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司有薪资标准,在面试的时候还要问目标薪资?

作为一个职场老鸟,我也经常这样去问应聘者,我仔细想了下,我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从专业角度来说,我问你的目标薪资,是要来看看我是不是给的起。薪资主要是防止不满意情绪的产生,所以你提出的期望薪资,我大概率会满足。因为如果我不满足你的薪资,你工作的不满意,干着干着就跑了,对我的损失更大。

2、问你目标薪资来看看你的诚意。有的人狮子大开口,那就是没诚意了,说明你对这个工作不感兴趣,或者对我们公司不感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决策,再去看看其他候选人了。

3、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说明固定的薪资标准。所谓薪资标准是个很宽泛的范围,比如经理级8000——15000,这中间的范围很宽。不是你想想的那样,一个岗位一个工资标准,毛爷爷时代的同工同酬在现在这个社会是不现实的。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基层员工可以,例如保安、司机、产线工人等等。凡是靠脑子生活的,都没有办法做到一个标准。

为什么公司有薪资标准,在面试的时候还要问目标薪资?

在面试时,为什么公司都已经有薪资标准了,还要问目标的薪资要求呢?

HR提成这个问题,其实是有非常强的目的性的,并不是随口问问而已。一旦应聘者回答得不能让HR满意,很可能面试就失败了。

HR这么问,其实存在这几个方面的考虑:1、了解应聘者对于自身价值的认知能力

在职场,特别是在一个经验丰富的HR眼里,一个人具备的价值和一个岗位所发挥的价值,是很明确的,也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一个酒店的服务员,这个岗位在公司里面,能够给公司提供的价值就在一个界定得上下限之间,这个上下限就直接体现在了薪酬的幅度标准上,比如2000-3000元。

而不管从事这个岗位的人拥有多少的能力,只要他是在这个岗位上,其所发挥出来的价值基本就在这个界线之内,他不可能发挥出10000元的价值出来,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因而,一个应聘者,自己选择应聘哪一个岗位,就需要知道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这个岗位对于公司的价值。

应聘者自己想要的薪资标准,必须是在这个岗位价值的界线之内,这样才能符合实际情况。

可以想象,一个来应聘小主管的岗位,却去跟HR要求老总的待遇,这在HR的眼里,就是个人对自我认知不够清晰。

对于自我认知都不清晰的应聘者,很多时候HR都会选择放弃掉。

2、了解双方的需求是否匹配?

在职场,其实在面试之前,公司打算对这个岗位人选提供多少钱的薪资水平,基本已经是定下来的了,就算存在上下限的幅度,这个幅度也是很小的,不一定有招聘信息公布的那么宽。

在这种情况下,HR首先想要知道应聘者内心的期望,想知道公司提供的薪资水平是否能够达到应聘者的要求。

为什么HR想要知道这个呢?

因为这个期望值就涉及到入职员工内心对于薪资的满意度,这个薪资的满意度,对于员工能否稳定的为公司服务至关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内心满意度是和这个人的期望值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同样是5000块钱的工资,同样的工作任务,有一些人就很满意,而有一些人就一般满意,更有一些人是非常不满意。

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并不是因为这5000块钱给少了,而是因为拿这5000块钱的人不同了,有些人期望值比较低,有些人期望值比较高。

所以,HR问应聘者的薪资要求,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想知道应聘者内心的期望值是多少?是否和公司给出的薪资相匹配。

如果相匹配,那肯定是很好;但如果应聘者要求更高,HR就得去评估公司是否愿意给出更高的薪资,或者去评估这个人是否值得考虑了。

3、HR了解应聘者的想法,可以在谈判时占据主动位置。

虽然一个岗位的薪资基本是确定的了,但是,总会存在上限和下限。

而作为一个公司的HR,肯定是需要从公司的角度出发,以最低、最适合的成本为公司聘用到最适合的人选。

在面试时,HR会面试很多的人,这些人里面,总会有一部分是适合这个岗位需求的。

那么,HR就需要从这些适合的人里面,为公司挑选出最合适的人选,这就涉及到薪资谈判了。

同一个岗位,以8000块招来的人,可以胜任工作;以10000招来的人,也可以胜任工作;以15000招来的人,也可以胜任工作。

那么,如果HR能够通过谈判,以较低的薪资水平,帮助公司招来合适的人选,这就是最理想的状态。

而这个谈判,当一方知道了另外一方的底限及想法,就可以在谈判时占据主动地位,既保证了谈判结果的最优化,也保证了谈判的成功。

因而,HR在没有最终为应聘者确定待遇之前,都希望能够知道应聘者内心对于薪资的想法,以便在做薪资谈判时,可以做到把控全局。

为什么公司有薪资标准,在面试的时候还要问目标薪资?

