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农村养老的越来越多,为什么?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好吗?

现在回农村养老的越来越多,为什么?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好吗

我退休快10年了,身边有几个朋友有的回农村老家养老,有的在近郊的乡镇买房长期在那生活,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受朋友们的感染,老了老了也越来越想念当年在老家的田园生活,去年夏天终于如愿以偿,我也在老家附近租了一间民房。

说起这套民房也挺有意思,自打动了这个心思后,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农家小院,小菜园,果树,老井,小猫小狗,幻想着自己把摘下来的瓜果用篮子吊在水井里,想吃的时候再提上来,穿着拖鞋拿一把蒲扇在院子里悠闲自得的样子,这究竟是怎么了啊,当初我可是拼了命的学习考试,为的就是能有朝一日离开这个下雨天就满是泥泞的乡村。

我的想法很简单,老公的退休工资不高,要想在农村买一间带小院的房子并不容易,所以最初就是考虑以租房为主,离家半小时车程的距离就最好了,为此我们俩开着车在周边的乡镇转了十多天找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朋友的推荐下租了一间挺满意的民宅。

这间农村的民房有六七十年历史了,房东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他儿子在北京发展很多年了,五年前被儿子接到北京享受天伦之乐,多少年没人住的房子显得破旧不堪,好在这栋房子依山傍水,前后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门口的石阶上长满了苔藓,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环境吗。

说起来很多人不相信,我租的这栋民房十年租金才10000块钱,并且这钱还是我执意硬转到他儿子微信上的,我们始终是在电话里沟通,他儿子表示很希望有人能在老家的房子里居住,这样房子就不至于年久失修,就算每年象征性给我一点看房费都乐意,这刚好是周喻打黄盖呀,我还是留了个心眼,我要把这房子布署成我想要的模样,多少给点租金才能心安理得的装修。

我退休后回农村养老的始末缘由

和很多朋友一样,我打算退休后回农村养老,并不是长年累月住在这里,很久以前我就制定了一个养老规划,现在刚好60岁,我打算在能自食其力能走能动的年龄阶段,把自己身体保养好,尽量不让子女们分心,安心去投入事业,这也算是给他们最大的帮助。

平常我也是一个好动不好静的人,看过我游记的粉丝们都知道,我每年隔三差五地喜欢和朋友们到处旅行,每走到一个心怡的地方都会租民房旅居,细细地品玩当地的人文风情,住久了还会在别人的院里养花种草,在它乡异地吃一些亲手种的蔬菜。所以我租的这个农家小院对于我太满意了,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把前后院子收拾得干干净,简单地把厨房和卧室装修了一下,在后院搭了一间6平米的洗手间,再请工人在前院打了一口水井,那水可真甜啊。

退休后回农村养老的情趣,田园生活让人流连忘返

几十年的都市生活让人变得麻木,每天在家与CDB两点之间通勤,领略的都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办公室高冷的鲜花如同二维平面的油画,察觉不出它有半点生机,现在我打算让这座枯萎的小院重新注入烟火,几个月下来房前房后已有了大的改观,院墙上种的几株蔷薇和凌霄渐渐爬上了墙头,前后院整理出的菜地已经收获过好几茬蔬菜瓜果,每次我带着孙子来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我教他辨认小麦和韭菜,听知鸟唱歌,小东西最喜欢吃隔壁老奶奶做的锅巴粥了,每次离开前都他都闹着不想走。

我的一群闺蜜经常三三两两地来参观我的小院(她们称这是我的行宫、别墅),这帮小老太太一来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她们在田间地头摆pose拍照,在露天院子里打麻将,临走还大包小包地把能收获的蔬菜带一大堆回家。现在我一周至少有三~四天来这里,有些朋友不理解,说我有乡下人的情节,我想可能也是的吧。

总结: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好吗?

现在咱们回到正题,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好吗?我认为是对于我来讲太好了,我们可以把乡土情结放到一边,人老了后对于物质的追求在逐渐衰减,都市生活养成的许许多多不良习惯,只有回到大自然才能得到净化,新鲜的空气和无公害蔬菜,对退休老人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身体条件还好的年龄阶段,把回农村养老当作是一种养老的过渡阶段,给子女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不给他们添乱就是对儿女业事上的最大支持,至于未来会怎么样,考虑那么久远干什么呢,活在当下才是最实际的选择。

现在回农村养老的越来越多,为什么?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好吗?

我可能要给回农村养老的退休人员泼上一瓢冷水,退休的老人到底想好了没有回农村是为了安享晚年,还是为了田园牧歌?看一看几十年来,中国人是向往城市生活还是向往农村生活?想回农村养老,是你自己自然而然的选择,还是其他原因的驱动?

