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满释放的你正在做什么工作?会有歧视吗?

刑释人员的重回社会,重新找回自我不光是需要他们自己的努力。社会也需要配合,给予他们最大的善意与信任!

依靠双手勤劳致富。是唯一排它的路子。因为即便不被歧视,阻碍刑释人员的规定也足够多。我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工作原因,接触刑释人员较多。也算比较了解这个群体。我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两个真实故事。以供需要的人借鉴。

公务员、事业单位、特殊岗位,就连滴滴司机、送外卖都不被接纳。这本身就限制了很多刑满释放人员的道路。如果心性不够坚定,不愿意吃苦肯干,缺乏自律,那将会面临无路可走的尴尬局面。

第一个真实故事:

李某,酒桌上与同桌不对脾气,不太熟悉的酒友发生争执。因饮酒过多,争吵激烈时直接将玻璃酒杯朝对方砸过去。

受害人躲闪不及,直接被砸中右眼,导致右眼眼球破裂,眉骨断裂,永久性右眼失明。鉴定结果为重伤!

李某最终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羁押期间,李某不服从管理,对同监室解释劝慰的王某拳脚相向!导致王某轻微伤。并拒绝任何民事赔偿。

鉴于李某无悔过表现,羁押期间重新故意伤害的意图以及行动。最终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2年!

大闹法庭以及上诉无果后的李某被送去监狱服刑。最终服刑总时间11年8个月后,李某刑满释放。

刑满释放后的李某才知道在自己服刑期间,父母相继去世,妻子改嫁远走。孩子也被妻子带走了。老房子已经摇摇欲坠。随时可能会坍塌……

一整晚,痛彻心扉的嚎啕哭声村民们都听到了。心细的邻居发现,一晚上过来,李某头发全白了!

几天后,邻居发现,李某父母坟头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了。坟头前用砖垒了一块台子,上面放了贡品以及酒水。

几个月后,邻居发现李某的房子被修缮一新。摇摇欲坠的偏房已经拆了。房子前的院子杂草被清理干净了,通向李某房子的小路也被修整干净平坦。缕缕炊烟也从烟筒里钻了出来……

一年后,李某房子边上的自留地里盖起了大棚,不时的看到李某用人力三轮车往回运送东西。几天后,叽叽喳喳的叫声传来。

渐渐的,邻居们发现了,李某变了一个人似的,往日里大大咧咧,一说话传出好远的李某变了。见到邻居只是微笑并小声打个招呼就低头走了。

三年后,李某把人力三轮车改成了电动三轮车,又添加了一辆四轮小货车。通往李家的路也被修成了水泥路……

五年后,乡里的领导带着记者,带着电视台的大摄像机来了。李某拘谨的,恭敬的张罗着领导与记者们。不停的吩咐他聘请来的工人忙活着。临走一再把装好的鸡塞给了领导们。

后来邻居们才知道,是乡里帮他争取了贷款。办了养鸡场。他把当年的狱友招来一起干!他的工人就是他的狱友。

八年后,一个村子都是养殖户。他已经没有做养殖了。他被一致推举为养殖合作社的带头人。负责联系合作社的对内对外所有联系事宜。

八年后的一个晚上,李某独自一人在自己老房子院子里坐着,喝着早已凉透的茶水,看着满天的繁星,喃喃自语到:娘,她们娘俩在哪……

写在结束:

人贵知错,幡然悔悟永远不晚。年少轻狂的悔如果能够换来中年浪子的回头。也是一种人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回。

悔悟觉醒痛改前非的李某,遇上乡里领导的不放弃,换来了眼下涅槃

重生的自己!

第二个真实故事:

罗某,男,21岁。跟着大哥混社会。甘愿做大哥的打手。在扫黑除恶中被抓获。幸亏混社会时间短。作恶没有到多端的地步。

最终因犯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一天刑期没减的做完了4年6个月的牢!

整个被抓,判决,坐牢期间。罗某始终认为自己还年轻,一时糊涂。自己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让自己走上正途。

殊不知,这样的罗某其实根本没有认错的心。好像老天爷也知道,罗某并未真心认错改正。上天又给罗某设置了一道考验!

原来,罗某家人经营民用劳保用品。一直以来生意不咸不淡。但是疫情期间口罩的巨大需求缺口。让罗某家的资产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坐牢前,家里所有值钱的摞在一起,也就几十万到头了。但是等罗某坐牢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几千万的总资产了。而且是现金。不含设备,不含厂房!

