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评选出武侠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你觉得哪四本可以入选?为什么?
现在提武侠,必然会说金庸,甚至形成一种恶性的鄙视链。
如果发帖说哪位武侠名家,保证下面一群人跳出来说:“他不行,他和金庸比差远了。我只看金庸,不看其他人的。”
如果说金庸哪部小说不好,保证又跳出一群人说:“你也配说金庸?你看懂金庸了吗?”
而且我敢肯定,跳出来这些人,百分之50以上的人没看过金庸的小说,他们顶天了就是看过金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看了看自媒体对金庸作品的分析,就跳出来夸夸其谈。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金庸先生的名气大,这群人要靠着金庸先生的名气去秀优越感,去鄙视别人。
我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因为到现在,有人还把一些自媒体编造的关于金庸的谣言挂在嘴上。
比如,神雕侠侣连载时叫做《天残地缺》;小龙女的原型是夏梦……
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会相信这些无聊的谣言,金庸先生对女神夏梦求而不得,就要她在书中经历那样的事情?请别把你们暴露人品的思想,强加到金庸身上。
说这么多废话,只有一个意思,金庸先生,虽然是武侠中的圣人,但武侠四大名著,我不会都选择金庸的。请某些人嘴下留情,别喷的太狠。
第一本,我选金庸的《连城诀》我个人人认为评选武侠小说中的四大名著,金庸先生只有一本《连城诀》可以入选。《射雕三部曲》,《鹿鼎记》这些作品虽然好,但最多就是热闹,看的就是剧情。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都不足;《笑傲江湖》文学性、艺术性是足够了,但金庸先生在里面夹了太多私活,政治隐喻太多,也不能入选;《天龙八部》中佛家理念太强,有时候难免有些消极。
《连城诀》是“无侠”的江湖,是对人性黑暗面刻画最深刻的,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一部小说。可能因为刻画的过于真实、黑暗,这部小说在金庸先生的15部小说中,是不太受欢迎的那种。但《连城诀》的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对人性的刻画和对社会的批判都要远超其他十四部作品。
我个人认为,《连城诀》是可以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相媲美的伟大作品。
所以,我在金庸的十五部小说中,选择《连城诀》。
第二本,我选古龙的《七种武器》古龙构建了一个浪漫的江湖,讲述江湖中的浪子,讲他们的无奈,讲他们的孤独、讲他们的心酸,讲他们的快乐……
虽然古龙出身悲苦,半生寂寞,但他一直通过小说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要学会宽容,学会爱,学会珍惜生命 。
因此,我对古龙小说的喜爱,是要超过金庸先生的。
古龙的作品良莠不齐,但其中精品也的确能和金庸先生的作品相比,比如《欢乐英雄》、《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传奇》、《陆小凤》……
但要说入选武侠四大名著,我却认为只有《七种武器》有资格入选。
《七种武器》是一部寓言体的小说,用七个人物,七种武器表达人的七种感情。
1.《长生剑》长生剑是第一种武器,代表了笑。
笑,应该是七种武器最难理解的一种情绪,可以代表了友善,也可以代表开心,也可以代表了自嘲。也有人认为,结合小说的内容,笑应该代表善于理由自己的优势。就像女主角袁紫霞,不会什么武功,但只是笑的很迷人,几乎没有人能抵挡住她倾城一笑。
但古龙在小说结尾时说:“应该收起你的剑来多笑一笑。”
所以,我个人认为,古龙将笑的寓意定义为友善,不然收起剑干嘛?
