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人有东西就儿女一样分,要出力只找儿媳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我们家老人,不管什么好东西都是先女儿后儿子,就像婆婆自己养的鸡鸭,给女儿都是杀好了送去,给儿子永远都是让我们自己去拿,她没空。种的菜给我们长得不好的,给女儿就是拿中间最嫩的。但家里有任何需要出钱出力的事儿,只找儿媳,这怎么办呢,朋友们有遇到这样的吗

先说说我们家怎么过年?

我前一阵来天津和大姑姐住在一起。大姑姐的女儿和女婿今年要带着孩子回山东老家了。已经两年没去奶奶家了,今年他们要在山东奶奶家过年。

我呢?婆婆让我陪着大姑姐在天津过年。因为天津有疫情所以大姑姐不想去北京了。婆婆年事已高又有癌症,打不了预防针。大姑姐总怕疫情传染……

所以开了几遍家庭会议,大家决定让我就地过年。陪着大姑姐过。老伴儿在北京陪着婆婆过年。我老伴儿挺不乐意的。嘟嘟囔囔。我娘家兄弟听了更不乐意:“凭什么过节不能回家呀!”我一听只好安慰弟弟:“算了算了,大姑姐没人陪也不行。我也趁这几天好好歇歇诶!不回去了。回去也是看着你们天天闹!”

我婆婆最疼大姑姐了。

这事儿是我一进门就看出来的。大姑姐在自己的婆家就是个老妈子似的存在着。唯一不同的是她婆婆管她叫荣儿,而不是荣妈。但是干的活计和荣妈一样。里里外外洗洗涮涮,洒扫拾做天天不歇。就这还得外带看孩子和上班。累得大姑姐直不起腰来。

可要是回了娘家,大姑姐可享福了!她这个胖大妈四肢朝上,翻蹄亮掌的瘫坐在大沙发上,终于奴隶翻身当主人了。她地主婆似的支使着我和老伴儿给她做好吃的:

“炸点小黄鱼儿,我爱吃那个!再来个琵琶大虾,软炸里脊,闷罐牛肉也来一份。谁说中餐西餐不能混着吃了?怎么舒服怎么来!”

婆婆一边应着,一边支使着我和老伴在厨房里忙活着。老太太一定要让自己的宝贝闺女在娘家吃好喝好,舒舒坦坦的。不但如此老太太平时还收藏了好多好吃的。什么从上海买来的大白兔奶糖(好像北京买来的大白兔都是假的)还有什么进口的巧克力,西苑饭店的糕点,北京饭店的奶酪。临走时还大包小包的,给孩子的,给大姑姐的闺女的,人人有份,个个不落!

婆婆前几年能动,还出国讲课的时候,每每带回来的礼物也是先紧着大姑姐挑。50多岁的大胖丫头坐在炕上,一边胡撸着各种精巧的小玩意儿,一边撅着嘴说:“妈妈这个我喜欢!妈妈那个我也想要!算了,你就都给我吧!”最后选来选去还是她大包圆儿了!

婆婆偏疼大姑姐,基本上地球人都这样。

我老伴儿有时也说几句。妈妈把大姐惯的不像样。其实我听了自己也觉得是这样的。可话又说回来,要是没有婆婆偏疼着大姑姐,这辈子她就更惨了……

我婆婆是个古生物学家。生物学家说起家长里短来是有水平的。婆婆曾说过:一个女人如果仅仅得到了父母和孩子的爱,那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因为这都是动物界的感情本能,做为人类还应当有一份额外的感情!

我理解婆婆的话,她说的是夫妻之爱。

这也是婆婆疼自己闺女的原因。大姑姐的夫妻缘很浅。大姑姐夫属于那种从头到尾就没爱过妻子的人。

他们的家庭不幸,既不是爱的衰退和幻灭。也不是中年危机的出轨离散。而是那种从头就是淡淡的懒懒的,仿佛白开水一般的搭伙过日子……

做为女人在没有感情的婚姻生活中,该如何生活?我真不知道。那种苦可能是无法言表的,但是,我婆婆她知道。而且她还知道,她的女儿,也知道!

虽然做为母亲,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用加倍的母爱来补偿自己的女儿,让闺女能够体验到这世间更多的温情。

相对来说,我继母就更疼我弟媳妇儿。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是先紧着她。婆媳处得像亲母子一样。

有一次继母私下里和我聊天,她对我说:“我多疼文英一些,大姐看了别生气(继母一直管我叫大姐)我不是为别的,我只是为了……

说到这里,继母用指了指弟弟的书房,接着说:“在外面做花头呀!怎么对得起老婆呀!一个女人要是受了这个气,真是说不出的恼怒啊!我总看文英可怜。你爸爸当初不是这样的呀……”

有时候想想,人生自古难圆满!

我是自幼没了母亲的人。母亲的疼惜一天也没享受过。但是对于人类所独有的爱情,倒是不缺。而有的人呢?她们享受了母亲的抚慰和疼爱,可另一半却欠她们更多……

有时看着婆婆疼惜大姑姐,我总是很欣慰。因为我觉得,如果我的母亲要是活着,也会这样偏疼我的。这份爱我虽然没有得到,但是看着别人疼惜女儿,我在一旁搬着板凳坐下围观吃瓜,悄悄看看,心里倒也是满是知足感恩,温情脉脉。

红楼梦里有句话:“各人得了各人的眼泪!”这话说的有理,在世上各人都有各人的缘法啊!也不知这一片福田是谁种下……

对于老人有东西就儿女一样分,要出力只找儿媳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斤斤计较用在你这里还真的不合适,用辎珠比较还算是可以的吧。我劝你这儿媳好好想想自己该做什么事,该干什么活,把自己应该做的干的好了就行了,对家里你说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少搅胡点不孬,听不听你自己选择与我无关。

对于老人有东西就儿女一样分,要出力只找儿媳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我看到的和我知道的正好相反,老人有东西先儿子媳妇,最后女儿。因为给儿子儿媳是自己的人,财贝不出外国,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给女儿是给了外人。我认为儿子儿媳和女儿都是自己的亲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应该平等对待。

对于老人有东西就儿女一样分,要出力只找儿媳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不怎么看,父母有东西就分给儿女,很正常……

有事找儿媳也是很正常……

小张的婆婆对她不咋的,就连平时也只是为小儿说话,一丁点事也不帮小张做……晚年了,都是小张服侍婆婆,小张说,作为儿媳,孝顺婆婆是应该的,给自己孩子做个榜样,将来自己老了,儿媳也会这样对我,老人对我如何,我都不能斤斤计较。感谢邀请!

对于老人有东西就儿女一样分,要出力只找儿媳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老人的东西老人做主,她想给谁分那是她的权利,不能什么攀比,你是儿媳不是女儿,自己心里应该清楚,

你想,老人对女儿可以随意说话都可以不用顾忌,对儿媳敢随意说话你不计较吗?你对老人和你自己的娘家人一样吗?在农村纵然攀比成风,但你作为年轻人应该懂得这一点,不然怎么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呢?

对于老人有东西就儿女一样分,要出力只找儿媳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肯定有,出现这样区别对待,儿媳心里不平衡也正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