刑满释放后的罗某,看到家里财富的暴增。得意忘形。已经完全将出狱前在内心里规划的往后余生丢到了九霄云外!

仿佛家里暴增的财富是他赚来的。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身份定义为富二代了!嘴上应付着家人安排的事情。私下里拿着家里的钱呼朋唤友,胡吃海喝。吃喝嫖赌样样不落下!

一年后的一天,警察又将躺在家里睡觉的罗某抓走了。原来罗某沉迷于纸醉金迷中,不知不觉又沾染了毒品。

一帮毒友都靠他养活着。都是他开房,他购买毒品,然后大家一起吸。毫无疑问的,他的行为构成了容留吸毒犯罪。面临罗某的又是第二次的牢狱生活!

其实,面对家庭暴增的财富就是上天在考验罗某。考验他上一次坐牢有没有意识到自由的珍贵。但是很明显,罗某没有通过考验。罗某的家人也没有通过考验。

总结:

具备了很多刑满释放人员做梦都没有的亲情加物质基础。罗某没有守住自己的内心。浮躁加上虚荣心、贪图享乐。最终让自己走上了最不应该走的路。把自己的路走绝了!可悲可叹!

写在最后:

其实这两个真实故事代表的是刑满释放人员中的两大类。

一类是出狱后的一穷二白,家破人亡。

一类是出狱后的锦衣玉食,基础雄厚。

第一类人是很难坚守本心,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因为太难了。身心,物质双重打击。几乎压的人抬不起头。提不起抗争的勇气。

但是李某挺过来了。迎接李某的是重生向上的下半辈子!

第二类人看似是很幸福,很容易就会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但是其实又是特别难的。

出狱后重获的自由,亲情的关爱,物质基础的富足。稍微心性不定,抵抗力不足的人,就会放任自己踏入这个温柔乡。放纵自己。轻者不能彻底改变自己,重者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罗某就是例子!

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种种从业限制,是法律对这类人踏入社会后的延展惩罚。我们今天不讨论这限制的对错。我们更应该在遇到挫折后展现出自己的韧性!我们要通过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把自己原本已经扭曲的人生扳正!

我命由我不由天!!!

您可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交流。谢谢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刑满释放的你正在做什么工作?会有歧视吗?

刑满释放的我如今在跟狱友一起开皮具厂(生产真皮手袋的)

刚刚出来的时候,别说是外人,哪怕就是家人也不待见自己,出狱那天,家人没来接我,刚刚出来一无所有,亲人不待见,老婆跑了,我只好出了监狱大门,抬头看了看天空,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来,昂首挺胸往新生的路上走,提着一包换洗衣服,加上这些年在监狱干活的工资,就向茫茫人海走去,前途未卜,一切是个未知数,我将何去何从

下图我的刑满释放证

既然家人不搭理我,老婆也跑了,那首先自己要振作起来,不能让人看扁了,把自己好好收拾一番,先去理个发(原本的光头弄成寸头,这样不至于看起来像囚犯)接着开个房,洗个澡,然后出去给自己买个手机,回到宾馆开始玩手机,玩累了就睡了,睡到第二天早上,天亮了,生活还得继续不是,去找工作吧,找了好几个工作,人家都要开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个我就尴尬了,灰溜溜的走了,怎么办呢,工作找不到,人得生活啊,中午回到宾馆午休,翻开包,翻出来一张电话联系纸 上面写满了比我提前出狱的狱友电话号码,那就打打看吧,看这些哥们在搞什么鬼一通电话打下来,高佬泉(狱友给他取的外号)倒是混的不错,一听我出来了,那真比见了亲兄弟还亲,马上过来接我了

下图三字经 这个在监狱是要会背的,我带出来了,给自己一个鞭策,提醒自己永不再触碰法律 做一个好人

接到他的地方,呵,这小子混的是风生水起的,一番寒暄,晚上出去吃夜宵(大排档撸串)一边撸串一边忆苦思甜,最后正事儿来了,高佬泉问我,兄弟,这出来了,打算干点啥,可别再走老路啊,如今的科技可不像你我当年那个社会了,现在警察的破案率那是非常高的,犯了事儿,你跑不了的,看见那人行道上面的监控了吗,那叫天眼系统,全市大街小巷的人行道路口都装了,你走在路上,只要想找你,你的位置就被警察局的人知道了,我也附和了一句: 厉害啊 社会变化挺大

