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

老与孤独不画等号。举例,我们二楼张大爷,疫情之下义务给全楼消毒。也不知他打哪弄来的消毒水。天天在楼里洒。基本做到了,曰曰有药味,时时保健康。大家都很感谢他。他家门囗水果,蔬菜不断,居然还有鲜花。这样的人孤独不了。他平时帮我收快递,现在还帮我取邮件,太谢谢人家了。我打算疫情之后请大爷撮一顿。再拉一段和大爷唱个琴书。如何面对孤独,在大爷就是伪命题!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

,我们的生活是交头接尾的送抱投怀的聊一场旷世持久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

老年人失去另一半,人们都说他是孤独老人,这是普遍的,但不是全篇一律的,有的虽然成了孤单老人,他过的不孤独,在外与人扎堆,谈笑风声,在家斗孙子辈们玩耍其乐融融。他有一技之长,和同行者谈论或比式一下,高高兴兴。他爱交朋友,约几个朋友喝茶聊天,天南海北,海天扩论。他有娱乐特长,参加自乐活动组织,有拉有唱,热闹非凡。他爱好旅游,约几个朋友野外转一转,池塘钓钓鱼,静而养神。晚上没事了,打开电脑,下下棋,玩玩游戏,以防老年痴呆。睡在床上打开手机,看看新闻,上上头条,不出门可知天下事,与网友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孤独的老人安排好自已的生活,孤独也可变成不孤独,还津津有味。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

首先我要说,我现在还没感觉到什么叫孤独。

我已退休5年,平时就是我们老夫妻俩生活。就目前来说,不仅没有感到孤独,还仍感觉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干。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看遍祖国的美丽河山。退休的前三年,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这两年才算刚开始自己的老年生活。春节前自驾游到了西安,由于“肺炎”响应不外出的号召,才结束了行程。

我坚信,暂时的灾难肯定会很快过去,所以接下来还是要完成我的夙愿。因为我在国内游基本不跟团,是那种近乎旅居式的自由行,估计游遍祖国没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

当然,完成这个心愿要有个最大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因此,即使在家,除了安排好日常生活以外,最重要的是锻炼好身体。向着自己的愿望而努力,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观景”不止!😬😬

等那天我们走不动了,那就毫不犹豫地去养老院,与那些老兄弟姐妹一起共度最后的余生。如此想想,好像也没什么孤独。再说面对孤独,也不是我们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在事业受挫或不被人理解时,他们也同样有孤独。

人生学会面对孤独也是“必修课”,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外国老人,八九十岁了不仅一个人独居,很多老人还独自周游世界呢!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个说法太理想化,我完全不反对。但我就是我,我一辈子了信仰就是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

