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式教育对孩子的童年阴影有多深?
先说个古令。
我小的时候看过一本书,是记载清宫秘闻的,里面说:一个老太监回忆起昔日西太后对德 宗的教育,他形容道:太后多有申斥!甚至于雷雨之时,使之于立于檐下,德宗深惧之。
意思就是说,慈禧太后经常大声训斥光绪帝。(德宗就是光绪皇帝)而且还曾经让他站在屋檐下,当时外面雷雨大作,吓的小光绪够呛!这些童年经历给光绪留下了深深的心里阴影。也有到了后来,翁同龢回忆起自己的这位弟子,他说“光绪皇帝性时常不悦,性有乖张!”意思是说,光绪的脾气不好,很暴躁,有时是处于压抑状态。有时则勃然大怒,总的来说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这脾气对光绪的执政水平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时候,他是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这也造成了他政治上的失败!
孩子有的时候淘气,父母喊两嗓子,其实也无伤大雅。毕竟情绪都是应当发挥出来的。压抑自己的情绪对谁来说都不太好。不过父母的情绪也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否则对孩子是个伤害。
比如一个熊孩子在淘气。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他,他还在淘气。这时候妈妈大吼一声:“你听不听话!不听话打你了!”熊孩子老实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教育手段,永远面带笑容的父母是很难做到的,而且效果估计也不太好!
但是有的父母的情绪本身就是失控的。是不稳定的。甚至是说是一种病态的。他们把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压力恐惧,困惑痛苦,都无缘无故的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这就像是二楼下水道坏了,直接把一盆污水泼到一楼阳台上了。你说人家一楼能干吗?可不就得找上来。但是孩子就不像一楼住户那么幸运了,毕竟他们还不是成年人,面对父母的“暴力执法”,也没有什么反抗的手段。只能默默忍受着。而这种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才是最可怕的!
我以前认识一个男士,从我和他相识没多久就发现,他脾气不好。我们在一起相处了一场,中间有感情,也有婚姻,但后来因为我身体不好,没法生育,这段婚姻就解体了。现在想起来和他在一起的八年时间,我总觉得有一分压力,或是一份劳累,这份劳累来自于什么呢?
他就像是一个从外国引进失败的生产线!你知道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下去调研。遇到过一些企业花重金引进了生产线,但是不成功的例子。我们叫生产线水土不服了!和原有的机械结合不起来,那个情况才麻烦呢!今天这儿坏了,明天哪儿坏了,一个厂子要准备很多工程技术人员。一会儿修这,一会儿修哪儿,产品质量也不稳定。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这样的生产线真是糟心,算是引进失败了!
这位男士的情况和这种让人糟心的生产线差不多。而我就是他的修理师和技术员。随时提心吊胆的等着他出什么毛病。他有时候会突然不高兴,而他不高兴的事情往往是一些不大的事儿,或是根本就不应该表达出那么强烈情绪的事儿……
比如,有一次我和他在家里。那是我刚午睡醒了,从楼上下来,晃晃悠悠迷迷糊糊的,这时突然听见他在楼下“啪”的一声,摔东西!原来是把文件夹摔在了地上了。文件夹外皮是金属做的,掷在大理石的地面上,做“金石之声”!紧接着这位男士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滚滚而来,吓得我一脚踩空从楼上摔下来了……
现在回忆起来,那是那种,前1秒情绪还很平稳,风平浪静,后1秒就踩地雷似的,能瞬间引爆的生活状态。虽然他骂的不是我,而是电话里的一个人,但是作为和他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我,也觉得很受惊吓!
而现在想想,他骂电话里的那个人是因为什么事儿呢?无外乎就是工作上的失误。虽然说工作很重要,在部队里尤其是要精益求精,但是反过来说,大家也会难免出错。出错的人不见得就得被吼!好好说指出来,就可以了。顶多再嘱咐上两句。何必这么大动肝火呢?这样对同事,就算是当下此时人家不敢发火反抗,那默默埋在心里,慢慢发酵的“以后走着瞧的路数”也让你受不了啊!这位男士后来还抱怨自己在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几次提升都升不上去。搁我要是领导,我也不提升他。明摆着,群众基础差,同僚关系差,和上级衔接差。他就这么一个“三差人设”,谁要他呀!
我以前以为他是官威大,装的。或者觉得自己傲慢不可一世!后来我发现还真不是这样。他这个人对很多事情的敏感点都非常低。就像磷一样,还没怎么着,自己就自燃起来了,他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有一次他和我吵架,说着说着他生气了,于是就抡开了给自己,左右开弓,四五个大嘴巴子!脸色铁青,浑身乱颤!我吓得立马坐地上了!
