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战中,书本真的能挡住子弹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一本书是绝对挡不住的,一枪下去肯定死人。但若干本书,还是可以挡得住的。普通的7.62毫米手枪弹,在25米距离可以射穿80毫米厚的松木板,250毫米厚的土层。而对于子弹来说,想要防弹无非是硬和软。软就是利用韧性极佳的纤维,子弹射中纤维会将动能转移到整个纤维棉上,
-
电影里手持双枪射击的人,是不是耍帅呢?有没有实战意义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反恐精英游戏里面,就有双枪哦。其实和游戏一样,双枪在实战中是垃圾。我们首先说说李向阳的双枪。李向阳为什么是双枪?真实的历史中,李向阳的原型是武工队队长,他确实手持双枪。这是因为,当时他只有两支叫做撅把子的单发土制手枪。这种手枪每次只能打一枪,随后就要缓慢装弹。
-
为何古代欧洲士兵站成排射击不躲藏,中国古代却不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并不是这样。实际上,明军也有类似的战术,同样是排队射击不能躲藏。在大明早期统一全国的时候,当时火器技术还不成熟,还没有后来经常使用的火绳枪,但也有了三段击的技术。在统一云南的战役中,明军就使用过三段击。所谓三段击,就是火器兵排为两行或者三行,但只有第一行的士兵
-
在进攻敌方碉堡时,向射击孔里射击或子弹打进射击孔里的情况会不会发生?
王宝强在抗日战争中不是早就这么干过嘛?认真看过《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答友应该记得,顺溜成名之后,其它军分区部队在准备打鬼子炮楼时,因为缺乏攻坚火力,特地跑来陈大雷六分区借走顺溜。结果黑夜里枪枪打进射击孔,完全压制了日军火力,最后一举拿下碉堡。当然,抗日电视剧有一定的演绎成分,新四军
-
两军对阵作战时,一般多少距离才开枪射击?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方志敏》,并没有具体刻画出红十军团谭家桥战斗失利的主要原因,除去军团长刘畴西排兵布阵稍有问题之外,一名红军战士在敌人距离500米以外时,步枪发生走火的意外情况,也是导致敌王耀武补充第1旅迅速警觉和展开的关键因素。谭家桥战斗原本是一次伏击战,红十军团以三师五团60
-
可不可能让没有摸过枪的普通人通过5天时间学会精准射击?
第十军军长方先觉中将用衡阳保卫战的事实回答:不能!衡阳浴血到1944年7月中旬时,守军的步机枪子弹储备仍然有战前总量的40% ,足够让攻城的鬼子喝一壶的,但是方先觉手中的一线步兵却已经不多了,于是开始动用直属部队和特种兵分队。(方先觉剧照)最先派到前沿的是军部搜索营,这是军直最精
-
你第一次手枪实弹射击是怎样的感觉?
我第一次玩手枪,是在1983年全国开展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期间。当时候,我有个高中时候的同学,因为办理一桩刑事案件,和他的几个同事住在了我们这里。因为案情复杂,侦查时间较长。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是没有什么头绪。于是他们就分头行动,到各个村里,找群众们聊天,了解情况去了。那个时候,我
-
躲在树后面, 真的能避开子弹射击吗?
这个问题,要看对面用的是什么枪,的什么子弹。距离自己有多远?另外,用来躲藏的树,是什么材质的树?是杨树、柳树?还是油松、核桃树?这株树有多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1986年前,乡里的武装部,专门设有军械管理员。那时侯,对枪枝弹药管理的不严格。只要和乡武装部长、军械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