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想结婚,老了找老姐妹共同买房,进行报团养老现实吗?

养老养老?也得有人养呀!

我的邻居小琪就是这个观点。让我哭笑不得!

她说,让我帮她养老。我们正好是邻居,以后她也不想和我分开了。有什么事就找我了!

小琪其实并不是我的朋友。她是我朋友的孩子。她的父亲和我特别熟。我以前身体不好,她父亲是医科大学的教授,桃李芬芳,所以,上哪个医院挂号,人家老是帮忙!

成年人的友谊一半是共同爱好。她的老父亲喜欢书法。给我写过中堂。让我雅正!我们是一对忘年交!另一半是相互帮助。她父亲这个好,我总是记得!

他的闺女小琪,其实,比我还大一点呢!大俩月!是个单身女性。

小琪是爸爸妈妈的大宝贝。养的特别矫。工作也是她爸爸帮着安排的,一个大学的财务出纳。又轻松又体面。

什么都能安排好的爸妈,就是安排不了婚姻。小琪其实有过短暂婚史,但是,她是个小公主。总是说:“我以前在娘家是如何如何,怎么结婚了,生活品质如此下降呀!”

其实,这就不是大人的话!

结婚意味着独立成家,立业长大。当然和当小宝宝的时候不一样了!

打个比方,我是小婴儿,妈妈要喂我。那要是长大了,还得让人喂,那不就是呆傻了吗!

拒绝接受长大的人,其实是一种“彼得潘心理”。我要当永远的小公主,永远的小宝宝。

但是,现实生活中,一般丈夫都没有把媳妇当闺女的雅兴!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是,现在在某些人眼里,就成了不正常的表现了。

“你要宠我如女儿!”好多小公主希望丈夫就是能接自己爸爸的班。

小琪有一次来我家玩,看见我弟弟带着他那年轻一辈的小媳妇吃饭。小媳妇嘴上弄上了酱汁,老丈夫指着小媳妇说:“小淘气,过来,叔叔给擦干净了……”

这句话惹的小琪感动流泪了😭!

“我怎么找不到这样的,待我如女儿的丈夫呢?”

我直言相告!

什么叫父亲一般的丈夫,我告诉你!

有一次,这个小媳妇背着老丈夫,把她和丈夫相拥而照的一张图,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去了。被他知道了,这是他不允许的。震怒之下,老丈夫上去就是一巴掌!把小媳妇打的瑟瑟发抖,以后再也不敢瞎发东西了!

这就是像父亲一样的丈夫!是雷霆万钧,还是雨露滋润,都是取决于他的一个念头!

这就是父亲的威严!

要找这样的丈夫,小琪更受不了了!

………………………

小琪这个糊涂孩子的表现还有一个!

她打算要和几个同是单身的女朋友,抱团养老。居然还把我算进去了!

疫情期间,我陪她去医院看病了。被我弟弟知道了!我怎么一上医院他就知道,(好像是我老公告的密)他急急忙忙的问我: 出什么事了?

我说,我没事,陪着朋友去的!

谁想到没多久,弟弟直接找到小琪,正色直言:“我姐姐身体不好,疫情期间,我都托人给她拿药。就为了让她少上医院,免得被感染。你以后不要支使我姐姐了!你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小琪伤心难过极了!

我在北京还纳闷呢?她最近怎么不找我了。原来………

弟弟气愤的说:“她也不是什么要死要活的大病。为什么不能自己去,拉着你,她不知道现在医院什么情况呀!”

可他不知道,小琪真的没办法。她从来没有自己看过病。以前都是妈妈带着她去。那些和她交好的闺蜜朋友,疫情期间都不愿意陪她去医院。

没法子!朋友是朋友。亲人是亲人!

疫情之初,我娘家妈犯心脏病了。我和弟弟轮流去医院陪她(她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就医必须有人陪),我们在医院里带着口罩,不吃不喝的。完事也不敢回家了。就住在酒店里,自我隔离!

前年,我婆婆做手术。我和丈夫倒班,看护照顾。给老太太喂饭擦洗。跑前跑后。老太太手术成功出院了。我先生瘦了十几斤。我掉了五斤。(我一米七,体重不破百)

这就是父母亲人呀!我们舍生忘死也得上呀!

但是,您说,要是对朋友,我们真不能做到这样的奉献!

更何况,我也真是身体健康不好。弟弟也是替我担心,所以他发怒了!

他在小琪那里的“温柔体贴”的人设,算是全盘崩塌了!这位霸道总裁的另一面让小琪看见了!

再说小琪的那个松散的“闺蜜组织”。

平时,她们就是一起吃个下午茶,玩玩逛逛的。当年他们中有一个闺蜜摔断了腿,小琪也就是送了一束花,去了一次,就不想去了。

“太味儿了!”闺蜜洗不了澡,再加上膏药的味道,把爱干净的小琪熏的头疼。

还有一个闺蜜,有一次找小琪让她帮忙,盯着看几次装修。小琪借口她粉尘过敏,没管!推了!

所以,这会儿小琪要看病,闺蜜们也是敬而远之了!

