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出生率不足1%,盖了那么多的房子到底卖给谁?
人口出生率不足1%,盖了那么多的房子,到最后卖给谁?会不会出现房子没人买而大规模空置?到底该去哪里买房,才能避免以后出现这样的窘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已经跌破1%,仅为0.852%,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
其实这样的现象,我们如果生活在乡村,去学校走一趟,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在我小时候我们村里面的小学一个年级还有四五十个人,而现在整个乡村小学一到三年级总共只有6个学生,两个老师。
有学生上学是我们村子比较偏远,对于上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孩子来讲年龄太小,不方便去较远的城镇上学,因此才保留了一到三年级。
90年到95年那一代人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婴儿潮之后出生人口越来越少,到现在有很多村镇的学校已经撤销,所有的学生都归到乡镇,甚至县里。如果保留的学校也大概都是这种情况,一个学校只有一到三年级5~6名学生,一两个老师负责全部的教学。
更直观的现象也表现在各个乡村里面,乡村里面的房子也是一样,年轻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家80%以上的房子一直都在闲置。而一些相对发展较慢的乡镇,由于年轻人都往大城市里奔走,出现很多房子,同样是闲置,卖也卖不出。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看到属于乡镇的热闹与往日的气息。
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变化,现在我们老家那边的趋势大多分成两类,第1类如果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一般都会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里面工作,运气好能力强的,他们就在那里扎根了。而对于一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年轻人,他们会选择去大城市发展打工,一方面薪资待遇要高,另一方面大城市相对机会大一点。他们赚到了钱之后都会去县城里面买房,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无论是男方或者女方在县城里没有房子,大概率是结不了婚的,尤其是对男性来讲,没有房子很可能就意味着单身一辈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种种原因,人口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涌动,小地方小县城吸收了当地乡镇村里面的年轻人,省会城市吸收了该省绝大部分的人才,而对于一线城市来讲,他们则是吸收了全国的大部分人才。
因此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些年年轻人在不断的减少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村或者是乡镇。但是这些人他们都涌入了一线大城市以及各省的省会城市,从而造成的现象就是县级以下的城市或者是乡镇人口急剧减少,而到村级这个层次上来说不少农村里面除了老人之外,几乎彻底见不到人的踪影,甚至有不少地方出现了空村的现象。
而随着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总数又在不断减少,大部分人都把眼光放在了大城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口资源整体是往大城市奔走的方向发展。
还有一些资源城市也在面临枯竭的情况,比如鹤岗。根据国家认证的资源枯竭城市报告表中显示到现在为止就有69个城市面临资源枯竭。
而这样资源性的城市在我国其实并不少,大多数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而建立的城市,在我们国家,比如大庆,金昌,攀枝花,克拉玛依等等。
鹤岗在曾经是热火朝天,城市配套设施也是一应俱全,到如今已经人走城空。在不少自媒体短视频上,都可以看到人们拍摄的一些视频,随着人口的搬离,整座城市就跟鬼城一样。
其实对于这种资源性城市来说,如果有一些眼光的老百姓,他们应该早就会料到,这样资源的枯竭是早晚的事。而面对不断开发的土地,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他们也会有更早的打算,将自己的房产一一提前抛售。
而对于一些眼光较短的人,却会认为这样的城市发展扩大,不断发展,哪怕资源枯竭,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也会依然存在,他们会选择继续买入。等到城市资源枯竭,相信部门工厂搬走,大家都在抛售楼房,则会面临一种,房价越来越低,到最后也无人接盘。
这样的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我国,在其他发达国家之前也面临了很多这样的现象。
在我们国家周边的日本,现在乡村可以说是彻底的衰败了,只有少数的一些温泉村以及休闲度假的村庄,还存在其他的村庄,大多都是空的闲置着,并且日本的人口现在大量的像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涌进。
据相关数据显示日本的头部城市东京大阪这些年的发展也是十分惊人的比如日本的首都东京现在的城市半径约为50公里,而这50公里内聚集了约4,300万人经济规模和整个俄罗斯相差不大,并且也占到日本自己的40%左右,不但如此东京圈还在吸收别的大城市。
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涌入城市会逐渐扩大,将会出现特大城市。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需要看国外,在我们国家的北京就可以明显看出来。从首都发展到城市,再发展到京津冀城市群,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北京的发展,都,城群。
从1949年1月和平解放至今,北京市经历了70年的发展变化,辖区面积由707平方公里扩大到1.64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从156万增长到2018年底的2154.2万。
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京津冀铁路网交通网的逐步完善,更庞大的城市群也在逐渐诞生。
可能有一些人会疑惑,明明大城市生活压力那么大,为什么还要往那里面挤?悠闲自在生活压力小的城市不是更加适合生存吗?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的怪象?