2.《孔雀翎》孔雀翎是第二种武器,是天下第一暗器,古龙用它代表了信心。
一个人只要有信心,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他办不到,击不倒的敌人。(有些鸡汤)
3.《碧玉刀》碧玉刀是第三种武器,代表了诚实。
诚实是一个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现代人,最缺少的就是诚实。
4.《多情环》多情环是第四种武器,代表了仇恨。
仇恨是一种要不得的情绪,因为仇恨不但可以毁灭掉你的敌人,也可以毁灭掉自己。被仇恨吞噬的人,下场往往都不会很好。
就比如《多情环》的主角,萧少英。
金庸也曾在自己的小说中表达了这个观点,比如《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他被仇恨吞噬了心智,为了报仇,什么都可以放弃,什么都可以出卖,最终毁灭了自己。
5.《霸王枪》霸王枪是第五种武器,代表了勇气。
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去冒险,天下就绝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古龙的小说中,类似于这样的鸡汤很多。这也可能是很多人不喜欢他的原因吧,毕竟鸡汤喝多了会腻。
6.《离别钩》离别钩是第六种武器,代表了相聚。
有人说,离别钩代表了戒骄。因为狄青麟就是败于骄傲,书的结尾也说了“骄者必败。”这样的话
但是古龙原文中并没有这一句,是出版社出版时为了迎合主题而加上去的。
而小说的楔子中说:“你用离别钩,只不过为了要相聚。”
所以我认为第六种武器是相聚。
7.《英雄无泪》关于第七种武器是什么,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拳头》,也有人认为是《七杀手》。但2015年,有书迷探望古龙的弟子丁情时,丁情说《七种武器》的第七部小说是《英雄无泪》,而武器正是那口箱子。那是一口装满了武器零件,可以组合出无数种杀人利器的箱子。
那口箱子代表了不放弃。人的斗志,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弃。
感觉还是有些鸡汤。
第三本,我选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之所以选择这部小说,因为一个很俗套的理由。
《蜀山剑侠传》影响了后世梁羽生、金庸等名家,直接影响了新派武侠小说的诞生;甚至影响到了现在网文,现在各种修仙,东方玄幻,从根源上说,都是来自于《蜀山剑侠传》。
而且书中的各种设定,到现在也还在延续。
比如“内功”这个概念,就是由还珠楼主在《蜀山剑侠传》中创造的。
第四本,我选施耐庵的《水浒传》先普及一个冷门的小知识。
咱们中国原本是没有武侠这个词的。
这个词是日本明治后期,通俗小说家押川春浪发明的,并由梁启超1903年引入到中国的。
虽然武侠这个词是舶来品,但是武侠小说的概念却是咱们中国人发明的。
自《史记》以来,就有非常多的关于侠义的作品,比如五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唐末袁郊的《甘泽谣》、明代安遇的《包公案》。只是古人不叫这些作品为武侠小说,而是侠义小说或者是公案小说,可能古人认为,侠客必然会武功,加个武有些画蛇添足之嫌吧。
回归正题。
《水浒传》放在今天的视角,就是一部武侠结合历史的小说。
而且“武侠”这个词,第一次在咱们中国出现,就是用在了《水浒传》身上。
一九零三年梁启超首次使用"武侠"一词在《新小说》里称赞《水浒传》是“遗武侠之模范”。
所以说,《水浒传》就是一部武侠小说。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入得,武侠四大名著还在话下吗?
小结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如有不同意见,请随便拍砖,但是请您温柔一点。
如果您觉得此文还行,请您关注、留言、点赞来上一波,如果您觉的写的很烂,那我向您道歉,浪费您的宝贵时间了。
如果评选出武侠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你觉得哪四本可以入选?为什么?
武侠小说中选四大名著其实挺难的。
五十年代以后的新武侠小说从崛起到鼎盛有数百位作家,武侠作品用汗牛充栋来形容都不为过。
大浪淘沙后,新武侠小说能被人们记住的作者不过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黄易等数人而已。
如果把这个名单拉长,从武侠小说兴盛的第一个时期民国时算起,民国时候能被人们记住的武侠作者有北五家恰巧也是五个人。
民国北五家写出过很多很优秀的作品,现在仍被人们记提起有几部?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算一部,一部因为李安电影而走红的《卧虎藏龙》算一部,但是作者王度庐大约很多人都不熟。
而新派武侠小说兴盛数十年,现在也逐渐没落了,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大约人们能记住的新武侠作者也金庸古龙一两个人而已了。
这情况和北五家有点像。
新派武侠小说能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多少呢。
金庸那几部大部头很有可能成为经典,不过也许几十年后的人们会像看不下《红楼梦》一样,看不下去金庸。
有时候经典的另一个解释就是:知道他很厉害但是就是看不下去。
比如我读经典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五分钟就能睡着。
如果非选出武侠小说的四大经典,我推荐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能助人睡眠的大作,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和《红楼梦》一样,这是一部没有写完的小说。和《红楼梦》不一样,《红楼梦》可以有各种续书,但是,《蜀山剑侠传》想写续书不太容易,因为还珠楼主想象力太雄奇,挖的坑太多太大,别人不可能填好。