“咱有话好好说成不成。别这么大开大合,大悲大喜的。我一个心脏病人,实在是奉陪不起您。”这样的话我和他说了许多次。像我这种自幼全家亲切和睦,中正端详的人,实在是不理解那样偏执而又暴躁的性格。于是问了有关人士,人家说他是躁狂症!得上医院看病吃药!我觉得倒没那么严重,他就是遗传了他父母的生活状态!
据说他爸就是这个脾气。一不高兴就拍桌子,抡开了抽他大嘴巴子,解开皮带打屁股是常事儿。而他爸对他妈也是经常毫不留情地破口大骂!当然,他妈也不含糊,打架能上手,撕B敢动枪!武斗就是他们家的光荣传统!
看着这“暴力一门”,咱心里真是慌得慌!
其实他是个好人,但是就是这么个脾气,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最后晚景凄凉。怎么说呢?后来离开我之后,他对续娶之人还是如此暴力,甚至对人家实行家暴。就这种脾气谁跟他正经过日子,人家早就受不了了。他倒是不出轨,但这比出轨更可怕。儿子一大,媳妇就提出了离婚!
真到了离婚的时候,他又傻眼了。觉得自己离了两遍婚了,挺丢人的,想挽回。可是媳妇早就心灰意冷了,最后还是拂袖而去了。连儿子都不向着他!
我不能说他没错,只能说他很冤。
以他这个脾气,获得幸福的概率是很低的。说白了,他不懂得经营感情。他理解的感情就是两人一见,好就好到底。掏心掏肺,一个头磕在地上拜了把子,交头换颈。不好咱俩坏到底,见面不理,义愤填膺。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在他的思想里就压根没有“情商”这两个字,非黑即白的世界里充满了斗争!
但这不是生活呀!
暴力育子,给孩子带来了错的人生观。也给孩子带来了恐怖的性格!但是没法子,这种父母往往也是暴力育子的受害者,他们只不过是把这种错误的生活习惯延续下来了!
但是同样是遇到压力,那种在爱与温和的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是偶尔受到了指责甚至是打骂,也能够承受。因为他也知道生活的绝大多数情况应该是什么样。极少数情况可以是什么样。他可以把握这其中的尺度,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
我认识一个男人,精呱呱的,精得很!在老婆面前温文尔雅,在儿子面前更是笑容可掬。他小儿子曾经对他说:“爸,等你老了就得给我看孩子!”他爸问他为什么呀?小儿子告诉他,因为这世上你脾气最好呀!看孩子就得脾气好!
小儿子经常抱着他的胳膊在那里晃呀晃呀!大儿子喜欢抱着他的肩膀摇呀摇。他一把把孩子揽过来,用手摸着他们的脑袋,低着头微微地闻着他们头发的味道,给他们念童话书,这就是父慈子孝吧!
但反过来他也有压力呀!在办公室里也会拍案而起,破口大骂。但他知道那是对员工,员工不是我身边的亲人。我就可以放纵一点,或是在女友面前肆无忌惮的发泄自己的脾气。他也知道女友不过就是花中飞鸿,早晚飘落。我要抓住我人生的核心圈子。我要知道,我应当经营好哪段感情。那些人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家庭是我的根,也是我的归处!
所以他成了一个有A B面的人。在家里是好脾气的父亲,温文尔雅的丈夫。但在外面有怒有威。虽然员工也好,女友也罢,都对此颇有微词,但是也无可奈何……
我并不是说这样的人做得对。我是说这样的人有理智。他会把感情打包封装在好几个箱子里。人不可能没有脾气,尤其是从事一些压力大的工作。不在那个位置上,你都无法了解他所受到的那种极大的压强,和对他心里的挑战。为什么很多高管都有抑郁症的情况,就是如此。但是面对压力,他能够在感情上收放自如,自我缓解!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给予他的能力!
一个人的情商高低,不是指见人都说好话,八面玲珑,永远笑眯眯的。一个人正常的情绪也不是全然没脾气,总是在压抑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的收放,但这其中的尺度就非常重要了!
就像是骑自行车。刚骑自行车的时候把不稳,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但是会骑了,就知道,把应该是放在中间,保持平衡。慢慢地驾轻就熟了。会骑自行车的人,把是非常稳的。但实际上他也是在左右角力,这其中的功夫,就是一对感情稳定的父母传给他的“绝技”!
其实再回到开头。我特别同情德宗。我姥姥总是这么称呼光绪皇帝。他在一个非常压抑的环境下长大,一个暴躁的监护人培养着他。他从小经受的是恐惧和训斥。长大之后的他一方面性格懦弱,一方面脾气暴躁,在生活中我见过好几位像德宗光绪帝中这样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悲剧的主角!
个人的悲剧。历史的悲剧。其实如此想起来,能够有一对称职的父母来爱护自己,就是人生一大幸事呀!
不求红衣白马,气吐扬眉。但求家宁事顺,柴米安心! 咱老百姓能有这份福气就足矣了……
吼式教育对孩子的童年阴影有多深?
