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惯现在的孩子没上没下没教养的样子,是我跟不上时代了吗?
这种情况特别多!
去年我在上海的一家大商场里,看到一个小朋友偏要买M C M那个牌子的一个装饰品,一个半人高的大皮兔子,棕色的兔子笑容可掬地站在橱窗边。那个熊孩子偏要!就要!马上要!
可人家也不卖呀!那是展览品。于是孩子就不干了,坐在地上就开闹。一对年轻的父母,看了看自己的宝宝,表示无奈。向前走开了,带孩子的估计不是奶奶就是姥姥,因为她和那个胖小子长得特别像,都是圆圆脸。这位老太太就成了孩子的出气筒。孩子坐在地上又哭又闹,看看父母已经走了,气的站了起来就伸着小腿踹老太太。这个三四岁的,胖胖的小男孩,居然动手打老人出气!
哎!像我这种大妈看了真是接受不了。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身在富贵人家,所以宝贝的出奇!
去年我在上海弟弟家住着的时候。他们一个邻居家里有个小男孩。好家伙,活赛真龙转世,麒麟再生。他们家专职看护这个宝宝的有妈妈,姥姥,保姆,还有一个育婴师。四个人一块儿伺候这位“小皇上”。那个小男孩只要出来玩,必得两个人跟着。有一次小男孩在花园的木走廊上快活地跑,这时妈妈出现了,她看见保姆和那位老太太是处于与孩子距离大概5米的地方,于是勃然大怒。把那二位看孩子的骂了个底朝天。保姆不好意思了,赶紧过去跟着宝宝,留下老太太专职负责挨骂!
后来听街坊说,那个老太太是这位女主人的亲妈。因为看孩子不力,已经挨了好几次骂了。老人也是面无表情,看了操作习惯了。这样的家庭传统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中国的传统家庭是一个金字塔。处于塔尖上的是年长的老人。就像是红楼梦里的贾母,或是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爷。他们是一家之主,也是家族的凝聚力的象征。大家围绕着老人,所谓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围绕着这个前提进行的。
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七岁那年,我到了北京。在家里住了没多久就去姥姥家了,姥姥那时候快80了。我每天要早起,赶在老太太起身之前,把保姆热好的洗脸水给老太太端到屋子里,还要蹑手蹑脚地摆上两条毛巾,一块儿肥皂,润肤膏护手油。除此之外,还得在厨房里备好了菊花枸杞的茶水。那是给老太太专门洗眼睛的。就这么零零落落的一大堆,都要拿到老太太的外屋去,听见里屋有动静了,再溜进去伺候。
我一边跟老太太说话,一边帮她穿上衣服。然后她会渡到外屋来洗漱,而我在里屋给她整理被子。这是三字经里的“香九龄能温席”,也是二十四孝里的“安枕温衾”,这是传统的中国人与长辈的的相处之道。
所有的奉献与资源都是指向长辈的。比如说家里有个好吃的东西。我记得那时候是80年代初,一些新鲜的水果也可以在餐桌上看到了。父亲一有什么新鲜果子就给我送来。那些什么我没有见过的杨桃,鳄梨,荔枝,菠萝蜜都是先选上上分,给老太太尝尝。第一口永远是老人的。然后才是我的。不过老太太一般情况下只吃上一小口,就微微笑道:“嗯,这个味道有点怪。你尝尝。”特别是我爱吃的荔枝,老太太总放在冰箱里给我留着。留着留着都不新鲜了,只能扔掉了,怪可惜的。
说实话,通过照顾老太太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如何“上人见喜”如何“有眼力劲儿”,这些话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明白了,可是我说一个词他们就懂了那就是“情商”!
