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倍之死”,你怎么看现在的“幸灾乐祸派”和“哭丧派”?

那天有个大妈对我说,你们唐山又出人了!

我觉得这不是好话,一打听还真是!比上回打人的还恶劣!

师范学院的中文系老师啊,骂自己的同胞是``支那劣根奴’’!

大学教授呀,正教授呀,同志们,我心痛呀!

有的知识分子真是跪久了,让他站起来就头晕。跟大妈我一个症状。可大妈我是高血压加低血糖,身体跪久了,站起来头晕。他们是思想跪久了,站起来就头晕。

这个大学老师和我是一辈的人,而且这世界就这么奇妙,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就认识她。

通过五个人可以把世界上任何两个人联系起来,据说这是一条永恒的法则,但是我通过两个人就能把她联系起来了。

说实话,像她这样的知识分子在我的朋友圈里也有。

这一代五六十岁的知识分子,有的人受西方文化影响之深,侵入骨髓,深入脑壳,全被之迷幻住了。不分黑白,不辨美丑。

真是跪久了,盲目崇拜啊,崇拜的五体投地,四仰八叉。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外教傲慢的对我们学生说:你们中国哪有什么商学院呀?你们商学院的教材都得从我们美国照搬,你们哪懂什么商业呀?

我当时回怼到:我们不懂商业,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你们还没建国呢!

但是后来我被学校领导批评了,对外教不尊重!

同志们,我不服呀!他们无视我们5000年的文化,就仗着自己刚过了几天好日子,靠尖船利炮,巧取豪夺获得了资源。

之后呢?把自己包装起来。洗白了,一个个都以文明示人。成天指指点点地说这个不自由,那个不民主,这个不平等,那个太落后,可我们有的知识分子就真信了。

那是八十年代的时候,是我们这一波大学生求知若渴的时刻,那时候是我们国门刚刚打开的时刻,不得不说我们和西方的差距特别大,我们的GDP只是美国的1/20甚至更低,但这不是永恒的。过去,不这样,未来也不这样,只是在那个当下,那是我们国家经济的最低点啊!

那是多年战乱之后,十年文革初停,我们刚进入了一段比较平静的经济发展期,这时候打开国门看到的美英日法,各个国家都都非常先进。先进我们就学嘛,但先进也不能让我们跪呀!

学习先进与无限崇拜是两码事儿!

不可否认,西方在经济上是尖子生,我们那时还落后,于是我们努力,我们赶超,但是西方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不是尖子生,就像一个学习好的学生,也不见得就是品德高尚,学霸犯罪的事儿也有。不稀奇!

但是我们那一代的一些人,带着一副小迷妹的神情,把西方全都供起来了!

那时候,多年以来对自己民族传统认知的诋毁和轻视,造成了我们民族自信心的缺乏。

九十年代,我们单位接待了一个来自海外的华侨投资代表团,其中有个老太太发言说:我外子的骨灰还埋在大陆!

当时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学生,居然在底下悄悄问我:她外子是谁?她外边还有个儿子?

我只得回答说:外子就是过去传统女性对自己丈夫的尊称,女人称为内子,丈夫称为外子。

那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听了刺了一声,说:还是人家英语好,就没什么姥姥姥爷,大舅,表姨之类的,要那么罗嗦干嘛?

我对他说:那是因为外国人压根儿也没那么强的宗族观念,这和我们的渊源传统是不同的。

还有一次,一个大学老师和我一起去参加一个高级宴会,说实话,我都后悔叫他去。他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你看人家法国人多讲究,葡萄酒上来之后还要醒一下,让酒的芬芳更加充裕。

我当时就回怼过去,那是因为法国过去的葡萄酒里有很多沉淀,且还经常变质,所以需要放在一个容器里,先检查一下再喝。我们国家的传统酿酒技术,把这一关早就突破了!

许多知识分子对西方并不了解,对西方的文化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就是崇拜的五体投地,说实话,越是小地方的知识分子越这样,没有眼界呀!

你去看看英国白金汉宫,温莎堡里的陈列,那些精美的瓷器都是来自中国的,英国人最讲究的女士,就喝绿茶。中国的生活方式在清乾隆以前都是非常先进,非常优雅的。我们落后是后来的事儿。

有人诟病说:中国科举制度太落后了,所以社会不能进步,可是,你想想,在西方还是贵族世袭做官的时代,我们就已经摒弃了这一陋习,在中国,推翻了贵族阶层,能够让读书的贫寒仕子近身入政主朝,这是多么先进的政治制度啊,连伏尔泰非常叹息。

这样的事三天三夜讲不完!

我们自己的一些同胞,给日本人`哭三‘说出来,我都替她脸红。这样的举动能获得列强的尊重吗?

我早年在海外,被西方人歧视的经历,遇到过不是一次了。

有一年在英国,我在那家酒店的屋顶游泳池里游泳,饭店的侍者把我叫住,说:和你在一起的那位先生退房了,请你从这个游泳池里出去!

