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地区散养土鸡,为什么隔段时间就要往鸡舍里放草木灰?

在我们农村以前都是用柴火灶煮饭,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木材或者杂草之类的燃烧来加热煮饭菜。但是,烧完后的这些草木灰对于我们农户来说可不是废物喔,还有“万能灰”这个美誉呢。草木灰不但可以用于给菜园里的蔬菜防虫和充当肥料。在养鸡过程中的用处也是非常大的。

笔者在养鸡过程中,有一次在野外干农活,刚好逢大暴雨,家里的10几只小鸡苗因此被雨淋了个透身凉,第二天开始就会感冒的迹象了,有些甚至站都站不稳了。婆婆跟我说,以前养鸭子的时候,要是因为淋雨所造成的这种现象,只需放草木灰里面待一段时间就会好的。我就如法制袍,用一个畚箕装了些草木灰,把小鸡苗放里面窝起来,没想到还真管用,前一天晚上放,第二天大部分的小鸡苗都活蹦乱跳的了。

很显然,草木灰可以去除湿气。在鸡舍中撒些草木灰,其一、草木灰吸水性非常强,可以使鸡舍内地面更加干燥,不至于鸡群因湿气过重而引发各种疾病;其二、草木灰用于种菜可以预防某些虫害,说明有杀菌的作用。撒于鸡舍内,也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效果。

草木灰虽好,但是撒在鸡舍内也要定期的清理,也就因为其吸水性能良好,会把地下的水分都吸上来,不及时清理只会把鸡舍地面整得更加潮湿。还有一次也不要撒得太多了,因为鸡群非常喜欢在草木灰堆里趴窝抖翅,会沾得全身都是,黑不溜秋的影响卖相。而且鸡身上残留的草木灰,在宰杀的时候也难清理干净,看上去黑乎乎的,影响食欲。

有些农村地区散养土鸡,为什么隔段时间就要往鸡舍里放草木灰?

有些农村地区散养土鸡,为什么隔段时间就要往鸡舍里放草木灰?

农村个人家散养土鸡,他们搭的鸡舍都是敞开口的,鸡舍的上盖都是用石棉瓦搭建而成的,鸡舍里的构造简单,做几个木头架子,土鸡就在这个木头架子上休息,但是土鸡拉的粪便,直接落到地上,土鸡还在这个鸡舍的地上来回的走动,尤其土鸡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它们的粪便就会拉很多的,皮会给鸡舍造成潮湿,农户人家为了解决鸡舍的潮湿问题,就用草木灰垫上,草木灰是农民家烧柴火的柴火灰。

草木灰是农民家里烧柴火下来的灰,这样灰特别的干爽,草木灰有吸潮的作用,还有杀菌的功能,土鸡在鸡舍里拉屎,它的粪便时常有稀的,会把鸡舍里搞的潮湿不堪,如果人到里边收拾土鸡的粪便,都根本下不去脚,特别的潮湿,如果土鸡在这种环境中活动,会得潮湿病的,因为这里的湿气太重,如果鸡舍里有大量鸡粪,还会滋生细菌,这些只能用草木灰来解决,因为草木灰是干性的,它吸潮效果特别好,如果在鸡舍里撒上一层,到了晚上的时候,就可以把草木灰和鸡粪全部收拾出来。

草木灰的主要成份,有碳酸钾,植物所含的矿物质元素,草木灰里几乎都含有,所以说草木灰它又是天然的肥料,草木灰有杀菌作用。如果用草木灰垫鸡舍,能杀灭细菌,还能预防细菌的滋生。再说草木灰它有吸潮的作用,如果潮湿的鸡舍里经常使用草木灰,会把鸡舍里的潮湿都吸干净,人在收拾鸡舍的时候,会把鸡粪跟草木灰,全部收拾出来,放到一个地方进行发酵,这就这样就出现两种肥料,一个发酵好的鸡粪,另一个就是草木灰,它们两个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但是有个问题必须注意,不能垫的太厚,以免草木灰烟气升腾,会把鸡舍里搞的乌烟瘴气,使用什么都得适量为好,但是垫草木灰最好是早上,因为早上土鸡都放在外边去了,鸡舍里再有乌烟瘴气,也不会对土鸡造成伤害,等到晚上鸡进鸡舍之前,必须把草木灰和鸡粪全部收拾干净,这样给土鸡一个舒适的环境,它们在这样的鸡舍里,也不会有任何的疾病发生的。

有些农村地区散养土鸡,为什么隔段时间就要往鸡舍里放草木灰?

