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现在有什么感受?

谢谢邀请

你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现在有什么感受?

这个问题问到了我的心里,我很愿意回答。

回想我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说来话就长啦!

大概是先天就有的兴趣,我也说不准,为什么从小学开始就喜欢舞文弄墨。尽管那时还称不上是写作,就是喜欢瞎划拉。

想划拉就得有素材,于是就看小人书。那时街头的地摊上有卖小人书的。给一分钱就可以随便看。那就看呗。有时奶奶会给我五分钱硬币,能买两支冰棍(实际就是加了冰糖的冰块),我舍不得花,拿来蹲在地上看小人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杨家将》等等都是那时候了解的。《红楼梦》那时看不懂,是上了初中以后才看的。

看了小人书,就有瞎划拉的冲动,于是在写作文的时候便信笔拈来。偶尔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有时让我自己读。这种方式极大地鼓舞了我,激发了我的积极性,瞎划拉得更来劲了。

我想,这应该是我走上写作之路的源头。

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写诗歌,写得黑天昏地,一天能写好几首。而且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到处投稿,于是就不断收到退稿信。不怕大家笑话,直到今天,也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一首诗歌。(并非省级以下的就不好,但毕竟级别不够,就别说了。)

写诗的历史也就持续三两年,然后就不当诗人了。转而写小说散文杂文随笔,甚至还写过三十集电视连续剧,还评上了奖,若不是因为非典不准举行大型集会,就上北京领奖了。这些年,没少参加笔会性质的文学活动,也没少聆听名作家的教诲,陆续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大大小小的奖项也得过一些。但是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在写作这一行,自己还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当”的层次。与名家大家相比,差得远呢。

若问对写作有什么感受,那感受可大了去了。

首先,我感到幸福。因为从事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不是幸福是什么?

其次,我感到写作是一项高雅的爱好,内心有一点点自得。

再有,我感到,随着年龄增长,写作伴随我度过了有趣儿的时光,有意义的时光,我为没有虚度光阴而自豪。

另外,写作可充实头脑,能使大脑不空虚。比如散步时可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构思,许多腹稿就是在散步时形成的。有名家说“三上”理论:厕上,车上,枕上。我想何止是三上,只要不影响安全,不影响工作学习,几上都可以。甚到吃饭的时候都能思考。当然这个习惯是否合适,还有待推敲。

最后,我还可以和文友们探讨切磋交流,也不失为一种搞好社会交往的方式。

比如,现在把这些感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就感到是一种荣幸。

您看呢?

你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现在有什么感受?

对于我来说,文学就是我的人生。可以说,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很小就喜欢看书,家里穷,买不起书,我的书都是从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哪儿借的。我同学的舅舅是个老师,也喜欢写作,他有许多书,都被我同学借来,然后我和我同学两个轮流着看。初中的时候,大约算了一下,我能背出书名的,有二百多部长篇小说。在那个年代出版的文学类书籍,有一大半我都读过了。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喜欢写作。

那个年代因为家庭的原因,我没有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我回村里当了农民。两年后恢复高考,当时曾经有过复读参加高考的念头,但因为每天要干活,再加上当时一心喜欢看书和写作,唯一的理想就是当作家,再加上所有的功课早就丢弃了,就放弃了参加高考。但是对写作,我一直都很用功。每天很早要起来去干活,但不管多累或者多忙,我每天晚上都要看书到12点,早上五点起床,再把第一天晚上读过的书,生僻字抄下来,标上拼音,挂在墙上,每天下地之前都要背一遍。记得当时看了一套美国短篇小说选,有很多生僻字,我抄下来在墙上就挂了几页纸。

每天早上起来在下地干活之前,还要背诵《唐诗三百首》,每天要背诵一首唐诗或者宋词。第一天背过,第二天早上要复习一遍,天天如此。

刚开始写作投稿,主要是投小说稿。什么也不懂,也没有人教,也没有人指导怎么投稿,完全是靠自己摸索。刚开始给杂志社投稿是免费的,不贴邮票,只要信封上标上投稿字样,到后来是贴一张三分钱的邮票。国家对投稿者特殊照顾,其他邮费是最低8分钱邮票,只有投稿可以3分钱。

每次寄出稿子,就盼着来信。等回信就成了我那个时期唯一的精神寄托。

我们村是每隔一天,邮递员就来送一次信,送到大队部。我每天都会去大队部看有没有我的来信。后来邮递员就认识我了,每次有我的信,他就直接送我家里来了。但是几乎每次等到的都是退稿信。编辑会在信封里夹一张印刷好的退稿笺,大意就是你的来稿收悉,因不适合我刊采用,因此退回,感谢支持之类的套话。最欣喜地就是收到编辑手写的回信,那就是你的作品引起编辑的关注了,虽然不能采用,但编辑会说明不能采用的原因,提出看法和意见。虽然我当时只有二十出头,但方圆几十里都知道我们村有个会写作的小青年,很多人都知道我。