如何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能够观察到别人的藏于内心的喜怒哀乐。能够读懂对方所思所想。这些本领我以前以为所有的孩子都具备了。但当我真正进入社会,进入新的家庭,甚至是自己组织家庭的时候,我才发现真不是这样,很多人真不明白。
我在灵巧的做着四则运算的时候,有的人还在背乘法口诀,而有的人还在搬着手指头算3+5呢!我如今年龄大了,而且在网上别人也不知道咱,也看不到我,所以我也想自夸一下,这些本领让我受益终生。
我是一个先天资源非常匮乏的女性。要容貌没容貌,要健康没健康,要家世是个孤女,就是这样的一手“电话号码”似的差牌,居然能够在社会上,在婚姻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到现在看来,混得还比一些资源好的女士得法,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小的时候,拥有那种去爱别人,照顾别人的经历。因为在我们的家族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我们是以长辈为中心的。之后是父母,再其次才是孩子。
即便是像我弟弟那么娇气的一个小男孩。父亲在的时候,也经常让他在出门时帮着妈妈拿书包,提着小伞。夏天热了,看见妈妈流汗了,父亲就抱起弟弟拿着手绢,让他给妈妈擦汗。这一幕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弟弟一辈子都很孝母。说起来这是一份私德,但其实这也是一种能力!由孝带来的能力!
弟弟长大之后,看似少言寡语。但是他给人的感觉很诚恳。很持重。而且说的话句句到位。他在单位里是领导。能够拉起一个杆子,吸引很多人在他身边,这种能力其实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有目的的开始培养了。
那就是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对他说:“你是男子汉,以后要照顾姐姐和妈妈。你是这个家的希望。长大了要担当重任要支撑起这个家!”
那时弟弟才多大呀!也就是五六岁的光景。父亲就这样教育他,他仰着小脑袋听了听,然后嗯了一声,重重地点点头。很多人说我弟弟是“阿尔法人格”。即天生的领导者。其实哪有什么天生,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我记得有一次,父亲带我们去吃西餐。他和母亲都坐在那里,然后他告诉弟弟说:“去找服务员阿姨要一份番茄酱,一份淡奶油。”弟弟就跳下椅子,颠颠地跑去为我们服务。而作为姐姐,我则可以坐在那里安静的吃着,看着弟弟为我们跑腿。
那时大饭店里的服务员,服务也不怎么到位。都像大奶奶似的,没事都在墙根那儿站着聊天。于是一顿饭下来,弟弟要跑好几趟。有时拿来一样什么小点心之类的他,就立刻爬到椅子上赶紧往嘴里吃两口。然后又喝两口汽水,再抬起头看了看我们,长出一口气:“呀—-。你们谁还需要点什么?”
每到这时妈妈总是舍不得他。妈妈摸着弟弟的脑袋说:“小弟辛苦了,快吃吧!”弟弟骄傲的说:“没什么,我是男孩儿。”
我现在总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吐槽“伏弟魔”。就是那些父母让姐姐为弟弟提供各种资源的事。
其实,怎么说呢?我觉得如果父母没有那个能力,而姐姐具备了拉扯弟弟的实力,帮助弟弟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我也是这样过来的。父亲去世之后,我支撑弟弟出国读书,获得学位。我觉得作为长姐,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我特别看不惯的是,有一种家长,把弟弟宠得像个大宝宝似的。剥夺他的独立能力,像养宠物一般养着他。让他永远不长大。永远在那里坐等姐姐的供给。给他买房买车,然后还觉得姐姐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却不想到自己长大了,应该如何回馈姐姐。“姐姐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我都应当10倍的报答。”这种感恩的心,没有被伏弟魔的父母植入儿子的胸膛。真是太遗憾了……
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让人唏嘘不已的事。
有的孩子为了找父母要钱,大打出手,甚至有闹出性命的极端案例。还有一个北大毕业的父亲,被女儿污言秽语的在网上臭骂。就因为他给女儿的零用钱太少,不够女儿在国外挥霍的。
我弟弟有一个朋友,如今也是五十多的人了。用弟弟的话说:“老赵觉得自己的后半生都暗淡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儿子对他非常不好。这位法国大学的公子哥,经常把父亲臭骂一顿。前一段时间,刚从父亲那儿又“咖哧”了上百万欧元,供他在法国挥霍。有一次,父亲刚给他买了一辆迈凯伦跑车,他和父亲吵架之后,一怒之下,故意把车撞报废了。如今老赵简直像遇到了讨债鬼一般。用他的话说:“我现在万籁俱寂空,生意是不可能传给他了。这个儿子我养报废了!”
其实,我看到还有更多的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父母,也是在如此的宠腻孩子。他们把微薄的资源都用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无限制地索取,自己则竭尽全力地付出。可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就是废物和笨蛋。没有给自己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生活环境,没有能让自己成为富二代,所以父母就是罪人。
“你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这公平吗?你对得起我吗?”