农村生活的人们都知道,草木草木灰不仅是是一种好肥料,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它的用途很广泛。韭菜,白菜等蔬菜种植要用它杀菌除虫。使菜长得更健壮。果树打药施肥加入草木灰水更环保,农村人煮粽子做青团,也会放个草木灰粽子一起煮。粽子久放不易变质。农村小孩小时候缺衣少药,如果身上不小心碰伤了出血,小口子,破个皮儿,父母会直接从锅底掏出把草木灰按在上面止血。

农村散养的土鸡, 尤其是散养的公鸡和土鸡数量多的时候比较好斗,它们之间也经常挂彩,鸡舍里撒点草木灰有利于鸡晚上回鸡舍的鸡休养生息,有利于鸡身上的伤口愈合起到消炎杀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当有的农户散养的土鸡野外采食的时候,如果吃的绿色的草虫过多,会拉绿色的稀稀屎,拉肚子的时候就晚上在鸡舍里撒点草木灰,鸡,在着啄是食的时候有利于治疗肠炎,在鸡饲料里参加拌食草木灰也是有异曲同工的道理。

鸡舍里放点草木灰除了杀菌,同时保持鸡舍干燥,鸡舍里面的粪便不及时的清除,它会生虫子,草木灰可作为干燥剂和杀菌剂使用。

如果是密集型的肉鸡养殖场。则不适合撒草木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它是一种钾肥,碳酸钾与积分融合在一起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那难闻的氨气,氨气多了,鸡舍里面通风不良的话超难闻。鸡反而会的病。

农村散养土鸡,少用草木灰垫鸡窝,撒草木灰也不能次数太多,如果是密集型养养殖场更不适合撒草木灰,因为鸡活动的时候会拍打翅膀,灰四处飞扬,鸡毛容易脱落。还直接影响侵害到鸡的呼吸系统。所以农村散养鸡舍里面儿撒点草木灰是可以的。适时的通风,及时清理粪便后在撒草木灰杀菌是正确的方法。如果大型鸡舍通风不好的话,尽量少使用草木灰除湿。

有些农村地区散养土鸡,为什么隔段时间就要往鸡舍里放草木灰?

农村散养的土鸡白天在院子里或者其它地方自由活动,到了晚上也是要回鸡舍里休息的。鸡舍在我们农村叫做鸡架,土鸡在鸡架里休息、避雨,同时也在鸡架里排便,如果赶上连雨天,有时候土鸡被雨淋湿会把雨水带掉鸡架里,由于鸡多,鸡架里也湿漉漉的,这样不利于鸡的健康,为了让鸡舍保持干燥,我们会间隔一段时间就往鸡舍里放一次草木灰,目的就是为了吸取鸡舍里面的潮湿气体,保持鸡舍里面的干燥。

小时候家里也养土鸡,那时候都是母鸡抱窝孵化小鸡,小鸡长到一定程度就会让它住在鸡舍里,在进入鸡舍前都要在鸡舍里撒一些草木灰,目的是吸收鸡舍里面的潮气,另外,草木灰属于弱碱性物质,对鸡舍还有消毒作用,对某些寄生虫也具有杀灭作用,另外草木灰也可以覆盖粪便,可以减少土鸡疾病的发生。

用草木灰撒布鸡舍,要间隔一段时间就有把鸡舍里原来的草木灰和鸡粪清理出来,然后再撒上新鲜的草木灰,因为草木灰在鸡舍里时间长了吸收的水分多了就会很湿,甚至会和水分混合,所以要及时更换。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农村人养土鸡都会往鸡舍里撒草木灰,这个是有的人家会这样做,有的人家不撒草木灰。我认为还是撒布草木灰对土鸡有好处,但是不能让土鸡直接接触草木灰,如果鸡直接接触草木灰会造成草木灰在鸡舍里面到处飞扬,反而会对鸡的健康造成不利。

有些农村地区散养土鸡,为什么隔段时间就要往鸡舍里放草木灰?

