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孩子谎话连篇,胡说八道怎么教育?
我弟弟就是一个从小谎话连篇的孩子。
在四五岁的时候,他经常对小伙伴说:我昨天去了一个公园遇见了,老高老高的一个大熊在外面跑。大熊根本没有被锁在笼子里,就在外面到处乱跑追着游人,张牙舞爪,结果我跳出来,拿着棒子打败了大狗熊,救了大家。警察叔叔表扬了我。
他七八岁的时候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晚上睡觉的时候有一个神仙教他弹钢琴。所以他在先天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指法斐然。他说他自己写了一首曲子。其实明明是从曲谱上抄来的,可他对大家说是神仙告诉他的。老师听了之后很不高兴。说他满嘴瞎话。
六年级的时候开家长会,老师把我妈叫到了一边,冷冰冰的说:“你儿子谎话连篇,根本没有一句实话。他说你丈夫被组织上派到特殊地方工作去了,实际上呢?他爸爸不是死了吗?这么糊弄老师有意义吗?这样的孩子我看长大了也成问题!
你们家长要是不管,早晚有地方会管。以后这孩子就是个社会渣子!”
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因为这是我一生中极少数出现的愤怒场景。
四个小时之后,我把那个老师给打了。
我现在不觉得我做得有错误,依然不觉得。如果现在再遇到那个老师,我也拒绝道歉。要知道他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都做了什么……
我小的时候姥姥跟我说:中国人最重老师。过去的皇帝不会给除了自己母亲之外的任何活人行礼。包括皇上他的叔叔大爷。但是在清朝。皇帝会对自己的老师行拱手作揖的礼节。
在中国人的伦常中”天地君亲师”老师也是其中一环。其重要作用堪比父母。我们把老师看得很重,原因就是他们掌握着一种很强的未知的力量。
这就是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老师的一席话,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人生影响。
我有一个朋友,他有个女儿在初中的时候经历了家庭破裂。这个女孩子就自此变得非常内向。有一次班会活动。老师让大家给其他同学提意见。这个女孩子给另外一个同学提了意见。但是胆小内向的小姑娘不好意思当面言说,就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没想到老师后来直接把纸条交给了那个同学。并当着全班同学说:“李恩宜打小报告,这样的人以后得不了好。没人愿意理她。”
这个女孩子自此受到重大打击。抑郁在家,休学一年。她的人生轨迹在这一刻都被改变了。
回过来说我弟弟。
我非常感谢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外国人,他用外国的教育理念来看弟弟说谎的问题。
他说:低幼年纪的小朋友的思维和我们是不同的。很多智力发育超长的小朋友无法分清幻境和现实的区别,他们的大脑特别活跃,经常会幻想一些奇妙的没有发生的事物。这也是各种童话的来历。
比如说如果动物园的大熊跑了出来了。那么我要做一个英雄保护大家。
于是他把臆想的事情,告诉了其他小伙伴。他混淆了臆想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而在中国传统教育里这就叫说谎。
再比如他弹琴的时候,非常深入的理解这个曲子。他觉得曲子的构思和自己是完全契合的。所以他说这是神仙告诉自己的,他把自己的开拓性的思维和现实又混消了。
而老师又把这称为说谎。
再有一点就是孩子在遇到创伤的时候,会有自我疗伤的机制。这是儿童心理所特有的一种本能。比如说弟弟在爸爸去世之后,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他在潜意识里认为父亲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执行任务,而自己有朝一日还会见到他。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师和同学们。这只是一种对自己所经历的创伤的一种保护而已!
再打个比方没有完成作业。老师问:写完了吗?出于恐惧他自我保护的说:“写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心理的应急机制,就像怕挨打而不伸出手一样,是一种本能。谈不上谎话连篇,品德败坏。
而老师又把这称为说谎。并和人品道德挂钩。
一个满嘴谎言的人,在传统教育里就等于一个品质恶劣的人。而一个品质恶劣的人,以后在社会上一定会作奸犯科,行骗施盗,以至于最后受到公众的惩罚。
老师把这一惩罚,提前用到了无辜的幼童身上。给孩子标签化。告诉孩子你就是一个坏孩子,你以后就会成为坏人,就会成为被社会惩罚的人。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孩子很可能就会在很小的时候,在他心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全面自我否定。在他的幼小的心灵中,自信还未建立,就被一个权威的师长全盘打击,全面打翻。这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灭顶之灾。
过去有句话叫:破罐破摔!
