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后已经渐渐老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以后怎样养老?

养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0-70岁左右,胳膊腿都好,能吃能睡,这时候是最轻松的,有钱(退休金)有闲,是上班族的向往和羡慕的对象。

第二阶段:年龄又长了,70-80岁左右,各种老年病显现出来了,大多数人开始进入吃药常态,有老伴儿的还可以互相照应,尽量不麻烦孩子。

如果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就要合适的养老机构了,不能给孩子添负担。

第三阶段:80-90多岁,即使能够自理,也离不开他人的照顾和帮扶。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中高端养老院,无论哪种,都需要有人陪伴和护理。

养老金是养老的主要保障。到了第三阶段,就要看有没有提前准备了。

有准备的养老,能进中高端养老院,康养结合,贴心服务,才能舒心养老。

60后独生子女家庭,靠子女养老,几乎已不可能,靠社会和政府养老,也不现实。靠自己最靠谱。自己提前准备,才能靠得住。

六零后已经渐渐老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以后怎样养老?

我是68年的,今年54岁,我也只有一个女儿,以后怎么养老的问题,我在十年前就开始准备了,所以我的养老问题我现在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我早已经准备好了。

我从上班到退休一直在银行储蓄柜工作。工作小柜台,人生大舞台,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我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也见过很多老人特别是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晚年凄苦的生活。

所以我很早就意识到靠孩子养老是靠不住的,必须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早做打算。

我们60后年轻的时候正赶上计划生育,大部分人都只能生一个孩子。想想我们的孩子长大结婚了一个家庭有四个老人,他们还要养自己的孩子,怎么还会有能力养四个老人呢?所以养老还得靠自己。

我来说说我是怎么为养老准备的吧。

我在四十岁的时候每个月工资大概是6000块钱,我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一千块钱存张5年期的存单,存成自动转存,这笔钱作为我退休后养老金的补充,这笔钱我不轻易动它。

现在我退休了每个月退休金5800,再加上每个月的1000块的存单和利息一共1600,合起来也有7400块钱,每个月日常开销是够的,退休了有医疗保险,住院也花不了多少钱。将来不会动了住养老院也不用孩子贴钱了。

我还为自己存了50万的大额存单。这笔钱是家里万一有什么意外了,生了缠人的病了再动它,一般这笔钱是不动的,将来用不上了留给孩子们,这是一笔家庭风险金。有备无患。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靠天,不靠地,一切还得靠自己。60后养老早做打算,总是没错的。

六零后已经渐渐老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以后怎样养老?

我是六五年的,也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有2年多就要退休了,怎么养老,我早就想好了。那就是不能依靠子女,只要思维正常,生活能够自理,就全靠自己。

这里说的自己,是指和老婆两人,相依为命,互相照顾,尽量不麻烦子女。

因为独生子女已经够苦的了,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由于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养尊处优,家务活大多做不来,要工作要忙家务要带孩子,已经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而现在老人大多长寿,一对小夫妻要照顾4个老人,甚至更多,哪来的精力。

不是说他们不孝顺,而是分身乏术,上班工作压力大,下班忙家务带小孩一大堆烂事,还要抽时间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生存的需要。

因此,对独生子女不要奢望,他们有空来看看,已经很不错了。

退休后,我理想的退休生活是:

一、调整好心态

退休退休,就是退下来休息,不再工作,工作一辈子了,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不要给子女添麻烦,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对子女的帮助。

不要干涉子女的生活,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搭把手,但不要把自己全部搭进去。

“养儿防老”这个词不适用于当代,要调整好心态,子女能自食其力“不啃老”,已经很好了。

二、安排好生活

60~70岁的时候:

1、装修房子

居住的房子已经20年没有装修了,虽然现在看上去还都挺好的,但厨房间和卫生间已经不符合现在的要求了。

我要把房子重新装修一下,宗旨就是简约、舒适。一直没有个书房,想要买大房子已经无能为力了,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辟一个看看书写写字的地方。

2、旅行

趁还走得动的时候,带上老伴到处走走,想去的地方都去看看,不跟旅游团,自己玩,或者跟志同道合的朋友拼团。

也可以做做候鸟,环境好的地方就住下来生活一段时间。

3、回乡下

老家没有房子了,亲戚朋友大多在那里,可以去当地租间房子,最好带院子的那种,有块地,自己种点蔬菜什么的,自给自足。

一方面有点事情做,一方面锻炼锻炼身体。

我这个人喜欢静,闲暇时沏上一壶好茶,喝喝茶看看书,快乐逍遥。

或者陪老伴去田间走走,呼吸着乡下的新鲜空气。

70岁以后

到那个时候,看自己和老伴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还比较好的话,仍可以维持以上的生活方式,但以不出远门为宜。

如果身体不是很好,就以居家为主,相互照顾。

若两个人身体都不好,就以进养老院为最后的生存方式。

上海住得起就住上海,上海住不起,就以江浙为目标,找个服务好点的养老院,尽量不给子女增加负担。

我的理念是:活一天就要开心一天,就要活得有质量。到最后,绝对不要身上插满管子,没有一点质量和尊严地活着。

六零后已经渐渐老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以后怎样养老?