三十多年前,我就是从农村通过考学走出来的,现在老家依然有我的宅基地,老家的房子在当地不算气派,却也是四间两层的楼房,有大约一分地的院子,种菜养花是不成问题的,但我依然很纠结到底要不要退休后回到农村养老。

一、新中国成立至今,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越来越少

从建国初到现在,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比例是越来越小,这是不争的事实,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农村的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小,国家才强行划了耕地面积红线。

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号召千百万城镇知识青年,到广阔的农村大有作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然而,有多少“知识青年”真正地留在了农村?依然通过各种方式回到了城市。

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应该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陌生吧?贫下中老把最好的房子让“知识青年”居住,把最好的粮食留给“知识青年”,但是也没能留住他们。

改革开放后,没有任何人强行和指派农村人到城市,反而有以亿记的农民涌进了城市,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从此词典里出现了一个新词“农民工”。

为什么会出现“知识青年”义无反顾地返城,“农民工”为什么前赴后继涌进城市?因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那么到底农村和城市,哪一个是美好生活?看看人流,哪一个是趋之若鹜,哪一个是门可罗雀,自然而然就会得到答案。

二、故乡情结、乡愁,并不代表田园牧歌

大多数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有浓浓的故乡情结,无论当时在农村是贫穷还是缺少高质量的教育,总会回忆起童年、少年那一段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的时光,总想回到农村寻找那份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也毫不例外,每次想起童年下河游泳、掏鸟蛋、捉迷藏,总是感觉到那时候真幸福快乐。

可是,现在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农村去,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快乐的下河游泳、领着一条小土狗、爬树、钻芦苇荡?但凡有一点希望,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名校去。

或许许多退休老人想要这样的生活:“每天起床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田野、山间、深林,闭上眼睛,感受新鲜空气下带来的舒畅心情;种些蔬菜水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信手摘来食用;在田野里,自然地拥抱和亲吻萌宠小动物,或者将果园的葡萄酿成醇厚的红酒,叫上三五朋友,开一场温馨的小派对。春夏秋冬,读书喝茶,只闻花香,不谈喜悲。”

其实这是对农村生活一种无知的体现,因为你是去养老,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要生活的地方,是要到这里过日子,而不是过来度假或者旅游。当你心怀这样的畅想走进农村,失望在所难免,因为即使身处如此美好的农村,你也无法脱离生活本身的羁绊与琐碎。你不是要到山林深处去当隐士,不是去磨炼自己的,不是去追求成道成仙的,就是为了养老去的,如此大的年龄,需要磨练自己吗?

虽说在农村有自己的老房子,有自己曾经儿时的伙伴,但是已经过了三四十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了。以前的小伙伴,听着你半土不洋的普通话,早就不想和你聊天了,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儿童,也会“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三、养老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村并不是最好选择

几千年来,我国的传统思想和古代退休制度就是“解甲归田”“告老还乡”,因为几千年来我国都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职业的排名上也是“士农工商”,农人是排在第二位的,而现在农民排在了什么地位?

那时候的“告老还乡”“解甲归田”是一种制度,回去后是光宗耀祖,有一大家子人在等着,回去以后依然可以做“老爷”,有着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的。

而如今回到农村养老,在城里的子女肯定是不愿意回去的,父母高堂估计已经离开尘世。这时候回到农村养老,其实就是孤零零的一对老人,既没有三妻四妾,又没有丫环伺候,一日三餐还需自己去做,头疼脑热无人问津,突发疾病得不到及时救治。

而我们普通人即就是退休后的养老,其实也是一种过日子,并不是退休后就有人天天伺候着,天天邀请三五好友,品茶赏花。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习惯了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是不是真的想着回到农村天黑就上床,对着孤灯、电视打发漫漫长夜?

就这还是处在生活自理阶段,一旦失能失智,两个孤独老人,谁来照料。让儿女回到农村去照顾吗?我估计大多数儿女会选择把老人留在城市,自己照顾或者请保姆照顾,或者送到养老院。

四、真正退休回到农村养老的人,一定是理解农村和懂得生活的人

也的确有大量的退休老人回到农村养老,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农村有年迈的父母,需要回家照顾;退休老人夫妻之中有一人长期一直在农村生活;有子女在农村,回家和孩子一起住在农村;真正理解和懂得农村的退休老人。

前几种情况不多说,仅说最后一条:真正理解和懂得农村的退休老人。

他们是真正想过田园牧歌生活的人,知道农村的艰难,知道农村的苦日子,而不是幻想极端生活、美好愿景的追求者,是真正要过农村日子的人,是践行者,而不是幻想着。

如果要问退休老人为什么要回到农村养老,过田园生活,或许得到的都是一个美好的答案:新鲜空气、田园牧歌、青山绿水、无公害蔬菜等字眼。

但是这些答案随便用点力气,就能够挤出里面掺杂的水分,而且挤出的水分里还含有浓浓的糖汁,所以稍一用力,就会挤掉这份甜蜜。

真正想在农村退休养老的人,不是在憧憬新鲜的空气、开门见山,想的最多的就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想的是如何花好每一分退休金,如何改造好农村老家房子的供暖,安装好空调,搭好遮阳棚,种好每一畦菜,院子的葡萄架如何修剪……

