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那么多的野生中药,为什么却没有人去采摘?
谢谢阅读!农村有很多优质野生药材,药市上的野生药材价格也比家种的高。为什么现在却没有人去采摘呢?现略叙一已之见如下,供大家参考。(野生鸭趾草)
我国野生药材资源丰富,大江南北均有不同的野生药材分布,是临床用药的主要来源。以前由于过去过度地人为地破坏山林,使得一些野生药材资源减少,而现在随着退耕还林的发展,生态环境较以前要好,野生药材也比以前要多,那为什么现在为什么没人采挖了呢?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野生白术)
(一):家种药材种植的兴起,导至了采挖野生药材经济效益低。由于常用药材的家种,使得一些属大路货的常用野生药材偏低,如桔梗,前胡,丹参,明党参等,以现在的人工来看,一天采挖药材的所得利益,还没有建筑工地小工的收益高。虽然一些稀缺药材,价格高,收益快,但野生的资源毕竟有限,如前几年野生白芨,在野生资源少,家种刚起步,供不应求时,在池州地区,农村采挖的就很多,几乎把整个地区的野生白芨挖绝。(野生前胡)
(二):缺少采挖野生药材专业知识。采挖野生药材,必须掌握本地野生药材种类,性状,生长习性等知识。否则,毫无头绪地去采挖,是没什么收获的。过去农村的老药农,对当地野生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品种,习性,以及对野生药材的识别,都非常清楚。那个地方长什么药,什么季节采收,那个收购点价格高,都了如指掌。这些老药农出门采药,一把药锄,一个背篓,回家往往都是满载而归。而现在的农村人,能全面了解当地药材资源的,越来越少,这也是导致没人采挖的原因。过去各县的医药公司,在基层都设有收购点,并提供野生药材标本。而现在的中药材收购点,很少普及野生中药材知识,现在的农村人,只认识一些常用的家种中药材,对野生中药材却一无所知,连野生药材都不认识,又怎么去采挖?(野生灵芝)
以上二点,本人认为是农村野生药材无人采挖的主要原因,不知您是赞同。谢谢阅读!
农村有那么多的野生中药,为什么却没有人去采摘?
农村山上野生的中草药虽然随处可见,但是采摘回来去卖钱的话,却不值钱,草药重量轻,一背篓也没几斤,卖不了几个钱。
农民朋友们没有销路,要有人上门来收才行,即使有人来收,价格也是低得可怜,大头都是收购商赚走了。
辛苦一天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还有最关键的是野生中药生长分散,数量不多,采挖的收益微薄。
现在各地都有药材种植专业户,是特色种植,发挥地域优势,并且是规模化大批量生产,可以满足医药生产需求。
在农村收购零散中药材的人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因此就没有人去挖中草药了。还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中草药的认识还不够。
许多中草药不认识,年纪大的老人虽然能认识好多种草药,可是他们年龄大了眼力也差了,行动又不便。而且农村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要看孙子孙女没有时间去挖……
农村有那么多的野生中药,为什么却没有人去采摘?
农村有那么多的野生中药,现在扯草药的人确实少了。以前都在农村种地的时候扯草药的人可多了,我春天们扯金钱草,散血草,挖蒲公英,摘金银花,扯茵陈,秋末扯龙胆草,扯大小柴户,挖黄山药,冬天扯淫羊藿,挖麦冬。那时候在家的人多,采摘草药的人也多,养的牛也多,牛也吃草药,所以草药就少些。
现在改革开放,在农村种地的都没几个人了,青壮去打工,收家白发翁,农村几乎全是老人和孩子了,也很少有人养牛了,植被也就非常茂盛了,草药一般都在悬崖边,乱石丛中,荆棘上单独一个老人去采摘还是不放心的,所以年轻人一再说服老人不要去采草药,我们以前要去采龙胆草挖黄山药,都是相约两三个人一起上山的。
所以现在农村的老人看家种地也很累了,也很少有时间去采草药,田边地角平坦的地方生长的草药,还是有人采摘。那绵绵的大山里,在多在好的草药也确实没人去采摘了,这也很正常。人少地大物博,采不完的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山林物产多丰富。
农村有那么多的野生中药,为什么却没有人去采摘?
这个得益于中国实行考证行医的功劳!我记得小时候,一边放牛一边拔地里的草药,象田基黄,独脚甘,白花蛇舌草,等等,拿回家晒干了,就经常会有人上门来收购,当时物价低,但童年的零食钱全靠这卖这些草药得来的!以前的中医大夫治病不用证,镇上很多中医,大家都很喜欢用中草药!
随着持证行医,国家严励打击无政行医,绝大多数民国中医慢慢不敢看病了,于是不单草药没多少人用了,镇上的中药店也十有八九都倒闭了,到现在八万多人的小镇,中药店才五六家,还大部分以西药为主,只兼营中药!