我们在面试的过程中应该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公司的招聘信息明明已经写了工资标准,但是面试过程中,HR还是会问期望薪资,别看就一句话的事,谁先把底牌亮出来,谁就丧失了主动权,这里面套路多着呢。

作为人事招聘部门,面对应聘者,就代表了公司形象,对于公司实力和岗位薪酬方面的介绍总会掺点水分,为了吸引人才嘛。当HR与应聘者初步了解过后,一般会询问对薪资方面的要求,一般不会立马告诉你被录取了,而是让回去等通知,这个过程就是“货比三家”了。

了解完应聘者的薪酬要求后,一般HR会做三件事。

首先,与用人部门沟通应聘者的情况,以及个人能力和工作能力,如果符合用人部门需求后,就会沟通薪资情况,毕竟现在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弹性薪资,如果应聘者各方面都优秀,公司想留住人才,一般会有向上10%的浮动空间,而如果能力一般,又没有更好的人选,公司也会考虑下浮薪资,看应聘者是否可以接受。

其二,考核应聘者对市场行情的了解,是否对自己的能力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如果说出的薪资偏低,明显就能看出应聘者上家公司的实力与应聘者的能力,而如果说出的薪资明显高出市场行情,或者与该人能力不匹配,说明心高气傲又能力不足,一般不会录用。

其三,面试过程也是讨价还价的过程,应聘者出卖的是自己的工作时间与工作能力,而用人单位则是买家,自然需要货比三家,一般会针对所有的应聘者横向比较,如果综合能力差不多,自然就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人才录用。

总的来看,面试过程中针对薪酬的谈判,也利于人事部门对应聘者做出薪酬激励方案,对日后晋升做出规划,有利于调动应聘者的积极向上,看到自己在公司工作未来的目标。

为什么公司有薪资标准,在面试的时候还要问目标薪资?

大家好,我是广东的Iris.Y。

通常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薪水体系标准,这个标准往往是根据公司自身情况和外部薪水体系的一个对比,当然还有对岗位的稀缺度,也包括公司对这个岗位的重视程度决定的。这个岗位的薪水,往往不是一个固定的值,是一个上下浮动的东西,也是可以谈的。

那为什么公司有薪资标准,面试时候还是要问候选人的期望薪资呢?

因为公司不知道你是否有去了解该公司的薪酬标准和市场水平,也不知道你心目中想要多少钱,是不是跟公司的标准差不多,所以通常会询问候选人。

那如果候选人提的薪资比较高,我们应该怎么跟公司沟通呢?

候选人要:分析现状,摆数据,讲道理。

比如:

  1. 市场对这个岗位的通用薪水范围是多少, 候选人提出的薪资是否在这个范围内。
  2. 我在上家公司的薪水范围是多少,可以不用太具体,因为年终奖不一定精确。
  3. 我具备在上家公司(或其它家公司)涨到这个薪水的能力。举例拿了什么成果,成就、奖项等等。

其它的,不需要讲,都是客观事实。

为什么公司有薪资标准,在面试的时候还要问目标薪资?

确实每家公司都有相应的薪资标准,薪资结构和体系,但是这种薪资标准它不是靠领导们凭空想象,拍脑袋形成的,它是有事实依据的,结合企业发展的自身状况,及外部薪资水平,还有就是在面试过程中了解应聘者的目标薪资。

所以很多时候,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会问面试者的目标薪资有很大可能,是要做个参考,为日后给该岗位调整薪资标准时做个辅助依据。至少在我们公司是这样的。

当然,除了这个作用外,了解面试者的目标薪资,也是想了解公司对该岗位的薪资标准是否能满足面试者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如果真的被录取,那在谈薪资的时候就可以尽量往其目标薪资上面靠,以此来提高招聘完成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