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媳妇在家连碗都没洗过一个,却说:“嫁到你家做牛做马”?

“我看你又飘了!”

我弟媳妇儿经常用这句话,来恐吓她的小儿子,二猴子。

她瞪着那双现在还是杏仁眼,但估计十年之后,会因为经常怒瞪,而沦为三角眼的眼睛,盯着自己顽劣的小儿子,大喝一声。

这意思就是:你再膨胀,迎来的是什么?一顿暴打!

对此,她的小儿子二猴子,早已心知肚明,所以有的话,妈妈不用说那么完整,孩子也知道下半的隐喻的是什么?为了防止挨揍,他决定收敛一下。

其实你可以把猴子妈与二猴子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父母与某种倒霉闺女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种理解,非常贴切。

怎么这么说呢?

因为二猴子的顽劣,也是猴子妈惯出来的。

以前小的时候在家里,孩子横冲直撞。猴子妈妈只觉得这很有趣,自己的孩子鬼马精灵,像一个疯狂耍动的开心果。她对孩子的任何表现都很纵容。

但问题是。没多久,二猴子就得按照普世标准,被送到一个“神兽之笼”里,进行关押改造了。

这是所有小朋友成长的必经之路。他们被集中在一起,由老师带着学习各种本领,大多数孩子都很听话,用充满了求知欲的眼睛望着老师,但是这里面不包括二猴子。

对学校的极度不适应,对纪律的极度不接受,让多动症的二猴子非常苦楚。

这时才发现问题的猴子妈,决定带他去心理医生那里求医问药。医生说:孩子学习障碍,得进行药控,还得送到特殊学校去。

对此,猴子爸很愤怒,把医生给骂了一顿。领回了自家的娃。猴子爸说:能念就念,要是不愿意念 就转学,我又不指着他以后考上985,上班挣一万块,老了养着我。

你看,二猴子这一点还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毕竟他有一个有一定实力的老爹,这位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二猴子想去卖烤串,那么他就愿意天天陪着小儿子BBQ,只要我儿子能够健康成长,成绩不要也罢!

不过,我说一个残酷的事情吧。这就是阶层的保底。

毕竟猴子爸爸创业成功了。自己已经属于那种两辈子不愁吃喝的阶段了。要知道在猴子爸小的时候,不爱学习的他,挨了他老姐,也就是我,多少打呀?

为什么呢?说1千到1万。我们的父亲去世的早,而他老姐我,没条件养他一辈子呀。

我知道猴子爸爸爱好音乐,我也知道他不爱学习。但问题是如果上不了好大学,他未来的前途如何呢?

往低里说,当时身体已经出现重大问题的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养他啊。我都被单位劝退回家了,病病歪歪的躺在床上,望着这个小我十岁的老弟,我只能下狠手了。

猴子爸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而且他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赋,七岁就能够作曲,但是,把他的音乐梦扼杀在初中的人就是我。因为我觉得以后他必须要上名牌大学,不能去当流浪歌手。他要有好工作,这样才能够负担的起,他和这一家子人的未来呀!

唉。说到底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

其实很多女孩子不也是这样吗?

出身于寒门,出身于那种斗升之家,父母有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家里有一缸白米,三间老屋。我们都是普通人,生活在这大浪淘沙,不进则退的时代里,又有多少父母能够保证,在孩子今后六七十年的人生里,都能祖萌之下呢?

那天听了一句话,觉得让人挺心寒。但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儿。

这句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才叫啃老呢,富人家的孩子都叫祖荫。

我觉得的确是。我知道很多有钱人的家庭里,设立了家族办公室或是信托基金。他们可以给孩子每个月发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生活费,让他们衣食无忧,让他们舒适躺平,让他们十指不沾阳春水,食住行有保姆。

就像是好多香港富豪一样,每一个子孙都有一份资产,凭借本金,稳妥投资,就可以覆盖一生了。这就是生下来就含着银汤匙的孩子吧!

有的的家庭没有这个条件,但他们也爱孩子啊。可他们给孩子的爱是“愚爱”,好多人都总说“愚孝”,实际上,愚孝固然不好,但愚爱更加可怕。

所谓愚爱,就是让孩子养成了一种,不符合于他这个阶层的生活方式。

我真见过那种双职工父母,把女儿伺候的舒舒服服,二十七八岁的时候,还大言不惭的说:“我在娘家就没做过一顿饭!”

