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都不错,哪个城市更适合生活呢?
如果城市有性别,那么北京一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上海一定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儿身。
生活在京沪哪里更舒适?
这个问题打我小时候就有人在讨论。
我继母认为是上海。因为她就是南方人。
细腻柔和,温文婉约,精致优雅,洋派摩登。这就是上海。
上海人的细腻,能让北京人看的瞠目结舌的。那里前有半两粮票。后有半根油条。那年我们出差到系统内的上海局,吃早点。北京的同事看见了 食堂供应切开的半个馒头,半个咸鸭蛋。拉着我说:你看你看。
我不以为然,我继母就是上海人。在她的早餐桌子上,有剪成四段的油条。这在北京人看来太奇怪了。
上海的另一个让我觉得惊奇的地方,是早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他们就有AA制了。北京人实在不认同。请客吃饭,天经地义。怎么好让别人掏钱呀!不理解!
不过想来也是。上海自开埠以来,不产稻梁,所以米薪皆贵。生活程度高让人们自然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想当年,在北京还是王公贵族提笼架鸟的时候,上海就已经开始有工业了。新兴的工人阶层,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是靠购买的,所以,这里没有什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之风。大家“劈木柴”,凑份子来吃点东西,聚一聚,就是一种能被人接受的宴饮方式了!
再一个就是上海的洋派了。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就是在家庭里也是如此。
北京的帝都之称,名不虚传。北京人重面子。特别讲究礼貌敬语。以前一个上海同事,在长安街上的公主坟问路。问去军博怎么走。
“唉!问一下,军事博物馆怎么走呀!”她问。
一位北京大爷看了她一眼说:“一直向西再向西,看见马路边高台阶就到了!”
她开车一直向西方行驶,最后看见了马路边的高台阶,上去一打听:“这里就是八宝山!”
坟地呀!
气的她直跳。
后来我告诉她,在北京问路一定要带“您”!北京人无“您”不开口。
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人的敬语,让上海人觉得肉麻。我在上海的弟弟家里小住。我经常叫他:“二爷”!他叫我“姑奶奶”!
他们家的上海籍的保姆觉得奇怪。她悄悄的问我:“你怎么叫你弟弟都不叫名字呀!”我说弟弟大了,这是一种尊称。同时,弟弟一般也不叫我的名字。他只有在撒娇的时候,才贱兮兮的叫我“大姐姐”!其它时候也是官称。
上海人不理解!
反过来,上海人喜欢衣着光鲜,美观时尚,这回北京人也不理解了。
审美有差异呀!
北京人,从男到女,老老少少都是朴素大方的。我的堂哥堂弟足足有六位。从快七十的,到四十多的。都一个模样。
大高个,小平头或者是精精神神的板寸。夹克外套,或者是休闲西装。特别朴素。其实北京大妈也土里吧唧的。不着粉黛,没有艳妆。特别是军队的大院子弟,女孩子们“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了!
上海人真讲究穿。
从发饰到衣着,再到包包配饰。天呐,小心思可多了。
我继母当年来北京工作时,带的假领子,在一个万人大部委里都有点小名头了。那种蕾丝钩编的白色假领子,配着不得不朴素的灰呢子连衣裙,有一种高雅的艺术风格……顿时掀起了他们单位钩假领子的时尚潮流。
现在我弟弟的衣服,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戏装一般。
三件套的西装,领带色彩出挑,最近又兴起了戴领带夹,画龙点睛。一件老老实实的白衬衫,就因为一粒点翠的袖扣,而显得格外妖娆。不同的衬衫配不同的腕表,配不同的鞋子,还要考虑到袜子的选择,天呐!
看到他那纤细的手指,在整理着自己精巧的领结时,我甚至会产生出来一种,想踹他一脚的冲动。
并大喝一声:“打住!您是大老爷们呀!”
但是,在上海,大老爷们也可以如此优雅细腻。这就是海派绅士。浑身散发着古龙水的上海爷叔。这叫:“有腔调,有卖相!” 乘着呢哝软语,中英夹杂, 海派绅士就是如此的雅痞范儿!
我还是喜欢我的堂弟。就是当了大学教授,也可以豪爽大气的武吃涮肉,站烤炙子!这就是北京的“爷”,游牧民族的骁勇剽悍之风还在当下流行!