吼式教育对童年的孩子造成不自信、暴躁和孤僻的特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比较严格。好多父母认为三句好话不如一木棒。当孩子犯任何错误的时候,父母就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呵斥孩子,甚至开启男女混合双打模式。这样管教孩子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
1. 吼式教育使得孩子非常不自信
如果父母经常批评孩子,孩子的心里就有了阴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人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父母就会责备孩子。这样,孩子遇事就不知如何做是恰当的,做事就缺乏主见,唯父母的意见为上策。
我们要告诉吼式教育的父母:每个孩子的能力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父母要正视自己孩子的能力,发现孩子的长处,培养孩子的强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 吼式教育使得孩子脾气暴躁
吼式教育的父母经常会打骂孩子,这样,孩子的内心会非常压抑郁闷。当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的时候,他们就凡事与父母作对。更有甚者,孩子会以父母打骂自己的方式对待父母,大打出手。孩子在学校里若遇到问题,也会以暴力的方式解决。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发展下去,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我们要告诉吼式教育的父母:孩子的成长以父母为榜样。父母要以爱的方式来养育子女,要培养孩子的爱心。
3. 吼式教育使得孩子性格孤僻
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性格。好多孩子小时候活泼开朗,但因此会犯一些小错。如果父母因此就打骂孩子,孩子的情绪就会非常压抑。孩子因为一点小错就受到父母的打骂,这样孩子就对父母望而生畏。长此以往,孩子紧张的心情不能及时宣泄出来,导致孩子不愿和别人说话。
我们要告诉吼式教育的父母:活泼开朗的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而性格孤僻的孩子会被社会边缘化。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要培养孩子社交的能力。
吼式教育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然而,吼式教育的结果是父母心里痛快了,而孩子的教育却出了问题。我们一直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我们以吼式教育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首先学到的就是:当人们遇到棘手问题时,大声吼叫便可以解决。这是非常错误的教育理念。
吼式教育对孩子的童年阴影有多深?
不知道,反正我经常吼。
昨晚放学让儿子做三道数学题,老师布置的任务。他说英语课时作业本还没写完,等他写好已经十点,我一肚子火,又二十分钟才做好三道数学题,一边做一边喝水还时不时的抠抠鼻子,我一检查,错了两道[发怒]
接着订正,又写了五六题,怒火一直不能停,一直写到十一点二十,不睡觉不行了,半夜了怕扰民又不能打他,只好吼。
今早五点五十就起来去早读,感觉他今天白天会困。
在暴打和吼之间,不得已只有选择吼。
吼式教育对孩子的童年阴影有多深?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还是要倡导对小孩子实施快乐教育。建议家长阅读一下《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该书对孩子实施快乐教育有比较完整、系统的阐述。
吼式教育对孩子的童年影响因人而异,或者会让孩子产生胆小、怯懦的性格,或者会产生叛逆、倔强的性格。无论何种性格的养成,责打与吼骂均不利于孩子完善人格的培养。
我们都说家庭教育的影响要比学校教育的影响大。孩子的日常表现其实就是父母言行的复印件。
父母对孩子会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以学习为例,父母如果喜欢阅读书籍,孩子也会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如果喜欢写字与书法,孩子也会受到书法的熏陶。父母如果喜欢运动,孩子也会表现出对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对于小学阶段学科学习而言,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数学,可能是受到父亲或母亲的间接影响。比如如果孩子感觉爸爸、妈妈害怕数学,那么孩子也会害怕数学,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习好,数学成绩高,那就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讨厌或者害怕数学的态度,而要表现的更积极,这样的态度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孩子。
吼式教育对孩子的童年阴影有多深?
我小时候我妈就是这么对我。
小时候的我感觉畏畏缩缩,胆小怕事,不敢表达自己。
有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崩溃。
虽然告诉自己不能这么对待我的孩子,但是偶尔也控制不住对孩子这样。
吼式教育对孩子的童年阴影有多深?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进行吼叫式,责骂式的教育方法,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受教育时学到知识,和找到自己错误行为的原因后果。以便在以后的成长中得到经验教训,学到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家长对孩子吼叫式的教育,不单单只是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让孩子变得胆小,自悲!不愿意和人交流!所以吼叫式的教育是家长最失败的教育方法
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
1,在孩子犯错时,家长要坐下来耐心听取孩子的想法
2,对孩子的错误进行分析指出孩子犯错的原因后果
3,心平气和的对孩子进行心服口服的教育
4,让孩子在家长的批评中认识错误,自觉承认错误
5,告诫孩子同样的错误以后不能再犯
6,告诉孩子要承担犯错的后果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优秀的基础!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请家长给孩子耐心的教育,杜绝吼叫责骂式教育!让孩子身体心灵健康,助力孩子成为品行优良,学业优异的孩子
我是@梦雨幼儿教育 育儿导师,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理念知识,为家长在育儿和教育孩子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