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岁?原因是什么?
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80岁?原因是什么?活到80岁的老人是有的。我们村就有。一是遗传,二是有钱,实际上活到80岁之后的都是住在农村,拿退休金的人,很少是纯粹农民的。三是子女孝顺。
遗传在长寿里边是最主要的因素,能不能活得年龄大,活到80岁,甚至超过80岁,关键是他上辈子是不是有超过80岁的人,如果上辈子都是不长寿的,那么他很难保证活到80岁。我们村儿里有三个老人,活到了90岁以上,其中有一个活到了98岁,原来的老生产队长。别看他是老生产队长,但是他的头脑非常好用,能够两手打算盘。数字张口就来。且还特别爱下象棋,打遍全村无敌手。我也纳闷:他怎么这么聪明呢?经过分析他的祖上,我才知道,他的祖上非常有钱,富甲一方。他爷爷是我们这地方的大地主。到了他爸爸这一辈,吃喝嫖赌样样齐全,没费多少功夫就把家败完了,他的轻声妈妈是他父亲找的 外边的小姑娘。15岁就生了他。但是家境就已经破败了,家境破败一年之后,接着就解放了,按理应当是一个大地主,结果成了贫下中农。这样他才能在村里当上小队长。活得挺滋润,孩子有的推荐上大学,孙子干大生意,生活条件都具备了,所以他活得特别长。他奶奶活了101岁,是我们那儿的老寿星,看来有遗传基因。
只有遗传,当然不能够长寿了,确保你长寿,还得有营养,还得有钱,没钱你也长寿不了。
另外两个长寿的基本就是有钱,能够保蛋白质的摄入,如果光吃菜是不行的,这两位是离退休干部,一个是教师,一个是供销社的领导。
退休教师除去遗传之外,他的医疗包括他的生活都有保证。退休之后他的工资逐渐增长,最后几年,每个月接近9000块钱,且是公费医疗,全部报销,只要有病,他就住医院,只要身上不舒服就让医生去检查。很早就安上了支架,如果不安上支架的话,60来岁他可能就去世了。安上支架之后,又从头开始,青春又回来了。同时吃着预防脑梗心梗的药物,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络活喜,可定……一应俱全,每天早晨4粒药一直吃着,每年春天到医院里去冲个血管。老伴去世之后,他还又找个保姆。逐渐这个保姆成了贴身服务员,最后成了搭伙过日子的了。老教师的退休生活真的是非常丰富多彩呀!最终活到了93岁,超过了80岁。要是没钱,就很难了。
供销社的老领导基本跟老教师差不多。不过供销社的老领导好像情商更高一些,更低调一些。主要靠子女养老,子女上门服务,而且这位老领导心胸特别宽广,什么事儿都不放在心里。小儿子在40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去世了,他没有掉一滴眼泪,竟然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而且还专门让自己的儿媳妇改嫁了,临走之前,还给了儿媳妇5000块钱!感动的儿媳妇都流泪了,所以,公供销社的老领导,心特别大,看来心大也能够长寿,他最终活到了92岁,也是超过了80岁。
超过80岁的农民还真不多,虽然有些超过了80岁,但也很危险,有一老支部书记,差一点超过80岁,79岁去世了。因为年轻的时候,胡吃海喝,心梗脑梗都得得过,最后老年痴呆。那么聪明的人,那么强势的人,最终不能自理了……一声叹息。
总体感觉,真正的农民活到80岁挺难的,因为医疗条件不足,一旦有点病也不上医院,怕花钱硬扛着,结果病就加重了。再就是生活水平比较低,蛋白质摄入不足,所以,活过80岁挺难。
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岁?原因是什么?
我们村子80多户人家,80多岁的老人有7个,还有2位过了90岁了。
这些高龄的老人有些特点:同胞兄弟,村里有2对同胞兄弟都是90岁左右去世的。现在我村里还有兄弟四人,最小的都79岁,他们仍在健在;老夫妻,村里有一对老人,步履艰难,年龄都八十八、九了;老教师。一位被平反后工作又退休的教师,今年91岁了;平时锻炼的老人。就是这位老教师,十多年前他家院子里每天早晨都有村里的几位老人跟着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现在村里80多岁的就是这些经常锻炼的老人;儿女孝顺。村里高寿的老人,可以说他们的孩子都是孝顺的,为老人经常检查身体,有病早治,不让老人独居;还有这么一位老人,他是独居的,他不吃集市上买的菜,不吃肉类,今年87岁了,还徒步赶集卖自己种的旱烟。
老人长寿,也许与以前不从事重体力活、吃自己种的菜,儿女们照顾的好,更重要的是自己心态好,注重活动等有关吧!
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岁?原因是什么?
我们村也就六百多口人。我粗略数了一下,还活着的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不下二十个,更有三个九十三岁的老人。占百分之几?三点多?
