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单身女性这么多,她们真不想嫁吗?

“我不想因为结婚而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

这句话听起来很合理,但是我发现,这句话是造成大龄剩女,无法进入婚姻的一大原因。

从心理学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给自己的心理预值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心里,给自己做的自画像是不一样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四五十的女人,甚至是五六十岁的中年妇女在网上发出自己的照片,再写一段特别感慨的文字,然后问大伙:你说,我是不是显年轻!

这种人的心理年龄就是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小得多。她们很多人还停留在一个孩子的心态。就像个小朋友。我的小侄女儿咩咩,今年三岁。她每次穿上新裙子,带上 她心爱的珍珠发卡就会蹦蹦跳跳地跑出去,然后在电梯里问一个陌生人:“我的发卡好看吗?”大家都告诉她:“好看好看!”咩咩这才高兴。她就是个小朋友,其实我发现在许多大龄剩女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咩咩。

所谓大龄剩女,也是近十年来的产物。客观地说八五后到九五后女性中,选择单身的人占比较高。这一代人是在物质丰盈的年代里长大的,而且她们往往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是她们一直的人设。

同样是女性,不同时代,不同家庭出来的女性的差距,可谓非常巨大。打个比方,像我这种50多岁的大妈,走出来的那个年代就是艰难困苦的,而多子女的家庭,也让身为大姐的我,自幼持重。姐姐的角色在大学之后,就过度到了成熟女性,和一家之主的人设。

我们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当家大姑娘挺多的。一过二十岁,我们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成人世界,而且也乐于在这个新的世界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我年轻时交往过一个外国男朋友。他比我大10来岁呢。有一次,他邀请我去新加坡他的家里玩。我记得他家是在一个公园里,有一块小高尔夫球场,晚上我们在那里打球。新加坡地处热带,所以夜间高尔夫球非常盛行,晚上的时候,照明灯把球场打的亮如白昼,这就吸引来了很多动物。有一次,他正在我旁边站着。突然,我发现他身边爬来一只半米多长的蜥蜴,我立刻挺身而出,把他推到一边,上去挥杆就抽,蜥蜴被我打到了草地的另一端。这举动,让他觉得很惊讶。他说:“你为什么不会尖叫着倒在我怀里呢,而是把我保护在一边,自己挺身去打蜥蜴呢?虽然这蜥蜴也没有毒,但是我能看的出来,你没见过这种动物,也有一点害怕。你哪来的勇气,你还是个小姑娘呀?”

“24岁的小姑娘?你这句话修辞不正确。”我不高兴的回答他。

这就是每一位女性给自己画的心理肖像的不同之处。我是一个很成熟的女性,甚至有那种天然的母性流露出来了。我不觉得自己是小姑娘,更不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保护,我觉得我是一个成年人,应当承担责任,也乐于承担责任,照顾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但是,客观地说,现在许多所谓的三十多岁的大龄剩女没有这个心态。她们依然是一个宝宝,依然在父母的照顾之下生活。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走入婚姻去做一个成年人,对她们来说,是让人感到恐惧和踌躇的。

她们看到了许多人在婚姻里的劳心劳力。要和丈夫磨合。要和公婆交往,要和孩子斗勇斗志,要学会给孩子辅导功课,帮她画手抄报,给他默写单词,带她去上小提琴课……这些对许多 小姑娘来说,一点都不美好。隔着玻璃门看一看,就觉得头晕目眩了。

其实她们也深知,自古以来婚姻就是门当户对,比如一个收入二十万的女性。大抵上找到的也是一个收入二三十万的男性,顶多男方能提供一个落脚之处,有套小房子。这就已经很不错了!在大城市里,许多这样的房子还需要夫妻共同还月供然后呢。姑且不说公婆还年轻,不需要他们孝敬,只是婚后和丈夫的种种相处,育儿教子就已经让小姑娘们感到头疼了。

有一个网上挺有名的段子说的是,一个大龄剩女的自白:“我不结婚,只是因为懒。我不愿意逢年过节去公婆家,我也不愿意为丈夫洗内衣,我还不愿意生育孩子,然后坐月子身体变形,为孩子哺乳带她去上课。我更不愿意和丈夫为财务的事情吵架,为周末的安排拌嘴,所以我选择单身。”

这种说法也没有什么对与不对的界定。

我只是想说,其实这就是一个拒绝进入成年人世界的,三十多岁的大龄咩咩。就像我那个三岁的小侄女儿一样。她永远希望生活在父母身边,有人爱自己,宠着自己。大家都爱我。我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而接受那种婚后的柴米油盐,养家糊口,鸡毛蒜皮,抚育后代,这都是一个成年人的事,你怎么能把它压在一个幼小的咩咩身上的!

有人说结婚前我用兰蔻。可结婚之后呢,我只能用大宝。结婚前我吃酒店的下午茶,结婚之后呢?我只能吃麻辣烫。结婚前,我世界各地在旅游。结婚后呢,我只能周末在家陪着孩子,你说这结婚还做什么用!