…………………

仗义出手,是建立在“礼尚往来”的基础上的。

我年轻时,我一个朋友病了。是大病, 嗯——少精症!他吃了新加坡的生殖专家给开的药,副作用特别大。呕吐不止,半夜低烧,头晕眼花,四肢无力!

我伺候了他一个月。给他熬粥做饭,用酒精擦拭前胸胳膊降温。请假陪在他身边。最后托关系找到了一个大医生,给他用中药调节。

我为什么这么卖力气!

一个是我们俩人关系好。

再一个,我当初离婚的时候,特别痛苦。这哥们儿天天下班后陪着我,安慰我。让我去他家和他一起住。当他的室友。他给我做了好长时间的早饭……

投我木桃,报之琼瑶!

交头换颈的好弟兄,都是平日里处出来的。不是现用现叫人,叫来的!

甘于奉献的人,才能享受到别人的关怀。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世上的事,都是如此!

………………

我和小琪住在天津的一个小区里,但是,抱团养老看来不可能了。

我心里挺难受的。小琪也是五十多的人了。

以后怎么办呢!

她九泉之下的父母,要是看到她今天如此犯难,真闭不上眼呀……

女人不想结婚,老了找老姐妹共同买房,进行报团养老现实吗?

谢谢邀请!我认为:抱团养老不现实,只是理想的美好。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生活方式、爱好各不相同。没有血缘亲情,几个人随着时间流逝,友情消失了。最后各自孤零零又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女人不想结婚,老了找老姐妹共同买房,进行报团养老现实吗?

不现实,亲姐妹从小一起长大,生活习惯也类似,互相也有看不惯的地方,何况是外人。

我就不能适应这种生活,大家都年龄大了,谁伺候谁?都想指望别人别人是行不通的,而且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容易有分歧。

我比较爱干净,讲卫生,每次吃饭都要洗烫筷子碗,而有的人是不注意这细节的,从橱里拿出碗就盛饭菜,我受不了。

饮食方面,我是量少,要口味好,同那些胡吃海喝的人,吃不到一块。

外出回来,有的人就不换衣服就坐到床上,我不能接受细菌灰尘带到床上。

作息時间,也没有了自由,大家住在一块,如果晚上睡不着,起床开灯就影响了别人,就觉得不方便。

总之有许多的不方便和不适应,再说自己能自理,有独立的空间,更舒服。

老姐妹聚个几天,热闹一下可以,但长久生活在一起都会以失败告终。

女人不想结婚,老了找老姐妹共同买房,进行报团养老现实吗?

不现实。因为一个妈生的亲兄弟姊妹,在一起久了都会有分歧,更不要说来自各个不同家庭的陌生人了。正所谓相遇容易,相处很难。即使老姐妹们平时关系很好,但真正在一起相处久了,就会有问题产生了,最后只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其实,试想一下,尽管大家都未结婚或没有丈夫子女,聚在一起就象一个大家庭,一起吃住一起玩要,生活看似欢乐和幸福。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后,老人们由于各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性格爱好不相同,经济收入有高又有低,身体情况有强也有弱。时间一长,老姐妹之间的分歧出来了,矛盾产生了,直到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所以,曾在社会上流行起来的抱老养老模式,很快就被老人们拒绝接受了。老人们更乐意居家养老,觉得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更亲切更自由。当然,这对于独身一人的老姐妹来说,在身体情况不错时,与身边的闰蜜常保持电话联系,没事时经常在一起聚一聚,一旦有事了大家相互帮助,相互照顾。当身体不行了的时侯,就只有请保姆或结伴进养老院。

女人不想结婚,老了找老姐妹共同买房,进行报团养老现实吗?

女人不想结婚,老了找老姐妹共同买房报团养老不现实,首先是人多嘴杂,过不了几天就出问题!建议还是要结婚生子,有一个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庭儿女才幸福!

女人不想结婚,老了找老姐妹共同买房,进行报团养老现实吗?

我们家楼下王阿姨,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无负担。她和几个相同境遇的老姐妹,天南海北潇洒游玩够了以后,打算抱团养老,相互照顾直到百年。可是相聚容易,相处太难。刚住2个月,就闹得不可开交,从此分道扬镳。

一辈子未婚未育,有好姐妹相伴并不孤单。

王阿姨今年70岁,喜欢跳舞,身体很硬朗。因为单身未育,打扮时髦,在我们这个小区很有名。

她是退休老教师,专门教舞蹈,身材一直保持很好。她退休以后,和几个同样未婚或者单身的同龄女人,打成一片。全国各地,大好江山看了一个遍。

每次旅游回来,她都会给邻居老头老太太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大家伙都很羡慕她的生活,甚至有些给儿子儿媳看孩子的老人,为此和家里闹很大矛盾。认为是儿女拖累了自己,否则也会像王阿姨一样,出去旅游看风景。