我觉得这句话,是我所有听过的话中,最让人气愤的一句毒鸡汤!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孩子和父母长辈的关系,是他与其他人的社会关系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对了,以后和老师同学,朋友同事,配偶子女的关系都会顺畅。但是,如果这一步关系被错置了,那么一切以后的关系都会很拧巴。
孩子会觉得委屈。为什么他们对我不像我父母那样?
为什么我要去经营与其他人的关系。她们不是应当天生就爱我吗?
老公不就是应当宠我吗?我在家里就是被这样对待的呀!宠妻狂魔在哪里?
面对这个对不起自己的世界,孩子手足无措,心理扭曲。
我弟弟曾经说过一句话:“对父母不孝的人,我绝不会委以重任。因为不敢用!这种人天生反骨。”
后来我问他,如果是父母做得的确不对呢?他说环境造就人,如果是在那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心理一定和常人不同。所以我也不敢冒风险用他。
其实这句话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成立的。“不孝者不交”。很多人都非常认同的一句话。尤其是在一些成功人士当中!
所以不要再培养这样的人了。不要再培养这种对家庭和社会充满怨恨与戾气的人了。因为他们会行驶在社会的逆行道上!最后 被碰到头破血流……
看不惯现在的孩子没上没下没教养的样子,是我跟不上时代了吗?
不是你老了,是这种家长报应在路上。前几天我同事一个老师傅,闲聊天说他孙女 好像三岁多点吧,嫌爷爷白天睡觉打呼噜扇爷爷脸叫起来的。爷爷拍了孙女手两下,也没多重那种,奶奶还说爷爷不该跟小孩一般见识。我就忍不住说这师傅的老婆是后的。啥玩意儿啊,小辈就是小辈,开玩笑有些话有些事也不许做。我孩子六岁顶撞我婆婆,我让孩子抄了一百遍对不起,我错了!孩子抄完第二天早上拿着去跟她奶奶道歉,保证不许再犯。下次再犯抄一万遍!老人也许有时有错,转过身撇撇嘴,不开心时不往上凑已经是我最大极限。那些顶撞的话,行为,丢人啊[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看不惯现在的孩子没上没下没教养的样子,是我跟不上时代了吗?
现的家长关注孩子成绩的多了,关注孩子教养的少了!
许多家长以为有好成绩就会有好未来,殊不知,没教养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最大障碍和绊脚石!
看不惯现在的孩子没上没下没教养的样子,是我跟不上时代了吗?
不是你跟不上时代,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太宠着孩子了,这样的孩子早晚会报应到他们自己身上。
这两天一个视频在网上流传,一个男孩儿看不出多大,但看身形已经接近成年,把他妈妈按倒在沙发上,一边教训她妈,一边还跟别人说录下来没有。
他妈妈就在那儿求饶,求他儿子不要打她,看完视频一点都不同情他妈妈,因为他妈妈中间说了一句话“你不要打我,我是你妈,不是你女朋友。”
就冲这句话,就不值得同情,打你不行,别人家的女儿你儿子就可以打吗?
这样的家长(教育孩子肯定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教育出这样的孩子,现在报应到自己身上了。
孩子必须从小立规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最起码的做人准则要有,不然你不教育孩子,最后社会会帮你狠狠地教育孩子。
看不惯现在的孩子没上没下没教养的样子,是我跟不上时代了吗?
妯娌儿子就特别没教养,经常骂人,别人都讨厌他,他们还乐滋滋的,说他聪明不吃亏,和妯娌对骂对打,妯娌打他婆婆还护着,有时婆婆打他妯娌又护着,他知道不管怎样都有人护着,根本就没有哪些事不能做的意识,全凭他兴致,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却很怂,别人说他都不敢吭声,我从不惯他,也不打骂他,就是有点怕我,他们都不在的时候,他想要在我面前做啥会征求我意见,我不让他做就不做
看不惯现在的孩子没上没下没教养的样子,是我跟不上时代了吗?