我们小队,二百多口人,有九个八十多的。三个男的,六个女的。九十三岁的三个老人,都在我们小队,而且是一个家族的,二个男的,一个女的。
有一点需要说一下,他们这些老人,熬死了不少六七十岁的人,甚至还有几个四五十岁的人。
这一点我也感到奇怪。
这些老人就是老,都没啥大病。小病免不了。象糖尿病,高血压什么的,好象都没。有两个还能干点活呢!
至于说他们为什么能活这么大?这个我真不能乱说。他们都是农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健身,多数都是劳动一生。条件不同,有人出力大,有人出力小。但肯定都是参加劳动的。玉米糊糊,白面疙瘩,面条,馒头,是主食。有时加点南瓜呀,蔓荆呀,三药蛋什么的。配菜都是自己种的,很普通,主要是萝卜白菜。总之就是有什么吃什么,从不讲究。一般不会去买菜。鸡鸭鱼肉太有限了。以前他们吃个鸡蛋,也是自己喂几只鸡下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营养搭配。
他们年轻时候,条件不好,没吃过好东西。现在条件好了,好东西却消化不了,他们吃的还跟以前差不多。当然改善生活的次数增加了,有儿女孝敬吗!
我老妈八十五岁上走的,我老爸都九十三了。粗茶淡饭,有啥吃啥,就是他们的一生。像现在这些什么牛奶饮料呀,几个核桃呀,八宝粥,各色糕点什么的,也都是偶尔吃点。一边吃还要一边数落我们乱花钱!瓜果什么的,什么成熟吃什么。
他们的要求是,能吃饱就行。这些老人有时开玩笑说,填坑不要好土!
这些老人,现在大多不能干活。吃过饭就到街上聊聊天,说说笑话。他们常说,活一天是一天,熬日子吧!
他们就这样熬着。
他们好像一辈子就是熬过来的。
长寿秘诀?他们没功夫理会这些。
说这么多,对大家有启发?
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岁?原因是什么?
我回到家乡看到许多是我父辈的老人还都还健在,有的八十九岁、有的九十岁了,还有的近百岁了,活八十岁的人也不少呢!有的还能自理生活,身体还硬朗,对比六七十年代的老人年龄是长寿了很多,主要原因是现在人的家庭生活富裕了,不愁吃穿,住上了好房子,心情愉快,有病也能及时的看,觉得有人生的希望,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也想多看看世面,不愿意早早老去,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的,他们说:这些年我从来没有愁过没粮吃,在商店、在市场,集市上要啥有啥,也不排队也不拥挤,更不限量,只要有钱💰就能买,经过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都感到现在很幸福,再加上儿女们对老人孝顺点他们的心情更好,由于生活环境改善了所以这些老年人的寿命比起以前都长寿了,活到八十多岁的人已经很多了,归结起来还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老人活的有盼望。
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岁?原因是什么?
我们村一百九十口人,有十一个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其中还有一位九十八岁了,每天早晨骑一辆自行车行十五里路程,吃罢饭后可以一天不出门。农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岁,大至原因:空气好,吃的简单,活动量大。女的多男的少,这又与年轻时没干过重体力劳动有直接关系。还有,经观察八十多岁的老人大多数都是心态好,不容易发脾气,家庭氛围好,不经常吵架,儿女孝顺,日子过得平稳。总结一条就是——简单。
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岁?原因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关于“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岁?原因是什么?”具体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八十岁?我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这需要官方提供权威的数据。但是具体到本村活到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至少有50个。村西头我所知道的,有名有姓的也经常见的8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10个以上。
其他的8岁以上的老少爷们不说,单单我的家族里就有三个80岁以上的老人。我老太,晚清时期的小脚女人,活了94岁。她故去那年,我虽然还小,但依然记得那是1997年过完春节的事情,她和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时同一年故去的。2013年5月份,我的爷爷88岁离开我们的。他完全是因为身体各个器官衰竭去世的。我的姑奶奶在爷爷去世第二年不在的。她也活了82岁。虽然我的家族有三个老寿星,但是我最佩服的是活了94岁的小脚老太太,她是无疾而终的,而我的爷爷和姑奶生前都不同程度患有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虽然抢救过来之后,依然能够正常生活,但从此以后硬朗结实的身体遭受严重的打击和摧残,每况愈下,爷爷脑卒中后又活10年,姑奶也就是活了三五年光景。
为什么说小脚老太太是让我最佩服的老寿星呢?说起来,可能你们都难以置信。
