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0岁以上老人,没买社保,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该怎么养老?
感情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买社保,也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该怎么养养老呢?很明显没有买社保,那么就没有养老金的待遇,如果没有养老金的待遇,对于自己养老的问题确实是比较难受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没有稳定的收入,还要实现自己的养老,基本上是确实是比较难受,不能遇到任何人身上那么都是难以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实际上我们国家出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就之前的新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对于这种养老保险的特点,就是允许在6岁以前,甚至是6岁以后一次性补缴,完成15年的费用直接来办理退休享受这个养老金的待遇,虽然说这个养老金的待遇并不是很高,但是也是能够保证我们有一点微薄的经济收入,比起没有任何一分钱的收入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的。
所以说我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去补交一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么这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分为不同的缴费档次,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缴费档次,那么将来就可以获得一份养老金的待遇,这个养老金最低可能也要也能达到100多块钱左右。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农村60岁以上老人,没买社保,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该怎么养老?
农村60岁以上老人,没买社保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提的是农村,目前60岁以上的的老人;如今应该是1960年以前岀生的农村靠种地为生活的老人。
“没买社保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其实这个年代出生的农民,以前就没有退休一说,2009年以后,国家才给予农村“农业户口”性质的,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按人每月发给“国家基础养老金、集体补贴金”,按政策都早已兑现按月领取,就是“养老金”每月发少了一点,中西部省市平均才每月110元左右。
至于怎么养老?
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①:有关国家政策和社会家庭
2009年以前,60岁以上的农民还是老农民,那时国家一分钱都不发,靠自己和儿女孝顺,也活的自由自在,也没听说这些老人被饿死……只不过有一些老后生活上,完全依靠子女赡养,儿女孝顺甭讲,如果看儿女媳妇脸色吃饭,真的活的不如牲口,当然了,这毕竟是少数不孝子……
自从2009年以后,这些老人每月能按时能领到100来元“养老金”,这些老人加上种点小菜,种点承包地,身体好的打点杂工,基本上不需要子女负担,反而有些老人“返哺”子孙😥不争论,象这种情况的家庭并不少,这些老人们并没有多少闲线,基本上都是牙缝里省下来的;为了(儿子和媳妇)家庭和睦不争吵,还不情愿地掏岀仅有的“血汗钱”买安!
②:该怎么?坚决不能“凉拌”!
1960年以前出生的老人,除了七老八十以上的,经过一二十年来的“傍子养老”,基本上都已安定下来;现在就是这些60年前出生的,应该这些人除了在家坚持务农的,基本上都有外出打工的历史;争气顾家的,早已安排好老后生活,不要顾虑;怕就怕那些打工挣钱不养家,有酒有肉自享受,不关心妻儿的人;这类人也许老后生活困难些,但是老后生活怎么样,也怪不得国家和社会,但看家人如何看待你了?
如果你那时有钱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到月也能领取几百元养老金,现在不至于饿死吧?
如果你那时你勤劳致富,存点钱又顾及家庭,儿女们不会不管不问吧!?
如果你那时不赌不嫖,不打骂妻儿,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应该也能享受天伦之乐吧!
如果………!
③:60岁在农村不算老,七八十岁的还在做农事,只要身体许可,还要坚持下地干活,一年到头还能挣点辛苦钱,国家给你的承包地千万别荒废了,只要有力气,那块地也不至于你饿死!
④:假如真的没办法了,请相信政府,如今绝对不会饿死人;根据你的“救助理由”,寻求政府“最低生活”救助,纳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度过余生。
最后还是有必要提醒一句:
想老后能领到“退休养老金”!别在等了,需要个人申请参加社会保险缴费,最终老后退休领取养老金;否则:你老后无生活费,都是你对自己绝对不负责任,怪不了任何人!
农村60岁以上老人,没买社保,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该怎么养老?
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没买社保,没有退休和养老金如何养老是农村老人十分关注的一个共同话题。从我们老家农村的情况来看,我觉得没必要担忧。理由如下:一是没买社保,没有退休和养老金的农村老人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养老基本保障。第一,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对农民的承包地又作出了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的政策。这对农村老人的养老是十分有利的。虽没有社保养老金,但可以获得承包地自己经营的收入,老了地里活干不动了,也可以将承包地流转或出租等方式获得收入。农村宅基地确权后也可以出租一部份房屋获得收入,村的集体经济每年也有分红收入。这都可以积攒自己的养老钱。第二,村里每年对60岁以上的老人给予一定的补贴。对过去曾去过国营单位后精减回乡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第三,国家对生活困难的老人采取兜底政策,对五保户由集体供养。对独居老人由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饭菜配送等服务。第四,经济条件许可的子女多会对父母长辈尽到赡养扶助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农村老人即使没有社保养老金,但基本生活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城市居民户口绝大多数虽有社保养老金,但养老金不多也只是基本生活的保障,农村里蔬菜可以自种自吃,比城里人的生活成本要低。二是随着农村居民保险意识的增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越来越多了,未来是全民参保,都可以从中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三是有的农村老人虽没有社保养老金,但有条件的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得到乡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养老和去养老院等养老的。四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对没有社保的也有一定比例的报销,对生重大恶病的国家也有优惠政策。综上,农村60岁以上没有社保养老金的也可以安然享受晚年生活的,我看我老家的儿时同伴们,他们虽没有社保养老金,但他们的生活多过得甜滋滋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这都有利于推进老人养老的。凡事预则立,有备无患。从农村老人的个人层面来说,尽早规划自己的养老,尽可能多积攒点养老钱,坚持靠国家集体和靠自己两条腿走路,则是十分必须的。以上说的不对之处,敬请指教。
农村60岁以上老人,没买社保,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该怎么养老?
