行院ji女之人,他们冲撞州府,逢场作戏,陪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
第三等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切不可坏他。
由此可见,孙二娘夫妇开的是个“盗亦有道”的黑店,是不会对江湖落魄人士和社会弱势群体下手的,这一点还是守住了做人的底线的,也是能够得道江湖人士认同的,毕竟沦落江湖的多是社会下层人士,弱势群体。
但话又说回来了,难道除了他们所说的那三类之外,其他人就都该死吗?比如辛辛苦苦做生意,赚点小钱,准备回老家买房置地的小商人,在十字坡喝碗酒以后就再也没醒过来,这又入哪里说理呢?
所以,被孙二娘一伙做成人肉包子的人里面肯定也有不少好人和无辜的人。他们这么说只不过是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不过单凭借他们的“三不杀”,和对过往江湖朋友的照顾,就已经有资格位列“好汉”之列了,因为《水浒传》里的人,对兄弟讲义气,对朝廷讲忠心,但就是不讲道理。只要你不负兄弟,就可以称作好汉。
试看当年“三打祝家庄”时,李逵一人两板斧把扈家庄满门都屠了,只活了扈三娘兄妹俩,何其残忍,但仍然叫做“梁山好汉”。
还有朱仝,先后放过晁盖、宋江、雷横,算是他们三个的大恩人。他也是因为雷横的事才被发配沧州的,结果呢?晁盖等人一心想要朱仝上山,于是便残忍地杀害了知府大人四岁的小儿子,断了朱仝后路,最后逼不得已,朱仝只好上了梁山。
做下此等丧心病狂的事,也不妨碍他们自报家门的时候说“梁山好汉全伙在此!”
所以“水浒”中的“好汉”,并非咱们通常理解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真英雄,只不过是这些人之间相互吹捧和确认身份的一个名词而已,所以不可把《水浒传》中的“好汉”想象得太美,太好,因为,他们绝大部分人真的不配。
水浒传中,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作恶多端为什么还能成为好汉?
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杀过往客商夺人财宝,让后把客人做成馅,看似做恶,其实算不上多端。
毕竟她只是为了自己家的生意,冒着大风险,收益却很微薄。
卖包子能挣多少呢?
说起做恶,孙二娘做的事情很恶心,为祸其实还不算大,毕竟大树十字坡,没在闹市,荒郊野外能卖多少包子呢?销量可能还不如武大郎的炊饼卖的多呢?
武大郎在清河县,天天都上新货,孙二娘未必能天天上货。
所以说孙二娘作恶多端,她也配。
看看梁上大头领宋三郎的作为,孙二娘连小巫都算不上。
看看宋江为了收服秦明杀了青州城外很多百姓:
到得城外看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数百家百姓多半被杀,剩下的人无家可归,因为家都被宋江等人烧成了白地了,秦明一家老小因为宋三郎的骚操作,被慕容知府杀了。
就这,宋江再见秦明时,没有一丝羞愧,只是云淡风轻的说:
总管息怒,既然没了夫人,不妨,小人自当与总管做媒。
人家媳妇因为您刚被杀了,您却说不妨,还张罗着给秦明再介绍一个,这是人干的事儿?
宋江没有像孙二娘一样剔骨剁馅,但是他的作法其实更恐怖,一出手就是几百家人家的死走逃亡。
所以孙二娘还够不上作恶多端这四个字。
孙二娘能上梁山和她是不是好人没关系。
梁山上那个人不是两手鲜血,梁山是一个强盗集团,杀人放火在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孙二娘的作为在他们就是他们生活的惯常。
梁山上是欢迎这种真看真杀的人,反倒是对时迁那种靠技术吃饭,只偷东西不伤人的作为,掐着眼角也看不上。
所以虽然时迁对梁山的贡献巨大,但是在梁山大排名的时候,名次却垫底。
孙二娘其实也在梁山群雄的鄙视之列,鄙视链略高。谋财害命好汉们常干,但是把人做成食物怎么想都有点变态。
好汉们平常不大爱和孙二娘两口子交往,大约每次对上孙二娘的眼光,好汉们都会在心里哆嗦一下,不知道这娘们是把自己当成兄弟呢,还是在看自己的膘成如何。
不过孙二娘两口子是二龙山的人,还和武松关系匪浅,所以梁山上好歹都会有他们的两把椅子。
二龙山是大山头,三个头领鲁智深武松杨志都是响当当的牛人,二龙山归水泊梁山,就像大公司并购独角兽一样,对他们的骨干母公司都会高看一眼。
张清夫妇如果一直开店,很可能的结果是被官府发现,然后千刀万剐。
但是因为上了二龙山进而进了梁山,成功洗白上岸,运气真的不错。
文:薛白袍
水浒传中,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作恶多端为什么还能成为好汉?
这是由于现代和古代的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误解。文化和历史一起历经着发展。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词汇会诞生、一些词汇的内涵会发生变化。
《水浒传》成书的年代是明初,所以原著中的很多词汇和习惯性用词和现在有一些区别。
比如《水浒传》原著中常有:喝了五七杯酒。这种说法现在救没有了,可以是一两杯,可以是三五杯,但是五七杯这个说法现在就没有使用了。
同样,好汉这个词在施耐庵那个年代中,既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只是一个中性词,只要是胆子大、敢杀人,就当得起好汉,可是在几百年的词汇的流传中,好汉这个词逐步的加入了“担当、仁义、侠义”等褒义的成分,恶徒敢杀人已经不能被称为好汉了。
所以说,古典名著并不仅仅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好看的故事,同时也把成书年代的人情风貌完整的留给了我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