也有老夫妻拌嘴吵架时,拿王阿姨做比较。说如果有来生再也不结婚,就像王阿姨那样一辈子为自己活。有钱自己花,想吃啥就吃啥,想穿啥就穿啥,然后潇潇洒洒出去旅游。

好姐妹相约抱团养老,相互照顾直到百年。

王阿姨年龄一年比一年大,和她一起玩的一个老姐妹,不知什么原因死在家里,好几天才被邻居发现。

这件事对她触动特别大,一辈子都爱热闹,她很担心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王阿姨虽然无儿无女,但是却不想以这种方式和这个世界说拜拜。

于是她和几个老姐妹商量,其中有4个同意抱团养老。她们没有买房子,而是把各自房子租了出去,合伙在外面租了一个带院落的大房子。

每天买菜做饭轮着来,大家伙承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彼此照应,互相搀扶,安度晚年。

独身生活一辈子,聚在一起才发现原来谁也容不下谁。

这几个老姐妹,独身一辈子,个性都非常强。真正生活在一起,互相才发现,原来相聚容易,相处太难。

单从吃的方面讲,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吃辣的咸的,有人喜欢清淡不油腻的,有人爱吃稀饭好消化,有人爱吃面食老习惯。

为了做什么饭吃什么,每天都叽叽喳喳,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这几个老人干脆谁也不做饭了,全体到快餐店解决一顿三餐。快餐店各吃各的,减少了很多矛盾。但是营养跟不上,大家伙都日见消瘦。

当然在日常琐事方面,几个老太太性格也是比较强硬,谁也不愿意将就谁。王阿姨爱干净,天天收拾屋子,有一点脏都睡不着觉。

可是有人就觉得,反正是租的房子,没必要那么勤快挨累。想收拾就收拾一下,不想收拾就躺着,活得比较随心所欲。

为此,王阿姨心里很憋屈。她认为打扫卫生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大家都应该自觉维护自觉收拾。可是有人却说,挨累是自找的,没人逼着她干。

几个姐妹住了一个月,王阿姨有些后悔。因为其中一个老姐妹,爱捡破烂,总是往家里捡废品。王阿姨和其他几个人意见很大,可是这个姐妹不管不顾,越捡越厉害。一大早4点就起床,弄得大家伙都休息不好。

爱捡破烂姐妹摔了一跤,抱团养老终于败在人性上。

那个爱捡破烂姐妹,不听其他3个人劝告,早出晚归。其实这之前她根本不这样,而且她有退休金也花不完。不知道为啥,会忽然之间爱上捡破烂。

一次天还没亮,她就晃晃悠悠出了门。小区几个垃圾桶还没翻完,脚下一滑就摔倒在地,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王阿姨和另外几个姐妹闻讯急忙赶到出事地点,把她送到了医院。

各种检查做下来,这个老姐妹腰摔坏了,粉碎性骨折。现实问题来了,谁来照顾?怎么照顾?

王阿姨是抱团养老的提议者,她建议大家伙不要忘记初衷,有难同当,轮换照顾骨折的老姐妹。

因为卧床养病,需要端屎端尿。其中一个姐妹立马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照顾病人。而且第一个提出,要退出抱团养老团队。

王阿姨一辈子爱干净,让她给别人端屎端尿也不现实。她自己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哪来力气照顾病号?但是碍于自己是组织者,硬撑着等待另一个老姐妹的想法。

没想到另外一个姐妹,毫无犹豫说自己早就不想住一起了。还是自己一个人生活方便,得劲。而且她明确指出,自己绝对不会去伺候别人。就这样,没人愿意照顾住院的老姐妹,大家伙不约而同都想退出这个小团队。

爱捡破烂老姐妹,没办法自己雇了一个护工。她说自己把一切想得太完美,以为可以和姐妹们一起安享晚年。没办法,将来只能去养老院了,那里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

王阿姨又回到了自己家里,她的精神一天不如一天。这顿折腾,让她憔悴好多,人一下子就老了好几岁。

她给我们邻居要了电话号码,说万一哪天自己在家里发生什么意外,远亲不如近邻,还得麻烦邻居们去家里望一眼。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她不去养老院呢?原来她内心非常抵触养老院,说自己能动弹一天,也不会去那里。如果真到了不能动弹,卧床不起的时候,就雇个护工。

看来抱团养老并不现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是矛盾重重。

通过王阿姨短短2个月抱团养老的案例,可以看出抱团养老真的不现实。未婚未育单身一辈子的老人,他们年轻时候虽然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是老的这一天活得属实艰难。

无论如何,还是应该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身体好的时候怎么都行,身体不好病病殃殃,就算有儿有女,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说得都是大实话,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不要想着天上掉馅饼,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根本不现实。

别说外人了,就算夫妻也会磕磕碰碰。现在年轻人生存压力如此之大,靠儿女也不一定靠得住。

不管未婚已婚,有儿女无儿女。人老了,总要面临孤独和病痛。所以,我们这个社会应该给予老年人更多关心关爱。

遇到有困难的老人,伸出手帮一把。我们也有老的那一天,这种敬老尊贤品德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我们今天对身边老人好一点,慢慢形成好的社会风气。那么等我们老的那一天,是不是也能得到年轻人的帮扶爱戴呢?期待着这种良好风气,能够成为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出现在每一个有老人出现的角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