有的时候想想,我都替她恨父母,你这不是坑娃吗!你从小把娃,放到一个非常自如的环境里。不加管束,一味放纵。让他翻跟头,撂撅子,去打碎餐厅里的玻璃碗,去爬到酒店沙发上,揪人家的名贵兰花,之后呢,只是微微一笑说,我们赔。二猴子的妈妈,以前就干过这种事。

二猴子在这样从来不被劝诫,从来不被约束的环境下,幸福地长到了四五岁,才恋恋不舍地被送到了幼儿园。

所以接下来,他就创造了“一年转三园”的成长奇迹,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很讨厌他,他去捉弄别的小朋友,他去揪老师的头发,他去爬到幼儿园的柜子上拽电线,拉窗帘,吓的老师浑身发抖……

还不算什么,二猴子上小学之后就更顽皮了,根本没法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的坐在座位上。他不停的扭动身体,就像是一只欢快的泥鳅。在一群老老实实的锦鲤周围来回瞎窜,这时候,妈妈才决定动用家法,擀面杖,小木棍,大巴掌…… 可为时已晚了,孩子就是这么皮!

不过二猴子也不算太糟。如果他屡教不改,再这么发展下去的话,爸爸决定把他送到一所私立学校。

听说那里的环境很宽松,只要学费交到位,老师甚至愿意抱着孩子跑来跑去的耍。家长一句话,我们家孩子有学习障碍,老师就会无限纵容,因为说白了,您的学费打到位了就行。

至于长大和就业呢?实在不行,只要孩子品行不坏,以后送到外国的社区大学镀镀金,然后回来干点小买卖,二猴子这种人也有个人缘,据说连媳妇自己都找好了。

他的“小童养媳”就是和他同样顽劣的“女版猴子”大朵朵,大朵朵两岁的时候,就会朝给她打针的护士吐口水。当然,看护她的保姆也没有管教她,于是这个女版的二猴子也让老师头疼。

不过大朵朵的家长和二猴子他爹差不多,听说她们家的条件甚至比猴子家还要好。所以她的未来也不用着急,反正这一对活宝,估计可能也不会参加高考,至于他们以后怎么样?家里的买卖用不着他们继承。大学里的学问,也用不着他们去研究。

这一对活宝,弄不好还能够留在父母身边,照看爹娘呢! 反正现在猴子爸和朵朵妈都想开了……

但有的人想不开呀。有的人没有那种经济基础!怎么想的开呀?

有的人就是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又怎么能够承受一个毫无生活能力,而且浑身出满了资产阶级生活习惯,懒惰庸碌的孩子呢?尤其还是女孩子,尤其还是以后打算进入婚姻的女孩子。

婚姻对她们来说,本来就只有一条路。就是平嫁甚至是下嫁。那些比她们家庭条件好的男生,是不会娶她们的。很多女孩通过自身的魅力上嫁,那也是她们有魅力。

我真见过来自贫寒人家的女孩深于心计,老于城府,她们和男人的相处方式,能用如沐春风来形容。她与男人的紧密关系,能用沉迷其中来表述!

而像这样被从小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傻闺女,自幼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察言观色的呆女子,哪有这种心机啊!

即没有心机,又没有本事。浑身还懒惰,不愿负责任。绝大多数这样的女孩都是继续下坠,下坠到那种还不如她们的家庭里。

她们中的许多人都嫁给了凤凰喃。

不是她们青睐凤凰男。是城市普通家庭不想接受她们这样的穷公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

这话很多人觉得刺耳,但是鲁老师这人天生就爱说大实话,管你刺耳不刺耳。焦大想找的媳妇是一个勤劳能干的,知冷知热的女人,给他洗衣做饭,生娃顾家。和所有城市普通家庭的男孩子的诉求是一样的。

像林妹妹那种吟诗作对,哭花泣月大小姐,必须需要贵族小姐的身份加持,巨额财产的拖底保定。否则,如果这样的女孩来自一个贾府三等婆子的家里,在经过媒婆,介绍给焦大,这种姻缘大抵是会失败的!