我的老太,从我记事起,瘦小的她除了馒头银发外,就是一袭黑色衣服装扮,就连缠裤脚的长布条都是黑的。她从不讲究吃穿,从不和家人以及左邻右舍争吵。但是这并不代表她性格温和。在我们叔伯小兄弟中,老七是一个淘气鬼,总是冒出一些坏水,和几个哥哥使坏。老太看不惯,满是鱼尾纹的一双眼睛圆睁怒视,一边用她的拐杖敲他,一边严厉地骂道:“你这个小赖种,咋不学好呢。”老七看她要敲他,赶紧一溜烟跑的无影无踪了。有人说,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难处理。可是老太和我奶奶从来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吵过嘴。反倒是我奶奶没有处理好她和四个儿媳妇的关系,虽然没有大吵大闹,但关系也是别别扭扭的。
老太虽然年纪大了,很多家务活做不了。可是她总能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她从不偷懒,除了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掐麦秸秆辫子,每天不忘帮助奶奶烧火做饭。奶奶掌勺,老太或者摘菜或者烧火。其实奶奶从没有嚷使她干这活干那活,都是老太自己积极主动去干的。
老太也是一个贪玩的小脚女人。每天吃过饭,一家人都干活去,她拄着自己的椅子,要么在家门口坐着看人来人往,要么自己去距离家门口约有500米的前当街的小庙台坐着。有其他人在时,她也会和熟悉的老姐妹聊天。小庙台位于村子前当街十字路口。她就坐在靠近小庙台门口的位置,可以看到东西北三个方向的人来人往。大部分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坐在那里,从来没有觉得孤单、寂寞、无趣。
有在外面混的好的、熟识的年轻人开车经过她身边,一定会下车走到她跟前,向见到自己奶奶一样亲切,一边跟老太打招呼,一边递给她一支香烟。老太虽然老眼昏花,但还能认得眼前的年轻人。即使不认得,只要年轻人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太很熟识的,也会热情地催促他:“赶紧回家吧,你爸妈等着你哩。”
说到这里,你一定会问,难道小脚老太太还会抽烟?是的,她是有烟瘾的,平时抽旱烟、也抽卷烟,买烟抽的机会很少。那时候,我曾经看到老太从地上捡别人抽一半丢弃的香烟,装进自己的口袋里,等什么时候烟瘾上来,就拿出来抽几口,然后掐灭,放进口袋里,等待下次再抽。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于健康。我也曾耳闻目睹她吸一口烟后,呛的咳嗽起来的情景,很担心她的身体健康。即使这样,我从来没见过她吃过眼打过针,更没有进过医院。
由于老太是一个年迈的小脚女人,从前当街小庙台走到奶奶家,500米的距离,需要半个小时。老太没有上过学,一个字不识。可是她有自己的一套看时间的办法。中午,她除了以看村里小学生放学回家为准确定中午时间,也会看头顶的太阳。这个时候站起来回家,决不会耽误给奶奶烧火。其实,她也可以不用着急回家也有饭吃,因为他的大孙子一家,就在小庙台路对面住。到了饭点,她可以就近回大孙子家吃饭。不知为什么,她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每次回到奶奶家里,她掐的时间点八九不离十。偶尔一次回家,她发现奶奶已经把午饭做好了。她就问一句,今天这番做早了?奶奶说:“家里来亲戚了,饭做的早。说完,奶奶给老太盛一碗,给你凉的刚刚好,吃吧。老太也不客气,坐下来就吃饭。老太一日三餐,从不挑食,奶奶做什么饭菜,她吃什么饭菜?吃完饭,就坐在院子里,听家里人唠家常。只要没有人问她,她从来不参与任何话题的讨论。就是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其实,她也就听听而已,从来没有听说她到处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人闲话。晚上,老太抽几口烟,就起身去自己的卧室睡觉了。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卧室从来没有灯光,我总是看她抹黑走进自己的卧室。除非有人进她的卧室,问:“奶,天黑,你这屋子更黑,咋不开灯呢。”她总是说:“也没啥事,开灯弄啥。说话也掉不地上。”不过,如果有小孩子进她的卧室,她就会把灯掌起来。你说是不是一个奇怪的老太太。
1996年腊月,奶奶不小心摔倒造成一边的胯骨粉碎性骨折,住进了市里的医院。一家人都去看她。爷爷去陪护。留老太一个人在家。为了照顾她,还派了一个重孙子和她一个屋里住。白天隔壁的四孙媳妇给她端碗饭吃,还不至于饿着她。可是第3天7点多,当孙媳妇做好饭喊她吃饭时,不见有动静,推门进她的卧室一看,老太不知道什么时候摔倒在床前的地上,已经不省人事了。四孙媳妇赶紧喊来其他妯娌,把老太送进医院。医生一看老人这么大年纪,又被冻了大半夜,虽然还有一些意识,但是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劝我们别再医院浪费钱把老人送回家输液,能挨一天是一天吧。
!老太被送回家里,每天都在输液。她这一躺倒再也起不来了。即使这样,她的命依然很硬,硬生生挺了半个多月,才永远的合上眼睛离我们而去。
老家有一种说法:男人去世的早,会把寿命折给自己的老婆。他的老婆回替他活的长久一点的。”不知道老太是不是这样。听四叔说,老太的丈夫死的早,据说我姑奶对她就没多少印象。爷爷和姑奶兄妹俩就是老太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带大,为他们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相信一定吃了不少苦。她的长寿应验了老家那句话:男人去世的早,会把寿命折给自己的老婆。他的老婆回替他活的长久一点的。”
虽然老太离开我们已经有24年了,每次想起她,她的音容笑貌依旧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