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让你消费欲望变低?
我原来挺牛的,现在不行了,生意黄了,房贷不能黄,打两份工,就为了还房贷。
我现在恨不得一分钱掰开了花,能省就省,能不花就不花,太难了。
我曾经是一家旅游公司的老板,三四年前,那时生意叫一个火,天天是到处发团,员工越雇越多,最多时公司有四五十名员工,那生意真让我高兴了。
就在生意最火的那年,我把原先住的房子给卖了,在高档小区买了两套,一套自己住,一套给孩子结婚用。首付我交了不少,两套房子剩余的用了房贷,贷了约一百万左右吧。生意上还要周转,手里不能没有点资金。
按照当时我的旅游公司经营情况,一个月还一万块的房贷不是问题。
没想到突然出现了疫情。我的旅游公司一下子就不行了。没人出门玩了,公司坚持了三个多月,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我用留下来的资金给员工们发了最后一个月工资,就把公司给关了。
可我还要面临一个月一万的房贷。
只能打工。人到中年,只能去当保安。保安一个月两三千块,杯水车薪,我又利用休息时间开始跑外卖,一个中年大叔,骑着辆电动车,在生活了五十年的城市里顶风冒雨穿街过巷,怎么能不遇到熟人呢。又能如何呢,遇到熟人,就抽烟,原先抽好的,现在抽次的,冒烟就行了。
就这样坚持了快两年了,挺着吧,困难总会过去,希望就在前面。
什么原因让你消费欲望变低?
2018年2月的一天,我看到信用卡账单时,内心是崩溃的。
之前我每月要还大概2000块的车贷,再加上出差买车票机票,所以账单每月要5000-8000块也很正常。但2018年1月已还完最后一期车贷,这是2月的账单,并且我已经辞职在家,所以账单应该干干净净的要千元以下才对。但现实却给了我一闷棍:3870元。
还不包括未出账的800多。
我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被盗刷了?
我用EXCEL表格逐项比对,发现没被盗刷,具体消费内容如下:
买衣服花了2000(羽绒服两件,大衣两件,给小朋友买衣服两件),化妆品400(黄油160,彩妆200多),鱼缸400(含水草、鱼等),吃800(网购大虾、牛排,超市买酱牛肉等),游戏100(小朋友买王者的皮肤)。
并没有被盗刷。难道是我要上天吗?
作为一个失业的中年妇女,我意识到了问题很严重。
也是这张信用卡账单,让我改变了消费观念,物质欲望渐渐变低……
其实我以前一直在做着同一件愚蠢的事: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变成厌恶的。
记得看过一个小幽默:
两个小孩子聊天,其中一个说:“大人总说小孩子挑食,那为什么大人就不挑食呢?”
另外一个小孩子回答道:“因为大人只买他们喜欢吃的东西。”
我就是如此。无论在吃或是用的方面,我向来只买自己喜欢的,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我没有节制。
比如我喜欢吃水果,就在网上狂买三四种,每种五斤十斤的买,吃到最后不仅不新鲜了,而且都吃腻了。最要命的是完全失去了对这种水果的渴望和热爱。
化妆品也是如此,洗面奶还没用完就开始买新的,所以我现在大概有七八支洗面奶,够我用三年的了。
