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难”你怎么看?

我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不但过得艰难,而且这些年一直入不敷出,加上家庭开支较大,现在是旧账未还又欠新债,每天都在负债的重压下度日,如山一样的压力常常让我觉得胸口沉闷,喘不过气来。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未期,今年已经50多岁了。

我是农村人,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母亲又改了嫁,当时我由17岁的大哥带着生活,遭了很多苦,受过不少罪。在我11岁的时候,大哥也不管我了,我又和二哥俩兄弟相依为命,一直在贫困中苦苦挣扎,到了25岁时还是一贫如洗,根本没人给我做媒,被很多村里人将我贴上了光棍的标签,认定我是一辈子的光棍汉。

1993年,我一狠心,从老表那里借了100块钱路费,跟着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去了广东。

那时候流行着一句话“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所以到广东打工的人特别多,进厂特别难。

我跟着小学同学到了东莞凤岗,他所在的那家台资厂根本不招工,没有办法,当天我就去找工作,凭着一双腿,一天走了几十里,问了几十个厂,都没招进去,又累又饿又渴的时候还得忍着,因为借的那一百块钱光一路车费就花了30多块,剩下的那60多块钱实在是不敢乱用。

到了晚上,没地方住宿,那就是最大的麻烦,桥洞和街头是不能住的,那时的治安管制别严,经常有治安队的人骑着摩托车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看到行迹可疑和不顺眼的人就会进行盘问,只要拿不出厂牌和暂住证,就会被治安队的人给带走,最终是被遣返回家。

我亲眼见到招工栏下一大群人在看招工信息,然后突然就被治安队给围住了,问他们要证件,没有三证(身份证,厂证,暂住证)的人全部被带走了。

如果晚上住桥洞或露宿街头,那就是将自己往治安队送。没有办法,我只得找一座荒山,又饿又怕地捱了一夜,还被蚊子叮得浑身是疱,天亮时还被吓了个半死,原来自己躺的地方竟然是个墓地。

即使这样,第二天还得打起精神去找工作,找工作时还得保持戒备心态,时时留意有没有治安队的人出现,一旦发觉,马上机警地躲开。

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滋味,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怎么也无法感受的。

后来,总算老天开眼,我被一家大型的港资企业的招工人员给看上了,让我进厂做了一名杂工。

在这个厂里,我一干就是20年,因为有写作的底子,我给厂报写文章,被香港经理看中,将我从杂工一步一步提升到了主管。在这个厂里,我认识了我的妻子,因为妻子比我小8岁,她家里强烈反对她跟我交往,但妻子年轻不懂事,一经爱上,就义无反顾,经过多年的爱情长跑,在我30岁的时候,我们冲破重重阻拦,终于结了婚,从此后我的光棍生涯彻底结束了。

我和妻子结婚的时候,尽管两人都打了多年工,但是我的钱在家乡建了房子,妻子的钱都交给了父母,所以结婚后的我们基本上是一无所有,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我31岁的时候,我有了第一个孩子。当时我改嫁的母亲已经回归了我的家庭。我将母亲接到凤岗,在外面租了一个二室一厅的套房,照顾坐月子的妻子和给我们带孩子。

按说,我和妻子同在一个厂里上班,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达到了5000块,在那个年代,这工资还算不错的,除了养家,应该可以结余不少钱,可以摆脱处于社会底层的那种艰难生活了。

可是有很多事情不如我们想像的那般美好。我们的日子是好起来了,可是我们的开支也是越来越大了。

第一:孩子由母亲带着,要吃奶粉,要买纸尿片;孩子体质不好,经常看病,花费不少。我们租着二室一厅,还有生活费和每月给母亲一些零花钱,一个月下来,真的需要不少钱。

第二:由于在厂里的身份地位提高了,名声在外,我的老丈人有风湿病和胃病,认为看病花钱应该由女儿女婿负担,还有生日、逢年过节的礼金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我母亲改嫁后的那个男人,是个挣不了钱还要摆阔气的人,看在母亲的份上,每年都要拿上不少的钱给他用。

第三:以前不认我的亲戚都开始巴结我,最可笑的是我的一个舅舅,我读书时没钱交学费,他一分钱都不借,现在反过来,问我借3000块钱买房。当然,这事是他跟母亲开的口,还是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我给了,结果导致更多的亲戚借钱,或多或少都得借,因为有了初一,就得有十五。还有不少亲朋老乡,知道我在厂里说得上话,时不时就有人找上门来,要求安排进厂,我不但管吃管住招待一番,还要送个红包让他们买生活用品。

表面上我有着光鲜而体面的职位,实际上也摆脱了底层生活的艰难,但我总是不能好好地存下钱来,始终是社会底层的一员。

特别是我的第二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开支大了很多,更存不下什么钱了。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开支也在逐年增加。

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2014年历经无数次裁员之后,我所在工厂最终彻底倒闭了,我也彻底失了业。

