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想念却不敢打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有一只著名的钢琴曲叫“少女的祈祷”。是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夫斯卡的作品。人如其名。这个女钢琴家也是在少女时代写的这首曲子,不久便香消玉殒了。她宛如古典音乐大观园里的林黛玉。

这首曲子是我弟弟最喜欢的钢琴曲之一。每每弹奏起来,他经常会闭着眼,醉于享受。曲子的音符都早已烂熟于心了,当指下的连音敲起的时候。他半闭着眼,侧着头,微皱着眉,一片安详。仿佛心脏都在跟着琴键一起颤动。

曲调悠扬,凄美浪漫,这支曲子在他的心中属于一位:永远的少女!

……………………………………

前一阵儿 ,弟弟在网上买了一个冰墩墩。我以为是给他儿子的,后来发现不是。他把这个冰墩墩连同一些其他物品寄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原来这是给他的女神的!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处白月光。或者说,都有“少女的祈祷中”中的那位纯洁的少女。弟弟也不例外。这位少女是他上大学时的一位学姐,关于他们的故事,他很少提及。

但是我能感觉得到,她在弟弟心中的位置。因为只有在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浪子的脸上才会浮现出,难得一见的虔诚与肃穆。

其实真正的爱就是这般模样!像一派圣洁的宗教,让人心生敬意。不可亵渎!

她应当是弟弟的初恋。

其实,在这位女友之前,弟弟交往过好多个女孩子,他经常和女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她们具体是什么样子我都忘了。我觉得她们像小蜜蜂一样,好像长得都差不多,都是一副可爱的模样。在我脑子里嗡嗡嗡的作响,我总想把她们都轰走!

但是这位少女不同。

她是惟一一个能让弟弟安静,也能让他疯狂的女性。和她约会完了,弟弟经常会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

比如说走地铁五站地回家(要知道北京的地铁,每站之间的距离是很长的)

再比如,一个人开车去北戴河,然后坐在海边发呆!

还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他第一次独自一人喝闷酒。

第一次学会吸烟。

这都是在他们交往的时候开始的。她带给弟弟更多的是忧伤和哀痛。因为从一开始弟弟就知道,这位少女终将会离开他。

那个时代的好多女孩子都有个出国梦。美国就是她们心中的月亮。所以弟弟一边给这位少女辅导着托福,一边黯然伤神的静静叹息!

后来女孩子考托福办出国的手续非常顺利。我记得她还咨询过我怎么去面对签证官的事。在这之后,这位少女就乘坐着一架波音飞机,钻入云霄,消失在天际了……

等他走了之后,弟弟大醉一场。坐在她们家对面的马路牙子上,对着女孩子家的窗户一遍一遍地低声哭泣:“琦姐姐,别走行不行!”

也是在那之后不久,弟弟说胸口不舒服。我带他去医院,观测到了他的窦性心率不齐。大夫说可能是青春期心情激动和过于劳累造成的。为此我对那位琪姐姐深而怨之!

………………………………

不久消息传来,琦姐姐在美国结婚了。嫁了个美籍华人。为的就是拿绿卡,其实这条路我早就看明白了,她就是那样的女生,也好这样,让弟弟早点死心!

弟弟后来选择去英国留学读研了。回来在一家大机关工作。不久后,他下海经商了,做地产公司。关于这些后来的事儿,他都没有告诉琦姐姐。他只是说毕业后就去了一家公司上班,直到现在。

他们不是一个系的。所以来往同学也不多。琦姐姐也一直不知道弟弟的具体情况。这又过去好多年了,琦姐姐不愿意回国,也不愿意和国内的人联系。

这是许多去美国打拼的华人的状况。因为他们在那里混得格外艰难。他们既错过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也很难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这里面的好多人处境挺尴尬的。

若干年之后,琦姐姐从美国回来,处理她们家在北京一处房产。她给我打了电话,问候我的弟弟,还问我能不能帮她一个忙,她有我的手机号码,在出走海外多年之后,她准备回国一趟。她说他想见见弟弟。

弟弟那时已经在运作他的地产公司了。生意做得很好。坐着很漂亮的豪车,穿着讲究的西装,一副老板派头。但是听到了琦姐姐找他,他立刻慌了神。

他按照号码拨通了琦姐姐家的电话,情绪紧张,结结巴巴的和琦姐姐通了话。他小心翼翼地斟酌着每一个词,试探着对方的处境情况,每一句话都格外慎重。通电话的当晚,他的胸口又不舒服了,那种少年恋爱中紧张感又回来了。

琦姐姐要回国了!

