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用工荒”,农村没有人,进城务工的农民,你去哪里了?
工厂“用工荒”,农村没有人,进城务工的农民,你去哪里了?
让草民来告诉你:
我们进城务工的农民弟兄姐妹们,就在你那高高的灯塔的脚底下!
工厂“用工荒”,别怨天尤人,也别忽忧也别装;用辩证去想,工薪兑各岗,自己查看当不当。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源,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工厂发生“用工荒”的道理,也在于此。
先说说工厂内部:用工喜新厌旧。有了智能机器人,你就淘汰卖力人;引进一批新职工,你就下岗旧职工;招聘年轻工人,你就赶走老年工人。有了正式工,你不用农民工;脏活累活没有人,你才想起找农民;社保基金养老金,从未想过俺农民;高薪工资准时发,农民工资你当家,你想发就给发,不想发就不发;压数月欠几年,用钱花没法办,找你讨薪推拖俺,三番五次不结算。就这样,你想想,工厂用工你不荒,各行各业谁还荒?
再说说工厂外部:农村没有人。农村不是没有人,而剩下的都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种地种粮夸本,机械化程度高,节省很多劳力,剩余劳动力无事,靠农业挣钱,生活很结据。上有老下有小,孩小要培养,上学费用需要缴,父母需养老,吃穿住行要开支,各种花费都得用,农业收入那点钱,算来算去不支天,被逼无奈去谋生,撇家离亲打苦工,赚些钱来补家用。文化水平不算高,技术工种干不成,苦活累活俺能行,流泪流汗把钱挣,灵活就业很方便,谁好跟着谁去干,吃次亏上会当,咽肚里心厂亮,学会聪明辩市场,远离黑心那个行当。
最后说进城务工农民:去哪里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农民工进城,已被缺聪明。城市大街小巷,开面的的、送外卖的、送快递的;各商场、商店和门市部服务员,餐馆饭店厨师洗碗工,医院诊所护士医生,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行政企事业单位门卫保安,社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人员,…… ……,等等、等等,到处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农民兄弟姐妹们,进城务工灵活,哪儿好往哪,哪儿稳往哪,哪儿能挣钱往哪,哪儿有人性往哪,……。
总之,一句话,进城务工的农民,去了那些能够吸引得到、留得住的整个城市里除工厂“用工荒”之外的各行各业。
工厂“用工荒”,农村没有人,进城务工的农民,你去哪里了?
好企业从来都不缺工人,发生“用工荒″的都是一些不遵重劳动法,不按劳动法执行工人工资福利待遇和劳动休假制度的工厂,那些正规的国有企业咋不缺人?每年公务员考试咋都挤破了头?
进城务工的农民肯定没有歇着、闲着的,不然他们吃啥喝啥,肯定是去了比工厂挣钱更多的地方。
有很多工厂习惯了使用廉价劳动力,习惯了当血汗工厂,总以为农民工可以任意压榨,总把人口红利挂在口头上,想象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总是象八九十年代时期那样,为进工厂找工作挤破了头,给点微博的工资就可以埋头苦干,为挣点加班工资可以不提任何条件。
当年的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都是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他们背后都是背伏着一家五六口、六七口人的希望,因此他们进城后只要找到点工作都是拼死拼活的干,老板只要不开出不管怎么榨取都可以,因为在城里干什么都比在农村强。
现在的农民工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了,他们最少也是职业技术中专的文化水平,甚至好多是大专水平,都有一技之长。他们的家里没有嗷嗷待哺的一大家子人,他们都是为自己活着,因此那些血汗工厂对现在的农民工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表面上一些工厂喊出月工资六千,月工资八千,但实际不如国企的月工资三四千。其一劳动时间没保障,工资全是靠加班时间来算,不是996,就是白加黑。其二没有任何劳动权益,双休日、节假日都没有,有事请假半天也要扣工资。其三五险一金没有,任何劳保福利没有。其五工作相当不稳定,有订单了干,没订单就让走人,决不多养一个闲人。
现在进城的农民工去哪啦,肯定没闲着,应该是社会就业渠道多了,抖音、网红、自媒体、电商、快递、外卖等新生行业增加了,挣的又多,时间又自由,有点文化的都自己创业,谁还去死守着进工厂。
该改变的是工厂,那些血汗工厂该淘汰了,靠利用廉价劳动赚取微薄利润的工厂该淘汰了,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市场形势的变化,走转型升级之路。并且严格按照劳动法对待工人,提高工人的劳动权益,创造工人满意的劳动环境,只有植下梧桐树,自有金凤凰来筑巢。
工厂“用工荒”,农村没有人,进城务工的农民,你去哪里了?
工厂用工荒,缺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才只是刚刚开始,中国人口老龄化刚刚呈现,中国城市人才争夺战也只是刚刚开始,以后会愈演愈烈之势!
工厂“用工荒”,农村没有人,进城务工的农民,你去哪里了?
这些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一是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比例失调,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毕业生太少满足不了产业工人需求。二是价值观教育出了问题,年青一代瞧不起产业工人,宁愿低薪做文员,不愿高薪当蓝领。对于土生土长农村年青人,更清楚种几亩田已满足不了他们对现代生活的追求,要他们去种田已经不可能。除非有能力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农村年青人。广大的农村青年,与城市大多数青年一道,跻身笫三产业。
工厂“用工荒”,农村没有人,进城务工的农民,你去哪里了?
农村年轻人不愿在种地,这是不用争论的事实,而且他们也不愿意去干脏累的体力活,那些去城里打工的人,大多数也不是年轻人,工厂招工当然是招年轻人了,他们到底去了那儿呢?这个问值得探讨:下面分析一下,只是个人见解,大家有不同意见,请海涵。
摆脱农村的为一出路就是上大学,现在的大学,那可真叫多,考一百多分的都有大学上,那些私人学校收费比公办的高,至于上不上课不得而知。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去上大学 ,成绩好的学生上个好大学,上个本科、考研少数人弄个博士、硕士彻底摆脱了农村。
成绩不好的上个专科,有的初中毕业就上了职业学校,更有甚者去了私人办的大学。这些大学大部分是专科,教学质量差,以赚孩子的钱为目的。
另外补充一下一部分孩子考了艺术学校。他们毕业后成不了什么名星,有的办培训班,有的去KTV上班。
上学的还在上学,毕了业的去了那儿呢?有部分人吃苦奈劳干了快递,另一部分去了别的服务行业,搞推销,还有的干了个体,技校毕业的一部分人去了铁路,地铁,少数人进了工厂。
工厂“用工荒”,农村没有人,进城务工的农民,你去哪里了?
打工的人最多的是50.60后的人,你说为什么农村没有多少,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也紧缺,他们都去哪里了?当然是慢慢的跟唐僧去了。[捂脸][捂脸][大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