好多被老师,甚至是一些家长早早定性为坏孩子的人,最后就真的按照成年人所说的那样,把自己归类于坏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做坏事,甚至发展出一种自我毁灭的反社会人格方式,最后真的走上了歧路。
这也是很多青少年犯罪者中,出现的常见发展历程。从小就是小偷小摸,大一点就是坑蒙拐骗,再之后就是违法犯罪。他永远是和社会背道而驰的人。
然后有些人还会咬牙跺脚的说:三岁看小,五岁看老。我早就看出他是个坏坯子!
这样的教育不知毁了多少人呀!不知有多少孩子在未成年的时候就被被驱逐出了正常的赛道,另做处理!
我后来之所以和那位老师大打出手,就是要当着弟弟全面否定老师的判断。给他以自信心,不久,我们在六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毅然转学了。
在这之后弟弟还会出现一些自我陶醉式的谎言。但是我后来告诉他,跟别人进行交流时要谨慎,要确切。否则会影响别人对你的信任,他们会误解你,甚至会对你产生反感。
后来弟弟那些天马行空的念头还有。但是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大,在青春期到来之前,他学会了另一种交流方式了。他也知道该如何和别人打交道了,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自然而然的区分出了自我陶醉的幻想和现实世界的区别。
对于一个早慧的孩子来说,这一点不是缺陷,到了一定年龄就能解决。而那些自我保护的谎言,比如说:父亲是去 远方执行任务了!这样的话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自信心的成长,安全感的建立,也会慢慢地在他的口中自然消失。他也学会了接受现实,承认现实,但是这都需要时间。
不是所有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路径的。有的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作为老师就是要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对他们进行过早地压制,甚至是精神上的摧毁。
大教育家孔子都认为“有教无类”。那凭什么个别老师就说有的孩子就是“胎里坏”呢。
如今40岁的弟弟依然会有很多奇思妙想。他那天突然和我谈起了鹦鹉螺和太阳系之间的轨迹相似问题。他手舞足蹈地在那说着,我在一边静静的听着。虽然他此时已经40多岁了,但是依然充满了童真,依然是那个爱幻想,爱说谎的小男孩。
其实马斯克不就是这样的人吗?人到中年的他热衷于到火星上去探险,我们的社会应该能够容纳这种永远有奇思妙想的孩子,鼓励那些永远不循规蹈矩的人。
我再补充一句,弟弟最后没有成为那个老师口中的社会渣子。他成了一个很优秀的企业家和商学院的客座教授!
13岁的孩子谎话连篇,胡说八道怎么教育?
家长应再上两年课,接受文明教育!
13岁的孩子谎话连篇,胡说八道怎么教育?
古人有句话,三岁看老。
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开口说话前,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父母的一举一动,当他们会发声了,蹩脚的言语间,渗透着父母的一言一行。
当孩子还没有自己的思想时,模仿,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
我们常常感叹,有的孩子多么懂事,多么听话,这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父母刻意所为,而是父母日常行为的反射。
孩子,不存在语言天赋,只是开口早晚而已,一般的孩子都差不多,在孩子开始张嘴的时候,他心里的想法,完全是父母言语的复制,超强的模仿力是他们赖于表现自己的唯一手段。
父母,长辈,家人的一举一动,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满嘴胡言,撒谎连篇,背后映射出的是父母如出一辙的表现。
懂规矩,懂礼貌,讲话轻声细语,做事有条有理,和父母的对话,聊天,也是井井有条,因为他们有同样的父母。
每个孩子,都是十万个为什么,孩子每天接触到的,是父母或长辈生活里的各种细节,大人们用怎样的语言表达,孩子模仿着去学习,孩子不自觉的参与大人的点滴生活,他世界的全部,是家人的一举一动。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感叹于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自家的孩子种种的不好。孩子是用来教育的,越早越好。
孩子,从生下来就要开始教育,在他们一无所知,干净的像一张白纸,我们为什么不把最规范的东西灌输给他,而让一些不好的东西占据他们的头脑,陪伴他们一生。
父母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懂得更多,孩子出生,自然模仿着父母的优秀,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世界上,有很多不合格的父母,到了生育的年龄,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至于怎么教育,根本不去思考,他们的认知,也没有达到可以思考该怎样教育孩子的地步。
单纯的,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孩子一天天长大,耳濡目染父母的一举一动,父母行为中的不好的表现被复制的完好无缺。
当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孩子在上学前的各种不好的生活习惯,渗透在他的学习中,为什么同样的老师,会教出不同层次的孩子?