不管什么样的时代,孩子对长辈呵斥、甚至动手动脚攻击,都是不对的!所以并不是题主跟不上时代,而是这个时代很多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现在很多父母只重视孩子成绩好不好,才艺多不多,并不太注意孩子的品行。别说题主看到的读一年级,已经六七岁的孩子,在更小的孩子圈里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出现,只是孩子小,动静没这么大。
我们同一个小区,跟我家孩子同一年的一个妹妹。因为年纪相当,婴幼儿时期遛娃经常碰到,有时候也会就育儿问题进行交流。那个时候,孩子大部分是时候是妈妈带的,等孩子大一点会走路了,姥姥带出来玩的时间更多了。
妹妹走路早,八个月就能站起来,扶着东西走,开口早,一岁左右就开始有语言,后来也确实很会说。姥姥经常在外面炫耀孩子这样能干,那样特别优秀。孩子仿说阶段,跟着别人学说脏话,姥姥还夸夸其谈孩子好聪明,听一遍就会说了。小朋友之间有一些小摩擦,姥姥也教孩子要打回去。有时候甚至是妹妹自己先去惹人家,被对方还了手,妹妹没打赢,哭着找姥姥告状,说对方打了她,姥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问都不问原因,直接怂恿妹妹打回去!
毕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娃,我跟她妈妈也很熟,忍不住就发信息跟她说姥姥带娃,娃说脏话,姥姥夸赞娃很聪明的事。她妈妈完全不听,还以为我是在羡慕嫉妒恨她家妹妹。原本我跟她妈妈关系还挺好的,她是平面设计师,生了娃也一直在接私单、做兼职,我是做影视编导的,同样生了娃辞职后也一直在兼职,我们还因为某个业务合作过,关系还是挺好,就因为我说了她娃说脏话,姥姥还称赞这个事,后来就慢慢疏离了。当然我也看出对方的态度,就说了那件事之后,也不再多管闲事,反正也不是我的娃,爱咋咋地!
这里要说明一下,之所以妹妹的妈妈对我告诉她孩子说脏话、姥姥还夸赞的事反应大,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家孩子是发育迟缓,除了大运动,其他什么都比同龄人落后很多。妹妹在跟着别人学说成句成句的脏话时,我家娃还只会喊爸爸妈妈。可能她觉得我是羡慕嫉妒她家孩子,才那种态度吧。因为那件事后不久,孩子姥姥就经常在小区说:自己娃不会说话,人家话说得溜,就嫉妒,还去跟娃妈妈告状我没教好孩子……
这个事发生在孩子一岁多不到两岁的时候,现在娃都快六岁了。妹妹现在就是那种特别厉害的妹妹,动不动就要去指使别人,还经常骂她姥姥,最让人吃惊的是,她会说谎!就在前几天,我们在排队等小区的观光电梯时,她一直在那里跑来跑去,还时不时碰到排在前面的两个小朋友,其中有一个本能的用手挡着,就怕她撞到自己。她姥姥也不管,只是在那里说:“xx,过来排队哟”。但妹妹完全不听,一直在那里串来串去,结果鞋子一滑,一下子头往后仰摔倒在地,摔的瞬间她又差点碰到前面用手挡的小朋友,小朋友仍然是拿手挡着的。姥姥排在后面,看到妹妹摔倒哭得很厉害,马上上前问:怎么就摔倒了!妹妹就指着旁边的小朋友说他推的!小朋友当即就说了自己没有推她。但妹妹就一口咬定是小朋友推的,小朋友的家长当时在玩手机,没有看清楚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听到妹妹说是小朋友推的,立马就责备小朋友。正当我忍不住要说事情真相的时候(因为孩子小时候发生的事,对于别人家孩子的问题,只要没惹到我家孩子,我是绝对不会说什么的,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出来说明事情缘由。只是心疼小朋友被冤枉,心里得多大阴影,忍不住就想说了),一旁排队的另一个大男孩估计也是看不下去了,因为妹妹姥姥一直在嚷嚷:你怎么能推她呢?你知不知道摔倒脑壳不得了,出了问题卖了你都赔不起!大男孩也看到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然后就说了,他一说,我和另外一个也看到事情发生经过的婆婆也跟着附和、作证。被冤枉的小朋友没有哭,我看她的表情是有点不服,也有点委屈的,大概是觉得自己的家长都不相信自己,在别人指责自己时也没维护自己。而妹妹在有几个人同时作证的情况下,还一口咬定是小朋友推了她,还不服气的用力推了大男孩,骂大男孩多管闲事。这场闹剧一直到电梯到了,大家都进电梯了,妹妹还在哭闹着骂人,还想打我和另一个作证的婆婆,直到大男孩说了句:“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撒谎,被戳穿了还打人、骂人,以后总要得到社会的教育”时,姥姥大概是觉得没面子或者说大男孩高高大大的,还有其他人,她横不过,就凶了妹妹,让妹妹闭嘴,谁知妹妹反过来大声呵斥“你闭嘴!”