有一天,我正在院子门口帮父亲拉大锯(父亲是木匠),突然来了一个人,说是乡里的宣传委员,通知我到县里去参加文化工作会议。就这样我第一次参加了县里的文化工作会议,认识了县文化馆的文学老师,第二年,我的第一篇小说在运城地区的文学刊物《河东文学》上发表了,但因为是内部刊物,没有稿费。虽然这样,收获还是很大,因为这篇小说,我参加了运城地区文学创作会议,正式走进文学创作的行列。

我第一次收到稿费,是在河北保定地区的一份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稿费只有23元,那是1983年。紧接着,我在《山西文学》发表了短篇小说《春》,这篇小说主编还写了“编稿手记”,对小说进行了推荐和表扬,收到了一百多元的稿费。当时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笔大额收入。

1984年4月,我第一次参加省里的文学创作会,随后便开始在各种刊物陆续发表小说,多次参加省市的各种笔会,参加省作家协会的各类读书班和到文学院学习,也因为有了一定的创作成绩,我被调入文联工作,开始专业文学创作。

1991年我的一篇小说发表后,引起文坛关注,被《小说月报》和《新华文摘》转载,获得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还被改编成电视剧,也可以算是我的成名作吧。此后几年里,我发表的小说连续被各种选刊转载,改编电影电视剧,还获得多项文学奖,算是获得了小小的成功。再后来,在一些导演和制片人的邀请下,我开始创作影视剧,有多部电影和长篇电视连续剧在央视和地方卫视播出,获过多项省级及全国性奖,还获得过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一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

我的妻子是一位江南女子,那一年她只身一人来到北方,嫁给从未谋面的我,就是“文学作媒”,因为她是我的一位读者。因为写作,我有了正式工作,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因为写作,我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以说,文学或者说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

若说我现在有什么感受,那就是热爱文学的人,是幸福的,是幸运的。文学就如一位妩媚柔美的女子,不仅能让你领略到万种风情,只要你对她忠贞不渝,她就会对你不离不弃。

你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现在有什么感受?

我跟楼上正好相同。但不是因为想写积极向上的文字鼓励他们,而是我自己情感受挫,事业受挫。

一开始 是为了功利性的,听说写作可以表现,我性格软看到天花乱坠的广告就心动,被微课上什么二胎宝妈学写作,一个月后月入过万的社群广告弄的心痒,想到自己十几年前中考语文也有138/150分,还是当年入校的语文最高分。

那一刻,我是被金钱蒙蔽了双眼的我。

情感受挫,事业不顺,但钱可以治疗一切啊!

一篇稿子200到500呢,我一个月才赚几个200啊。

当时我就打开了文档,2个小时材料都没查就写完了一篇3千字的小说,写的那叫一个凄美狗血复仇虐恋千转百回的,然后投稿了8次,被拒绝了8次。🙃️

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小说不行,那个订阅号要书评,这个订阅号要传记的兜兜转转看了好多要求。

被拒绝8次的我,这回学精了,我开始看别人怎么写,又在问答里看现在都是招募工作室制度,我开始疯狂的加了好多文案工作室联系方式。

当然啊,又是上当受骗的一天啊🙃️

然后在这个磨练中不断成长,碰巧遇到了一个客户,因为很欣赏我认真负责的态度,又碰巧,他有个着急的策划很着急要。(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着急,大晚上抓不到人),我开始走上了写策划的道路,现在线上文案是我的第二份工作。

也算是半个脚迈进了写作坑,并且在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去阅读,两份工作让我很忙碌,也正是忙碌度过了失恋的时光,提高了效率,也成长了很多。

至于现在的心得和体会嘛,输入是和输出都必须要有!不要为了写作而去阅读,或者为了阅读才写作,这是两个平等的概念。你可以为了耍帅单手骑小黄车,但你不一直单手扶着车把。

书看的多了,自然有话可说有字可写

字写多了,自然想去看书去了解。

最后引用林清玄先生的一句话,文字是欢喜的,写的人欢喜,读的人也欢喜。

你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现在有什么感受?

记得那还是上中学时,就对写作似乎有特殊的偏爱,几乎每一次的作文都非常用心,于是每次课上的范文阅读总有我一篇(每次基本都是两篇),于是,自然成了语文科代表。

也正是因此,便有了摘抄名言锦句的习惯,加以时日,慢慢变成了自己的文字。

后来,这一习惯延续了下来。工作了,也自然成了各种文章的写作人。

于是尝到了变成铅字的喜悦,于是闻到了油墨的芬芳。于是,上了报刊,上了杂志。

当然,有辛苦,有付出,但始终是快乐的,欣慰的。

总之,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

你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现在有什么感受?

我喜欢古诗,觉得律诗好

你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现在有什么感受?

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有了深刻体会之后萌发了写作的念头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