所以她们只能继续向下坠,向下找,去找那些急于在城市里落户的,刚刚从农村上城来的凤凰男。因为毕竟这样的女孩子还有一点微薄的嫁妆呀。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毕竟她们在城里,还有三间老屋。可是,真正进了凤凰男的家,她们的日子往往就更难了。

这里不需要吟风弄月,这里需要的是拾洗浆做,本来微薄的家庭条件,更需要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倍加努力。

于是这位三等婆子家的出来的林姑娘,要面对一份比自己母亲更加艰难的生活了。对她来说,那不是做牛做马又是什么呢?

所以贫寒人家即便是养出个林妹妹,也得送到破瓦寒窑之中,那这种林妹妹的婚姻生活会如何呢?

唉,我不敢想!

为什么媳妇在家连碗都没洗过一个,却说:“嫁到你家做牛做马”?

要不这么说,当初怎么好开口要彩礼呢?

为什么媳妇在家连碗都没洗过一个,却说:“嫁到你家做牛做马”?

懒惰不爱男人的渣女,无理争三分,没责任心,不好好过日子的,得了公主病,生活不能自理,不知付出代价,一味索取,不干活,喊累,委屈的怨别人,自己高高在上。

这样的女人没吃过苦,自私自利,没有正确的婚姻观,素质太差,适合独身,谁娶了谁生气。

为什么媳妇在家连碗都没洗过一个,却说:“嫁到你家做牛做马”?

我遇到过一件事,可能说明这个问题。

去年春节的时候,大姑姐三姑姐和她们的女儿来看婆婆,两个外甥女都二十六七了。也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了。

在婆婆家,也就是她们的外婆家,去了就是坐在那里一人一个手机,各玩各的,她们二姨我的二大姑姐给她们倒了杯茶,不知道那个手指碰到杯子边了,玩手机的外甥女看见了,立马站起来把那杯水倒了。我们几个舅妈姨姨的看的面面相觑,那两个姑姐却啥事都没有,认为正常。

做饭吃饭搬凳子有大人们做,两个小孩继续看手机。吃了饭,我去洗碗,洗了出来后一个外甥女皱着眉头说啥味啊,我闻了闻没啥异味啊,另一个外甥女说是洗洁精味。我才知道她们讨厌的味道是因为我洗了碗手上还有洗洁精的味道,可是这个味也不难闻啊,柑橘味的,再说我洗了好几遍手了,那个味道不可能一下洗没了。得挥发一会儿吧。

这下知道了吧,这两个女孩子当了儿媳,她就是啥也不干,你伺候也伺候不好,如果她吃饭时拿个碗递个筷子她们就会认为在你家做牛做马了。干了好多活啦。

为什么媳妇在家连碗都没洗过一个,却说:“嫁到你家做牛做马”?

这就说明她的自理能力不行,如果到了婆家连洗个碗筷都被认为是当牛做马,那她干嘛还出嫁呢?留在自己家里岂不是更好!

为什么媳妇在家连碗都没洗过一个,却说:“嫁到你家做牛做马”?

矫情呗。

矫情的人都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搞悲情主义。

我婆婆养了三个女儿,一到过节我们凑在一起,我就会听她们全家把自己站在制高点上矫情:

老大跟她老公说,如果俺爸爸活着,俺可不嫁给你,俺爸爸那么高的地位,俺找婆家可是得挑一挑……

其实,我大姑姐人长得很丑,和她老公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如果让我作为一个外人看,人家她老公娶她说明这个男人好说话。

老二会说她上班多辛苦,过日子多节俭,自从结婚后为她老公作了多少贡献,直到现在都残疾了,每天都需要她老公照顾,仍然止不住地道德绑架。

老三很正常,不仅人长得漂亮,利索能干,情商也高,关键是她老公根本不吃这一套,如果她这么说,男方必然开口就骂……时间长了,她也就不矫情了……

有一个规律,没本事的人特别爱矫情,内心自私的人也爱矫情。她自己没什么价值,又要道德感,只能靠嘴拉饥荒,让人厌烦。

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女人一嫁人就觉得自己是多么高风亮节地奉献一样。其实,女人找不到对象结婚也犯愁,我身边好几对大龄女孩的家长,恨不得配送一百万能把女儿嫁出去才好[抠鼻]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有几个人愿意当老姑娘。

既然不是什么紧俏产品,那就识时务一些,起码别再矫情了……你什么都不干还矫情什么?真正的牛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公公婆婆们,毕生的积蓄给儿子娶老婆,剩下的血汗给儿媳看孩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