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国人交往是一种什么感受?

文化、生活习惯、看待问题都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很多事情你经历了才知道,其实好多事,根本不是那么美好!

我年轻时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交往过一个外国人。这个外国人很独特。怎么说呢?

他从姓氏上来说是个中国人。确切的说是个华裔。但是,你站在他对面,怎么看也看不出他是中国人。他们家漂流海外的时间太长了。也不知混了多少种血。把他完全搞成了一副白人的外貌。我得端详他半个小时以上,才能看到一点广东人的模样……

我们和千千万万个适龄物种一样,在人生的年轻岁月里,在春暖花开时,在百无聊赖中,在寂寞孤独下,在各自离婚后……看对眼了!

绿眼睛对黑眼睛,白种人对黄种人。

其实,涉外恋爱也没什么稀奇的。的的确确是有人图物质,想出国过好日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猫和狗之间都会有感情。何况是两个人呢?不管是什么颜色的人。

但是,在某些人眼里,你真的不招人待见了。

那是九十年代。我和男朋友在饭店吃早餐。一个很好的涉外饭店。菜上错了。我的鸡蛋要单面煎,而不是双面煎。这一顿早点的价格是三位数,这是一家四星级酒店。所以,服务应当到位。

我告诉服务员,让她们换一份。一连说的三次。不管用。我直接找领班经理了。换了。过一会,服务员在角落里悄悄的和同伴说:

“大早上起来吃这么多。昨晚上指不定干什么呢?”

我委屈极了!

因为他是白人。个子高大威猛,而我是地道的中国女孩。和他在一起就会被别人说三道四的。

我男朋友一把把餐巾布扔在桌子上,直接找餐厅经理了。“我要找你们的总经理投诉!”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了!

在中国。在泰国。在日本。在香港。我能感受到一个黄种女人和一个白种男人的组合,是让人感觉不愉快的。

我们去泰国度假。一家高档的酒店。我在高级客房的屋顶私人游泳池里游泳。一个黄皮肤的服务生走过来问:对不起,你是这里的住客吗?你是总统套房的住客吗?那位先生还在吗?

“你什么意思?你要向我的朋友道歉!我要找你们的总经理。”我男朋友咆哮着。

我明白这其中的意思。心理挺不好受的。

显然,服务生把我当成高级应召女郎了。我个子高挑,棕皮肤,消瘦芊细。这就是有钱的白人的品味。

一个黄种人,怎么会有钱出现在这么高级的酒店里呢?

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外边,我坐在阳伞下一边晒太阳,一边吃下午茶。一个银托盘送到我跟前了……

起泡汽酒,还不是香槟。一只玫瑰和一个小信笺。打开一看,是英语: 我喜欢你。你想留在法国吗?

我拿起信件,邻座一个红红的白人半大老头,转着蓝眼珠,对我歪着嘴乐。我朝他挥了挥信,当场撕掉了!老头一闭眼,双手一摊,作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姿势……

这是,我男朋友来了。我们一起离开了。老头在背后嘀咕道:“原来你有生意了!”

紧接着,又是一场混战。直接打到警察局!

九十年代。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在海外,有的女同胞会为了各种各样的“卡”,做各种各样的事!我也替她们羞愧。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

我觉得如今的大环境好多了。中国人富裕了。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高了。年轻一辈的孩子,谁要是爱上了一个颜色不一样的人,可能也没那么大的压力了!

其实,有时候就是命运安排。会有一个绿色,蓝色,黄色,各种各样颜色的眼睛,走进你的生活里,走进黑眼睛的心里。没什么稀奇的事情。而这后面所蕴藏的巨大的种族问题,至今仍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但愿所有异国情侣都能得到宽容的祝福!

毕竟,爱情是可以不分国界!

和外国人交往是一种什么感受?