同时,随着中国药典的出现,制药用药也制定了各种规范!很多民间中草药被定为不合适产品,以前收购的老板再也不敢收购了!现在中药饮片都是大公司流水生产加工,片片一样大一样厚,每种药切多长一段,都是严格规定!你要知道自然野生的有大有小,奇形怪状!肯定是不合标准的!
现在我学中医之后,也经常上山去采一些中药自己用!体会得在大山里采药也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有些地方小石头很多,挖起来不好挖,药都是湿的很重,背出山来不容易,而且山上各种带刺的野藤杂树很多,有时还有蛇,采药实在是一件难事!相对于一些收购价格又太低,所以如果拿来卖,太不划算了。很多病人认为对市面上的药贵很多,都不愿意用!
总之,民间中草药的没落,就是民间中医的没落明证!
农村有那么多的野生中药,为什么却没有人去采摘?
谢邀。
一,农村野生中药多,但是很多封山育林是不可随意采摘的。
二,像鱼腥草,龙芽草,车前草,紫苑,黄龙卷,千里光,垂贫草,艾草,马齿苋,牛皮冻,黄连,黄柏……随处可见,可是不值钱,现在农村孩子很少拔猪草,也不一定认识,采摘了也很便宜,费时费工还不如到药房买方便。
三,很多中药有毒,七叶一支花,巨毒,芘麻子,山豆根,何首乌,草乌等都毒。不懂的人下可随意采摘。
四,现在农村劳动力去了城里打工,老人要照顾孩子和家,有时顾下上。
五,山中草药,苍术,玉竹,黄精,葛根,五味子,玉预子,黄姜,都在山中,要上山采摘,山中有蛇,有虫,有蜂,还有刺,现代人不放牛,不打草,去山中采摘会弄坏衣服和划破皮。
六,现在山中长年没有什么去,刺都长起来了,既使看到中药材,也很难顺手就到,而先要去刺,砍路,才能挖出药材。
七,农村现在很少有专业人士去收购,大部分药材来源于人工种植,现在批发市场不缺货。
八,如果是家里需要药材属性下一样,不能随便配伍,所以需要专业医生指导。
九,就是有药材也是很凌乱的,除玉竹,黄精,黄姜很少有一堆堆的药材:其它都是东一株,西一颗,采摘很费时间。
农村有那么多的野生中药,为什么却没有人去采摘?
农村田野是个大宝藏,奋力生长的庄稼,茂盛的树木,各色的野花野草,那一份生机中,也隐藏了很多野生中药,只是它们大多于山野中自由生长,无人采摘的原因分析下来有以下各种。
认知问题虽然很多草木都可入药,甚至一种植物不同的部位都可以作为不同的中药,但是这些草木要么作为杂草存在,要么就是大多人不认识,纵使认识也不知道它们的药用价值。
比如农村田野常见的牵牛花,它的种子就是中药“黑丑白丑”。牵牛花在农村路边或是庄稼地里常见,作为杂草,缠缠绕绕的,扰得庄稼长不好,地里的人们也就当杂草清除了。
荒草地里的呢,因其好看,且也没啥影响,就那样任其生长。还有绿化带里的牵牛花,一般也就作为杂草拔掉了。还有泛滥的藤三七,人们清除都费劲呢!
再就是纵使知道也未必能认好。比如益母草吧,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宝贝,尤其是女性朋友,可是在农村山野,唇形科的益母草和夏至草,看茎杆都很像的,有很多人都给混淆了。
在比如比如蒲公英吧,叶子变化多,很多人都容易认错,更别说采来做药草了。癞蛤蟆草也有很多人认不好的。
品质问题农村山野虽然很多中药,但是它们大多就是那样野生生长的,生长环境、土壤状况不一而足,那么其品质也就千差万别了。
农村常见的枸杞,大多数是品种类别里的中华枸杞,于中药里常用的宁夏枸杞相比,个头小,糖度也相对低了很多,再者生长条件不如道地药材,品质自然也就差了很多。
在比如野生地黄,在路边沟边也很多,一年年的,自花自落自果,入药的是其地下块根。但是大多野生地黄的根都不算很大,品质也不能保证。
采摘问题有很多杂草都是草药,但是由于分布问题,采摘起来也很费劲。比如常见的十字花科杂草人行菜的吧,它的种子就是有名的中药葶苈子(北葶苈子)。
采摘起来太费劲了,首先得割草(独行菜),种子摔打出来,晒干之后再买。一天下来,也采摘不了多少,而且收购价也不高,一两块钱一斤,费人费工的,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呢。
产量问题农村田野的药草,一般都是散生的,不像栽培的或是道地药草那么集中,生长条件限制也大,产量自然不不会太高。
道边的野生地黄虽然看上去很多,但是真正采挖也未必能找到多少。北葶苈子,一三轮车独行菜,也就晒个二三十斤种子出来,产量太少。
由此可见,农村田野的野生药材,要么就是人们不认识,不知道药用价值,就是认识,产量低,品质不能保证,采摘也费工,自然很多人认识也不会去采摘了。
欢迎关注“漫行草木间”,喜欢记得转发。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