……最后电梯到了,电梯上面是马路(重庆的特色),大家各自散了,后面怎样发展,我因为要带孩子去上语言课,也没停留观察了。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现在在想,妹妹这种……以后会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谁都敢打、谁都敢骂,还公然撒谎。他们家就是那种特别重视娃的成绩、才艺,好像对例如自己摔倒了还冤枉别人这种事并不太在意。妹妹是真的很聪明,还在外面学主持,很会说,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学那些学前知识也学得快,她姥姥经常在小区夸妹妹好聪明好聪明的,并且说得很细节。特别是一起聊天时,如果知道对方的孙子(女)还不会十以内的加减法或者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等,她更是抓到时机踩低捧高。所以我很少接触她,我们家孩子发育落后,更是她踩低捧高的最佳人选,但我肯定不会让她那样来说我的娃。有时候年龄大点的婆婆、爷爷看到妹妹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好强啊,打了别人没打赢,反过来咬一口呀,凶她爸爸之类的,会说“要管管,大了不得了”。但姥姥,准确的是说他们家大人完全不在意这些。
你别说正常的小朋友了,我们家孩子因为发育迟缓,下午在特教机构上课,接触了很多智力缺陷、发育迟缓、自闭症小朋友。尤其是有的自闭症小朋友们家长,很多做法就很迷。我在机构三年看到的自闭症小朋友,只有几个伴随着发育迟缓或智力问题,也就是我接触到的大部分自闭症小朋友智力都是正常的,他们更多的是行为、情绪问题。一些摸不着头脑(需要进行行为分析)的、会影响到他人的行为或者是不被他人接受、容忍的行为。我个人觉得对于这类小朋友就要特别重视行为问题,好好引导,或转移注意力或进行行为替代(找一个大众更能接受的行为替代)。但他们好些家长都只重视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孩子会复述绘本了、孩子会计数了……结果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有的孩子是越干预越严重,因为孩子慢慢长大,早期不注重控制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开始也许只是自己莫名其妙的跑上跑下,后来就可能变成跑上跑下的同时去撞击挡他路的人,并且孩子越大,动静就越大。
有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就这样一个特殊群里内部都还在互相卷,难道不是应该更加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吗?至少——大家都有各自的问题,谁也比谁好不到哪里去呀!
我们最近换了机构,一到新的机构,就有一个家长看到我家孩子问几岁了,我说五岁多了。对方说,五岁多了还不会对话呀,我孩子跟他年纪差不多,同一年的,已经会……会……还会……当时接她的话,纯粹以为对方想熟悉了解一下,毕竟之后常常见面,孩子可以一起玩,大家也可以相互帮助的嘛,结果……所以她一番说我家娃怎样怎样不行,她家娃怎样怎样能干的时候,我只是淡淡答了一个“哦”。不是我善良或者懦弱,而是有些话,我和我的孩子能承受能面对(我家孩子因为之前在一家幼儿园被欺负过,所以特别重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分辨能力。不是自己父母的话,他不会受影响的),我担心她和她的孩子受不了并且受伤。比如当时她那样踩我家孩子夸她家孩子怎样怎样能干,我就在腹诽:那又怎样?还不是入不了学,还不是要办缓学!像我们这个群体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就算最后能进入普校,问题也是很多的,像这个踩我们的家长,都没看懂问题在哪里,她完全不重视自己孩子的行为、情绪问题,现在孩子上幼儿园的能力都没有,之后读小学可能更难。
题主看到的现象,不是你跟不上时代,而是这些父母都走在越走越窄的路上。本来想说走在报应的路上,又担心让人觉得我又在羡慕嫉妒恨、心里不平衡了~[捂脸][捂脸][捂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