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大部分都在干什么?
问题:60年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大部分都在干什么?
对于60年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已经步入了耳顺之年,年龄也都在60岁了,这个年纪的农村人是否像城里人一样进入了退休年龄,开始过清闲自在好日子了呢?
如果大家常在农村生活,或者对农村有一定的了解就会知道,农村在60岁这个年纪,如果身体还健康,那还是一个好劳力,前段时间回农村老家,村里面现在还一直种地的人都已经70多岁了!那么对于农村60岁的人来说,一部分依然在种地,除了种地还干什么呢?
因为60岁还有劳动能力,因此我们在城市的很多建筑工地上、绿化场地上等都可以看到这种年龄段的农民工,他们还在为生活继续劳作,从事着一些体力活,赚着辛苦钱。
因此,对于60年出生的农村人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没有闲着,不是在种地就是在城市打零工,那么具体到底是种地的人多还是打工的人多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扶贫达人团优秀成员,我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三农问题,欢迎大家的关注!
60年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大部分都在干什么?
60年出生是属鼠的,差不多是奔六的人了。凡是与“农”字沾上边的人,都是苦逼的命。做为这一年出生的农村人,那是亲身经历“大饥荒” ,能活下来实属不易。
眼下又临近“花甲”之年,他们大部分人,确切地说是绝大多数人,现在只有两种选择:在家种庄稼、出门去打工。
种庄稼。种地是农民的职业,还是几代人不得不干的工作。眼下,粮食价格一度低迷,甚至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由于农资、人工、机械等投入的不断增加,即使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农民耕地种粮也是基本上赚不到钱的。只能把它做为糊口的一种营生,同时也是为农民不种地买粮吃挽回点“面子”。
种地也就成了家庭劳力少、拖累大的“60年”出生农民的首选。他们渐进老年,而又戏谑为“当年”,还是生活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夹缝”里。肩上如负千金重担,一刻不敢懈怠。无论那个时代,做为农民都深深体会了“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殃”的忙碌,又有春耕、春播、夏收、秋收的繁忙。说是冬闲了,农民却停不下来,还得往地里运送农家肥、改土造田。农民是一年四季的忙活着。“60年”出生的人也是这忙碌人群中的一员。
虽说社会进步了,科学水平提高了,农民种庄稼大都被用代化的农机具,但是农民的承包地也有在山坡、沟壑的,又不是成块划分的,也免不了用到人力、畜力。诸如挑肥、撒肥、浇水、补苗、喷药等都要农民身体力行。而“60年”出生的农民正是干活的行家里手。
去打工。都说了种地基本不赚钱,可土地也得投入,也需要钱;每年的“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人都在200元以上,一大家子人,又得几千元;孩子上学的事大,而费用也不低,“60年”出生的农民,孩子不是上高中就是上大学了。孩子上学的事最大,砸锅卖铁也得供,还即将面临儿子要娶媳妇,房子、车子,那都是“天价”。自己这个年龄,父母也是老人了,还不得不赡养。一个农民家庭,这开销,那花费,一样样最需要的都是钱。
农村不像城市,什么退休之类的一概没有。农村现在实行的养老保险,即使到了规定的年龄,每月领到的也就百十来元。面对物价的上涨,是无法保障基本的生活。这不,还得准备养老的钱。
再说了,人吃五谷杂粮,尤其是农民,半辈子在风雨中劳累,万一遭遇一些变故,如生病之类的,那可是会一夜致贫的。止痛的药也得常备,也要攒点“多余”的钱,用时也方便。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农民从哪里来钱?粮食够自己吃用就行,根本没有多余的去卖,还要一项项或小,或大的开支,唯一挣钱的路子,只有选择出门打工。这也是“60年”出生的农民无奈的“出路”。
“60年”出生的农民,大都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为了养家,只能去建筑工地、装卸市场等,哪里有苦力活,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但是想一想,这份辛苦和危险又有多少人是主动愿意承受的?汗水换来的钱又有多少会用在自己的身上?除了正常的生活,一般都是贴补了家庭和种地的投入。一代“60年”出生的农民,永远是劳碌奔波的命。
60年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大部分都在干什么?
