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当农民呢?

当农民不说地位最低下,也是最辛苦,收入最低的职业,这几年的种植业,化肥,农药,人工都长价,只有老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作物不长价,往往还亏本。日不出而作,日已落不上不歇。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人。你说谁真心愿意做农民。

为什么感觉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当农民呢?

为什么感觉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当农民呢?

这是个老话题。在七八十年代以前,农民从事农业,靠天吃饭,全年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很苦。比较工人,每月发工资,衣食住行国家全包。相比较农民比工人低一等。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可以称为新时代的农民。联产承包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经济收入有了起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的农民工到城里打工,虽然付出了很多辛苦,但也得到了经济回报。在农村也有专门从事农业的农民,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下,科学种田,机械化耕作,收入可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大农村青年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得到一份收入。以上这些人依然是农民身份。与工人相比,差距逐步缩小。所以,此论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论述无多大意义。

为什么感觉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当农民呢?

农村落后,农民穷。人均耕地太少,大约一亩,能有多大收成?多少收入?近些年来,粮价太稳,而农资价格节节攀升,种地大约无利可图。因地块小,耕种麻烦,大型机器用不上,再加上更多地区常年干旱,无水利条件…总之,种地,困难重重,收入太少,进城打工,一个月工资顶上种地一年收入,所以,愿意种地的越来越少。

为什么感觉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当农民呢?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传统的农业全靠肩挑背驮,人挖牛拉,劳动强度很大。再说,我国人口众多,多以山地为主,人均可耕地面积很少,各种农需物资价格又不便宜,而粮食价格的涨价又很有限,农民仅靠粮食生产只能解决温饱,无法解决子女读书丶住房丶结婚成家等诸多实际需求。

土地下放后,农民成了个体劳动者,以前的集体企业被迫解散,因而农民的收入只有粮食。要想组织一个企业,人手有限,资金不足,风险很大。大田划成了豆腐干,机械化作业已无可能。

人多力量大,办法多,抗风险的能力强。集体化时,有有经济头脑有能力的人的带领,除了粮食生产,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区丶社丶大队丶生产队都有各种集体性的小型企业,一部分农民在家门口企业上班,既方便又有经济收入,远远超过土地下放后的单打独斗的单干生产。

集体化时,国家一穷二白,生产力很落后,但农业还要为国家的工业化丶农业现代化打基础作贡献。开荒种地丶坡改梯丶旱改水丶大修水利丶治理河道丶缴公粮卖余粮……所以那时的农民很辛苦,但贡献也很大。虽然那时也存在“跳农门”,不愿当农民的情况,但没有后来单干时那么普遍,那么强烈。

中国有十四亿多人,吃饭是头等大事!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至关重要!这种多数人不愿当农民的问题,仅仅靠议论一下无济于事,是应该引起中国各级领导和全国人民高度重视的时候了!

为什么感觉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当农民呢?

因为都不是傻子![呲牙]

为什么感觉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当农民呢?

现在的社会去当农民,不会饿死,但一定会穷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