当时气得想哭,这是什么意思啊?人家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这样的经历我遇到了两次。这人长得比较寸,在西方人看来像我这种小麦色皮肤,身材瘦长,细眼睛的女孩就是他们眼中的美人,而作为一个中国的美人和一个西方人在一起,想干什么?他们替我脑补了一些丑陋的情节。就这样羞辱一个中国女孩,气得我要命!

后来我那个朋友打电话到客房经理那里反映。经理向我道了歉,但是依然是一副很傲慢的表情,她对我说:这只是我们工作上的失误。那个朋友后来很气愤,他认真的写了一封信给这家酒店的高管,他在信中说:我是你们的VIP顾客,但是你们让我的中国朋友蒙受羞辱,这是我不能忍受的,我从此将不在踏入你们旗下管理的酒店。

许多西方人看待我们的眼神一直是带有那种轻蔑的色调的。这是因为我们这100多年来的屈辱历史。

但是今天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我们在海外的购买能力,能够让西方的经济为之改变。无论是在巴黎还是在伦敦,任何一家五星级酒店现在都配有中文翻译智者,一个中国人出现在五星级酒店的行政层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了。

疫情期间,他们最想念的就是中国游客。从维也纳到匈牙利,从西班牙到奥地利。中国游客给他们带去了繁荣和财富。

但是就即便是在这样的当下,我们的国人,作为一个教师,还在辱骂自己的国民,心痛啊,同志们!

这跪了多久才能够养成的习惯呀?这是一种多么自卑的心理呀,这样的人怎么能为人师?而且是作为老师的老师啊!

唐山教师事件让人觉得很心痛,真的是滴血的那种痛,我们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他们的工资待遇是许多人很羡慕的,他们的社会地位是许多人遥不可及的,他们被很多人认为是很有素质,很有道德,甚至是高尚的人。但是在他们其中却有这样的害群之马,却有这样的败类人设,真是让人心疼。

网上总有一些人不屑一顾的说:

那种工资5000以下的人,反而会关心国家大事。

这种说法阴阳怪气呀!同志们,工资5000以下的是什么?是老百姓啊,他们为什么关心国家大事,那是因为当战争和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不会像有的人一样撒腿就走,投奔西方,他们会扎根于这片土地啊!

抗战的时候是他们在救国救亡,抵御外辱。建立新中国的时候,是他们用肩扛手提,拓荒建业。铁锹挖石油的,是他们,朝鲜战场上舍身炸碉堡的,是他们,在雪地里坚守阵地的,是他们。用生命的热血铺架铁路高桥的也是他们!

他们是我们社会的主心骨,他们是这个民族的硬脊梁!

骂他们的人,十恶不赦呀!

关于“安倍之死”,你怎么看现在的“幸灾乐祸派”和“哭丧派”?

关于“安倍之死”,首先不应带节奏!不存在“幸灾乐祸”派,那是中国网民的正常反应罢了,至于“哭丧派”,是某些亲西亲日的所谓公知学者演员媒体人当孝子贤孙的拙劣表现!

关于“安倍之死”,你怎么看现在的“幸灾乐祸派”和“哭丧派”?

没有幸灾乐祸派,只有爱国派,至于哭丧派,那就是汉奸派。

关于“安倍之死”,你怎么看现在的“幸灾乐祸派”和“哭丧派”?

我告诉你,其实有三派。

第一派,所谓的幸灾乐祸派叫法有失偏颇,应该叫民声派。多半生活在中国的工薪阶层,他们没有太多的圏圈绕。没有政治敏感性。心里怎么想的怎么来,直抒胸臆,这才是真正的民众情感。

第二派,哭丧派。公知,大V,被日同化的一部分人。具体是谁……咱就不说了。

第三派,蹭流派。在中国自媒体上,也要讲究政治正确性。毕竟网上都是幸灾乐祸的声音,对国家形象不太好。也就是投搞激增,审核还需100分钟那种。蹭流派一看这不行呀,一看哭丧派流量比前几天的大雨还猛,这谁不会,一时间“邻有丧 春不相;里有殡, 不巷歌……”充斥开来,妥妥的收割了一大波流量。这些人的粉丝普遍不高。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

欢迎讨论。

关于“安倍之死”,你怎么看现在的“幸灾乐祸派”和“哭丧派”?

理智的人,不悲不喜;正常的人,喜笑颜开;不正常的人,如丧考妣哭出声音。

关于“安倍之死”,你怎么看现在的“幸灾乐祸派”和“哭丧派”?

我不喜欢幸灾乐祸,但是对于安倍的死,别人幸灾乐祸,我也不反对。因为,无论是他父亲做过的事情,还是他下台后的不友好行为,有些人发发牢骚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同的人都有表达意见和看法的权力,没必要上纲上线。大家都是老百姓,发发牢骚,没什么大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