2018年,我的大女儿考上了一所一本大学,这本该是件开心的事,失业达4年之久的我却为她的学费和生活费而犯愁。

这些年我们一家一直在举债生活,大女儿的学费已经贷款了3万元,还有其他的借款5万元,这些债务看起来虽然不多,但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又处于失业之中的我来说,确实过于沉重。万幸的是妻子还在继续打工,一个月可以拿到微薄的3000块工资,勉强可以供应大女儿的生活费和她自己的开销。

我觉得生活在社会底层真的很不容易,一辈子辛辛苦苦,可能会改善生活条件,但始终无法改变社会底层人的身份和标签,没有工作和福利保障,最害怕的事就是失业。一旦失业,遇到需要大把花钱的事情,总是难以应对,别无他法的情况下,就会举债度日,导致生活愈发艰难。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处于社会底层的人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要学会理财,学会精打细算,在钱财方面,不但要对自己狠,更要对别人狠。对自己狠是控制自己的欲望,不乱花一分钱;对别人的狠是不轻易为别人花费自己的钱财,该省钱的地方,一定要节省下来。这样,尽管社会底层的人生活仍然很难,但总不至于难到如我一样举债度日。

“如今社会,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难”你怎么看?

“如今社会,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难”,其实不只是生活很难,而且生活太难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

一.物价高而底层人收入低

现在的物价是越来越高了,肉蛋菜涨得太高,但是底层人的收入却没有增加。

总理说过还有六亿多人的月收入才一千多元,想想现在一个月这么多钱能解决什么问题?

底层人没有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着体力,做一些出力活,而且还是吃年轻饭。

一旦上了年纪,干不了体力活了,靠什么收入?

我经常在大街上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垃圾箱里找一些矿泉水瓶子等,以及一些老人捡一些纸箱等,去卖钱。

除了这些,还能干什么呢?

二.房子、医疗、教育、养老等压的喘不过气

现在房价有多高就不用多说了,现在一般家庭要想买房子都是一种奢望了,更不要说底层的人。

医疗费用也一样,看个感冒,你敢去医院,三五天时间就是一千多。药店现在大部分药品,一盒都是二三十了,几块钱的药太少了。

虽然说义务教育没有什么学费了,可是学校里一天才几个小时?能学多少东西?大部分知识都是校外辅导班学的。可是底层人有几个能给孩子报的起辅导班的?

养老更不用说,农村老人一个月一百多块钱,能干什么?

三.底层人生活太难了

现在底层人生活太难了,即便是想办法让孩子上学,一般的大学毕业了,找工作上班都养不起自己。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什么去送外卖?就是因为送外卖都比上班赚的多。

我和一些送外卖的年轻人聊了几次,大多数都是无奈,如果能有高收入的工作,有几个人愿意再外面风吹日晒的?谁不知道办公室里冬暖夏凉的?

总之,底层的人生活不是很难,而是太难,大家说呢?

“如今社会,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难”你怎么看?

如今物价在不断上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拿着最低的工资,面临着高消费,生活上困难重重。

就拿我们这个贫穷的小市区来说,一般农民工的工资只有1600~1700元一个月,年轻人在酒店当服务员也只有2200元一个月,扫大街的更低,一个月只有1300~1400元,而房价最低的6000多一平方,高的要10000以上,就按6000一平方计算,100平方就要60万,按2200元一个月计算,不吃不喝要272个月,折合23年,从18岁开始打工,要工作到41岁才能买房,况且还要装修、家电起码要十多万,赡养父母,培养小孩,做为普通农民要想买房,只能去银行贷款,背负着几十年的债负。

除了买房,小孩上学,现在一个农村幼儿园,一个学期学费要3~4千,一年要7~8千,幼儿园读三年时间,小班、中班、大班学费至少要花2万多,还有平时生活费、穿的、零食、玩具等等还要不少的开支。读小学和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可是学校收费的费用名目繁多,补课费、课本费、各式各样的辅导费、学生校服、生活费、学生校车费等等,低收入家庭根本无法承担。

医疗费,农村合作医疗,年年在上涨,可是,病人到了医院,首先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和照片,少则几百元,多则好几千,还有医院收的门坎费,县级医院要500,市区医院收1000元,导致不少病人不敢进医院看病,有病宁愿去私人诊所,实在碰到大病,生命危机,才选择住院治疗。

农村人娶媳妇,男多女少的年代,女孩子找对象要城里有房,家庭有车。还有高额的彩礼,这一笔笔费用加起来,至少要一百多万,好多农民家庭娶不起媳妇,儿子只能打光棍。

还有生活开支,一日三餐油盐酱醋茶,样样物质在上涨,特别是肉类,猪肉、牛肉、羊肉价格离谱,对于有几千元一个月的工资和退休金来说,根本无所谓,而对于低收入人员来说,只有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在农村一些贫困家庭1~2个月不买肉的,是常有的事。

综上所述,收入低和没有收入的社会底层,真的是太难了,读者朋友,你们觉得呢?谢谢留言、点赞及转发!

