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今年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九屠共猪”,是啥意思?

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九屠共猪。

这句话的意思按字面来解释可能牵强附会,但若了解其出处,就会知晓其含义。

多年以前,祖父还在世时,每到年底腊月去置办年货时,会顺便买一本黄历回来。翻看黄历即可算出来年的雨水多还是少?庄稼收成是好还是坏?

那时年少无知,也不懂这些。只是过了新年,到麦黄稻收后的秋天,奶奶总会说:这年景跟你爷爷年前的叨叨差不离。

当时觉得祖父真神,会未卜先知。

长大后才知道祖父的神算来路。

也就是翻看黄历可大致推测出来年的年景。

以前人们从看年景到婚丧嫁娶都要翻看黄历,而黃历是釆用干支纪年法。

简单点说即十二生肖的十二地支加十天干的干支相结合来纪年。

古人以一甲子60年来纪年,到60年再转头重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即缘由于此。

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两者相结合,转到那一天即对应的干支纪年日。

2021年的正月初二,正好对应的是壬辰日,辰为龙,初二即两条龙,十二地支正好对应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二。那么最多也就只有十二条龙。而龙代表的是水,两条龙说明今年的雨水不会太多。(要是有十二条则洪水泛滥)

十一牛耕田,正月十一正好对应的是辛丑日,丑即牛。用十一条牛去拉犁耕田,说明什么?雨水少,田地太硬,一条牛拉不动,要用十一条牛去拉(最多也就只有十二条牛)。

九屠共猪,对应的是正月初九,为己亥日,亥即猪。九个屠夫去杀一只猪,说明什么?粮食饲料少,猪就少,猪肉价格就高。养猪的倒是可以赚上一笔。

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九屠共猪。这三者结合起来的意思,2021年对农业收成及农民来说,不是一个好年景。

因为雨水少,田地欠收,粮食少,养猪的饲料更少,只能九个屠夫去杀一头猪,猪肉价格蹭蹭往上涨。

农村老人:“今年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九屠共猪”,是啥意思?

做为农村老人,以前每年春节前,人们都要去农贸市场,家家户户购买一本老黄历,来按排第二年的农事,或预测第二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虽然带一点迷信色彩,但这些老农民还是相信老黄历。

那么,今年的二龙治水,十一牛耕地,九屠共猪,是啥意思?

二龙治水”,意思是今年两条龙负责降水,民间有龙王掌握降水的说法,虽然治水的龙不多,但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在我们湖南有一种传说,“龙多打赖”龙多了大家互相推御责任,不管事的意思,相反治水的龙数量越小,对工作越是负责,这里可以看去今年的雨水,相对而言,还算可以。

“辰”属龙,“辰”在黄历中排在第九,最多的年成就有九龙治水,如果历书上出现九龙治水的年份,很可能会出现大旱。

十一牛耕田”,个人认为,一块田要十一条牛去耕耘,大家可想而知,在今年种田种地的前期,可能会遭遇天旱,如果雨水好的情况下有一条牛去耕地都够了,何必还要那么多牛翻耕,只有在干旱的情况下,土壤板结,牛根本拉不动,所以,十一条牛才去同时耕一块地。

在黄历中,最多的年份只有十二牛耕地,今年十一牛耕地,有部分省份,可能春播季节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干旱天气。

九屠共猪”,也就是九个屠夫卖一头猪,从这里可以理解猪肉销路不畅,如果猪肉好卖,一个屠夫可以卖一头猪,何必还要九个屠夫来卖一头猪,猪肉滞销,不好卖,九个屠夫才共卖一头猪。

其实,这些老黄历早已过时,现在种田种地干旱的时候,有抽水机、水泵灌溉,犁田耕地有耕整机,根本不需要用耕牛耕地,这些老黄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各位网友,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你们觉得呢?谢谢大家评论!

农村老人:“今年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九屠共猪”,是啥意思?

蜡烛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供网友们参考!

首先说二龙治水。这里说得是当年的降水情况,俗话说龙多靠,龙少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龙王爷太多,他们降雨的时候就会相互推诿,最后谁也不愿意降雨,出现天气干旱的情况;反之,如果龙王爷太少的话,他们就不知道该降多少雨好,就会出现洪涝灾害。关于几龙治水,最好是五龙治水,而今年二龙治水,就要注意有洪涝灾害发生的情况!

再说十一牛耕田,我们都知道了牛多好跟耕田,牛多了会把土地翻犁的很深,预示着今年的农作物会长得很好,预示着农作物会丰收。所以今年的农作物会有个好收成!

最后说九屠共猪,字面意思就是杀一头猪需要九个人来屠宰,不难理解,就是全国各地缺猪现象依然存在,猪肉依然比较贵。

不过,蜡烛老师告诉各位网友,这是2020年的灶马头上说得,大家可以根据去年的情况思考一下,这句俗语说得对不对。

农村老人:“今年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九屠共猪”,是啥意思?

今年二龙治水,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二是辰日,辰属龙,十一牛耕田是正月十一是丑日,丑属牛,九屠共猪是正月初九是亥日,亥属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