因为我本人就是搞贸易的,和各国老外都打过交道,我就讨论我眼里的美国人吧。

1、大事不帮忙,小事贼热情。

美国人的人情冷漠是真的,他们真的很难当成好朋友处。不要跟我杠,拿少数人举例。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举手之劳方面特别热情,而对于要他们花费一点钱财和时间的事情,他们往往装作看不见。

一句话,美国人很多人都是公德要做好,私下里却是另外一个人。里外不一,心口不一。

2、对父母孩子不上心,对陌生人却很上心。

很多美国人家庭观念淡泊,父母对孩子如此,孩子对父母也是如此。很多父母常年不关心孩子,而子女也很少关心父母。

也许他们很长一段时间,才聚餐一次,拥抱一下,然后各走各的,平时根本不来往,也互相不打扰,不帮忙。

至于兄弟姐妹,那就更加关系冷淡了,啥都分的清清楚楚的。

为什么他们对陌生人上心?经常给一张笑脸?其实就是他们其实大部分非常孤独的,非常希望别人关心他们一下。反正陌生人不知道他们的底细,他们就可以把自己包装的很好!

我们看到好多美国人,孩子都不去看一下,却跑去作幼儿园的义务安全员。有的美国人经常打老婆,却跑去慈善机构给妇女作义工。

3、总是不想干活就拿高报酬。

这一点太普遍了,好像全世界都应该伺候他们似的,好像他们的努力多么宝贵似的。

我雇的美国白人,才上班几天就吵着闹着加工资,说他的付出远远超出他该得的,结果我用录像给他看,跟他一起工作的韩国人菲律宾人很少偷懒,就他一直在休息,活干的最少,最后他哑口无言,自己拿了工钱走了。大部分美国人就是这样。

4、总想托关系,找人脉。

我的手机总是被美国人发消息,问了解中国有多少?在中国认识什么重要人物?有多少过硬的关系和路子?

几个大的美国客户就是这样的。他们总是想通过我,结识中国的企业家、老板。

为此他们还不忘过中国节日的时候,给我送礼物。言语里暗示我可以采用非常手段。

我明白,他们看中的就是我身后的中国背景,他们就是想开拓中国市场。

于是乎,我告诉他们,中国人就是靠自己,不靠别人。

他们回复说是是是,但是礼物照样送。有一个美国人连续送3年礼物了,礼物不大,都是几十美元之内的东西。除了礼物,还有一封吹捧信。

说实话,我真佩服这哥们的韧性。不过,想让咱帮忙,出卖自己人的事情,咱不能干!

4、没有忧患意识,得过且过。

换句话说,美国人不讲究花架子,非常看中实用性。他们身上都是有用的东西,没用的东西他们都扔了。

很多美国人不讲究吃穿,却节省一笔钱买心爱球队的年票。

很多美国人家里马上交不起房租可,还拿出一笔钱去海滩旅游嗮太阳。

很多美国人手机按键都没有了,却要花钱买心爱歌手演唱会的门票。

很多美国人孩子没有大学学费,他们让孩子自己去挣,他们却开着车到处闲逛。

5、特别势利眼。

很多美国人真的随意惯了,不讲长幼尊卑,不讲尊师重道,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真的弱了,那种跪拜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你弱了,各个都上来欺负你;你厉害了,马上一堆美国人追着捧着说喜欢你。美国人的这种丛林心态,说白了,就是实用主义文化太强大了,那种势利眼的美国人绝对比中国人多。

6、没有文化,没有品味。

很多美国人对于历史文化艺术一类的东西不感冒的,他们的常识性错误,让人很震惊。

一方面是真的傻,另一方面就是傲慢的傻。他们往往都是认为,有美国就够了,要其他国家干嘛?

他们真的认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远不如他们的。


总结:

美国人已经沉迷与于“天朝上国”的美梦有几十年了,不要去叫醒他们!

和外国人交往是一种什么感受?