我来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老年人面对的孤独有:失去了在职时集体生活后在家的孤独,失去了丧偶的孤独,子女在外工作不在身边的孤独,失去了朋友圈的孤独,失去了社交活动圈的孤独,还有就是心理的孤独。面对这种种孤独,应该怎么办?是老年人生活中必须坦然面对,主动接受,正确处理的。我觉得,首先要解决心理孤独,这是种种孤独中最要紧的。人步入老年阶段后的孤独是很正常的,失落感,失衡感,寂寞感,正是心理孤独的表现。要解决心理孤独,一是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有时是自己直觉错位。二是不要在乎别人的现在比自己好,不要看到过去比自己差的人超过自己了而失去天平。三是不要在乎以过去的生活状态看待老年阶段的生活状态。应当有老年了是这样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心态,有适者生存是自然和社会法则的崇尚敬畏心态,有我们比前几辈老年人好多了的知足常乐心态,有难得糊涂,活的明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孤独阴影,迎来快乐阳光。其次要解决生活孤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孤独,我们自己要针对自己的生活孤独,有的放矢应对。一是老有所学。活到老,学到老。可上老年大学,上老年电视大学,我原单位好多同事上了后都说感觉很好,没有精神压力,却活跃了精神,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可以上图书馆找点自己有兴趣的学,也可以在家里订阅老年方面的书刋,这不仅可以打发时间,又对修心养性有好处。二是老有所乐。喜欢集体活动的老年人可以去老年活动中心,下棋,搓麻将,进行自己爱好的文体活动。可以去旅游,邀友垂钓等群体活动。有的可以帮子女带带孙子孙女也是一种乐趣。有的还可以做些自己爱好的事。如我的一个同事有木工的手艺,因为爱好,在家利用废旧木料做些小凳小椅,为孙子做些木玩具。他自认为这也是乐趣。三是老有所动。步入老年,适当的,适合自己的,适度的活动更有必要。可以去老人集群的地方跳舞,做操,可以参加老年人的一些文体赛事。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跑步,快走,散步等都是好的。我住的同小区的几个老人,与老伴一起,上午下午各一趟在江边散步,几乎每天坚持。其中一个原本走路要他老伴搀扶着走,由于坚持,现在能独立行走。四是老有所静。老人既要会动,又要善静,静也能免去孤独。如我自己,对“今日头条"悟空问答情有独钟,喜欢在家静着答题,时间似乎过得好快。我老岳母一直喜静,独处在家,也活到九十高寿。其三要解决高龄孤独。高龄老人是老年阶段的一个特别时段。好多亲朋好友都处于高龄,行动不便,失去了与他们往来在一起时的欢乐。与子孙辈团聚的日子也没过去频繁了,不少人巳丧偶,有的甚至失子失女。生活不能自理的更感觉孤独。对此,我觉得,一是喜欢自由自在生活,且生活能自理的高龄老人,可以居家养老,白天找一个社区,村养老服务机构中的日间照料服务项目,有人陪聊和做菜做饭。二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可以在家雇佣保姆,也可以去适合自己实际的养老院。三是经济条件较好的高龄老人去服务相对不错的养老院,有的可以去医,康,娱,养结合一体的高档养老院,生活会有更多更好的乐趣。四是性格喜静,素养较高,有独处习惯的高龄老人,因其有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对生老病死能坦然面对,正确处理,能自己照顾自己,不怕孤独的高龄老人,有的地方组织的每日上门敲门,节假日慰问等志愿者服务队提供的这方面服务和社区,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点菜式服务可以帮助解决这些老人因孤独带来的某些生活上的困难问题。其四,不苛求子女。面对自己的孤独生活,关键是做好自己,使看起来是孤独的生活变得更有乐趣。不要思想上依赖子女,经济上依靠子女,行动上苛求子女。子女们有他们自己的工作事业和担负的家务重任,巳是压力很大。我们要有顺其自然的豁达心态对待子女。子女们对我们的爱心孝心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不孤独。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

快80岁了,我之所以在“今日头条”用个“老年非老人”作账号,也是想告诉朋友们我年龄是老,但还不想把自己归属老人之列。“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真的,我目前还没陷入“孤独”境地,老伴这艘老航母还未退役,那些二代三代的舰载机还不时会飞回降落,而且有望看到第四代。另外,退休20多年,从未罢过工,开始几年是无岗乱谋职,下乡照相,摄像,酿谷酒,对什么感兴趣就干什么,但都不成功,03年开始卖彩票,也是因自己爱买才干这个买卖,一直到现在还在快乐地干着,一天站十来个小时,从不计较收入,只图事情有趣,有朋友聊天,也因此还离孤独有一段距离。还有我的兴趣特容易启动,比如写写画画,吹打弹唱都来,如今还在修改一部30多万字的书稿《对联格律》和《穿石斋诗联自赏集》,又买来了国画教学书,天天画虾画竹,又是打快板,又是唱《道情》,又是说单口相声,还吹唢呐,笛子,葫芦丝,巴呜,从今年元月开始又进入头条,一个多月答问,作文,拍视频快130则了,还想等若干年后从数千篇杂谈中选些自认为可以的,编一本《天机杂谈》(暂定名)呢。想孤独都难呢。

不过人一老到头,总有可能掉入孤独黑洞的,首先自己不能孤独自己,家人里面莫卖老,多屈膝求欢,求助,外人里面别想有人会主动送快乐,但可以去什么群呀,圈呀,APP里面瞎取闹,瞎搀和。还有一点,无论多老,你的心还可以心猿意马,无遮无拦的想呀。

想得再好,再美,总有一小段什么也不能干的“失能”阶段,那就象小时候的“无能”阶段靠爸妈那样,什么也不管,任人处置吧,孤独可以,悲伤不行。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在老去中快活,在快活中老去”,但愿如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