弟弟立刻忙碌起来。

他找单位的司机,给他调来一辆现代汽车。然后手忙脚乱地学着开车。他有驾照,但是好久不开了。和很多男人不同,弟弟根本不喜欢开车。他去真维斯买了好几套普通的牛仔裤T恤衫。他把手表摘下来,换成了天梭的。

他穿上耐克的运动鞋,就这样轻车简行,一个朴实的带着棒球帽的大男孩,跑到了琦姐姐家的老房子门口,时隔多年,他又站到了那条他曾哭泣过的街道上。

……………………………

琦姐姐问他现在怎么样了。弟弟说:“嗨!就那么回事儿,在一个朋友的公司帮忙。倒蹬倒蹬房子。”琦姐姐以为他在房屋中介工作,所以就拜托他帮着办手续。弟弟放下手里的一切工作,认认真真地亲自给她跑各个部门。态度小心翼翼,说话腼腼腆腆。

不知为什么?

这个平时在工作中威严冷峻,在私生活上浪荡不羁的男人,一见到琦姐姐就会变得局促起来。好像很紧张,又有点小结巴。一下子回到了,他小时候四五年级的样子。

他不敢告诉琦姐姐自己的成功。因为他知道琦姐姐的心气非常高。当年她是那么骄傲的校花呀!琦姐姐想到美国闯出一片天地,但最后几度失意,遭遇不幸。漂泊半生的琦姐姐自尊心很强。从她脸上的风霜可以看出,她过得也不是那么如意。带着两个孩子,后来又增加到三个。还有一个孩子是和后来的丈夫,一个白人生的。那是个混血的小姑娘。肉嘟嘟的,像个漂亮的小包子。

但现在琦姐姐身边没有了配偶。她只身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小的才五岁。靠着一份小学教师的薪水,日子并不宽裕。

个子高高的弟弟和那个混血小朋友说话的时候,会半跪在地上,和她眼睛平视着,用卷舌的美语和小朋友交谈。像一个极其温柔的奶爸。

他顶着小姑娘去上海迪士尼,把她打扮成长发公主。孩子们从来没有去过这样的地方,好奇地四处张望,瞪大了眼睛。他给男孩子们买运动鞋,买机器人。听到他们发出“哇”的感叹声,不由得自己满是心酸。

自此,他们的联系多了一些。琦姐姐好像也从婚姻的阴影中挣脱了。现在她是美国西部一个乡村的教师。好歹也算是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三个孩子日子也渐渐舒适起来。琦姐姐像所有美国人一样,开始发福。

前年我看见她的时候,琦姐姐已经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美国华裔大妈了。红扑扑胖乎乎地脸,朴素的直发,一条淡蓝色的亚麻裙子。一双运动鞋,胳膊粗的像那种法棍面包。手指和指甲也不保养,任其粗糙,婚戒也摘了。但是她的笑容还好。眼眸还算明亮,生活给了她许多,也夺去了许多。如今她和命运两清了!

弟弟现在有时还会和琦姐姐联系。去年他听说那个白人留下的混血孩子在学校受欺负。心疼不已。他在视频里安慰琦姐姐,说着说着自己也都哭了。他给琦姐姐寄去三万美金。让她给孩子转一所好一点的私立小学。他告诉琦姐姐什么时候还都行。这是他炒股挣的钱。现在利息也低,就相当于放在她那儿储蓄吧!十年八年也不着急。

………………………………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他买了好多口罩。都是那种3M的。寄给琦姐姐,让 她和孩子用。可那边的孩子根本就不带,在视频里被弟弟发现了,气得他直跺脚,又气哭了。在琦姐姐面前弟弟好像永远都是那个爱哭小男孩。既没有本事,又没有脾气。就知道抹眼泪。丝毫没有霸道总裁的样子!

他用中文夹杂着英文,结结巴巴的跟琦姐姐的大儿子普及戴口罩的重要性。对方好像懒得理他,琦姐姐对此也不太上心,没多久就下线了。弟弟气得直跺脚。对着空气骂骂咧咧的。像个傻子似的!

……………………………

冬奥会开始了!他赶紧买了吉祥物冰墩墩。寄给那个美国的西部的乡村小学教师,殊不知那位好像生活在偏远山区。对外界事物不太了解,也不太感兴趣了。孩子们更是从来都没有划过雪,溜过冰。

琦姐姐一家子居然不知道有冬奥会这个事儿,看来又是弟弟自作多情了!