前几天写过一则微头条,提到《蜀山剑侠传》有人在评论里说这书很难看进去,民国时的语言风格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异,也是阅读困难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失眠可以看看这本书。
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之所以很重要,因为他直接启迪了金庸,古龙等新派武侠小说。
还珠楼主设置的各种斗法各种法宝体系,对现在网络小说写作者依旧是取之不尽的宝库。
第二部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
金庸的小说有很多都可以成为经典,比如《天龙八部》,比如《笑傲江湖》,比如《鹿鼎记》。
但是《射雕英雄传》很独特,这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是金庸从青涩走向成熟的重要作品也是武侠小说引起关注的作品。
《射雕英雄传》的写作首发既有中国传统话本的草蛇灰线,又结合了西方戏剧学的场景调度,增加了作品的厚度。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人物塑造的成功,让这部作品有了广泛的知名度。
第三部,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古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武侠小说的语言风格,用诗化的语言或者说电报体写作,每段文字不超过四行,言简意赅意境悠远,比如:
烈日、风砂、黄土,贫穷小镇,衣不蔽体的妇人,牵着面有菜色的儿童,在木板门后闪缩窥人。几十字交代背景勾勒出苍凉的意境,古龙之前的武侠小说,描写这个场景大约得一页纸。
古龙受柴田炼三郎的影响颇深,后期的作品,引进了悬疑刑侦的因素,让作品更增趣味性。
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主人公李寻欢在武侠小说中,是难得一见的拧巴人物。作为成人童话,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人多是快意恩仇的少年侠客,不管小说核心是夺宝还是夺武林盟主,最后胜利的都是这位少侠,而且,江湖上的仙子侠女对少侠都是一见倾心,少侠的一生是当上董事长迎娶白富美的成功的一生。
但是李寻欢不是。
李寻欢登场已经是个中年人,还有肺病。
他的前半生也不像江湖少侠一样意兴飞扬,他把和自己情投意合的表妹,江湖第一美人让给了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兄弟,但是事后他自己又不开心,自我放逐,借酒浇愁,每天拿刀雕表妹的像。
后来,再回中原,发现表妹过的也不如意,李寻欢一手毁了三个人的幸福,武侠小说中有拧巴的人从未有如此拧巴的人。
第四部,我在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和黄易的《大唐双龙传》中摇摆。
《云海玉弓缘》是梁羽生天山系列最出彩的一部,金世遗个性狂放,但是遇到厉胜男是他命里一劫,从不怕地不怕的毒手疯丐,变成了二十四孝好男友,有人怀疑一代毒手疯丐是不是被小魔女厉胜男折磨成了斯特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厉胜男这个反面人物的人设有正面人物的感情,是梁羽生书中不多见,勉强可以类比的大约是白发魔女了吧。黄易的《大唐双龙传》一个最大特点:长。字数大约相当于金庸两三部作品的总和,这么长的作品,人物众多,主线支线交错,读起来着实不易。黄易的这部小说是承上启下之作,承上,就是继承了金庸把历史融进小说中的特质,这也给小说戴上了紧箍咒,寇仲即使能力再逆天,最后也不能得天下,因为历史不是那样的。启下,黄易的创作对后来网络小说的兴起意义非凡,他这种大长篇的写作方法现在是很多网络小说的惯常操作,但是和黄易的大唐比起来,现代有的网络小说用四个字可形容:又臭又长。对于这两部小说,选哪一部呢,我觉得雷豹老师说的很好:我全都要。
但是对于这两部书里的女子,厉胜男大约是很多男人想敬而远之的,都是魔女,我宁可要绾绾,绝对不要厉胜男。
=====================
文:薛白袍
如果评选出武侠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你觉得哪四本可以入选?为什么?
看了四十年武侠小说,要评四部出来,真的是有些不容易啊。个人认为,武侠小说各有所长,一定要选的话,有以下标准。
首先,作者的地位,金庸古龙,肯定是绕不过去的。梁大侠文化素养出类拔萃,但是他的武侠小说构思比较简单,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远远逊于金古,所以暂时不能轮上。温瑞安也不错,但是塑造人物太过单一,角色死亡率过高,很多形象刚刚让人有印象,他就给写死了,所以差得多。其次就是黄易,确实玄幻武侠写得很好,而且首创“穿越”文学,引领了20多年穿越文化的先河,值得一提。
以此来看,这几位的武侠小说可以参选“四绝”。
其次,小说情节构思,文学底蕴,细节场面描写等等,这是组成武侠小说经典的重要因素。
以此来看,我认为可以列为武侠小说“四绝”的有:
1、射雕英雄传:
金庸小说之中,射雕英雄传不能说是“最好看”的,个人也认为“天龙八部”场面更宏大,情节更曲折。但是不能不说,射雕是金庸登上峰巅的起点。三部曲由此而来,无数经典武功出自“射雕”,将琴棋书画等国粹融合进武侠小说,射雕也是首屈一指。更有一点,个人认为射雕是“破绽”最小的一部金庸武侠小说。就如同全真教王重阳诸弟子武功最高的是丘处机,如同小说“天龙八部”,最好看。但是,地位最高的是掌教丹阳子马珏,射雕就是这样。
2、多情剑客无情剑。
古龙以略带悲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历尽沧桑的大叔主角——李寻欢!精彩绝伦的古龙笔下主角形象,最像生活中的中年男人。充满矛盾,却又无所畏惧。淡淡的那句“他输了”,太过经典了。
3、破碎虚空。
本想推举“寻秦记”,想想还是这部更好。永远不会忘记97年读到破碎虚空香港版的欣喜之情。很小的三本小册子。黄易塑造男女角色比较类同,很多小说主角相互套用一下几乎完全一样。只有这部小说最与众不同。
高典静绝望的泪水,祁碧芍气绝那一刻传鹰的悲痛……
不为别的,去看就行。
4、天龙八部。
金庸的“第二”,已经是无数武侠小说的巅峰了。
没有人说过四绝必须每人一部,“天龙八部”好在哪里?
