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最深情的一句话或诗词是什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我读过的最深情的一句诗词。
此句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是苏轼悼念亡妻所作。
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美丽端庄,贤淑知礼。两个人感情笃真,恩爱无双。可惜情深不寿。
两人一起生活了十一年,王弗重病而逝。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将王弗埋葬于故乡四川眉州的山间,亲手在山冈上植松树以托深情。
十年后,苏轼被贬密州。经过十年的宦海沉浮的苏轼,在这首词里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思念之情。
全词如下: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你读过最深情的一句话或诗词是什么?
毛主席《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从1920年结婚到1930年杨开慧牺牲,十年间主席为革命事业奔波于三湘大地,与杨开慧聚少离多,从寄给开慧的《贺新郎》、《虞美人》等词的情感来看,主席心中对此也十分遗憾。1927年8月,毛泽东决心组织武装起义,他深知此行十分危险,不愿连累家人,故送杨开慧回板仓老家,自己去长沙组织秋收起义,而与杨开慧分别,孰知此一别就是永诀。
毛主席作此《蝶恋花》词时,距杨开慧牺牲已37年,但对这段真挚感情的怀念,在主席心中却始终未曾放下。不知主席挥毫之际,杨开慧烈士的音容笑貌,是否就在眼前?相信主席的眼眶里,也是湿润的吧!
正是: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你读过最深情的一句话或诗词是什么?
毛主席封笔之作:《诉衷情·江山靠谁守》
当年忠贞为国筹,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据查,《诉衷情·江山靠谁守》,这首诗是伟人毛主席1974年写给周总理的。当时,主席疾病缠身,总理身患绝症,这也是主席的封笔之作。每次读完之后,不禁画面浮现,感人至深,令人泪目。
“当年忠贞为国筹,何曾怕断头?”——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建立新中国,以身许国,信念如磐,初心如故,视死如归。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这句话,尤其催人泪下,表达出一位80多岁的伟人,仍心存对中国命运前途的担忧与焦虑。
“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 ”——毛主席身材魁梧、意气风发,为了祖国的崛起与强大,殚精竭力,呕心沥血。为了新中国,主席太累了。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建立新中国,开启新局面,岂能容忍将建设成果随东流之水漂流而去?
你读过最深情的一句话或诗词是什么?
10句名人作家笔下的绝美情话
01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
02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可自从遇到你,我希望有来生。——周恩来
03
长久以来, 我一直需要一个能导我于正确航向的舵手。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你没有第二人。——胡适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04
一见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彩似的,谢谢你给我力量。——朱自清
05
从前山是山,水是水,树是树,自我知你在此山中,山是蓬莱山,水是星河水,树是连理树。——余光中
06
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炸成了烟花,需要用一生来打扫灰炉。——钱锺书
07
我把四季用来等你。——吴冠中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08
静下来想你,觉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议。——王小波
09
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关,但总能在心里拐几个弯想到你。——张爱玲
10
还没分别,已在心里写信。——木心
你读过最深情的一句话或诗词是什么?
我觉得最深情的一句话就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喊出的第一句的人民万岁,这是毛主席由衷的深深情的向所有的中国人喊出来的一句话。
也是从古到今,一个国家元首能够喊出人民万岁的第一个人,也是真正为人民服务,一生为人民谋幸福的第一个人,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你读过最深情的一句话或诗词是什么?
谢邀请,我读过最深情的诗词是毛泽东《贺新郎•别友》。
【原文】贺新郎•别友(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已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词牌名】贺新郎,此词牌始于苏轼(见《东坡词》)。“贺新凉”,后误为“贺新郎”。又名乳燕飞、风敲竹,金缕衣、金缕曲、金缕词、朝裘换酒等。此调11体,此词为双调,116字体。前后阕各十句,六仄韵。词谱[贺新郎]多以叶梦得116 字体为正。
【作意与作法】上阕,开篇一句“挥手从兹去”,紧紧扣住词题之“别”字。直截了当,不绕不拐,反映了诗人的纯情个性。毕竟,他是去承担又一重大使命,分别是无可回避的选择。接下来的“更那堪”二句,为由景人情的重要一笔。这“情”,是“凄然”的“苦情”,是不能不“重诉”的“苦情”。从“眼角”二句开始,皆叩住“重诉”展开,多角度表现了夫妻间的“误解”与“理解”。“书语”,不宜泥解,不一定要坐实是毛泽东的书信造成杨开慧的误会。夫妻之爱,常被文人夸说为甜蜜的完美,毛泽东却在字里行间直言“误会”,既出之其正视人生,亦出之其至诚至爱。所以,才有以下数句的劝勉、鼓励,以“知己”相许,以天地间之唯一相期。 “人有病,天知否?”天不知人知,人不知妻知,“知己”者,天地一人也!
下阕,“今朝霜重”等句直接上承“挥手”,铺陈借别场景。“霜重”,状季节,为大时间;“残月”,定晨昏,为小时间;“东门”,指小吴门,背后乃长沙城;“横塘”,为清水塘,前面是火车站。诗人远行,妻子相送,“挥手”之间,一个倚门而待,一个“天涯孤旅”, 所以才有月凄清而人肠断!“苦情” 的逆转,在“凭割断”一句;而 “苦情”升华为“豪情”,则由“要似”一句完成。词中的“昆仑”、“台风”诸意象,实际上是革命形势的比拟和革命豪情的抒发。
【背景】毛泽东与杨开慧1920年冬天结婚。1921 年夏毛泽东与何叔衡东下上海,参加会议,夫妻短暂分别,毛泽东有《枕上》一词以记之。欣赏此词,若与《枕上》对照,更易晓其风旨。此词别友之“友”,亦指诗人之妻杨开慧。1923年6月, 毛泽东赴广州参加会议,同年冬,复离长沙经上海赴广州参加于次年1月召开的会议。词写于第二次赴穗时。不言“赠内”、“别妻”而言“别友”,乃诗人有意强化与杨开慧之同志情、战友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