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我家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我给你让路”这句话?
我以前有一个朋友。他来自一个回教的国家。他毕业于耶鲁大学,是一个很优秀的法学人士,被我国政府聘用为外籍专家。
有很多外籍专家在中国参予了各行各业的建设,这对于他们本人来说,是一种荣耀。能够为中国这样有国际影响的大国服务,是他们职业履历中很光彩的一笔。
这位专家也是如此。他一方面很骄傲于自己的成绩,但同时,在我们相处关系深厚之后,我也知道了他内心中一个巨大的遗憾。
那就是他的妹妹。他的妹妹和他是是一母所生,在多妻的回教国家里,同母所生的孩子往往关系非常亲密。妹妹比他小五岁,当时住在香港。
和他的辉煌比起来,妹妹就是一部典型的悲剧。结婚之后妹妹不得夫心。生育下一女后得了产后抑郁症,最后导致精神分裂,她的处境很糟。是贴身的女仆偷偷向她的娘家哥哥求助,他哥哥几经交涉才把妹妹带出了夫家。但是在90年代,他们那个国家是没有离婚的,经历了宗教婚礼之后就不可能离异了,妹妹只得留下孩子独自离开夫家,就这样在外漂泊了一生。
作为同胞的哥哥看到妹妹如此状况,他很心疼。他愤怒地说了一句话:“妹妹的悲剧是制度的悲剧,她无法反抗!”
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一个人的悲剧不可怕,但是制度的悲剧最可怕。比如说同样聪慧的妹妹,就没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更没有机会参加工作,也没有机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她只能接受家族的安排,所以妹妹的悲剧是她个人无论如何进行抗争,都无法改变的。这就是制度的悲剧!
所有的社会制度,都应该让每个人,都有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有努力的方向,这才是一个好的制度。否则这个制度就将面临消亡了!
我弟弟以前在英国读书,他感触很深的是很多印度人对自己的宗主国英国,无限崇拜。他们非常想从印度走出来,去英国或者是到美国这种西方国家去。现在在英美很多大公司包括像美国很多IT界的大公司里,印度的高管非常多,他们工作努力,归属心强,敢于拼搏,是雇主的心头好员工!
为什么印度人如此死心塌地地为英美服务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很多印度人都被种姓制度困扰着。在印度高种姓的人掌握着生产资料金融资本,他们对低种姓的人进行打压。即便是你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即便是你很聪明,你也做不到很高的职位。因为那种歧视是在骨子里的。他们不与低种姓的人通婚,不与低种姓的人交友,甚至不能够接受与低种姓的人在一起居住。整个社会壁垒森严,泾渭分明。
所以很多低种姓的印度人一旦获得了教育机会,取得了一些资本,就立刻出走再也不回本国了。
………………………
我年轻的时候在大学里,来自农村的同学大概占45%。在我们这个一般大学里是这样,在北 清那样的优秀大学里也是如此,尽管教育资源向大城市倾斜,但是还是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寒门子弟能够脱颖而出,能够坐在课堂上和大城市的孩子一起竞争。
前一段时间被大家拿出来PK的,衡水中学与人大附中就是这两个不同阶层的代表。前者是来自农村的贫寒子弟,他们只能通过疯狂地刷题来获得进入名牌大学的入场券。而后者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很多人大附中的孩子并不把北清视为第一目标。他们的视野要开阔得多,他们可能在初中的时候就要接受一些社会活动或是体育艺术训练,用于加强自己的全面发展的能力。这些素质教育会为他们进入世界TOP前五十的大学谋求一个offer。
我一个亲戚,费了半天劲给孩子争取了一个参加鸟类环志活动的机会。就是观察候鸟的迁徙用于保护鸟类,保护环境。再出上一片论文,他的孩子就凭藉了这一项目,获得了美国一所很不错的大学的offer,尽管他的成绩并好。
好多招生老师都建议一些来自贫寒家庭的子弟不要报考经管类,金融类,中文艺术之类的院校。因为在这些院校里集中了很多很有背景的家庭的孩子。普通学生很难与他们同场竞技。因为这些孩子无论是在面对未来的就业机会,还是面对上学时高昂的学费,都游刃有余。
我弟弟有一次回他的母校搞同学聚会。大伙说自己挣了点钱,也可以回馈母校了,搞个“贫困生助学金”啥的。结果老师婉拒了,他们老师笑了笑说:“助学金不用了,奖学金倒是可以来一些。东哥刚放下一个亿,至于贫困生,咱们学校哪还有贫困生啊?普通背景的孩子上咱这儿来干啥来?