是啊,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不美好,我们要和一个人相处磨合,然后开展人口繁殖,再把我们繁殖出来的人口加以教育培养指导,使他能够变成另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青年,而那时我们也像父辈,在养家糊口的道路上,越跑越远。任皑皑白雪染了我们的鬓边,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到一个辗转红尘的老母亲,这就是人的一生。春华秋实,四季交替,有种有收,景色不同。

打住!

有的人不要这样过一生,我要当一辈子少女。即便是容貌无法因为心态变年轻,但是我也不愿意承担的责任。除非婚姻能让我的生活进一个台阶。

比如年薪二十万的姑娘,想找一个年薪五十万有房有车,经济条件非常好的男性。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结合之后的生活品质,才不会因繁育人口,孝养老人而下降。丈夫的高资产对冲了养孩子的高投入。所以许多大龄剩女都在等待着,那个符合她条件的“有缘人”。

于是,蹉跎岁月,春去秋来。那个有缘人一直没有出现。但年龄却在一年一年的改变,有人穷极一生也不会等待到自己的意中人,因为五十万年薪的男性,只占打工人口总比例的7%,这还是在一线城市。

前一段时间我大侄子应一个朋友的邀请,把自己的资料挂在了他们的征婚网站上。一时间,他这个优质男性如搅动池塘的大泥鳅,在一片死气沉沉的相亲圈里,翻出了一阵阵涟漪。许多大龄剩女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实际上他对32岁以上的女性很排斥。可这个网站是以35到40岁的未婚女性居多呀。

其实受这么高教育程度,大家都不傻。大概看看网站上的相亲比率,就可以知道男女之间的条件匹配,是非常不对称的。“女性,35岁左右,年薪二三十万,白领,大学毕业,模样年轻。”这样的女会员一大把。而她们所追逐的,“年薪在五十万以上,未婚男性,40岁左右,一米七五以上,在北京有独立住房汽车。”符合这样条件的男性占比很小。我听网站的那个经营者说,比例居然是 12比1。男性免费入场,而女性却要交高达五位数的入场费。我的天哪!这竞争该多激烈呀!在这种“婚交所”里,女性简直就是内卷之王的竞争呀!堪比公务员国考。

但每一个大龄剩女都觉得已经等了这么久,离自己那成功的终点可能只差一步了。在拐角就可以遇到意中人了。为什么不能接着等下去呢?

如果没有能够遇到比她们高一大截资产的男性出现,那么她们就要面对的是,结婚后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就要面对靠自己的收入养家糊口这个局面。有的女性实在无法接受。

特别是在北上广这种大城市,高房价 奇高。可能要耗尽一个人半生的收入。所以有房是许多女性征婚的底线。同时,房子也成了男性征婚者入场的拦路虎,能打败这只拦路虎进场的幸存者,真是少而又少了。绝大多数的大龄剩女都要注定失望了。为了胜出,大家都在比精致,比漂亮,比谁更年轻,比谁更显得充满青春,但实际上呢?比赛的规则就是那么残酷。12 比1。

对于大龄剩女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她们的不婚不会引起别人的议论和歧视。虽然这个问题在网上有热议,但在实际生活中,谁会不会终身单身这样的问题,除了亲爹亲娘操心之外,其他人都是吃瓜看客,不过拿她作为闲时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但这又是一个最差的时代。12 比1的比率呀!姑娘们在内卷的赛道上残酷的PK着。

大龄单身女性这么多,她们真不想嫁吗?

想多了,她们更多的只是不想嫁穷人,也不想嫁真男人,而是找个听话的儿子或宠她们的爹,最次也是找个男佣使唤,前提必须是不差钱哦。

大龄单身女性这么多,她们真不想嫁吗?

想嫁但也不会赔了本

大龄单身女性这么多,她们真不想嫁吗?

不是不想嫁,是要求太高。高不着低不就,异想天开,高估了自己。男人结婚是要找过日子的老婆的……

大龄单身女性这么多,她们真不想嫁吗?

大龄剩女并非不想嫁,有些人甚至要求还很低。就比如我身边的例子,一个被父母胁迫、造就的一位大龄剩女。大学在校外认识了一个社会人士,父母不同意,大学四年学完爹妈强行让她回家,在家又认识了一个当兵了,偷偷摸摸地谈了三四年,又被爹妈发现了,嫌弃男孩家里男孩多,嫌弃男孩长得矮,长得不好,没学历,反正各种嫌弃,连着好几年女孩想领回来给自己父母看看,爹妈都不让进门,就这样又耗了几年,男孩受不了分手了,都说25岁是女孩的一道坎,在乡村更是。之后就是听说她的情感经历,不停地分分合合,父母要求现在也变低了,不在身边趾高气昂的说男孩要怎样怎样的了。曾经的女孩也有三十多了,变成一个大龄剩女,听说跑到新疆去当了一个公务员,过年也不见回来了。太强势的父母,才造就她的现在吧。

大龄单身女性这么多,她们真不想嫁吗?

想嫁,但要求太高,太挑剔,总找不到合适的吧!我村就有两位,快40岁了,工作也好,长得也行。说不想嫁吧!经常去相亲,就是挑,家族人都戏称老姑娘,农村人本来思想就保守,谁家把姑娘长到快40岁,父母压力可想而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