有时候我觉得人真怪呀!

一个那么精于世故,流连花丛的浪子,为什么在心里总有那么一位纯洁的少女存在。他为她留着这一片净土,这爱恋超越了年龄,超越了皮相,超越了时空,这么多年丝毫不变,一成不减!

就连自己事业上的成功,在弟弟看来也是个缺点。他不该比琦姐姐混得好。因为他知道,他的琦姐姐当年是立志做外交官的女孩子啊!他要永远呵护着“白月光少女”的那副骄傲!

所以他应该是一个倒蹬房子的中介小哥!而不应该是一家地产公司的CEO。他应当开着一辆现代破车,住在父亲留下来的老房子里,这样他就可以永远仰着脸,看那个在美国当小学老师的琪姐姐了。而琦姐姐也永远可以成为他的女神了!

在上海的豪宅里,有年轻漂亮的女友陪伴着弟弟。但他心里还是充满了委屈。这个小男孩巴巴地冰墩墩寄到了自己爱慕的女神身边,可女神一家根本不屑一顾。连个谢字都没有。不过这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卑微的爱,在那支曲子“少女的祈祷”的伴奏下,显得格外清纯圣洁!那个随时随地能让他心律不齐的女孩子,永远生活在月亮上。他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一辈子也配不上那位神仙姐姐。他能仰望着她,就已经很满足了……

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

明明很想念却不敢打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林徽因的一段话:“思而不语,念而不忘,想而不见,爱而不得,情若能自控,要心有何用,心若能自控,何苦要心动,情到深处伤最深,爱到深处心最痛。”

明明很想念却不敢打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什么感觉呢?这么说吧!直观的感觉就是痛吧!一会想放弃,一会又想联系,一会觉得不值,一会又觉得不舍。好像自己就是一个神经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啦?纠结,无奈,爱恨纠缠,一直自我内耗!明知这样伤身,还是放不下!明明想放下,想放过自己,🉑有其心无其力,就这么一直煎熬着!

如果能这么一直自我煎熬也好,咬牙挺着,在想联系也不联系,挺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最怕的是:你好不容易快忘了,快熬过来了。对方一个电话或者一个信息又把你拉回来了原状,你又要经历一遍一遍的自我折磨,自我消耗!

直到遍体鳞伤,伤的体无完肤,爱不动了,彻底绝望,彻底想放弃了!可能就真放弃了吧!可是这样折磨自己,自己可能再也很难再爱了!

真心很贵,一定要给对人,一旦错付他人,可能会搭进自己的一生!

珍爱难觅,真心很贵,别随意就掏心掏肺,稍微活的世俗点,比较好!

明明很想念却不敢打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思念,因自私、斗气、高傲不敢打扰是自残;因无力呵护而远离是自尊、牺牲。

明明很想念却不敢打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人生充满了各种遗憾,可最大遗憾莫过于你想念的人并不懂你的心。想念却不能打扰,这注定是没有结局的感情。

都说不能在一起的人是有缘无分。对于想念,却不能打扰的人,只能忍痛割爱,选择放弃。爱上一个人时,可能一见钟情,但忘记一个人,或许需要一辈子。

想念一个人,却不能去打扰,这种相思之苦,让人备受煎熬,疲惫不堪。世间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属于你的,你永远得不到。或许他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不必为这样的人,耗费你的一生。

明明很想念却不敢打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明很想念却不能联系,生怕打乱了对方的生活,生怕让对方的家人知道了引起误会,其实两人什么也没做,就是相互思念,挂念着对方,明明是干干净净的情意,却象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这种苦,只有自己知道。

男女之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当然有!这种思念就是一种纯洁的友谊,男女之间交往多了,难免生情,但知道不可能,都克制着自己,同时做为比知己要近一步的存在,见面不多,甚至见面不知说什么好,而在电话里却能无话不谈,彼此坦诚相待,有了小心事也能向对方坦露,这样的友谊,就是真正的友情。

平时很少联系,心里却彼此有着对方,挂念着对方,这种友谊,可以在两人间发生,却不能让世俗的眼光看到,为了不给对方惹麻烦,有时拿起了手机,找到了对方的代称,却犹豫着没有拨出去。

也想见面,也想表达,只是没有勇气说出那三个字,因为怕伤害对方,因为说出了怕连朋友也做不成了,明明心里都有着对方,却都不突破那条底线,就这样想念着,挂牵着,纠结着,幸福着……

明明很想念却不敢打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进一步没资格,退一步舍不得。

只想念,不联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