“如今社会,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难”你怎么看?

答: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看待事物的眼界和格局。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对于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的认识都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这些人无法对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有利有弊的判断,难以靠自己去创业,也就是说〈“没有生意经验,成本资金薄弱”〉更不会去考虑到?从小做到大做到强,把自己来认死生来就是打工的料,〈负债对于这些人如同要了我的命,白天晚上想的就是债务〉这类型人,俗话叫"思想简单而且死榜”所以底层次人他也需要活下去,那么想要活下去就只能靠给别人打工。而给别人打工的人也是分很多层次的。层次高的可以是上市公司的主管或经理,这些人虽然也是给别人打工,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是处在整个社会的中上层。

而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给别人打工,往往都只能去贩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劳动力是廉价的。而且不可替代性也是最低的。所以这就导致这些出卖劳动力的人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而想要脱离社会的最底层,唯一的方法还是尽力提高自己的受教育程度,这个受教育程度是广义的,其中包括你自己学习的一些技能和手艺。只要这些能够给你带来更高的收益,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努力和机遇,也许你也可以很快成为老板,让别人给你打工。这就是我李育廷的确实经验!我必须成认?我是地地道道地层人,硬着头皮串位到中层人以上。人吗?敢顶着经济压力人,经济就会屈服于你。阅读受益!

“如今社会,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难”你怎么看?

的确如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主体是城市贫民,农村人。通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努力,可以说绝大多数已经脱贫,吃穿住行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有不少户头甚至有二三十万存款。

可是面对未来,这些人还是压力山大。一是孩子上学要花钱,二是孩子将來结婚要买房买车,如果是有两三个男孩,那负担就更重。三是上面有老人,自己年纪也不小了,遇上老人或自己有大病。那就倾家荡产,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有一位朋友,他老婆去年查出肺癌,在县医院花了三十多万,钱没了,人也走了。今年自己又查出來食道癌,坚决不去医院,就这样挺着。我们去看他,还顶乐观。说:“活夠了,听老天爷的。该走就走。”家里还有点钱,留给孙子上大学,先顾着小的。

还有一位朋友,乡下的房子旧了,在县城买了一套旧房,装修好租给人住。一家老少三代(两夫妻带孙)去了深圳。小倆口和父亲在工厂上班,三个人一年赚不到十万,除去生活开销能存下五六万。就算干十年也只能回家乡县城再买一套房,还得一家子健健康康。十年后又得为孙子上学操心了。这样干下去,能有个聁头吗?能不揪心吗?能快乐起来吗?

还有一些人家,老一代在家带孙辈,年轻男人在外打工,妻子在本地从事误乐行业。夫妻长年两地分居,免不了出轨。睁一眼闭

一眼的有,闹离婚的有。这都什么事?能叫幸福生活吗?

我们建设美好生活,不只是为了那些富人吧?对于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还是应多关注,尤其是农民工们的难处。希望政府加强新农村的发展,使底层人民群众尽快致富。什么时候底层人群能少一些抛家弃业,就近发展呢?

“如今社会,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难”你怎么看?

“如今社会,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很难”,很对,现在底层人的生活太艰难了。

以我们这个四线城市为例,来看看底层人的生活究竟有多艰难:

我所在的城市为湖南省的一个四线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为1220元,一般的私营企业,每个月上26天班,每天8小时,大约就是3000左右工资,而其它服务性行业,如超市,饭店也就是1800元至2200元左右。如果一个家里夫妻两人上班, 最高也就是6000元每月,最低只有4000元每月,这些工资要负责一家人的吃,喝,用。确实是捉襟见肘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生活成本。

一、日常生活开支:米一般50斤/袋的,约为130元。一个月需要一袋;肉约30元/斤。蔬菜一般最少都是2元/斤,光米和菜一个月下来,大给就要1500元左右,其它,水,电,气,电视等加起来大约300元/月,还有一些如纸,牙膏,洗发水, 一个月平均100元,这些就有1900元了。

二、小孩的学费,加补课费,如果有两个小孩,一年大约需要10000元,折算就是800元/月。

三、人情开支:每月大约要300-400元。

四、夫妻二人的交通费,通迅费等,在坐公交车的前提下,每人每月大约180元,两人就是360了,这还是理想化的状态,有时可能达到400元/月了。

五、买衣服,鞋,袜等,一个四口之家,一年三千元是最少的了。平均每月就是将近300元。

光这几样加起来,就达到了3700元了,再加上给父母的养老钱,每个月开支最少就是4000多了,这还是有住房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房子,加上租房的钱,基本上就达到了5000左右了,两夫妻最多也就是6000多的工资,基本上也就月光了。可想而知,生活是多么的艰难,所以,很多中年夫妻先顾着娃,自己都是能省就省。他们不敢生病,不敢跳槽,受了委屈也是独自扛着。

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生容易,活容易,生活真的不容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