…………………………
不过对于我一个哮喘病人来说,上海最美的就是冬季了。
和北京的北风呼啸不同,江南烟雨细入梦,飞飞洒洒微雪花。梧桐树下,一簇簇男女还可以细细游赏,不觉风寒。上海的城市特征就是,瑰丽多姿和玲珑有致相映德彰。
弟弟家在浦东。站在大玻璃窗前,黄浦江的夜景流光溢彩,繁华无限。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缤纷璀璨的夜景之一了。
但是,我还是喜欢他以前的房子。在古北。那里有好多小路,和街边花园。两边都是各种繁花绿树,一步一景。那才是江南风情的秀美景色呢。
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造就了上海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上海小姑娘的漂亮在全国都是出名的。
那是“嗲妹妹”呀!
江南女子精施粉黛,细化峨眉,再加上各种靓丽的穿搭,摩登的发饰。这是随时随地延展的画卷: 丽人行!
弟弟喜欢上海。他的外婆家也在上海。他一口上海话特别地道。因为,我一句也听不懂。
我喜欢北京。我的姥姥家是北京的。我这个旗门姑奶奶喜欢的一切都在北京。涮羊肉,天福园,烤鸭子,六必居。还有那咬不动的北派月饼,甜掉牙的糖葫芦,糖炒栗子,豌豆黄,芸豆卷,豆腐脑儿,炸酱面,灌肠爆肚,排叉炒肝儿……
这得来个大贯口。此次必须有掌声👏!
但是,弟弟喜欢上海。越剧评弹,旗袍美人。龙井茶配小瓜子。红房子和黄泥螺。用梅子泡饭,用醉蟹就酒。炸猪排的西餐,装肉馅的粽子。
我们姐弟俩在一起总商量,我们退休了,要在一起生活的呀!到底是住上海还是北京呢?我们总是说服不了对方。
我老伴提议,干脆取中,大家都奔天津卫。天津才是最好的城市呢?
因为,他是天津人! 他姥姥家在天津!
这正是:天南地北一家亲,一方水土一方人。要说哪是安居地,就数家乡最宜心。
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都不错,哪个城市更适合生活呢?
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北京出差或旅游过几次,所以关于北京的印象多半来自于道听途说,不够客观、有失偏颇。
上海,无疑是中国大陆制度最完善、基础设施最发达、文明程度最高、规则意识最强的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科技、医疗、环境等方方面面都处于领先水平,人均寿命最高,教育经验被外国学习,最高的GDP,最多的企业总部,上缴最高的税,今年上班年全国唯一没有财政赤字的省市(省级)。
从开埠以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口都源源不断地涌向这个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城市,在这里冒险发达、安身立命,天时、地利、人和长久地眷顾着这个城市。无论是旧社会时期的十里洋场,还是今天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创中心,都是中国的门面担当。上海有洋气,贵气,也有烟火气。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是上海人、本地人(单指上海郊区的本地居民,区别于市区的上海人)和背井离乡来此打拼的外地人,无论男女老少贫穷富贵学历高低,基本上都能在此怀揣一个梦想,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都能融入这个城市,并被这个城市教育自己,养成市民意识和规则意识;都会爱上这个城市,以与这个城市共同成长、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荣。
这个城市固然仍然会有地域歧视(相比以前已经大大减少),固然房价很高,固然也在控制人口,但是,无论收入高低,基本上人人都能如鱼得水,因为这里较多依靠规则和能力,依靠智慧、勤劳和吃苦,而较少依靠关系。曾被其他地区误解的上海人,其实绝大部分也都是本分、善良,甚至更加热心。当然有些上海人会有优越感,因为他们自觉见多识广,对发达文明社会司空见惯。
对于普罗大众最重要的,这个城市的生活气息最浓。上海是最会讲究生活品质、追求精致精细的城市。从高楼林立、与天竞高的金融之城到春花秋月烟雨蒙蒙的江南古镇,从世界上唯一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到全球通车里程最高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从数量众多的高端大气的购物中心到星罗棋布的各种品牌的便利店,从各种老字号百年老店到各种国际国内首店、旗舰店,从万国荟萃的西餐料理到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从单价三十万的滨江豪宅到月租几百的郊区农民房,总有一款适合你。
北京,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首善之区,数朝古都,古迹遍地,文化深厚,几百年来就汇集了各种人才各种资源,各种中央级别的部门、机构、企业自不必说,最好的大学、医院都是唯我独尊。
北京对全国人民、世界人民有着无比的吸引力。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两个需要控制人口的城市,它的人口仅次于上海。在北京打拼奋斗的人们也同样能够在此安身立命。
北京相比上海,更加大气。胸怀宽广,气宇轩昂,面积大,广场大,路宽,环多。
只是,有些粗疏粗犷,有些干燥干旱,有些灰尘雾霾,有些不够精致精细。
可是,不完美才是真实,不是吗?
