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双女户女儿已出嫁,二老体弱多病,60岁以后该如何生活?
当前,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的问题变得突出起来。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由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出现独生子女、两个女孩的现象。女儿出嫁后就只剩下老人在家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的年龄逐渐增长,体弱多病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老人的生活如何得到保障,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个女儿虽然已经出嫁,组成了自己的小家,但是赡养老人的义务没有改变。赡养老人是儿女应尽的义务,两个女儿可以商量解决。如果女儿离家都不是很远,那么采用轮流照顾老人的办法是最好的,一方面可以得到精心照顾尽快从病患中恢复身体,另一方面也能体现亲情的重要性,身心得到愉悦。如果女儿都不太方便来到老人身边,那么只能从经济上来弥补。请护工是一个好办法,老人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两个女儿也可以兼顾自己小家的工作和生活。 第二,可以选择去养老院。现在,养老院有专业的护工和医生,系统化的保证老人了身体健康。而且现在很多老年人更愿意去养老院养老,他们也体谅孩子难处,孩子需要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来陪伴老人。而且他们在养老院不用担心孤独的问题,养老院就像一个大家庭,有很多的娱乐设施,老人之间可以交流并建立融洽的关系。 第三,农村的好政策使老人生活得以保证的基础。现在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到了全国各地,老人60周岁以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生病住院有农合报销,这解决了老人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两个女儿的老人还可以申请农村低保五保户,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经济上不出现困难,生活也能正常维持,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成为现实。 总之,新时代新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得以解决,标志着脱贫致富政策的决心之一得以实现,让老人安享晚年得到保障!
农村双女户女儿已出嫁,二老体弱多病,60岁以后该如何生活?
农村双女户是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作出重大贡献的家庭,政府应该责无旁贷的对他们给予政策扶持。
从目前人口计生政策来看,政府对双女户提供的政策扶持主要是对这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户实行奖励扶助,具体来说,就是养老金帮扶。
双女户的奖励扶助金是每个月每人80元,每年年底一次性发放,共计960元。享受的年龄规定是60周岁,夫妇双方谁达到60岁谁开始享受此待遇。以前政策要求双女户必须结扎才能享受此待遇,目前已经取消这个限制,只要达到:1、1933年1月1日后出生;2、农村户口;3、年满60周岁;4、未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关于多生育子女的规定且目前仅存活两个女孩。
仅仅享受一个月80元的养老补助是不够的,如果两个女孩都外嫁,父母年老体弱之后,就面临无人照料的窘迫境地。为此,部分双女家庭都会选择留一个女儿在家,招一个兄弟较多的男青年入赘 ,俗称招郎上门。以此解决断香火和赡养老人的问题。
乡镇、村居一般会在责任田土调整,特岗人选,低保名额方面给与双女户予以政策倾斜,尽量确保他们老有所养。
农村双女户女儿已出嫁,二老体弱多病,60岁以后该如何生活?
问题:农村双女户女儿已出嫁,二老体弱多病,60岁以后该如何生活?
首先,不论女儿出嫁与否,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特别是父母年老体弱多病,双女户父母60岁以后原则上应该交由两个女儿共同照顾。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双女户家庭的父母年满60岁以后,可在政策范围内申请五保待遇,申请五保成功后:每年每人可领取特困人员补贴4500元,2个人就是9000元;二人是免交新农合的,而且住院看病吃药国家是100%报销的。
除此之外,二老还能享受双女户补贴:每人每年960元,2人又是1980元。另外还有养老金每人每月98元,2人每年共计2352元。以上补贴待遇都享受的话,二老每年能有资金13332元,每月1111元,这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吃穿应该足够了。
如果二老不愿意自己生活的话,可以住进乡镇敬老院,现在敬老院的设施也都挺好的,有人照顾吃穿,而且每月还有300元的零花钱。
微说心语:农村的父母把孩子拉扯大不容易,子女应该好好的尽孝道,虽然不说把老人接在一起住,每月回家个4,5趟看看老人是应该做到的。子女应该是赡养老人的第一责任人。农村双女户女儿已出嫁,二老体弱多病,60岁以后该如何生活?
看到这个问题:“农村双女户女儿已出嫁,二老体弱多病,60岁以后该如何生活? ”我的答案如下:
1.国家政策好。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农村双女户家庭每年可以至少补贴720元,具体到每个省份可能不同,必须年满60岁或者60岁以上才可以申请。
经过调查核实,上报批准,可以享受农村部分扶助政策。
2020年关于双女户补助政策:符合条件的双女户家庭,父母从60周岁起由人民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的奖励扶助金。
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一样,补助标准会稍有差异,而且现在人们条件越来越好,每年都会增加补助,部分地区双女户家庭,大概能领一万元补助!
现在国家的利好三农政策,对农民来说,的确帮助很大,能够减轻独女户、双女户家庭的压力。
2.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申请低保户。低保户有什么好处呢?每月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补助金。
低保户会领到一张医疗卡,有病住院可以享受适当的减免,患有大病的还能享受大病医疗救助或二次医疗救助。
目前,无房的低保户在外租房时,能享受一定的租房补贴。
享受部分取暖费的减免。
临时救济:由国家统一的临时补贴,比如菜价上涨,国家会统一下发菜金补贴。
再有就是天灾人祸……,临时性的由当地民政部门发放的个别补贴。
3.申请困难户。民政部印发《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第四条对“特困户”作出认定:
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一)无劳动能力;
(二)无生活来源;
(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没有履行义务能力。
能申请到困难户,每年的补贴多了,大概能有六、七千块钱左右。
4.农村的俗语“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是一种偏见,也是很落后的家庭观念。
现在有闺女的家庭往往更幸福,尤其在农村,闺女更体贴老人,闺女更顾家。
农村双女户女儿已出嫁,二老体弱多病,可以轮流去女儿家住着养老了。
在女儿家住的时候,千万要少说话,因为隔代人思想观念不一样,少说话可以避免惹是生非。
尽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可以减轻女儿的负担,不惹女婿讨厌。
生活要积极乐观,不要经常唉声叹气,因为人的心情会传染的。
不管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脾气要好,因为适时地收敛锋芒,可以保全自身。
总之,我们都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不辜负现在美好的时光,永远都相信,美好的一天从“开心”开始!农村双女户女儿已出嫁,二老体弱多病,60岁以后该如何生活?