内心被物欲填充,不断断买买买,然后艰难的等待那些物品被用完,没用完的时候却禁不住诱惑又买新的,这就是我的恶性循环。
刚好看到知乎有人问消费降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提个消费降级计划来约束一下自己的消费行为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的消费降级计划从衣食住行等几个方面说起:
一、先说衣服相关。
1、衣服
真的不能再买那么多了,每次换季买两三件就行了,主要是在实体店买优衣库打折的,总支出控制在每季度500元以下,就不网购了。
前几天在网上瞎逛,发现红色卫衣很漂亮,打算买一件,于是挑了几件叫先生看,结果他说:“你不是有一件红色的吗,怎么还买?”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我哥刚送了我一件红色的品牌卫衣,我穿着很合适,我也很喜欢。
你看,我很多时候是为了买而买,根本就不是需要买。只是多数时候我自己都忘记了而已。
小朋友的衣服也按这个标准来,毕竟正在长个子。至于我家先生,他一年也买不了几件衣服。
2、化妆品护肤品等。
1) 牙膏不再用云南白药、舒适达这些三十元以上的牌子,用3块钱的中华就很好,毕竟不想再被收智商税了。(我屯了一批舒适达,估计全家用完至少要一年)
2) 牙刷不用换,一百多块的电动的,用着很好。
3) 化妆水不用买了,还有很多瓶。洗发水、护发素也是。回头用完了再买,而且不屯那么多了,一瓶足够。或许根本就不用买,孩子的舅舅姑姑都在国企,单位发的用不完经常送给我们。
4) 护肤的乳就用最适合我的无油的黄油吧,不想再尝试别的品牌了,毕竟之前买了一批全闲置了,即使当身体乳也要用好久才能用完,况且我还有4瓶身体乳没用。
5) 彩妆也不再买了,口红有很多支,真正喜欢的经常用的只有一支,况且我用的也慢。粉底正装加上小样够我用一年的了,也等用完再说。虽然阿玛尼的大师款很好用,但600多一瓶有点太奢侈了,除非特别必要可以网淘300块一瓶的,实际上有些几十块钱的品牌款用着也不错。做不好保湿,大师粉底一样卡粉。
二、再说吃的。
1、能自己做饭就不要在外面吃。
过年出去玩,一天下来吃饭花了200多,这还是省着吃的。或许你觉得不多,可是要知道优衣库一件249的裙子我都嫌贵没舍得买,可却一下子吃掉了200多,除了肚皮上又徒然增加了一圈肥肉,什么也没留下,衣服至少还能穿上几年呢。
记得小时候我姥姥告诉我一句老辈子留下来的谚语:宁买不值,不买吃食。
大概意思是,宁愿买一件用的东西有点贵,不太值得,也不要花太多的钱去买吃的。建议逛超市吃饱了再去,保准你什么也不想买,哈哈哈……
2、自己做饭的食材也不能乱买了。
过年回老家,孩子的爷爷奶奶给了20斤白面,老公单位发了10斤面,而我之前买的面还剩下10斤,这40斤面够我们吃了,而且五月前必须得吃完,因为天热会生虫坏掉。好在我有一台厨师机,能自己和面,否则对我这种讨厌把手弄脏的人来说,和面是一种折磨。
现在每天面条、饼、花卷、疙瘩汤轮着做,争取5月前被面吃完。至于米,还有10斤,我买错了,买的是南方米,对于我这种吃惯东北大米的人来说,觉得不够劲道,只能用来熬粥喝了。计划吃完后买东北大米,27块钱10斤的福临门的水晶米就很好吃。
