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汉娶智障少女,是救赎还是伤害?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公安、民政、法院、妇联等部门就“55岁男子娶20岁智障女”一事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认为,55岁的张先生和20岁智障女子同居不违法,但不能办理结婚证

从目前来看,双方并未办理结婚登记。后续也不可能办理结婚登记。对于女方父母来说,估计是考虑到女儿存在智障,需要有人照顾。而老汉则自己年纪已高,想要结婚,想要有个孩子。所以也就有了这场所谓的“婚姻”。这种婚姻具有甩包袱的性质。

老汉是否涉嫌强奸?我们多数人认为对方属于智障人士,无法表达自己是否属于自愿,那老汉如果同对方发生关系那就有可能涉嫌强奸。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当前办理强奸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明知妇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严重的)而与其发生性行为的,不管犯罪分子采取什么手段,都应以强奸罪论处”。1990年的《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奸淫因智力残疾或者精神残疾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残疾人,以强奸论,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不过1984年的司法解释已时效,后面《残疾人保障法》也删除了上述规定。也就是说,我们已经不再一概认定只要同智障人士发生性关系,一律认定为强奸。那怎么样才算强奸?我们现在主要还是回到《刑法》规定,回到是否违背妇女意志的认定上。 这个案例跟我们一般的同智障女士发生关系又不太一样,这是经过父母同意所建立的婚姻。虽然这个婚姻可能无法完成登记,无法成为法律上的婚姻。但已经按照习俗举办婚礼,完成结婚。从意图来看,确实不好认定老汉属于强奸。从官方调查及研究的情况,基本是不认为这涉及刑事案件,涉及强奸犯罪问题。

农村老汉娶智障少女,是救赎还是伤害?

很多弱智的女孩,大多数嫁给了打了光棍多年的年龄大的男子为妻。

在社会上我们看到,一些残疾或弱智的男孩,即使一辈子不结婚,家人还能尽心照顾,可是一些残疾或弱智的女孩往往被嫁出去,她们的命运多数没有那么好。

‬看看我身边的例子。

我们院里高老师的侄女是弱智,高老师的哥哥和嫂子都是北京的高级白领。她的哥哥和嫂子觉得这个智障闺女在家很累赘,好像有怎么一个闺女也丢人,就让高老师给她找个婆家。在一个山村找到了一个家庭穷娶不上媳妇的老男人,后来领养了一个小女孩当孩子。

每年的暑假放假,高老师都会接侄女来自己家住一段时间,她说侄女在婆家挺受罪,婆家最脏的活让侄女干,吃饭不让她上桌,多数是人家吃剩的东西给她吃,干活干不好,挨骂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动手打,侄女的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婆家人就说是她自己跌倒摔伤的。

为此,高老师暑假会叫侄女来住一段时间,算是享享福。她的侄女每年来高老师家,就坐在我们大门口玩,到高老师送她回婆家的时候总是哭,高老师就给她买件衣服哄她回去。

我认为,家里把智障女孩嫁出去,绝大多数女孩不会幸福,是受罪。

因为,智障女孩不是正常人,他们说话做事都不尽人意,他们在娘家,家人会照顾她迁就她,但是,到了婆家,婆家人能良心地好好对待她们的比较少。

再说,那些找智障女孩结婚的老男人,不是家庭条件很差,就是本身有很多缺点才娶不到媳妇的。怎么指望他们善心地照顾一个弱智女人呢。

所以,家里有智障女孩把她嫁出去,多数是娘家人甩包袱,把这个累赘甩给了一个陌生的男人,结果可想而知。

家里有弱智女孩的,家人真的要好好照顾她,她们就像婴儿不懂事一样,不是很了解某个男人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把她嫁出去,那是往火坑里推。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待的呢?

农村老汉娶智障少女,是救赎还是伤害?

先简述一下事件的要点:

1、老汉55岁,尚未婚娶,还侍奉着87岁的卧床老人,仅以几亩薄田糊口度日。

2、智障残疾姑娘22岁,生活不能自理,父母渐渐老去。

3、贫穷的老汉无力娶妻,父母担心智障残疾的姑娘将来没有倚靠。

4、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两个可怜人凑合到了一起,没法领取结婚证,只能算同居关系,但毕竟“男有妻、女有依”。

这样的组合,究竟是救赎还是伤害?

都不是,既不是救赎也不是伤害。是一种无奈!

老汉虽然娶妻了,但名义大于实际

1、老汉虽然娶了媳妇,但这个媳妇既不能传宗接代,也不能操持家务。唯一的慰籍,就是上坟磕头时可以对列祖列宗说“我这辈子没打光棍!”。

2、更何况,法律专家也说了,娶智障女人为妻,可能涉及性犯罪。

3、本来就生活极度贫困,智障残疾的妻子还要需要“保姆式”的呵护,如果再有了一儿半女,岂不雪上加霜?