在你们所有读过天龙人的心里。
个人浅见,希望得到您的认可。
如果评选出武侠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你觉得哪四本可以入选?为什么?
我就可纳闷呢,你点进来了就不看完吗?在底下一顿评论。说我只看过古龙怎么能评论武侠?古龙不是武侠啊?四大武侠我只推荐一个古龙小说作品有毛病?喷子们,先看完我写的行不?别再拿着金庸先生的旗号鼓吹天下第一了,我一个古龙迷都替金庸脸红了。。。金庸书迷都这个素质了,我还看他的书干吗?跟你们一样找人抬杠吗?逗乐。。
非要选的话,我不知道了。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只看过古龙的武侠。电视剧倒是看了不少金庸的原著改编。最后我会推荐一部金庸原著改编的电视剧,书是没看过,事先声明!
性格使然吧,习惯古龙的人,大多都是冷峻(外冷内热)多一点。喜欢金庸的啥人都有。。
偶然一次,手边实在没啥可看的,朋友放这里一本金庸先生的《碧血剑》,就翻开一看。结果,两页没看完,就直接放弃了。你知道,古龙的小说大多语法奇怪,思维跳跃,即便是激烈打斗也是描写的出奇的言简意赅,基本都是心理变化和意境上的描述。并且主角大都是一出场就是武功卓越,不是背负血海深仇就是各有使命。反观金庸先生的小说,因为我实在看的少,但这么多人追捧,又深受电视剧剧情熏陶,我可以说,一定是在很多方面超越古龙先生的。由于无知,所以不做评价。
只选古龙先生的一部作品《楚留香传奇》。
其实傅红雪系列也不错,但主角的光环只能令少数人为之着迷,我就是一个着迷的。相反,楚留香这个角色,会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因为他比较“正常”。有义气,有智慧,有颜值,有神功。。。古龙笔下三公子之一踏月公子,盗帅夜留香,威名震八方。谁人双手不沾血,唯有盗帅楚留香。其实六如公子李寻欢,铁血公子铁中棠都不错,但是李寻欢过于悲情,铁中棠过于完美。只有楚留香最为平常,却最具“人气”。
根据电视剧体验,选一部金庸名著。看了好多电视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天龙八部》。兄弟情义,国恨家仇,爱恨情仇,淋漓尽致,回味无穷!
其他武侠小说,基本没有涉及。不便选择。
如果评选出武侠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你觉得哪四本可以入选?为什么?
先说金庸吧,无论如何绕不开金庸,他是武侠的巅峰。
金庸的书看的人最多,我觉的有两本可以入选,一本是《天龙八部》,这是现实的一本,里面的人物都代表了一种人生,并且每个人都是苦的,正是人生皆苦的象征,虽然是武侠小说,但写的很现实,是最现实的一部。对现实的意义最大。
第二是《笑傲江湖》,这是一部政治小说,里面的岳不群、左冷禅等都是政治人物,是适合高层领导看的书。
再说古龙吧,按照古大侠的地位,是肯定得入选的,我选《多情剑客无情剑》也就是《风云第一刀》,这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李寻欢简直就是古大侠自身的写照,爱酒、有咳嗽的毛病,深情。
梁羽生也该有一部,我选《云海玉弓缘》,因为最喜欢厉胜男的爱情。
如果评选出武侠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你觉得哪四本可以入选?为什么?