(教给大家一个熬白粥又快又好喝的办法:米泡好后分装到小塑料袋中冷冻,吃的时候直接扔到锅里煮,10分钟后香喷喷的又软又糯的粥就出锅了,又快又好喝。)
3、水果少吃,毕竟热量高,真心不能毁了对所有水果的热爱。我在菜地种了4棵葡萄,估计今年有2棵能结果,还有两棵樱桃和无花果。计划再种几棵猕猴桃,毕竟树上熟的才好吃。打算开春后在水果邦论坛买几棵。同时也会买几棵葡萄寄给孩子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种的院子里,之前的老葡萄是普通品种,大家都不爱吃,这次会换红提等口味好的品种。
4、零食和饮料:基本上不会买,偶尔馋了可以少吃一些。蛋糕这种小朋友喜欢吃的,我一般都是自己做,奶油等食材会在网上买。星巴克我是不会去的,我有1块5一条的雀巢特浓……哦,打算以后少喝。
三、住
住的方面没什么可说的,家里的老房子够住了,况且前年新装修过,装了地暖,家里温暖舒服。家具也都配全了。衣柜一直没买,用的实木的简易架子,大方结实,挂着我常穿的几件衣服。
毕竟我要做的是减少衣服的数量,而不是买衣柜。
沙发一直都不满意,但质量不错一直不坏,所以也不能换。
我在客厅用钢琴当做隔断做了个小小的工作室,可以在那里写字、玩电脑,练琴。
阳台被我种了很多绿色植物,各种菜和花,百合快开了,黄瓜也结了两个了。
我还在阳台放了张折叠床,适合在冬日的午后躺在那里晒太阳、看书。(想想我也够败家的,折叠床有两个,一个是迪卡农那款399块钱的,另外一张是某宝花80多块钱买了放在单位用后来拿回家的。其实便宜的那个用着就很好了。)
对了,因为家里是地暖,我还在客厅打了个地铺,每次一躺进被子后背暖暖的真舒服。
四、行
1、家有电动自行车一辆,自行车两辆。但说实话,我觉得买的都不够理智。
电动自行车是品牌的,当时花了两千多,老公就骑了两年就买汽车了,几乎就再没动过,后来给朋友拿去骑了两年,人家买车后还了回来。最后以500块钱的价格卖掉了。
自行车是捷安特的,当时买的时候花了1500多,我上班骑了五年,后来就很少骑了。因为是变速的,再加上疏于保养,所以现在小毛病很多,骑起来已经不像从前那么轻快了。
还有辆杂牌的女式车,骑起来感觉很不好,花了300多,完全浪费了。
个人感觉,如果再买,我会买那种老式的永久或凤凰车,很结实,而且能带人能带东西,毕竟我家有小盆友,去超市是不放心让她自己骑车的。这种老式的自行车我大学的时候买过一辆二手的,花了70块钱,是我自己勤工俭学挣的。毕业后还骑了好几年,一直觉得非常好骑,可惜后来被偷了。
电动自行车不会再买了,太重,我没办法一个人推到地下室去。轻便的那种又太贵,况且电动自行车冬天和夏天骑着受罪,也不能锻炼身体。如果我年后上班的话,自行车足够了,能减减身上的肥肉,顺便锻炼一下身体。因为自带人体运动热量,所以冬天也不是太受罪。
汽车方面,家里有两辆。一辆SUV给弟弟开了,毕竟车不能总放着不开,总放着就放坏了。弟弟是部队的汽车教练,开车很稳,所以借给他我没什么心理负担。另外一辆轿车老公在开,家里有事他就是司机,没事就出去跑跑滴滴挣个油钱。他的车我是不喜欢开的……我只喜欢我的SUV。但目前没什么事要开车,所以就先给弟弟开了。
记得有一次同事抱怨说媳妇不上班,我开玩笑说,叫嫂子没事开着车出去溜达玩啊。
结果这位关系不错的同事对我说:“那哪是出去溜达玩啊,那是在溜达钱!”