4、在农村55岁就已经算是老人了,体力活渐渐干不动,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智障残疾姑娘并未得到幸福

1、父母看似“甩锅”,其实也是不得已。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女儿?但现实也是没有办法,父母在,女儿还算有依靠,但如果父母不在,女儿该咋办?所以就托付给了一个还算“可靠”的人。

2、被父母“甩锅”的女儿,去了陌生的“丈夫”家,一贫如洗,墙徒四壁,一日三餐,果腹而已。“丈夫”五十又五,年龄足足是姑娘的两倍有余。何谈幸福?

残疾人真正的救赎要靠政策

1、将结婚作为“甩锅”的方式不可取

父母渐老,担心残疾子女以后无法生存,就想通过婚姻方式予以托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两个残疾人或者残疾人和老弱者结合,生活会更困难。

2、最能靠得住的还是国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残疾人保障制度会进一步完善,社会兜底能力将不断提高。如果残疾人步入老年,可以在民政部门开设的养老院进行照顾。

农村老汉娶智障少女,是救赎还是伤害?

智障女也有结婚的自由和权利!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找个人嫁了,多份保障,多个人照顾,两全其美不好吗?

农村老汉娶智障少女,是救赎还是伤害?

我们村里有个傻女孩,一晃到了二十来岁,可她的身材不但没有半点少女的曼妙,反而特别臃肿,还有一张长满痘痘的脸,给我的感觉就像蛤蟆皮一样。上天没有给她正常的智商和外貌,可并不影响她身体发育。父母看着这个傻女儿,整天与几个十来岁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愁得睡不着觉,整天唉声叹气:这样的姑娘痴痴呆呆,大字不识,连钱都不认识,谁娶啊?

作为六十多岁的父母,能不为傻丫的未来担忧吗?他们将来死后,谁来照顾这个女儿?虽说有哥哥姐姐,每家都有自己的难处,不可能收养一个傻妹妹。老两口的心事被村里人知道,有人就开始琢磨起来。

后来有人来给傻丫做媒了,男方是村里一个三十六七岁的光棍,当然在那个早婚早育的年代,他一直没娶媳妇,除了爹妈死的早,家境困难以外,他的智商稍微差一点点,但比女孩是强多了,过日子没问题。老两口知道与女儿年龄相当的正常男孩根本不可能娶她啊!所以痛快应允,女孩本人对结婚没啥意识,倒也无所谓,俩人很快成为一家人。

值得欣慰的是,傻丫结婚后,逐渐学会了洗衣做饭这些简单家务,与人交流也多了,还养了鸡鸭。男人比她大十几岁,也知道照顾她,用男人自己话就是"好赖我这也组成一家人了!"

俩人智商差,按理说不该生育的,可这事谁能跑他家看着啊?村里管计生工作的人给他家送去避孕套,她不会用,当气球吹着玩了。傻丫生了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之后,在她亲人的带领下,到乡卫生院硬给她做了节育手术。俩孩子虽然不精明,但比父母都强多了,也都念到小学毕业。我曾经纳闷地问傻女子的亲戚,她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是怎样把孩子养大的呢?她亲戚说:"别看她傻,当妈以后,可护孩子了,经管得挺细心呢!"如今俩孩子都二十多了,在外打工,她们老两口在家养点鸡鸭,种点小菜,互相陪伴,也是个挺好的结局。至于老年以后会如何,谁也不知道!毕竟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老年生活都是个沉重的话题,顺其自然吧!

光棍与智障女,她们的人生在别人眼里是残缺不全的,可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结合是幸福的,彼此是不可分离的。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质疑俩人年龄相太大,那么明星夫妻年龄相差十几二十几岁的都有,为啥普通百姓就要受非议呢?有人说这是陋习,难道他们俩都终生不嫁,不娶孤独终老就符合你们的道德标准了吗?

无论如何,傻女子的父母看到这个结局,死也瞑目了!

农村老汉娶智障少女,是救赎还是伤害?

农村老汉娶智障少女 ,我认为是救赎而不是伤害。

智障少女的一生是需要有人照顾的,现在有父母照顾,可父母总不能照顾女儿一辈子,也只有女孩的父母知道照顾女儿付出的艰辛,把她托付给老汉照顾也了却了父母一桩心事。

农村男人五十五岁了,能在这样的岁数娶妻成家,我想他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爱情。从他给女孩擦泪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是善良的人,会对女孩好的。

我们这里就有一个老汉娶了一个智障女孩为妻,平时对妻子挺好的,洗衣、做饭的活都是他干的,他们生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儿子七岁多了,每次有小孩欺负妈妈,这孩子总是拿着棍子把欺负妈妈的孩子们赶跑,拉着妈妈回家。老汉把家里里外外都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妻子和孩子的衣服都洗的干干净净的。老汉逢人就说没想到这一辈子还能娶妻生子,感觉生活有奔头,要好好对待智障妻子。

农村老汉和智障女孩的结合,合适与否,幸福不幸福,只有以后才能知道。农村老汉和智障女孩的婚礼已经举行是不争的事实,既然无法改变现实,那么就祝福他们吧,祝福这一对新人白头偕老,幸福到永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