其实主要原因也很简单,也正是因为人口聚集,那么他就会使交易变得更加频繁活跃,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产业,让大家能在大城市转到小地方,赚不到的钱,简单点来说就是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能有更多赚钱的机遇。
就在前一段时间火爆网络的“找猫拒绝付款”事件来看。一个小伙子在网上接到一个订单,要求帮忙找猫,他通过各种分析以及专业的手段,在5分钟之内就将猫找回了,而失主却觉得找猫太容易上千元的价格太贵,从而拒绝付款。
在这一个事件里我们可以发现,到现在居然还会有专业找猫这样的职业,甚至会有专业的公司。而这样事物的产生,就是因为人口聚集产生问题而触发的新机遇。
对于养猫的人来说,自己就是一个猫奴,对于自家猫咪丢失,找了一整天也没有看到踪影,可想而知是多么焦急。而一个为了解决该类事件问题的团队营运而生,因此就有了专业找猫的业务,他们带着各种专业的设备,以及一些专业的技巧,能够在短时间内帮你寻找到丢失的猫咪,但是这样的业务他所收取的费用可能也很高,有时候寻找一只丢失的猫咪收费可能达到八九千甚至1万。
而对于这样大城市里面的人来讲,一只猫咪有些时候已经远远超过了他自身的价值,对于他们来讲更多的是家人。而他们自身一个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找一只猫咪花费几千一万元,对于他们来讲也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因此专业找猫的人,他可能没有什么学历,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但是照样也能月入过万,而这样的事情在一些小城市是难以想象的。
不但是这样新奇的行业,其实对于外卖这个行业来讲很大的程度也正是因为大城市的发展,在一些乡镇级的地方来说。谁愿意花个100块钱从网上订一个盒饭,自己在家里摘点菜烧过火,随便一炒就可以吃一顿,而对于城市里面工作的人来讲,一天收入可能上千元,吃一顿饭花100元,可能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事。
大城市它意味着高消费,同时它也带来了高收入,对于一些有着专业知识的人来讲,去大城市和小城市更有着天壤之别,在大城市一个程序员能够拿到几万元的工资,而在一个小县城或者小地方一个程序员,甚至他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人口都往大城市里面涌入。
盖了那么多的房子,到最后究竟卖给谁?现在人口出生率低于1%,而一些乡镇和小县城,他们的房子还在不断的拔地而起,随着人口的流失,出生率下降,那么这些乡镇县城的房子到最后究竟卖给谁?
在我们那个18线的小县城县城里面的房子,已经高达6000元一平米,在前几年8000元一平米的房子还供不应求,这些年开发商看到了商机,县城里面也在不断的开发楼盘房子拔地而起。
而现在随着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小县城里的人口也在往大城市里面挤。随之而来的是大城市的房价也在不断的上涨,因为需求在不断增大。
虽然人口出生率在下降,人口在逐渐变少,但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城市人口在下降有的城市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在逐渐增长。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在上面我们也就介绍了,虽然人口在逐渐减少,但是人口都在自下而上的往大城市里面涌入,一些乡镇农村人口急剧锐减,很多农村的房子逐渐荒废。但是核心一线城市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建筑面积也越来越密集。
以我们国内的深圳为例,深圳自从划为经济特区之后,人口就一直在逐渐上涨,房价也是紧随其后。随着各个科技公司的总部落户深圳,深圳的房价也一路高歌猛进,经济发展好的时候小幅度上涨,经济发展不好的时候也是上涨甚至更快。
有些人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经济不好的时候房价还会涨得更快,其实也很好理解,每次出现大危机的时候政府都会宏观调控。但是对于那些富人来讲,他们拿到了钱却没有地方投资,因此会优先抢占较稀缺的资产,从而会使当地的房产价格逐渐上涨。