也是。这所学校是以经管金融专业著称的大学,学生里好多都是家里有干这个的,在职场上已成气候,大家相互呼应,资源共享。师兄弟们早就是“少年同学都不贱了!”
但有,在我们国家,大学不都是这样。
我认识许多寒门贵子!
也是因为我住的房子的缘故吧。这些寒门学子的父母真是来自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但他们的孩子也真是出类拔萃的优秀,有好多都是当地的状元,寒门状元们的出路是什么呢?
国防七子(即国防类七所著名理工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机械工业化工,轻工IT电子制造,以及基础产业。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而这些工程技术岗位就是为普通家庭的学子准备的,这样的学校往往学费比较低,助学金也多,普通家庭是能够承受的,这样让那些寒门贵子也有出头之日!
海内无遗贤!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所有的有能力的孩子都脱颖而出。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优点。就像是普通工薪家庭出来的全红婵,也同样能够和美国精英背景出身的谷爱凌一样,获得奥运冠军。
在中国,全红蝉有机会。只因为她天资优秀,只因为她刻苦卓绝!
至于所谓素质教育,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因为有的家庭只能够勉强达到温饱,无论是钢琴绘画,还是马术体操,他们都不能给孩子提供。
他们只能够勉强把孩子送入学校,接受整齐划一的应试教育。而在这其中,会有很多天资聪慧的孩子被选拔出来,我们的社会永远要给这些人留下一条路!
迭代竞争是不公平的!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这一代看不到相对的公平,那么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个悲剧。对于制度来说也是个错误。
我们要在阶层晋升的道路上,留出一条“应急通道”。把有能力的人选拔到更高的岗位上,让他们有机会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绽放光彩。
绝对的公平是做不到的!的确有的人因为家庭条件好能够在择业揍上获得先机,能够比较舒适的躺平一生。但是这样的人绝对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需要的是一个将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的教育,我们的高考就是要为他们提供的公平的竞技舞台。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农村的孩子,每一个农村女孩子,都能有机会熠熠生辉。向全红蝉一样。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不同的阶层是可以流动更替的,而不是迭代不变的。这是良好一个社会状态的重要标志。
在我们国家,谁也挡不住别人的路!
你如何理解“我家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我给你让路”这句话?
如果是学识或、知识、或是口碑,名声,以至于是金钱财富的努力积累,我都可以接受!如果是靠人脉走后门,靠权力耍手段,恕我不能接受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阶层会固话,穷人,普通的人永远是最底层的人!
你如何理解“我家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我给你让路”这句话?
非常正常,富人不会让出利益给穷人,也附合人性本自私,否则就不会有曾经的工农革命了。
你如何理解“我家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我给你让路”这句话?
一切凭实力说话,实力强的自然会有路权。但背景和人脉我们也必须承认是实力的一部分。其实可以这样看,个人实力,可以类比为一个蓄水池中有多少水,有的人聪明,接收能力强,代表进水管粗,有的人进水管细一些。但进水管细的,可能有家长持续不断几十年如一日的往里满负荷灌水,时间长了也积累了很多水。但进水管粗的,却没找到水源或水源很少,甚至有时候还进的是污水,那时间一长,存下的水反而不如那些进水管细的。
我一个同学在清华当老师,负责招生的时候经常会见到很多非常聪明的孩子,但现在很多家长拼命让孩子去读金融专业,就是觉得孩子未来能挣大钱。但实际上,金融行业是一个极其需要背景的行业,别人的孩子,能找到顶级投行去实习,但穷人家的孩子,想都别想。就算你聪明,但你的进水管就是接不到水源上。而且,一个人的成功,与其说靠聪明,不如说坚持的力量会更大些。
你如何理解“我家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我给你让路”这句话?
让路是中国人家庭的道德素养谦和的一种表现,有何不可?
你如何理解“我家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我给你让路”这句话?
奖励奋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