要我选肯定从金庸笔下的名著选:《笑傲江湖》、《鹿鼎记》、《书剑恩仇录》和《倚天屠龙记》。他们分别从四个部分完善“武侠”这个概念。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金庸的地方就有武侠。
一、权谋·人心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就是因为书中的阴谋权术、人心狡诈让人不寒而栗,汉室、曹氏、司马氏彼此的碾压、杀戮;"奸雄"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鲁迅先生评"仁厚"之君:"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此外,悲剧的结尾正是作者心中正义的没落。
《笑傲江湖》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三个方面可以窥探:1、《笑傲江湖》发表时,正是大陆的文革时期。文中所涉及人物左冷禅、东方不败、任我行等身上或多或少带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如清理门户、拥戴帝王等行经,这就使小说本身有一种对政治的反讽意味。所以,该小说在很长时期内被指是对文革的含沙射影。2、《笑傲江湖》将人心的险恶写到极致。小说讲的是一出骇人听闻的武林阴谋。两本所谓的武林秘籍掀起了江湖上的血雨腥风,在这场明争暗夺中,所有人的面具都已卸下。《辟邪剑谱》《葵花宝典》以魔鬼般的十足魅力,诱唤着每一位武林豪杰心底深处的邪恶与贪婪。左冷禅、余沧海的明抢豪夺,岳不群的工于心计,乃至东方不败的变态疯狂和林平之的处心积虑,都是一种欲望的极度膨胀所导致的冷酷与残忍。3、从武林秘籍看其隐喻意味。《武穆遗书》是岳飞的遗作,是一种辉煌的象征,因此,郭靖成为人人都敬仰的大英雄。而《辟邪剑谱》却是宫内太监秘创的阴毒剑法,这本身就是一种邪恶的象征。众多武林人物抢夺它本身就是追逐邪恶的过程,所以这是金庸笔下武侠精神的全面没落。
二、解构·戏谑《西游记》可以说是"戏谑"之笔的大作,全书透露着作者对社会的失望与不满。高高在上的天庭、文武百官都是人间的缩影。如灭法国抓和尚所说:"莫说是和尚,就是毛少的,都会被抓走。"这正是当时东厂爪牙遍布的真实反映。还有求取真经时需要缴纳财物,佛祖知道并认可这种行径。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在吴承恩的解构下,一切神圣、庄严不复存在,有的只是讽刺与滑稽。
《鹿鼎记》亦是"解构中的解构"。1、解构之前的英雄形象。韦小宝出身妓院,连生父是谁都无从知晓,这种出身的隐喻性暗示他具备任何一个中国人可能具备的特点。他不识字,却在皇宫、民间、官场、江湖都混得风生水起,靠的是谎话连篇、溜须拍马等技能,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最高超的"生存本领"。2、解构之前的武侠神话。书中情节多游戏之笔,如"智擒鳌拜":12个小太监和鳌拜打斗,眼看无果,康熙自己走下龙位,亲自扎了鳌拜一刀,韦小宝用香灰迷了鳌拜双眼,又用香炉砸昏鳌拜,最终擒得这位满洲国第一勇士。这种戏笔读来多少有些好笑。这是金庸先生对武侠的解构,更是武侠神话的坍塌。
三、英雄·挣扎《水浒传》是一群绿林好汉的故事,但因为首领宋江的正统思想,所以他们与朝廷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恩怨。"替天行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英雄豪气;"博个封妻荫子""效忠朝廷"是现世安稳。这种矛盾的思想使他们和朝廷处在对立与非对立的中间。
《书剑恩仇录》也是矛盾的复调。"天地会"中英雄侠肝义胆,"八臂罗汉"赵半山、"绵里针"陆菲青、"奔雷手"文泰来........他们逍遥江湖,快意恩仇。矛盾的核心在于总舵主陈家洛,他复杂的出身让他和朝廷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想光复汉人大业,却轻信皇帝的许诺,最终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四、爱情·自由《红楼梦》是爱情之曲,自由之歌,书中有言:"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倚天屠龙记》为我们描绘了"爱情"不同的样子,却都有自己独有的一份美好。
1、"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赵敏于张无忌、宋青书于周芷若。
2、"你是我年少时的欢喜":阿蛛是张无忌名正言顺的妻,可阿珠爱的却是那个平凡的少年----曾阿牛。虽然现在的你是明教教主,是万人追捧的对象,但我还是爱你曾经的样子。
3、"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曾经不相识":纪晓芙说:"弟子千方百计,躲避于他,可是始终摆脱不掉,终于为他所擒。唉,弟子不幸,遇上了这个前生的冤孽........"杨逍说:"晓芙,我虽强逼于你,你却没懊悔。"纪晓芙碍于门户之见,离开了杨逍,却为孩子取名"不悔",面对师傅灭绝师太的逼迫,她宁愿死也不肯去杀杨逍,这些是纪晓芙对杨逍最"深情"的回答。
小昭为张无忌远走波斯,杨不悔对殷六侠的守候,殷素素与张翠山的生死相随,韩千叶和紫衫龙王的情深缘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