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很虚伪?
是啊,我承认自己很虚伪,为了生存不得已用几付面孔面世。有时反省一下,对妻子,因人人都知道的原因,也未必会全心全意。当然,只有面对父母和儿女时才算是诚实的。
你敢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很虚伪?
我敢承认自己很虚伪。举例说明,欢迎大家评说。
1、一次去舅舅家,正赶上他们吃肉,明显感觉他们对我这个不速之客不欢迎,但舅舅还是问我吃饭没?我说吃过了,舅舅再无言语,其实我饿得心慌。妈妈知道这件事后,骂我不诚实,舅舅也说我不诚实太虚伪,我承认自己虚伪,饿肚皮该背时。
2、有一次,二婚好朋友,为各自子女开销问题,闹得要离婚,女方到我家,一把鼻子一把泪诉说对方不是。首先,我明白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能偏听偏信;其次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只能劝他们多理解,多沟通,结果两口子说我不实事求是,不讲原则,很虚伪。
3、一次陪领导检查工作,下级单位奉为上宾,酒足饭饱,唱歌洗脚按摩,我装肠胃不适,疼痛难忍,回酒店休息。第二天走的时候,好烟好酒,当地土特产等应有尽有,司机说尾箱装不下,我大气说既然装不下,我的那份就不要了,结果大家都不敢收了,同事说我装清高、虚伪。
4、领导结儿媳妇请吃婚宴,单位一同事出差在外,不能赶回来送礼吃喜酒,打电话请我带人情,他问我送多少?知道他是一个铁公鸡,喜欢斤斤计较,信口开河说送2000,他半天不说话,反复问究竟送多少?他说最好送一样多。其实,我只送了800,觉得自己很虚伪。
其实,我这辈子做了很多虚伪的事,有的不可避免的,有点故意为之,如今觉得荒唐可笑,觉得无耻可笑。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但太难了。
粮农二代,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你敢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很虚伪?
1、承认。而且越长大越虚伪。
2、不只是我,每个人都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学会了扮演、说虚伪的话。
3、小时候老师、父母都告诉我们要诚实,但长大了,我们发现,实话实说的代价很大。
4、社会有很多无奈和潜规则,不是什么场合、什么时候都可以把真实想法说出来的。
5、人,爱听好话,不爱听实话,这是人性。尤其是熟人之间,越熟越说假话、客气话。
6、为什么我喜欢头条,就是因为都是陌生人,可以说些不虚伪的心里话。
7、现实中,人们扮演各种角色,角色不同,身份、地位就不同,说出的话、表达的观点,立场、角度就不一样,不虚伪是不可能的。
8、社会越发展,人越虚伪、越自私,越孤独。虚伪的我们还在渴望别人的以诚相待,这本身就很虚伪。
9、大家都在玩套路、都在竞争这有限的资源,都在想方设法割别人的韭菜,还说自己不虚伪。
10、穷人装富、富人装穷、成功学、心灵鸡汤,甚至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国与国之间,都虚伪,只不过是程度的多少而已。
11、人活一世,利益最重要,虚伪只是手段而已。
你敢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很虚伪?
谢谢题主。答:我认为,题主所谓的"虚伪",正是成熟人们的处世之道,它可能是圆滑的周旋,也可能是善意的谎言。就看人们怎样去理解了。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都如一根棍子似的直捅到底,或竹桶子倒豆一粒不剩的,恐怕不可能,也不现实!谁沒有一点不愿意告诉别人知道的秘密和隐私呢?即使有,那也是为人处世所应具备的素质、技巧和艺术!只要不含恶意,对社会无害,虚伪?谈不上。
这样的"虚伪",相信谁都会有的。
你敢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很虚伪?
虚伪一:
婚前开始就给丈母娘喊“妈”。老婆婚前到生孩子前,给我妈叫“你妈”,有了孩子,跟着孩子叫“奶奶”,经过多次提醒感化和强迫,就是不改口叫“妈”,于是,我也改口给她妈称呼“外婆”;
虚伪二:
同学当上了村里支部书记以后,很是看不惯他的一些做派,但是还是人随大流,路上碰见敬好烟,乡场县城碰见下饭店,哪怕他喊一大桌人来蹭饭,还说“瞧得起才来吃我的”,尽管心痛钱心恨人;
虚伪三:
在工地上,叫我“杨师傅”,心里安逸,说我做得又快又好有手艺,心里安逸,夸我好整洁讲卫生勤俭节约心里安逸,反之,如果被直呼姓名,或者被说成是干活乱整质量不行、不爱干净大吃二喝,内心十分地反感;
虚伪四:
叔丈人去世农村葬礼,去吊唁喊上一货车的亲友,比较出名的乐队,和放几千块钱的礼花,写几千块钱的随礼,还有装出一脸的悲伤,其实这是做给活人看的,尤其是给他在法院当法官、医院当主任医师、和当大包工头儿的三个儿子;
虚伪五:
几个路人,夏天某天,在老家门前公路边的树下乘凉,走后我拣到一个蛇皮口袋,里面有一件厚衣服,兜里有一沓百元红钞,于是座等失主找来。失主非但不好言致谢,竟口吐狂言命令交还。于是以硬对硬,抽出五百元作为“保管费”,把其余的扔给那人扬场回家。
你敢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很虚伪?
我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很虚伪”。
其实我本来就是个很虚伪的人,因为太爱面子,怕别人瞧不起,所以才不敢承认自己很虚伪。
虚伪主要特征是口是心非,我作为虚伪群体中顶尖高手,把虚伪可以说发挥的淋漓尽致天衣无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保持彬彬有礼。比方有一回我在上海的一个朋友家吃饭,上海人喝酒跟我们北方人喝酒不一样,不讲酒场规矩,各人喝各人,不劝朋友喝,我坐在那等朋友劝,等来的却是“喝好了吗”?出于礼貌,我随口就说“喝好了”,其实我只喝了三成,因为我是虚伪的人,心里特别想再喝点,嘴上怎么也说不出来,害得我吃完饭从朋友家出来,找了一个小酒馆,炒两小菜又弄了半斤多。
二,“忍俭逞奢”。我其实骨子里是个很节俭的人,怕别人笑话,经常装奢侈。这一点在饭店用餐后打包这件事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很多场合下,我看到剩那么多好菜,平时上市场都不舍得买,就那么白白地倒了,心里特别心疼,但我是个虚伪专家,考虑到在场人员结构和我的身份,恋恋不舍还是舍了!
三,“欲疏故亲”。就是心底里不想跟亲朋好友频繁走动,当亲们提出来的时候,又装出一副特别真诚好客的样子。远的不说,在沪上就业的亲侄女、亲外甥,节假日到我这儿吃饭,我真的很开心!平时若是隔两星期就来,真的有苦难言,不是怕花钱,而是买、烧、洗、弄,太麻烦太累人了!(千万别让晚辈们看到我的这个心事),这么多年来,我可是他们心目中最疼他们的大伯、大舅哦!
写完以上三点,我想说:我作为资深虚伪人士,一天到晚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我活得左右为难、精疲力竭。我也想活得轻松真实,有时也为自己的虚伪感到肉麻,但没有办法,因为我在虚伪道路上走得太远!太在乎身边人的感受了!直性子人能做到的事,我永远也做不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