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都不错,哪个城市更适合生活呢?
我是上海人,今年43岁了。我出生于上海,长在上海,34岁时公司委派去主持北京分公司的运作。这一去就是10年,所以我觉得我的论点可能比较具有说服力。
首先从城市建设说,上海在这方面肯定优于北京。上海是高度现代化的城市,无论从基础建设还是公共交通都比北京好很多,具体数据就不列出来了,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城市交通方面上海也比北京好很多,这主要是北京的环境造成的,北京的各大环线设计不太合理,导致非常拥堵。
上海的水质和空气质量也比北京好很多,北京水质偏硬,不适合煮开饮用,我在北京基本都是纯净水或者矿泉水。空气就更不用多说了,北京空气干燥,而且经常有雾霾。
下面说说北京比上海好的地方,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北京人很热情,如果你向北京人打听路线,他们能恨不得把你送过去。而上海人在这方面稍显冷漠。
北京的生活节奏比上海慢,压力也略小于上海。北京人比较随性,比较看的开,有钱没钱都能让自己过得比较快乐。这点上海人很难做到。
北京可以玩的地方很多,房山,门头沟,密云,怀柔,平谷等等都有能让你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周末带着家人开车去山里住农家院,吃农家菜,爬山等等。而在上海基本就要开车几百公里去浙江才能享受到了。
北京的冬天很舒服,虽然外面可能零下10度,但是屋内却是非常暖和的。我下班回家基本脱得只剩秋衣秋裤,睡觉都不用盖厚被子。现在每次过年上海都是我的痛苦之旅。
上海北京各有优点,也许年轻人更喜欢上海,因为上海是不夜城,这里能让年轻人充分享受夜生活的激情。我个人更喜欢北京,因为喜欢那里的文化,喜欢北京相对悠闲的生活
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都不错,哪个城市更适合生活呢?
上海和北京都是超大的城市,各有利弊,互为补充
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都不错,哪个城市更适合生活呢?
我是工作在上海的北京人,如果选择生活,当然是北京,不接受任何反驳。上海是一个商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生活节奏很快,压力很大,物价特别高。上海本身的旅游资源也没有北京多,北京是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名城,多朝古都,知名大学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医疗也是全国一流。其实上海的生活更加方便,城市管理也在全国遥遥领先,办事效率高,这是很多国内大城市不可能比的。
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都不错,哪个城市更适合生活呢?
我有发言权,双城记,我就是。
两个城市都有”三高症”,物价高,房价高,交通拥挤。气候上,北京干燥,雾霾严重,适合北方人。上海雨多潮湿冬天湿冷,夏天潮热,适合南方人。不过,年轻人都能克服,就看你有木有能力!其他都没有什么事儿!
千禧年2000年我在北京当北漂,以后多次去北京,比较熟悉吧。1、气候。北京夏季炎热,冬季干冷,风比较大,冬春季雾霾严重,大风刮过,或者雨过天晴后,晴空万里,远看燕山山脉,繁华都市,心情舒畅!五月份十月份好。2、物价高,房子贵,交通拥挤。3、古迹多,文化遗产丰富,故宫,颐和园,香山,八达岭长城…皇家气息浓郁。4、吃喝玩乐,南北大餐,应有尽有。除了雾霾,我喜欢北京。
上海。海派城市。1、气候,常年湿润,少雾霾,空气清新。夏季多雨梅雨季节,出梅暴热,冬季有花,多雨湿寒微冷。四五月,十月十一月份最好,不冷不热少雨,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户外运动。2、物价高,房价高,交通规则严格,但是很少拥堵。地铁方便,公交车站人多。3、古籍不多,但是现代化程度较高,外滩,浦东,黄浦江,崇明岛……4、餐饮服务方便,南北交汇,什么都有,大饭馆比较贵,小饭店便宜。5、语言有障碍,但是普通话服务方便。除了天天下雨☔️我烦死了,我也喜欢上海的梧桐树下的街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