草木灰是我们老农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万能灰”,它既可以用于种植行业,又可以用于养殖行业。细心的人总会发现,老农在散养土鸡时,隔断时间就要往鸡舍里撒上一些草木灰,这是为什么呢?

1、草木灰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把草木灰撒在鸡舍,能够吸收掉鸡舍中的潮湿之气,并保持鸡舍干燥,防止鸡舍滋生病菌、虫害。

2、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具有一定的弱碱性,把草木灰撒在鸡舍,能起到预防病菌、虫害的作用,减少土鸡的患病几率。

3、土鸡好斗,比较容易受伤,而草木灰具有消炎、杀菌、止血,愈合伤口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出现外伤、流血,父母会从灶台下抓一把草木灰敷在我们伤口上的原因所在。

4、草木灰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当鸡进食后,能够增强土鸡的肠道蠕动,增强土鸡的抗病能力,并起到消食、助长的作用。

5、草木灰具有消毒作用,加之草木灰质轻,会随风飘荡,把草木灰撒在鸡舍,便会对整个鸡舍及用具进行消毒,最重要的是,该消毒剂(草木灰)属于天然的消毒剂,具有消毒作用强、无任何副作用、无刺激性等特点。

当然,草木灰的作用还有很多,像以前家里很穷,买不起洗衣粉,就用草木灰来洗衣服;像做豆腐的时候,用草木灰来充当食用凝固剂;像刚割完韭菜,在韭菜地里撒草木灰帮助韭菜断茬恢复等等,所以,我们把草木灰称之为“万能灰”,一点也不为过,你说是吧?

有些农村地区散养土鸡,为什么隔段时间就要往鸡舍里放草木灰?

【大别山鹰】答疑:草木灰是利用稻草或杂草及枯树枝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在农村人们通常是烧柴生火做饭,或者为了清洁田园,将田间杂草收聚起来烧掉,既能消除病虫害,又积聚了一定量的灰肥。

那么,在农村地区有些人喜欢把草木灰隔一段时间撒在鸡舍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草木灰,主要成份是灰分,而灰分里含有植物中所合的多种矿物质,草木灰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即硫酸钾,俗称草木灰叫钾肥。草木灰呈碱性,其碱性程度与我们通常所认识的化学品烧碱相同,特别是糯谷草灰,其碱性更强,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应该还记得过去用草木灰水洗头和洗衣服的事,这就是因为草木灰有碱性能去油污的作用。

草木灰除了能作肥料,去油污外,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作用是杀灭病毒,而这种作用早就被农村人所发现,他们就将干草木灰作为鸡舍垫料,一是能吸潮,以免新鲜的鸡粪湿度大,污染重而让鸡粪滋生细菌,造成鸡被病毒侵害。二是垫上干草木灰后,也能让鸡有一个干爽的环境,同时鸡身上的细菌和虫类遇上碱性强的草木灰后能迅速杀死,特别是有石灰腿的鸡,只要剥掉原有附着生长的菌块,再涂抹上柴油与草木灰相沾合后,再也不会产生石灰腿了。草木灰自垫上鸡舍后,鸡虱也明显减少。因此,每当草木灰变潮湿后,要掏尽鸡舍再换上一层新鲜的草木灰。

草木灰不但应用于鸡舍消毒,它还可以用于牲畜灭菌消毒。其作法是用30kg的草木灰,加水50kg煮沸后过滤掉残渣,然后用草木灰水畜禽舍、食槽和食具消毒,可有效预防猪瘟、口蹄疫、鸡新城疫等病毒。你说,这看不起眼的草木灰是不是有很神奇的作用呢?!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