同事当时为了装A买了辆大排量的二手越野车,哈哈……
五、娱乐
1、电影院不会去,会耐心的等几个月后在网上下载电影看,毕竟烂片太多,花钱不值得。况且家里有58寸的平板电视,我可以舒服的坐在沙发上边吃边看,还可以和家人讨论一剧情,吐槽一下演技什么的,不用担心会打扰到别人。
2、电子产品:手机是买了不到半年的苹果SE,64G,当时市面价格是3600左右,我花2700多买的官换机,打算用够至少3年再换。我上一部苹果5用了4年,再上一部诺基亚6120C用了5年。
玩的方面有IPAD air,当时买的16G的,很后悔……建议32G起步,64G够用了。用了三年了,计划用坏了再换。买的时候花了2888,不过很值,利用率非常的高……我不上班后几乎每天都是十小时以上的用,刷知乎、玩王者。
电脑是我前年花1200块买的thinkPAD的T410,i5,4G内存,320G硬盘,当时才花了1200块。买的是本地某大学生的,他家里应该不穷,买的时候本着学习的目的买了,结果发现玩游戏完全不够用,于是决定卖掉。据说原价是6000多,才用了两年,卖给同学都不要,刚好适合我这种商务人士。屏幕是4:3的,够大,非常适合码字。我后来又花260块换了个SD的硬盘,速度快了很多,办公足够了,反正我是不用电脑玩游戏的。曾经想过换台轻薄本,看上了小米air,但因为辞职后不再出差,觉得没什么必要了。目前这台码字足够了。
3、健身房的卡已经到期了,不会再续,每天路上锻炼洗澡折腾两小时我实在伤不起,每天在家举举矿泉水瓶,练练囚徒健身一样起来锻炼的作用。我之前出差的时候是经常在酒店的墙上练俯卧撑的。
4、等冬天过了,最大的娱乐就是去菜地种菜溜狗,或者带着狗去河边玩。
5、猫狗:猫和狗的食物是我自己在做,去网上买牛肉鸡肉碎加玉米面、菜蒸成团子,两位主子一个月吃的花50块钱是足够的,况且我家狗子还是边牧那种中型犬。给狗子洗澡也是我自己洗,我在网上花200多买了宠物店用的那种吹水机。每给狗子洗一次澡,我就会念叨一句,恩,又省了50块钱啊,洗5次吹水机的钱就挣回来了。
给狗子打疫苗会去村里的防疫站,便宜的让你吃惊(我家猫主子有一次生病打针花了6块,还有一次嘴摔破了缝针花了5块。至于宠物店,你们有钱人去就算了,我这种穷人就不光顾了。)
6、不会在游戏里再花一分钱。其实以前我没在游戏里花过钱,但现在我在王者里已经是VIP4了,花了大概300块钱……不得不说这游戏的营销做的确实不错,把人的本性研究的透透的。不会再上当了。
六、教育
1、我作为一个211学校的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能教孩子的统统我来教。毕竟我从小学开始就是学霸,刷题我还是很喜欢的。看到用完的厚厚的演算纸和卷子,我是蛮有成就感的。
(上次看到有外语辅导班招生,发现那里的很多老师是师大刚毕业的学生,英语发音还不如我……)
2、我教不了的课程会送孩子去跟班学,但尽量学体育类的,比如乒乓球、游泳等。毕竟我家小朋友遗传了我的乒乓球天份,不能浪费。但我不是科班出身,怕被孩子带偏了。游泳我觉得很有用,去年学了初级班的蛙泳,今年继续学中级班的自由泳、仰泳。小朋友还想学跆拳道,我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随便去玩玩吧,反正就几百块钱。将来有机会可以学学防身术什么的。
3、随时随地的教育。有什么案例或想法,第一时间分享给小朋友。
以上就是我未来消费降级的计划,总的原则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与大家共勉。
什么原因让你消费欲望变低?
因为按揭楼房,一般日常消费水平降低了。自去年以来肉类,水产类涨价幅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这些食物的购买量。另外,医疗教育开支较大,导至家用电器不能及时更新换代,手机都不敢换了,日常食品用品尽力选购便宜的或网购,衣物更新少了,用电,用气,用水都要节约,人情往来也少了,大概就这种状况。
什么原因让你消费欲望变低?
整体来说就是因为负债!
在2012年的时候,手上有100多万,那个作啊,不想上班了,想着拿着钱创业,就和我弟弟以前合作开了个500多平的饭店,最开始两年生意火爆,因为地址选的很好,正好在学校的边上,那时候没在家做过一餐饭,都是在外面吃饭,打牌,逛街,花钱大手大脚的,做个头发都是几千块,到后来生意没那么好了,花钱还是大手大脚,知道遇到疫情,那叫一个天堂一个地狱,直到现在还没缓过来,不但亏掉了100多万,还负债70多万,现在的心态就是在外面吃一碗牛肉粉12块我都舍不得,宁愿在家煮方便面吃,终归还是自己对金钱没有把握好,总之一句话,养小钱靠省,养大钱靠德
什么原因让你消费欲望变低?