但是好在我们国家政府会对房价进行打压,现在深圳的房价虽说。还在上涨,但是涨幅基本上是处于控制状态。
随着人口的涌入,人均居住面积逐渐减少,房地产投资逐渐增大,房产逐渐增加,大城市里面的房价还会持续上涨,可是总人口数再减少,那么就迎来了一个最直观的问题,一些较小的城市人口将会流失,住房将会逐渐空置,最后建立的房子会出现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也就是说。随着人口的变化往大城市里面涌入,大城市的房子会逐渐增多,但是房价也会一路上涨,而对于一些小城市来讲人口减少,房屋逐渐空置。
到最后人们为了在大城市里买上一套房子,会将小城市里的房子全部变卖,从而进行换仓操作,将房子换到大城市。
而随着这些资本资金逐渐涌入一线大城市也会使一线的房价逐渐攀升。
而那些说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总人数在逐渐减少,一线的房价迟早会下降,这样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随着人口涌入一线城市的超级扩张,房价只会上涨。
其实这些发展都是城市变化的正常过程,到最后一线城市都会变得特别的贵,一线的房价也会让很多人望之却步,只不过把眼光放在乡镇小县城,房价上的人可能要注意了,或许会随着大城市的扩张,人口的迁移,小城市的房价到最后会出现无人接盘的状况。
而最后房地产商盖的那么多房子,或许会以较低的价格逐渐卖给农村人,因为对于男性来讲,没有房子甚至连娶妻都成了问题,房子也成了农村人的刚需。
但是如果随着城市发展,农村人逐渐进城,那么很可能到最后这样的房子就一直在手里,再也无法抛售。
对于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对房子这件事来讲,如果买不起大城市和省会的,那就慢慢攒钱呗,反正又不是你一个人在耗着,一起加油。
人口出生率不足1%,盖了那么多的房子到底卖给谁?
房子不是用来住的,就吃灰养蚊
(原创回答)如果房子不是用来住的,唯有吃灰养蚊了。
人口出生率不足1%,又进入老年化,我们盖了那么多的房子,究竟买给谁住。新楼仍在拆旧建新,大批二手房挂牌卖不出去,过亿套空置房在吃灰养蚊,到底房子卖给谁住的呢?
就算吸收难民,让难民居住,谁埋单?当然不会是开发商!国家也不会轻易出钱来收拾这个残局。最实惠的是加大廉租房,长租房的供应力度,倒逼一些空手套白狼的开发商破产,以房抵债。
按照目前国人的工资水平,该买房的已经入住了。买不起高价房的,只能望楼兴叹!
房住不炒!房住不炒?房住不炒!重要事情连讲三次。看来,只有彻底地堵死炒房这条路,让哪些至今还梦想楼价会翻番的人血本无归,交出筹码,引流到廉租房,或者共享产权房,普通老百姓才会住得起房子了。
人口出生率不足1%,盖了那么多的房子到底卖给谁?
卖给炒房团呀。甲团买来,卖给乙团,乙团再卖给丙团,如此循环往复。这样,房价就抬高了,从而也就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老百姓,这一真正缺房的大群体却遭了秧。
人口出生率不足1%,盖了那么多的房子到底卖给谁?
这么说吧,我是八零后,父母辈的属于人口基数最大的那一代人。他们结婚大多数是家属院,筒子楼。如果论房产饱和,那应该早就饱和了。但是人对现状总是不满足的,有了楼房。想要电梯房,电梯房又想换洋房,洋房想换大平层,大平层想换别墅。所以,只要经济和生产力在发展,就不存在饱和问题。就好像计划经济时期,每个人每月半斤肉的量,那肉早就饱和了一样。
人口出生率不足1%,盖了那么多的房子到底卖给谁?
城市 房子多了不愁卖不出去,首先有大批的外来人口,在这些人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外地学生,还有一部分租房人员。他(她)们都是未来购房的主要群体。还有一部分城市老旧住宅的住户也想换成新房,他们褪下的房因为房价低费用小也就成了进城务工人员的首选。
当然,开发商们也不会把房压在手里卖不出去,这些精明的商人们会在刚需合适之前就撤,而改做其它。所以未来人口下降,房子也会少建,自然不存在卖不岀去。
人口出生率不足1%,盖了那么多的房子到底卖给谁?
卖给有钱人啊。有钱人买了然后出租和等待房价再涨,打工仔基本都买不起房,就的租房子住吧?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