现在农村有许多当年“一头沉”(夫妻双方有一人在城里工作,一人一直在农村生活)的退休老人过的就是这样的退休生活,每到饭点,与老哥们一起端着大碗,天南海北。

而不是坐在凉亭下,沏一壶热茶,邀三五好友,看花开花落,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不能看不起两腿是泥的庄稼汉,要融入庄稼汉的生活中,是实实在在的农村生活,否则就会与村民格格不入,很是孤独。

结语:

退休到农村养老,如果能够把每一天当成日子,过成生活,就可以长期生活下去;如果把到农村养老,想象成富有诗意,想象成富有情调,要求在农村退休养老,每日要有生活的仪式感,一种小资情怀,那最好短时间去到乡下住几天民宿。

现在回农村养老的越来越多,为什么?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好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退休了回农村养老的人,老年人喜清静,离开人声噪杂,喧哗的城市,回到农村无忧无虑,怡养天年,是一大幸事,农村空气好,鸟语花香,山青水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污染较轻,自已再种点无公害蔬菜,水果,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乐趣,两全其美,左邻右舍聚在一起喝个小酒,聊天,品茶,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心情愉快!所以他们喜欢回农村养老。

现在回农村养老的越来越多,为什么?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好吗?

前不久,国家出台新的政策,允许在城里工作生活定居的人们可以继承农村老家父母的宅基地,加上其父母的自留地承包地自然可以由其耕种和经营,助飞了更多人们回农村养老的田园生活梦,这对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多年以来,由于农村各方面发展得好,三农政策也越来越多的惠及到农村农业农民,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农家走出来的大学生在城里谋到了工作,但是他们的户口仍然自愿地留在农村老家,足以说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退休后向往农村生活,只要有条件的,都会想方设法促成心里的愿望。

很多农村地区山青水秀物产丰富,而且各家各户大多是独门独院,邻里之间亲热而又有宁静的环境,在自留地里播下点子种,几个月之后就能够吃到各类新鲜蔬菜,院子里用点种之后收获的玉米,再喂养十来只下蛋母鸡,生活上极为方便,空闲了上山走一趟,尽情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同时,还可以顺便釆摘些野菜野果换换口味,那是城里生活难以达到的生活境界,有条件回农村老家养老的人们自然心心念之欣然向往了。

我生长在农村,虽然在城里工作成家定居几十年了,已经习惯了城里的生活方式,又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没有回农村养老的想法。可是呢,在我退休之前,因为别无选择的照顾年迈父母的需要,已经回农村老家暂时生活了七八年了,重新拾起和适应了虽然有些单调却又十分充实的农村生活,真切的体验到当下农村生活种种的好。

正因为我自己真切的体验到农村生活的乐趣所在,近来我在心里盘算着,等母亲百年之后,我与爱人就农村城里两边在一处呆上几年,既照顾到女儿的需要和感受,又体验到自己田园生活的充实。

女婿也是来自农村,老家有房有地,地处麦浪滚滚稻谷飘香的物产丰富的大平坝,到时候让女儿把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公公婆婆接到城里来享受一下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们则回到女婿老家,把自留地和部分承包地种上粮食和蔬菜,让我们各自的家庭生活充满自在和乐趣。

当然,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远离城镇,退休后的人们回到农村老家养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医看病的条件。如果农村的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老人们的后顾之忧就会逐步消除了,退休人员的农村之行就更加坚定了,如此一来,既繁荣了农村消费市场,又缓解了城市的种种压力,我们热切的期待着……

现在回农村养老的越来越多,为什么?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好吗?

关于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首要问题是农村有没有去处的问题,如果有房子和家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因为,农村空气新鲜,土地宽阔,自由自在,没有城市的约束和楼房的郁闷和街道的车水马龙,因为养老就想图个清静,清爽,种个菜园,养个鸡鸭,真是世外挑园,何不乐哉,化钱有退休金,吃菜吃自己种的无公害,吃肉自已养个土鸡啥的,这样,我想大多数退了休的老人都是非常向往的美事。

从现实农村情况看,随着农村老龄化,空心村,土地荒废趋于凸现,国家政策层面也许会逐渐鼓励城里人回农村创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肯定的说再过十年八年的更加美好,更加让城里人和有钱人向往。

现在回农村养老的越来越多,为什么?退休人员回农村养老好吗?

农村养老是个好地方,虽然农村比不上城市,但也有它的优点,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山水清秀,鸟语花香,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大量的基础建设完善,道路的硬化,有的农村不比城市差,夏天就可以到农村去避暑,旅游,休闲,消费也没有城市消费高,也可以有自己的菜园子,动手想干自己的事,没事做的时间可以种菜养花,也可以养宠物,养鸡养鸭,自己种的,自己养的吃的也放心,绿色蔬菜,白天想干啥就干啥,钓鱼,观赏鸟儿,早上起来可以跑跑步,晚上可以散散步,打打太极,锻炼身体,一天到晚心情也比较舒畅,出门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车流量大,也没有太大的杂音,所以老人那样才能静下心来养老,虽然城市发达,交通方便,但是污染严重,噪音很大,堵车严重,老年人走个路都不方便,人老了,行动缓慢,不太灵活,不管干啥都得时时注意安全,所以老人都比较喜欢到农村养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