谢谢悟空邀请!
你好,我是老岳。唉~为什么会给我推荐这个问题…… 2019年只剩下30多天了,回头看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花的钱比之前少了,各处都捉襟见肘,原本肆无忌惮的生活方式变成了如今干什么都得咬咬牙。近年网上还在热议日本的“低欲望社会”,说当今日本的年轻人不买房不生娃。而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消费降级也初见苗头,即使商业广告24小时不间断地冲击双眼,很多人的消费欲望不升反降。现在的你,是不是也这样呢?
消费降级,2019年的主流趋势
在极简主义的全球狂潮之下,很多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老岳首在其中。晚饭吃意面?别了,还是小时候的扳面吧。听说小区旁边新开了一家地中海风格的餐厅?看了下价格,还是回家向老伴要“外卖”吧。
早晨睁开眼,6点!立马下厨做早点,7点送孙子上学,不然,晚了打车?结果心里规划着打的花钱。
为什么题主你拿着四五位数的月薪,却比爷爷奶奶当年靠几十块钱养活一家,还要过得紧巴巴?除了“穷”以外,总要找些别的原因宽慰自己。
在主流社会各种宣传消费升级的氛围中,消费降级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一种抵抗行为。两者之间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一个消费主义社会需要用购买力来为自己增值,但曾经追求高品质生活而造成压力和忧虑无法排解的消费者们已经不再买账。
当大家已经接受完一轮又一轮“好物推荐”、“商家营销”的洗礼之后,我们的神经似乎已经麻木了,浑身上下再也没有一个能够被刺激的点了。于是,继“佛系”、“养生”之后,“消费降级”逐渐成为2019年的主流趋势。
大部分人不得已的生存现状房贷
房贷、房租者拿出将近一半的收入支付房货、房租实属常态。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不用付房贷房租,生活可以直接提高一个档次。为了不风餐露宿,能省的还是省省吧。
人际关系
为了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少不了掏钱请客吃喝玩乐,消费便开始全方位升级。直到年末,许多人才发现自己存款几乎为零。没有存款的窘迫处境,大概只有参加人均花费50以下的聚会才能缓解了。
家庭捱过了房贷房租,躲过了人情,一旦建立家庭,还是要勒紧裤腰带
结婚前,你的衣服可能都是几百上千,包包、鞋子不是名牌都会觉得质量没保障;结婚后,开始还房贷,给家里购置各种必需品,只能不断压低个人支出,消费欲望久而久之逐渐降低。
于是,在各种形势压迫下,你也不得不转变为彻底的实用主义者。
消费降级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消费主义至上的年代,我们似乎活在一个个精美的泡沫之中:这个月工作很拼命,下个月给自己买个包安慰一下吧;生活不顺心,疯狂购物解下忧吧;昨天晚上又吵架了,买支口红让她开心一下吧。
曾经的我们仿佛将消费包装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就像是在压抑的大环境下短暂的狂欢,而消费降级或许是现在大多数人选择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特别是农村老人,更得要勒紧裤腰带。
在这个很难攻破的消费结构中,我们坚持着自我的独立,尽可能削减欲望,把更多的钱许诺给未来,许诺给更多未知的美好事物。
所以,消费降级无可厚非,被迫降级背后的问题才值得思考;勤俭节约值得鼓励,但因此而把自己关进孤独的小屋里却不值得提倡。毕竟,企图用降低支出、提高储蓄来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险还远远不够。
在消费降级的背后,如何将现有资金变得更有价值或许才是我们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好了,以上解释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还是老话,下面把话题交给大家讨论,过日子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欢迎大家都说一说您的观点。
什么原因让你消费欲望变低?
感谢邀请!
看了那么多的回答,我给他们一个评价就是:扯淡!其实让你消费欲望变低的原因只有一个:没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