我是65年的,87年大学毕业时去到一家国企工作,记得第一个月基本工资50元,加上各种补贴,一共69.5元。在国企干了5年,那时收入大约300元/月,感觉不死不活,那时年轻,恨不得宁可累一些,多赚些钱。92年生小孩,一下子花了5000元,把积蓄全花光了。那时,想跳槽,但一直舍不得铁饭碗,小孩又太小,所以放弃了几个机会。后来,小孩儿1岁时,终于下决心,带着1000元来到深圳。每月工资1200元,干了1年,单位让回去办手续,于是辞职回国企办了手续,老婆不让去太远的地方了,她一个人又工作又带孩子,太累。于是在天津找了个工作,但觉得工资太低,自己还是想去深圳,做通了老婆工作,一个人回到深圳。94年时,在一家外企,每月收入2700~2900左右。那时就想,这样打工一辈子,到了50岁,年龄大了,没人要怎么办?养老靠什么?那时不懂投资什么的,虽然炒了股票,但买得不多,没赔没赚。我就想,只当作收入只有一半,也比国企工资高,这样下去,干20多年,相当于国企干50年。那样50多岁就可以退休了。

后来,把老婆孩子也都带到了深圳,在深圳买了房,户口也迁入深圳,在深圳也交了社保。去年,老婆55岁退休了,退休金比内地企业高,我的企业由于迁移到越南,我也失业了,在东莞私企干了2年,太累了,身体受不了,想想,还是身体重要,干脆不干了,一套房出租,靠租金维持生活,并有一定积蓄,再过几年就退休了。

六零后已经渐渐老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以后怎样养老?

三种方法:

1、能自理时,和老伴自家过;

2、不能自理时,请保姆帮助老两口生活;

3、如果有不能自理,又请不起保姆,那就去养老院养老。

三种方法,总结起来,自己照顾好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拖累子女。

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不要依赖子女。历史原因造就了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与原来的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有所不同。因为,独生子女真的照顾不过来这么多老人。他们也要养家糊口,面对时代的竞争,面对社会复杂的现实,他们自己能生存好了,都是不容易的事,更何况有四个或者更多老人。

这代老年人,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就是给社会给家庭做贡献了。

这代老人,有少养育孩子的优势,身体大多很好,因此,在好的基础之下,要好好生活,度过自己幸福的晚年时光。

六零后已经渐渐老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以后怎样养老?

我是1965年出生的,我今年57周岁了。我就是真正的60后,我只有一个儿子,我正走在渐渐老去的路上,关于以后怎么养老,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要面对的,要积极思考和准备的话题,我想谈谈我的想法:

60后的我们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养儿防老的年代已成过去式了,因为现在孩子的生活压力太大,要还房贷、车贷、孩子的奶粉钱等等,已经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了,如果再让他们管4个老人甚至是更多,那孩子们也没有三头六臂,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我想都没敢想过。

我觉得将来咱们这一代人的养老一定是靠自己,靠谁不如靠自己,靠自己最踏实。

拿什么养老?一定缺少不了人民币,所以我的规划是在我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我会一直工作到70岁,我要在70岁之前攒够我余生的养老钱。

70岁之前:

我想好了,70岁之前我和老伴儿俩如果身体都健康,那么肯定是我们互相照顾,互相扶持,不给孩子添麻烦,凡是我们自己能做的都自己做。

我要一直工作到70岁,70岁以后,如果身体健康,平台需要我,可能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因为,现在我们单位70岁的就有三、四个,七十二、三岁的还有两三个呢。所以,大家都是这个想法,在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只要有平台需要就会这么一直做下去。

工作使人快乐,工作使人忙碌,忙碌就会使人生活充实,心态好自然就会少生病。

养老不一定就是在家坐着吃喝玩乐,工作也是养老的一部分。

70岁以后:

70岁之后,如果那个时候没有工作平台了,那么我再去选择真正的养老。如果老伴身体好,我们就互相照顾,如果我们两个人身体都不好的情况下,我有两个打算:

一是,如果其中有一个不能自理了,那就找居家保姆协助一下,我觉得只要人在自己家住着,就觉得没有那么悲哀,心里就不会那么失落,毕竟还有家嘛。

二是,如果我们两个都实在生活不能自理了,那就没有办法了,就只能去养老院了。

尽管我很抵触去养老院,因为我大姨的后10年就是在养老院度过了。我真正见证了她这10年的养老院的生活,整天就是望天望到晚,我感觉进了养老院,就好像是在坐吃等死一样。唉,真走到了那一步,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就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我想随着现在老龄化社会的越来越严重,我相信国家会有相应的政策和安排的,说不定那个时候政府还会给我们一定经济上的补助呢?

包括养老院的设施啊,养老机构的壮大成熟啊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而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好。

但前提是一定要有经济基础,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为将来做打算,就要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继续搬砖挣钱,为余生的养老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

当然了,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80岁呢?毕竟能活到八九十岁的人还是少数。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注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荤素搭配,多吃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少盐、少糖、少油,预防“三高”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注意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体检,预防疾病,延缓自己衰老的脚步。

我早就跟我儿子说过了,如果我不幸得了绝症,早期我肯定是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但如果是晚期无法治疗了,到了最后的最后如果我毫无意识了,只有呼吸和心跳了,那就坚决拒绝插管,不要做无谓的抢救和治疗,我要有尊严的离去。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60后渐渐老去的老人,对未来养老的一个初步的打算。不知道各位友友还有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和观点,一起来评论区里唠唠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