在外贸公司工作2O年,接触了不少外国客户,总的印象是:

1、大部分客户工作严谨,质量要求高。以日本、韩国客户为例,纺织品合同鉴定后,在产品交货前,他们来工厂验货。依据外贸公司提供的产品确认样,对照大货仔仔细细的检查,产品的尺寸、针距、面料材质、克重等,有时漏缝1针、面料表面一点点织次也不放过。可以说,对工作精益求精。

2、时间观念强。交货时间拖一天也不行,他们对每一单合同都列出阶段生产计划,什么时间完成三分之一,什么时间完成一半,计划很详细,若他们在国外,还要传真、照片、录像追踪。来厂验货时,几点出发、返回时间等都严格遵守。

3、礼貌待人,素质高。日本客户对人热情,见面鞠躬,分手鞠躬。印象较深的一次,带日本几个客人爬泰山,到达中天门时,礼貌的每人买了一块烤地瓜,个别随行业务员边吃边把地瓜皮扔到山坡下,日本客人一至攥在手中,爬了几百米见垃圾桶才扔掉。对我们启发很大。

4、有些国外客户很苛刻,不尽人意。按合同要求,用确认样验货。客户到厂验货时,不断挑毛病,增加合同外的附加条件,目的是想压低价格。有的客户验货签字,同意发货,结果货到国外后,无端指出产品这不好、哪不好,提出退货。如货物退回,光运费损失巨大,只好被动降价,达到不守信用客户的要求。遇到这种客户时,一是再不合作,二是发货前必须全额付款。

和外国人交往是一种什么感受?

我女婿是美国人,除了长相和语言与我们不一样,别的和中国人没啥区别。喜欢美食、旅游,还喜欢躺在沙发上打游戏。他上大学时的学费是贷的款,毕业工作以后都是自己还的。每个月都存钱,并不是传说中的月光族。家庭开销大都是他在支出,也不是大家认为的外国家庭都是AA制。不要觉得外国人很神秘,其实跟我们大同小异,平常心看待就是啦

和外国人交往是一种什么感受?

我们单位有两个老外,一男一女,男的是西班牙人,中文译名叫马利奥,马利奥在杭州定居,娶了个中国太太,他除了外形一看是洋人外,其他的生活习惯和杭州人无异,他似乎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

马利奥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的足球很棒,他有足球教练证,闲暇时,他会去社区兼职教青少年足球。

马利奥是个很闷的人,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我和他除了路上偶尔遇见,双方报以友好的一笑外,其余几乎无交流,故我对他不算了解。

而另一个女老外,译名叫肖格,她来自于亚美尼亚,她的性格则外向,热情奔放。

肖格英文好棒,而中文只会说简单的你好、谢谢、再见之类的话语。

肖格擅长音乐,她会弹钢琴,也会唱很多经典的英文歌。

肖格在单位,也时常和我们一同在食堂共进午餐,吃饭时,她对中餐并不挑剔,似乎习惯了中餐。

单位对老外似乎比较优待,他们的上下班时间,由他们自己自由调控,单位没什么事时,他们要么上午来,要么下午来,要么索性不来,没有人会过问他们。一天中,他们上班时间长的上半天,短时一两个小时就下班了。

记得有一次,肖格找到我,她用英语对我说,叫我帮她采摘葡萄叶。

我们单位的院墙上,长了很多葡萄,当然葡萄叶很多,都是碧绿色。

单位的院墙很高,我便借了个梯子上墙摘,那一次摘了好多叶子。

肖格见我将叶子给她,她说收获颇丰,对我乐呵呵地连声称谢。

当我问肖格要那么多葡萄叶干嘛用时,她告诉我,她是用葡萄叶做菜肴。

葡萄叶做菜,令我惊讶不已,亦让我涨知识了。

其实每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饮食习惯很多不一样,本可以求同存异,只有尊重别国的文化,只因多元的文化,才让这个世界更和谐及多姿多彩。

接触的老外对咱们是不卑不亢,平易近人的,我们也应对其平等相待为好。

和外国人交往是一种什么感受?

我一直与外国人因工作在一起,主要是欧美人,常常听他们讲在中国的经历,对中国文化的不理解。和外国人交往,一要守时,外国人认为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对时间的重视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二提前计划,外国人做事很早计划,这星期就把下星期的工作提前安排好。三是守信,跟外国人交往,他们很重视自己的信誉,说了就一定会去做到,还有就是诚信,和外国人交往诚信是极为重要的守则,不要因为一点不诚信的行为而毁了合作机会与长期利益。外国人忌讳打听别人薪水多少,个人隐私不容受到冒犯,如果隐私受到侵犯会毫不留情的作出鲜明表态,一点不含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