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作品中为何很多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却成为顶级高手?

谢谢好友邀请!

其实,在梁羽生先生的作品中,这样的处理比较符合常理:因为习武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内功。

相较于那些武侠小说中,年纪轻轻得到了武功秘籍一下子独步天下,太假让人不接受。

之所以在梁羽生先生作品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传统武侠小说的传承和过渡。

梁羽生先生之所以被冠以新武侠小说鼻祖的称谓,主要是他刚好是处于传统的武侠小说过渡到新武侠小说的转折点!

那么在梁羽生先生的作品中,既有传统武侠小说的章回体,又融入了新武侠小说的美学和可读性,以及故事性。

同样,在武学修炼和处理,梁羽生先生秉承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了刻苦努力,练习,才功夫大成。

这样合乎常理。让人接受!

像张丹枫,像易兰珠,像金世遗……

二,如果武功迅速迖成,就不是武侠,那是玄幻,梁羽生先生崇向传承的正宗。

既然是介于传统的武侠与新武侠之间,自然会有局限性!

但是,在梁羽生先生作品中,崇向武学传承的正宗,加之倾向于弘扬侠义,而轻于武功,这样就不奇怪了!

于是,在梁羽生先生作品中,成为天下第一高手的主人公,清一色师出名门,清一色循序渐进修炼……

这就是传统,又是传承。

由此可见:这既是梁羽生先生作品的特色,也是传统与新趋势的结合体!

梁羽生作品中为何很多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却成为顶级高手?

在梁羽生笔下,顶级高手基本上没有年轻人,往往是年长者才具有最强实力,而且,顶级高手似乎是排着顺序来的,这个现象在天山派最为明显。

天山派的影响力其实是从《七剑下天山》开始,这部作品主要围绕着天山南北的三位高手晦明禅师、白发魔女和卓一航的弟子来展开。其中,晦明禅师作为天山派成型的最重要人物,其武功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即便是好胜心极强的白发魔女,也总是稍逊一筹,这种差距让白发魔女一生都在奋力追赶,却始终都难以追上。

晦明禅师是一位宗师级人物,他完善了天山派武学,也让天山派成为武林第一门派,在当时天下三位高手之中,他的武学成就算是最高,而培养出的人才也是最强。本身晦明禅师的大弟子杨云骢应该是他的衣钵传人,可惜杨云骢为了纳兰明慧,最终命丧钱塘江,这位未来的新星就因此折戟沉沙。与此同时,白发魔女的徒弟飞红巾和卓一航的徒弟辛龙子也都是年轻一辈中的高手,可是二人最终却被晚入天山派的凌未风超越,特别是辛龙子,比凌未风年长将近二十岁,武功也是相当凌厉,可是到了《七剑下天山》的后期,凌未风领悟到晦明禅师“拳经剑诀”,一举将其超越。

很明显,在梁羽生笔下,正统的观念很强,而在他心目中,天山派就是绝对的正统,即便是白发魔女一脉修炼的“反天山剑法”,像飞红巾和武琼瑶,都未能超越凌未风,因为白发魔女一脉就缺乏正统属性,所以影响力就远未达到晦明禅师这一脉的高度。

后来,天山派直接融合了北峰和南峰,因为易兰珠将正反天山剑法都修炼成功,她就是凌未风之后天下第一剑客,至于武琼瑶、桂仲明和独臂神尼,影响力又不及她。随后,天山派在易兰珠这一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此时凌未风和易兰珠都是天下最顶级的高手,一位拳法内功无敌,一位剑法无双,武琼瑶虽然也不弱,但是完全被被盖过风头。

在易兰珠之后,吕四娘异军突起,作为独臂神尼晚年栽培的最具有天赋的弟子,吕四娘注定是未来的王者,因为她和易兰珠一样,必定是为大场面而生。

易兰珠不仅清理门户诛杀了楚昭南,又刺杀了满清王爷多铎,而到了三女侠时期,吕四娘算是接了易兰珠的班,不仅带领着几位师兄甘凤池白泰官等除去了背叛师门的大师兄了因和尚,又带着天山剑客唐晓澜和冯瑛击败了毒龙尊者,更是与冯瑛冯琳深宫屠龙!