然后我喝了口五粮液说,刚出来,老婆跑了,家人也不待见我,工作找不到,兄弟我走投无路了,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高佬权一拍桌子,指着我说,兄弟,就等你这句话,跟着我干,我现在只是开个小作坊,带个档口,我在三元里(三元里在广州白云区桂花岗的三元里中港皮具城)有客户,都从我这下单,然后运回他们国家卖,你有技术,我出钱,咱两搞个工厂怎么样(我这皮具生产工艺技术还是在监狱学的)一拍即合

下图我的换押证

然后他比我出来早,再加上他有家人扶持,高佬泉渐渐地提现出了他的优势,这货能言善辩的硬是把人家一个转让的工厂给低价转过来了,然后就说,以后这就是你的战场了,你主内,负责生产,负责工厂具体运营,我负责跟客户交涉谈单价还有发展新客户,就这样,我有过硬的技术,他有过人的智力,很快就风生水起,每天晚上撸串串,吃炸鸡,喝啤酒最后找了个女的跟我手拉手,现在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我也坦白告诉女方,我坐过牢,现在的老婆也没嫌弃我,还告诉我,自信的男人最帅,忘记过去,重新开始,一个人老掉在回忆里,会把自己折磨死,我庆幸我找到了一个明事理的老婆,我也会痛改前非 努力赚钱给妻儿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刑满释放的你正在做什么工作?会有歧视吗?

现在刑满释放人员大概只剩下当个体户这一个出路了,外卖和快递想都别想,网约车更是不可能,大些的快递公司装卸工也不会要你,国内的前科审查制度真的需要变革了,找不到工作已经成为前科人员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

刑满释放的你正在做什么工作?会有歧视吗?

表哥做劳12年刑满释放那天,我妈去接他的。舅舅和舅妈都不愿意去接她。尤其是舅妈,她特别厌恶的说,他怎么那么快就出来了?他呆在里面一辈子不出来多好啊!当时,我妈正领着表哥回来,他听到了舅妈的话,当即鼻子一红,眼泪也在眼眶打转,看得我也心情难受起来。

表哥读完初中就辍学打工了,当时进的是电子厂做出口皮具的。他宿舍有一个广西的舍友,为人特别的懒又不讲卫生。

表哥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句,谁知那个广西的舍友,竟然抡起拳头向表哥冲过来就打!

表哥长得很瘦小,没有那个广西的舍友强壮,很快就被打下了。宿舍的好几个人过来劝架,让他们不要再打了。

可那个广西的舍友根本就不听,他还把劝架的那几个人骂了一顿。然后,那几个人气不过,就一起围攻上来把那个广西的舍友打了一顿。

也不知道是谁动的手,更不知道谁的拳头最厉害,等到他们停下来时,那个广西的舍友眼睛鼻子嘴巴全都在出血,是彻底不动了!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但是已经太迟了,120来的时候就已经断气了。他们几个参与打架的人,也全都被警察带走了。

后来,审判的时候都说是表哥先动的手,然后表哥判了12年,其他人判5年,6年。

表哥出事的时候,舅舅和舅妈是气疯了,审判的时候也不去,都是我妈忙前忙后处理的。

更过分的事,表哥进去劳改那天。家属可以见一面的,舅舅和舅妈也不见,只丢了一个包袱给他就走了。

这12年来,他们也没有去探过监,他们对表哥这个儿子是完全可有可无的态度。表哥刑满释放了,他们也不去接,是我妈接表哥回家的。

但他回家了,在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在村子里,表哥的身份是很特殊的一个存在的。

村里的人,每回看见表哥都是指指点点着说他闲话的。

舅舅和舅妈也觉得,他犯了事做劳让家里人丢脸了,只当他是陌生人。

干活吃饭各种事情都不会叫表哥的。表哥还有一个弟弟,表哥回来之后,他也从没叫过表哥一声哥。

表哥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家里就是一个外人。表哥很失落,在家住了两个月后,他就出来租房子住了。

那时,监狱里每个月都会补贴两百多生活费的。表哥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全部存了起来。

他出狱那天,一共存了有1万多。他就拿着这笔钱又向我妈借了1万,一共是两万块钱,然后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改衣服的店。

每天来改衣服的学生都有很多,改一件大概是5块钱到10块钱不等。除开铺租和各种生活开销,表哥一个月还能存3000多。

那时,我在他附近的店上班,我妈觉得他开店不容易,能省一点是一点。她就会叫我给他带东西,都是一些农家土鸡蛋和菜之类的。都是一些平常的东西,也不值什么钱。

可表哥每次看到了,他还未接过东西便开口说我,语气特别严肃。说以后不准再拿东西过来给他了,要我留在家里面吃。他还说,他一个大男人在里面呆了12年都熬过来了,难道出来了还会饿死吗?