国家建立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始于2009年,当时凡是年满60周岁没有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老年人,都可以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这也是国家首次向无法享受到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老年人发放居民基础养老金。
既然是免费发放居民基础养老金,那么待遇也就高不了,完全是象征性的,但有了养老金,就比没有养老金强,这对于那些生活无着落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从这个政策来看,无论是当时的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还是现在的农村60岁老年人,几乎不存在领不到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情况,只不过待遇非常之低,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开支。
前些日子,在某小区附近遇到了一群来北京打工的河北唐山老年人员,男性打工者的年龄都超过了60周岁,最大的人员已达70岁了。
他们在家乡每月只有100余元的居民基础养老金,就再也没有其他收入了,来北京从事绿化养护工作,每天的收入100元,管吃管住,他们这些人干起活儿来都非常认真,看样子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农村60岁以上没有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养老金,这在农村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缘故。
单单靠国家给你发养老金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还是首先要靠自己,特别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要积极缴纳养老保险费,即便是缴纳不起职工养老保险费,也要缴纳居民养老保险费,不要敷衍了事选择每年200元的缴费档次,而要尽可能地选择每年1000元或者2000元的缴费档次,就自当是为自己的未来强制储蓄了。
参加养老保险的时间越早,缴费的成本也就越低,缴费压力也就会相对低一些,这样一来,缴费年限就有可能更长,自己的回旋余地也就更大,也就不会存在当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还达不到满十五年最低标准的情况,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就有可能达到二十年或者二十五年,这就能在退休之后既享受养老金待遇,也能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
现在你在农村,恐怕找不到几个能享受到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双料待遇的退休农民吧。
60周岁,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节点,无论是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居民养老保险,其参加的时间一定要在60周岁之前完成,居民养老保险更是如此,因为目前的居民养老保险还存在着可以一次性补缴所欠费用的政策,这样一来,最晚也能在65周岁退休,开始领取居民养老金。(原创:周凤迟)
农村60岁以上老人,没买社保,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该怎么养老?
农村老人没有养老金,这是历史上欠下来的。现在农村老人养老金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每月有上百的养老金。但这点钱不足以让一个老人养老,可喜的是,已经迈进了一步。
以前农村老人养老,都是子女的义务。没钱的给粮食,有钱的给点钱,这要看子女的经济状况。总的来讲,农村老人到了不能自食其力,问题就比较大了。曾记得祖母,年迈时还纺纱织布,换点钱来买生活用品,后来做不了,身边子女轮流照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这样送老归终。这种结果算好的,怕就怕子女不管,老人孤身一人,无人照顾。现在农村八十几岁的人,只要能做事,仍然在干活。
相信以后的老人日子会越来越好过,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子女能否在身边照顾。
农村60岁以上老人,没买社保,没有养老金和退休金,该怎么养老?
大家好!我是湘西九哥,针对题主的话题,说说个人的观点:
历朝历代,农民,是中国的大多数人群。
他们是遭受苦难最深重的人群之一,也是最弱势的群体之一,现时语境下,他们确实比以前好多了,只要人勤快不懒惰,总不至于饿死。
但是,收入低、待遇差、工作苦、没保险、养老难,为儿女的教育和婚姻发愁,为家庭生计和自己养老发愁,依然是大多数中国农民的现状。
现在的老人,基本都是解放前后出生的占多数,他们这代人,挖河筑坝、上交公粮、都是尽了义务的,现在每人每月百把来块的基本生活补助,也只够买个油盐钱。
若交了足够多养老保险的,或因开发占用了土地的,这两部分人群,可能日子相对好过点,其他的农民群体,就过得不是那么舒坦了,回头想想,这么庞大的群体,要靠国家给每个人更多的养老金,短期内也不太现实。
那么,问题来了,农民老了以后怎么办?这是个老话题,更是个难话题,却又是个怎么也回避不了的问题。下面,根据实际情况,一项项罗列下中国农民的养老实况。
一、靠自己
1、将自己承包集体的土地流传出去获得收益养老
2、弄些简单的养殖与种殖,卖些自产农产品养老
3、学点在农村里红白喜事用得上的一技之长养老
二、靠子女
羊懂跪乳之恩,鸦知反哺之义,父母陪儿女长大,儿女陪父母变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做子女们的应尽法律义务。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子女拉扯大,上学结婚买房等花光了他们的积蓄,现在老了作为子女不能不管。农村还有句老话叫:屋檐水,滴现坑。意思是说,你对父母怎么样,今后你的儿女,就会对你怎么样。所以子女们也要给后辈们树立好榜样,要敬老爱幼,不仅从物质帮助老人更要从精神上抚慰老人,让他们有个安乐祥和的晚年。
三、靠政府
这主要是指那些无儿无女的五保老农民,或因受计划生育影响而失独的老农民。这类人群,政府把他收养到敬老院里,一切都由政府负责,不会让他一人孤独终老的,有专人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
总结:提前认知,早作打算
1、未老之前,尽可能多的存钱
2、平时要勤俭持家,少大吃大喝
3、社保养老保险,购买尽可能多点
4、保障身体健康,避免变老之后成为自己和儿女们的负担
5、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老了也才能有所指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