法律没有规定,女儿不养父母。
农村双女户女儿已出嫁,二老体弱多病,60岁以后该如何生活?
我同学彩凤家里就是双女户,她今年34岁,她姐姐今年38岁。姐姐远嫁内蒙古,她为了父母坚决嫁在同村,留在了父母身边。
彩凤的父母都已年过六十,当时生了大女儿的时候,为了追生个儿子,她的爸妈东躲西藏的生了她,没成想她又是个闺女。
在我们那双女户又被称之为绝户。彩凤的父亲还曾经因为生了两个闺女,没有儿子抑郁了好长一段时间。
彩凤的母亲在几个妯娌之间也抬不起头,尤其是在生了两个儿子的大嫂面前,简直就是低声下气。公婆对她也不待见,妯娌也瞧不起她,村里其他人也欺负她生了两个闺女,每每吵架就骂她是个绝后的人。没有儿子也成了彩凤母亲一生的心病。
彩凤父亲一心培养大女儿,他想着让大女儿在家里招婿,但大学毕业后大女儿没有听取父亲的建议,她为了爱情远赴他乡。
当时大女儿想嫁去内蒙古的时候,彩凤的爸爸还跟大女儿吵了很多次。他不允许女儿远嫁,他说:“我本就没有儿子,一辈子在村里抬不起头,如今你还嫁那么远,我跟没你这个女儿有什么区别?我不奢望你嫁的多么好,只希望你们姐妹俩在我身边,我和你妈就心里踏实。”
不管父亲怎么反对,大女儿还是坚持远嫁。拗不过女儿,最后父亲还是同意了。不过他因为跟女儿赌气,还没有去参加大女儿的婚礼。
彩凤大学毕业后,回我们老家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彩凤爸爸想着大女儿已经出嫁了,就想让彩凤在家里招婿。
彩凤说在大学期间,其实追她的男孩子也有,但是想到姐姐嫁那么远,想到父亲孤单的背影,她不敢再选择远嫁。
彩凤毕业后回老家考了教师编制,父亲看她在当地有了稳定的工作后,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彩凤的老公是同村的,离彩凤家里只有一千米远的距离。她老公是个开挖机的,家里有一台挖机一台吊车。她老公虽然没有铁饭碗,学历也没彩凤高,但是收入却非常可观。
当初彩凤和她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彩凤的未来公婆就主动找了彩凤爸爸,说了一番话让彩凤爸爸妈妈心里十分踏实。
彩凤的准公婆对她爸爸说:“我们知道你的情况,我家臭小子上辈子休了福,找了你家闺女。你家闺女的条件比我儿子好太多,是我儿子高攀了你家闺女。我也就一个儿子,咱们也同村,知根知底的那就不做入赘,让孩子们两边都住。两边都是他们的家。他俩以后有了孩子,不管男女,第一个孩子随你家闺女姓,户口落到你家来。第二个孩子就随我们家姓,户口落我们家。你看这样成不?”
彩凤爸爸看这未来亲家夫妻俩这么通情达理,没有再说其他的。
在我们村,双女户,政府每年都有5000元的补贴,彩凤爸妈趁着自己还能干活的时候,每天都在工地上打工赚钱。
彩凤爸爸常说:“我们能干的时候多干一些,手里多存点钱,以后老了动不了了,有个保障。她们姐妹俩也要养家糊口,要养孩子,我们不能给她们添加负担。”
彩凤的姐姐远嫁他乡后,以前每年还会回来一次,但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她只能默默地给父母买东西邮寄回来,给父母卡里每个月转一些生活费。
彩凤姐姐说她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只能在经济上多孝顺父母。
彩凤因为离家近,她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带着老公孩子回娘家住,她说让父母体会一下天伦之乐。
彩凤爸妈有什么事,都是彩凤老公帮着忙前忙后。彩凤的公婆常常对自己的儿子说:“你岳父家里有什么事,你多上点心,他人很客气,不愿意麻烦你们。你自己多长点眼睛,你是女婿也是他们的儿子,眼睛要看事。”
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彩凤父母身体也断断续续出现了不少状况。她的爸爸,因为经常性的痛风,膝盖疼得下不了地,每次痛起来的时候,躺在床上下不了床。每每这个时候,彩凤的老公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儿,开着车子带着老丈人去医院看医生。
别人对彩凤爸爸说:“你这儿子真孝顺,忙前忙后的,对你这么细心。”彩凤爸爸听了也不反驳,嘴巴都咧到耳后根去了。
彩凤的妈妈因为腰椎盘突出,没办法再出去干重活。只能在家里吃药养病。
老两口因为自己不能赚钱了,经常性的自责。他们总说自己年纪大了不中用了。但每隔几天,彩凤夫妻俩就给她们买米买菜送回去。
彩凤虽然是女儿家,但她夫妻俩却担起了养父母的担子。父母有个三长两短的,他们夫妻俩总是第一时间陪在身边。
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他们老。
现在不是旧社会,赡养老人只有儿子承担。都是父母生父母养的,没有儿子,那女儿就应该勇敢的承担这个责任。
希望每一位父母老了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