我回家把这些话一字不落的传达给我妈,我妈听了是激动又欣慰。

我妈从小就疼表哥,她说,现在他能好好的生活,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不去在意别人异样的眼光,未来一定会一路平顺,出人头地的!

我也相信,那些从监狱出来的人,只要真心悔改,不再触犯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积极乐观向上,肯定是会越过越好的!

你们说,是吗?

虽然一开始会很困难,但只要勇敢走出第一步,未来的九十九步,那就不是问题了。

相信自己,你肯定能行的!

加油,那些从监狱出来的人,祝你们越来越好!

刑满释放的你正在做什么工作?会有歧视吗?

不说是刑满释放包括有精神病人和穷人都有着人歧视,但是你讲什么坏话有朝一日轮转是自己。天下之大世间无奇不有事,几多一时冲动无人劝解有人无讲理!总是管好自己的嘴巴无是非?

刑满释放的你正在做什么工作?会有歧视吗?

我的闺蜜去年刑满释放,在就业上还是会有一定歧视,国家对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是采取鼓励与帮助的政策,但实践中此类人员就业被歧视仍然存在。我以她的亲身经历,和我所了解到的给你做个解答。

闺蜜52岁,因经济案服刑三年,去年刑满释放。家中有未成年女儿读高二,原本没有正式工作,释放后她户口所在地政府给她办理了低保,在她服刑三年中,给予未成年子女也有一定的生活补助帮助完成其学业。刑满释放后其补助撤销。

但低保不足以保障母女二人的生活和准备女儿高考的学费压力,我陪着闺蜜去当地司法局,民政局,派出所咨询能否有接受刑满释放人员的相关单位,是有接受刑满释放人员的单位,选择很少,打包类或是煤厂的工作,工作强度高,工资待遇低。(和当地工资待遇比较而言基数较低)结合朋友自身条件,两者都不是太合适。

于是,我帮她在几个平台网站注册求职信息,家政类,陪护类,外卖骑手等等,也得到面试机会,但是这些中介或单位在你入职前,都要提供无犯罪证明,当时去美团外卖,工作人员把身份证输入后,就直接了当的告知,这个行业你干不了。不言而喻,也就不用追问不能入职的原因了。无犯罪记录证明堵死了许多就业的路。

刑满释放人员也是人,不是洪水猛兽,他们被释放后,应将视为普通公民,也享受平等的就业权利,他们也想自食其力靠双手打拼,为自己为家庭谋求幸福,但现实社会中,此类人员释放后因身上的“污点”得不到社会,单位的接纳,加之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一技之长,直接或间接造成刑满释放人员因“生活所迫”从新犯罪。

国家颁布《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刑满释放人员就业被歧视是社会问题,国家对此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自谋职业也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但落地实施还是有很多现实困难依然无法解决。

通过闺蜜了解到在监狱服刑中,每年对临释人员(马上出监狱,释放人员),监狱会邀请许多单位进监对临监罪犯就业推荐,安置帮教活动,提供几十个就业岗位。

临释人员可以和企业面对面谈,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工资待遇,劳动保障等,为出监后尽快就业奠定基础。

但许多临释人员很多寄与希望,想回归社会后,自谋职业,放弃了这次机会,真正踏入社会后,寻求就业时,被现实的残酷打击,才知道当时的就业机会很难得。

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面临的问题很多。亲人的不谅解,朋友亲属的疏远,社会的歧视,再就业的困难,缺乏经济来源,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很难快速正常的融入社会。

作为自己也要及时调节情绪,调整身体,和过去彻底告别!多去运动,在运动中寻找自己和释放压力。多和亲人朋友沟通,勇于面对自己,勇敢面对生活。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步步踏踏实实的走,机会自然就会有的。相信自己

也希望社会能宽容的展开怀抱,真正的接纳刑满释放人员,让他们也能和普通人一样创造自己的未来!

我的闺蜜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已经工作半年了。还不错。真好[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