吕四娘凭借这份天生的领导能力和过人的武功,就注定了她在易兰珠之后成为新一代王者。而天山剑客的后代注定也是武林中顶级高手的存在,像桂仲明的三个儿子,桂华生剑术强劲,冒川生功力高深,像易兰珠的两个徒弟唐晓澜和冯瑛都继承了天山派剑法,后期潜力无限。

其实,在三女侠时期,一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天下第一就已经注定了!必定是由邙山派和天山派所把控着,吕四娘之后基本上就是唐晓澜夫妇,因为桂华生也是过早离世,归根到底这还是因为天山派才是正统。

本身,唐晓澜也谈不上一位资质极佳的人物,甚至易兰珠最开始遇到他时并未看得上,也只是将其收为记名弟子,只是后来才将其收为入室弟子,可是唐晓澜却是能磨,最终在吕四娘离世后,他又超越妻子冯瑛成为新一代的天下第一。

相比唐晓澜,冯琳的基础也更差一点,但是她到了中年以后,却也成为天下罕见的高手,一手飞叶伤人也极为惊艳。只是冯琳在三女侠时期也只是一个二流高手,可是到了中年以后,却直接成为天下前五的高手,这种飞跃着实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也暗示着天山武学的神奇。毕竟冯琳最终嫁给了武琼瑶的儿子李治,那么她肯定得到了武琼瑶的栽培,这也让她在后期能够得以飞跃。

从武学这个层面来看,梁羽生还是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正统观念,天山派武学堪称最强的,即便是别的门派出来一个绝世奇才,但是从长远传承来看,还是天山派武学最具有优势。而冯瑛和冯琳都学到了天山派武学,她们在后来都成为顶级高手,邙山派虽然出来一位绝世奇才吕四娘,但是在吕四娘之后,邙山派又开始没落。

这种顺延的顶级高手在梁羽生笔下很常见,极少出现意外的情况,反而在金庸笔下,往往出现年轻一代,如郭靖,杨过,张无忌,以及段誉虚竹这种开挂的高手,这就让情节充满了更多的意外性,也更吸引人。

梁羽生作品往往看了上部就知道下部的天下第一是谁,这样的延续总是缺乏吸引力,其实这也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梁羽生太偏爱天山派。

梁羽生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当属张丹枫,虽然个人始终最喜欢凌未风,但是很明显感觉到梁公对张丹枫的喜欢,以至于后来很多人物身上都有张丹枫“儒侠”的影子,像唐晓澜,桂华生,唐经天等等!然而,相比张丹枫,天山派的影响力却是最大,从霍天都开始一直到后来多少代都是顶级高手的摇篮,这也是梁羽生对天山派的偏爱,从晦明禅师到唐晓澜,天山派出了四代天下第一,估计梁羽生自己都觉得过分了,才创作出一个亦正亦邪的金世遗,但也正是对天山派的偏爱,所以天山派出现的人物,基本上都在后期坐稳了顶级高手的位置。

第二,正统观念太强。

梁羽生正派顶级高手基本上都是身具侠义的正人君子,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缺点,除了凌未风性格较为偏执之外,天山派这些顶级高手基本上没有太明显的性格,冯琳算是一个有性格之人,但是她也不是纯正的天山派出身!其实,有性格的人才最可爱,这也是金世遗堪称梁羽生笔下人气最高之人的原因。只是梁羽生太重视正统,像吕四娘,唐晓澜,冯琳这些,都是绝对的正义人士,所以他们也必然是未来的顶级高手。这种写法不讨喜,但是梁羽生创作又是批量生产,所以雷同情况太正常!

第三,作品延续性太强,偶然性太少!

喜欢梁羽生作品之人肯定喜欢梁羽生作品的延续性,但是大多数不喜欢梁羽生作品也在于此,太啰嗦。正是这种非常明显的延续性也使得主要人物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也正是这样,这些人物也就顺理成章成为顶级高手,不成为顶级高手也说不过去。所以,能够活下来就是王道,只要活到下一部,那么武功就相当不错,即便是最为平庸的钟展,到了后来也是天山派长老,武功不可小视!

所以,在梁羽生笔下,年轻之际很一般到了后来成为高手这种情况的确常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可读性,但是也是梁羽生的无奈之举!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梁羽生作品中为何很多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却成为顶级高手?