其实,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孩子在入学前的行为习惯,决定着他的学习习惯,一些恶习,在三岁前,根植于孩子的心中,他的罪魁祸首,是自己最亲的父母。
我们常常感叹,优秀的家庭为什么越来越优秀,这就是其中的道理,因为他们懂得,生下孩子,不是为了宠爱,教育孩子,融入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孩子,就是他们身上点点滴滴优秀的映射,几乎是他们的复制品。
所以,当孩子出现种种问题,不应去过多的指责孩子,而应该从父母自身找原因,关键是,这一点,很多父母不知晓,自然怪罪于孩子,所以,受伤的也是孩子。
我们每个人,随着年龄长大,都应该慢慢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合格的父母。
13岁的孩子谎话连篇,胡说八道怎么教育?
谢谢邀请!以前的《小学生守则》就有一条叫“诚实勇敢,不说谎话”。
诚实的品格是从小培养的。孩子13岁了还在胡说八道,谎话连篇,这就是一个问题孩子。
我亲自处理过的此类案例太多太多。但如果说是有什么妙法,还真没有。
有个男孩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见同学们都有点零钱买零食吃,他因为家庭原因,身上很少有钱。有一回正是上课时间,他奶奶弯着腰拄着棍一把鼻涕一把泪进了教室。老人说,老师啊,这该怎么办哪?我每天捡几个鸡蛋攒起来换点钱过日子,哪知道放在床头的二十来块钱就没有了,家里也没有别人,是不是我那不争气的孙子拿了,您帮忙查查吧!老人说着话,他那孙子早已满脸怒火,声辩他没拿。
听了老人的陈述,我确实感觉非常同情。于是先安慰了她一下,答应会问明白他孙子的。
那天放学后,我把那个孩子叫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我没有直接问他拿钱的事,而是了解了他和奶奶日常生活的情况。看到他脚上大晴天却穿着一双深统雨靴,我也非常心疼。但是当我将目光注视他脚上的时候,他似乎有点慌乱不安,恰恰这时他的奶奶又嚷嚷着来了。看到他脚上的胶筒靴,他奶奶说,老师啊,这娃儿肯定是把钱藏在靴子里了。
结果确实不错,当他奶奶逼着他脱下靴子的时候,好几个五分的硬币都掉出来了。
这事发生后,从此我对这个孩子有了一份特别关照。与他谈话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出现这种情况很难避免。一味批评指责,只能将他推向反面。光讲大道理也不能奏效,只能日复一日多关心一下,才能温暖他的心。
一般来说,说谎的孩子大多都出自问题家庭。父,母缺失离异,父,母情感纠纷,都会带给孩子心理危机。他们有时说谎胡说八道,其实就是一种报复与发泄。所以,维护好家庭关系,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
13岁的孩子谎话连篇,胡说八道怎么教育?
