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科场舞弊案,打了谁的脸?
在我看来,首先打了山东孔孟之乡的脸、其次打了山东政府的脸。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处理涉案人员,才能以正视听!
打了孔孟之乡的脸山东是什么地方,是我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孔孟之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教育的发源地,居然出现冒名顶替这样的丑闻。而且人数多达几百人,涉案人员遍布整个招考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武训中学校长崔吉会。
他自身寒门出生,捡人家不要的书自学成才。最终还在当上武训中学的校长,然而他看似励志的经历,背地里却做的是这样无耻的勾当!我相信武训与孔子、孟子,泉下有知也会死不瞑目吧。
因此冒名顶替事件,首先就打了山东孔孟之乡的脸!
打了山东政府的脸山东省政府作为一个国家机构,有责任与能力维持国家与法律的公信力。
然而很遗憾的是,这次的冒名顶替事件让山东政府的能力受到了质疑。在普通人看来,高考是一个无比神圣的时刻。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高考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但是在山东,居然出现了高考还能被顶替的奇闻。这不得不让民众,质疑山东政府的做事态度。而山东的疏忽,也让国家的法律受到了藐视!
因此冒名顶替事件,第二个打的就是山东政府的脸!
因此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我希望国家能够严厉惩治这些藐视国法的人。并且给予被顶替者,一个无法弥补的公道!
冒名顶替,科场舞弊案,打了谁的脸?
特殊的脸,不露面的脸。是一边二皮脸,一边没皮没脸,咋打呀,打不着,干着急贝。
在法制的社会中,法是约制一些人的不轨行为的,如果制约不了,那就用脸面来衡量了,有面子与无面子。
脸面是人的尊严,不要脸,不要人的尊严。
有一篇文章说有几个闲暇人呼吁对冒名顶替要立法,实际法就在典内,一个‘假’字就犯法了,假档案,假户口,假文凭,假姓名等等。这些‘假’字头的所管部门应该关吧?自己所管的范围内出现了冒牌要管的。
事越说越明,这事即便说没有法依,也不能不了了之吧,杀人是草菅人命,剥夺别人的青春,那是什么呢?虽然不归315管,那只有靠面子了。
冒名顶替,科场舞弊案,打了谁的脸?
打了我的脸!我以前对孩子们说一定好好学习,上大学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可现实是我错了
冒名顶替,科场舞弊案,打了谁的脸?
象这种大范围大规模的丑事恶事坏事,被羞辱的被抽打的,是人类75亿每个人的脸!因为人类是同类,在地球和生物世界的眼里,任何一个人都代表人类。就如真正吃过人的老虎极少极少,但我们一致认定老虎都是吃人的。所以,蚂蚁老鼠杂草树木细菌病毒等生物也一定以为,人类全都是喜欢冒名顶替科考作弊的怪物。
冒名顶替,科场舞弊案,打了谁的脸?
不管冒名顶替还是科场舞弊这种丑陋现象给社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国家应该加大惩处作假者,还要加快立法使这些顶替者受到法律制裁,还广大寒门学子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如果不惩处这些作假给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冒名顶替,科场舞弊案,打了谁的脸?
山东校长11岁儿子顶替他人入公职,被顶替者是转业军人
山东冒名顶替上大学案还未了结,近日又曝出了山东一校长11岁的儿子冒名顶替案件,而且此次被冒名顶替的竟然是一位转业军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情的起因如下:
(一)退伍军人被顶替,15年后才发现端倪
1997年,退伍军人张健服役期满后回到山东菏泽老家,1999年被分配到牡丹区林业局,但是却因为“始终没有接到单位让上班的通知”,6年之后才被分配到牡丹区沙土镇林业站工作。
在之后的8年时间里,张健一直奔波在广州、青岛等地下海打工。直到2014年,他来到牡丹区人社局查社保的时候,竟然找到了一个和自己身份证信息一模一样的一个人,此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在当地的牡丹社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了整整15年!
(二)顶替者有2张身份证,11岁冒名顶替入公职
这到底怎么回事?有人冒名顶替了张健,在原本属于他的工作岗位上干了整整15年,甚至连自己的身份信息、名字也被人盗用了15年,这个冒名顶替者是谁呢?这个人就是邱之豪。
邱之豪有两张身份证,真名是邱之豪,第二张身份证名字叫张健。其父亲叫邱兆海,系牡丹区第八小学的校长。根据档案资料显示,邱之豪在1999年就参加了工作,而邱之豪1988年出生,这就意味着邱之豪11岁就参加了工作,这简直离谱得过分!
(三)顶替者态度嚣张,声称啥也不知道
冒名顶替事件曝光之后,面对记者和张健的质问,冒名顶替者邱之豪态度相当嚣张,在问及为何有两个身份证、为何又叫邱之豪、又叫张健时,此人据不配合调查,还大声叫嚣:“不要问我,我啥都不了解,我自己也不知道!”
一个人有两个身份证, 并且用张建的名字工作了15年,竟然口口声声说自己不知道?这是赤裸裸的嚣张气焰,这15年来退伍转业军人张健的人生就这样被这样的人夺走了。
小学校长:户口弄错了,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对于冒名顶替,罪魁祸首是邱之豪的父亲邱兆海,邱兆海牡丹区第八小学的校长,在问及为何儿子邱之豪有两个身份信息,为何冒用张健的身份工作15年时,邱兆海称:“当时户籍弄错了,我也没有办法。”
一句没有办法就解决了?这明显是欲盖弥彰,很明显的暗箱操作冒名顶替。案发后,当地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了处理:邱之豪冒名顶替属实,档案资料造假,被开除公职;邱兆海为儿子冒名顶替免去校长职务,受到相关处分。
此外,此案涉及的多名相关人员也受到了处分。至于是否要追究参与伪造档案者的刑事责任,当地表示需要待后续调查处理意见。
山东冒名顶替案件频发,究竟打了谁的脸?如何遏制这股歪风邪气?山东冒名顶替案件频发,此次甚至过分得离谱,11岁就顶替退伍军人参加工作,这15年来偷走了张健的人生。此种行为,不仅打了山东孔子故里,礼仪大省的脸,也打了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脸,不少人打着这个旗号谋私利,害他人,败坏了公职人员的形象。
对于这种现象,唯一处理的办法就是严打,所有参与者判刑、开除公职、拉入征信黑名单,只有如此才能遏制这股歪风邪气,才能还社会公平正义。
一次次的冒名顶替案频繁,建议国家将冒名顶替最写入《刑法》,以维护人民基本的权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