梁羽生、古龙、金庸被称为“武侠三剑客”,他们的作品也各有不同。

从内容上来说,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都注重历史事件的重现,古龙的小说却是基本抛开了历史背景,用感性来直探人生。

从小说的人物来说,金庸小说人物大多具有矛盾复杂性格;梁羽生小说的人物性格则更贴近生活,比较真实;古龙小说多写神秘怪异的人物性格。

所以说,梁羽生作品的人物,虽然是“武侠小说”的主角,但是人物“以侠胜武”。1977年他还在写作人协会上提出了 “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观点。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梁羽生创作的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成为顶级高手的原因了。

《七剑下天山》里的凌未风,武功盖世的侠客,出手不是搏杀,而是救。一出手就能把大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制服,面对敌人他也不会见死不救。他命运坎坷,16岁失去了圆满的家庭,投入天山派学剑,一学就是10年。这样勤勤恳恳,专心致志在一个师门的武侠,金庸的小说不曾有。就说郭靖,他的师父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上乘功夫就学了好几个门派的;杨过更不安分,小时候不得已在全真教接受“改造”,结果中途去了古墓派。

《萍踪侠影录》里的张丹枫,书生服饰华贵,好像是富家公子,实则是亦狂亦侠的朝廷高官之子。小说中初次登场就已经20岁出头,30多岁剑法步入成熟,40岁玄门正宗内功已经练到最上乘境界,成为天下第一剑客的他也再也不敢回中原,80岁创下【无名剑法】,年近90福寿双归。

金镛曾说:“古龙就是这么浪漫的人,与他的作品一样的浪漫,看着过瘾。而梁羽生的作品却要老实一些,也像他的为人。”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他认为,“武侠小说必须有武有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个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却不可以没有侠气。”

如此,与其纠结为什么金世遗少年是行为乖张、性格偏激,练功走火入魔;为什么练霓裳孤苦伶仃、天性良善却被冠之“玉罗刹”这样的魔鬼名声,不如细细体会梁羽生的“武林江湖”,他故事里的纷争不像金庸那么大气磅礴、是非对错,而是一种冷静的旁观,文笔神采唯美,突破江湖恩怨,更多的倾向于政治和时代。

(图片来自网络)

梁羽生作品中为何很多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却成为顶级高手?

作品中为何很多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却成为顶级高手?这个问题要从几方面来说。

首先在他写武侠小说小说的时候,年龄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他这个时候对传统思想是根深蒂固,所以写出的小说作品人物,在武学风格上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

简单地讲就是师傅教徒弟,只要师傅厉害那么教出来的徒弟基本都不会差,就算徒弟的天赋不是很好,只要肯努力那么最后一样能成为顶间高手。

所以他非常注重师门传承这个问题,正统论的坚定执行者,在尊师重教这个观念上非常的严肃,对那些判出师门的弟子,在作品中都没有好下场。

这样的 人物在他的作品中经常都可以看见,总之一句话就是武功的成就和后天努力是分不开的,只有努力了就一定能有收获。

其次是他写的武侠小说是延续了老派武侠小说的风格,这样的风格也制约了他对书中人物在武功学习和获得上的奇思妙想,简单的讲就是奇遇。

老派的传统武侠小说很少有掉下悬崖就能得到奇遇的情况,他在这样的传统思维下,延续了传统的风格,武功的高低虽然和所学的功法有关系,但需要自己慢慢的努力修炼才行的意识形式。

这样的情况也就让他的小说人物的武功高低和年龄基本划了等号,年轻人要想一下成为顶尖高手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所以在佣有了好的武功秘籍后,依然需要修炼很多年才能成为书中的顶尖高手。

正是这样的传统认识,才让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年轻一代很少有天下前几的高手,基本都是到了中年以后,才会武功大成名动天下的情况。

最后这和他本人的成长情况分不开的,他本人能有非常高的文学造诣,那是他自己努力学习和钻研的结果,而正的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明白有个好老师和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在书中他的各个主角人物的成长经历,都可以看作了他自己的成长经历的展现,所以他书里的人物在年轻的时候,就算有很高的天赋但也无法成为天下第一。

因为他本人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情况,他自己其实是非常清楚,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也是从中年开始,所以他的那些书中人物只有到了中年以后,才有可能名动天下。

这种代入式的写作方式其实现在依然很流行,这也是他作品中为何很多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却成为顶级高手的原因之一。

总之他写的武侠小说是传统武侠为主的内容风格,这样的小说写得很文艺,这样的内容和风格注定了他小说人物的情况,所以梁羽生作品中很多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却能成为顶级高手就不奇怪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果朋友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留言讨论,谢谢!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梁羽生作品中为何很多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却成为顶级高手?

很多人都有哪些,列出名字来!中年是顶级高手的人,在年轻的时候不普通!要么有一个好门派传承,要么有奇遇拿到好的功法!这些人在同龄人中都是高手

梁羽生作品中为何很多人物年轻时很普通,到中年却成为顶级高手?

梁羽生的作品实际就是人生的经历,年龄越大的人经历越多所以比年轻人更厉害,主要是都有名师交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