“13岁的孩子谎话连篇,胡说八道怎么教育”?这样的孩子,是根本不用去谈什么教育,只需要去与孩子在环境中博弈,来一波《华山论剑》,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岁的孩子能够谎话连篇,胡说八道”,这样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属于高智商,高情商的人。在情商,智商方面,超出同龄的孩子。
这种超出同龄孩子的人,不管是谎话连篇,还是胡说八道,都无一例外的展示了个人独一无二的观人之术,用人之道。
“谎话连篇,胡说八道”,可以说,是掌握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故弄玄虚,布置迷魂阵,把人引入误区,达到自己隐瞒事实真相的目标。
针对这样的孩子,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人们共同的,习惯的做法。
所谓的见招拆招,是孩子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如果一方没有这样的能力,就难以驾驭这样的孩子。
见招拆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环境中的来来往往。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孩子才会谎话连篇,胡说八道,掩盖事实真相。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是孩子暴露命门的软肋。扎住软肋,攻其不备,一举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在与这种孩子的博弈中,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是需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反复较量。
在与这样的孩子的反复较量中,赢得孩子的尊重,稳固自己的威信,最终达到孩子甘拜下风,心悦诚服地服从安排。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问题中的孩子,就是过早踏入江湖,染上了一些江湖习气而已。
而江湖自然有江湖的规矩,碰壁以后的孩子,会知道和遵守这些规矩的。孩子也会明白: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的道理。
江湖虽然险恶,但是,也必须遵守道义。因此,孩子虽然桀骜不驯,但是,在失败与付出代价以后,一定会浪子回头金不换的。
13岁的孩子谎话连篇,胡说八道怎么教育?
十三岁的年龄,约上四、五年级了,以小学而论属大龄学生,如果还谎话连篇胡说八道,那真是欠教育了。现实生活中此种情况并不多见,要说真有那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说明学校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不是失败的问题,直接是欠缺。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毛病,一旦从少年进入青年,那就很难纠正,成为人一生的憾事。也会影响到这个人的道德成长,不管他学习多么好,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造成这样之结果,咱先假设学校和家庭,谁的责任大一些,再说解决的办法。如果在学校一个学生经常撒谎了舌胡说八道,作为老师会一眼看穿及时发现的,特別是班主任连这点本事也没有,怎能管好几十号人呢。守着众人胡说八道,还不当场批评或叫到办公室狠克。如果容忍这样情况的存在,此校管理上混乱,领导无方一团乱麻是定连,绝对教不出好学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怎能容忍这样的劣童存在。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家里,那一般就是没男老的单亲家庭。有父亲为“有子不教父之过也。”再说守着父亲一个毛孩还敢这么放肆,那就是找打,父亲还不加脚就踹抬手便打,话也不用多说,打不上几回他便知道锅是铁打的。
以下是笔者儿时的亲身经历,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是一九六三年,我正好虚岁一十三岁。那时上学一般家庭是没有钟表的,全指着看天上的红日头行事。有一阶段我母亲由于事务多,早饭老是慢半拍,吃了饭背起书包急匆匆地赶到教室,正好老师开讲课程,没办法就喊报告才能进屋坐下。大约连续晚了三两天吧,这天照例又喊报告,老师喊了声“进!”便放下了教本摸起了教桌上教鞭,
没吩咐也不搭话,一把把我拉到了身前,没头没腚地狠抽,直到教鞭粉碎为止,方才气喘吁吁地住了手,自始至终口中没吐一个字,抽得我胆战心惊只有抱头的份,眼中的泪花光打转始终没能落地。那天是上数学课,任课老师是一个非常慈祥的男老师。自此我再也没迟到过,估计饭晚了拿着个煎饼就跑,在学校里见了老师都躲着走,和溜狗一样,还敢胡说八道,那不是找抽吗。如今年过古稀想起此事,还对恩师有说不尽的感激,此事让我养成了时间概念强的习惯,相对像都准时到达,分钞不差。受用了一生。
记得小时在家中最怕父亲,他老人家很少给个笑脸,永远是板着个脸。可是只到我成人,他却一次也没打个我,更不用说骂,我也没习上撒谎了舌的毛病,人前也不胡说八道,肚子里学的正词还用不完,上哪去讨脏话啊!
俗话说人的成长就像一棵树,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你怎么管理他怎么长,所谓“树大自直”这句老话很不确当,这是相对来说的,并非绝对,你想小树长上弯,大了怎么会自己再直了呢。
对一个十三岁的半大孩子,不用点强硬手段,光嘴说是不行的没任何效力,光好好好是是是,只会助长他的贼胆,并会得到他无情地嘲笑,认为不过如此。俗话说“不打不成材。”打一耳巴给个甜枣吃,叫恩威并施,教育狠揍相结合,效果立显。
也许现在时代不同了管理不一样,孩子少了都金贵的很,老师不敢打不敢管所造成的。反正感觉有些莫名的不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