60年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大部分已步入老年群体。如果属于城市户口或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正是退休的年龄阶段,不工作不劳动,休息也有养老金作保障。而身为农村里的农民,却大多数依然是种地的主力军,有些依然在外打工赚钱养家糊口。老农民没有退休之说,只要身体力行,活到老,干到老,一辈子也不会清闲,农民凭的全靠勤劳。
在我居住的村庄,无论是街道上,还是田间,看到的遇到的,打交道的都是些60年以前出生的人。他们因为老了,在外面打工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场所,只有在农村种自己承包了的土地,忙忙乱乱年复一年,收入也就那么一点。艰苦的岁月增添了的是满头白发,满脸绉纹,满手老茧。这些人全靠勤俭持家度日月,钱多钱少都是为了儿女们奔忙。多数是男人在家种田,女人们为儿女带孩又做保姆,有些父母健在的,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自已正好最为重要。活着活不好,死又死不起,在艰难生活中煎熬。
在农村里,60年及以前出生的农民,就是当前农村里的守村之人。农村要繁荣,农村要发展,需要更多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有能力的年轻人回村来建设,才会发展繁荣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60年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大部分都在干什么?
我是1963年出生的,小时候,家里非常的贫穷,缺吃少穿,配图是我小时候的住房。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高中。父母就打算不让我上学了,说到生产队劳动给家里多挣点工分。跟我谈话的那天晚上,外面下着大暴雨,我光脚站在暴雨中,父母不答应我上学,我就坚决不进屋。
当年高中的食宿费每月12元,我强硬的说服了父母,终于读上了高中。我没让家里拿一分钱,星期天到山上砍柴,5毛钱一捆卖给学校顶伙食费,平常还能割小柳条卖钱,到山上采药材卖钱,很辛苦地读完了高中。
高考的时候,仅仅以三分之差落榜了。考虑学费的问题,没有条件再复读了,就毅然决然的当了兵。到部队的第二年考入了军队院校,毕业后当上了排长,在部队一直干了34年,现已经退休在家。
小时候吃了不少的苦,好在运气挺好,在部队工作得比较顺利,没有太多的挫折。
60年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大部分都在干什么?
我属牛,61年出生的,已做60寿宴了,在上海郊区的农村土生土长,从自兄弟姐妹多,吃不饱,穿不暖,衣服阿大穿了,阿二阿三轮流穿,轮到我老四穿破烂,从小练就了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割草积肥拾麦穗,撒塮插秧摘棉花,烧饭种菜洗衣服,喂猪放羊争工分,样样事情学着做。
78年高考落榜后当兵五年,由于勤劳肯做,收获了不少普通士兵梦寐以求的荣誉和称号,但这是就像天空飘过的云朵,不能日后起航扬巩的见证和敲门砖,而是,如今迈步从头越。经历了企业转资倒闭,下岗自谋出路等一系列变故,我的三亩多承包责任田也随之而来的政府回收而取代农转非,农村住宅房也被拆迁搬离家基地。
现在老伴已拿到小集镇2000来元退休金,本人到60周岁也就是明年拿到<新农民﹥退休金,加当兵几年企业后期交金的,估计也在2000多元左右,大病不生够用,打算退休后原单位能返聘最好,不返聘的就找家物业或企业做做保洁保安力所能及的工作贴补家用。
60年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大部分都在干什么?
60年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难期,我周围方圆百里无人出生,只有61年以后出生的人。题主提问应改为60后出生的农村人现在大部分在做什么?我是63年出生的,对同龄人很了解,60后这代人即将步入花甲之年,他们现在干什么,生活怎样?笔者认为有如下三种状况:一、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工作,有的人退休养老。60后出生的农村人,极少数人通过高考或参军当兵,跳出了农门。恢复高考制后,极少数人通过高考,考上了大学或中专,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工作,即将退休。如我大堂哥、二堂哥、我及大弟在八十年考上了大学或中专,拿到了铁饭碗,离开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我们四兄弟继续还在上班,过两、三年才退休。若上班女性,大多已退休,退休工资每月应有三、四千多(女工人,50岁退休,干部,55岁退休)。这类群体过得幸福,有可观的工资收入或退休金。二、帮子女照顾小孩。60后的农村人,大多子女已结婚生子,有了第三代,当上了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在农村或到子女上班的城市照顾孙辈。在农村照顾孙辈的人,或多或少要干点农活,粮食及蔬菜自给,减轻年轻人压力。这类群体虽辛苦,但心情愉悦,享受天伦之乐。三、在外打工养家糊囗。60后的农村人,有一部分人子女还未成家,上有老,下有少,压力山大,继续充当农民工,有的人在城市当环卫工或门卫,有的人在建筑工地打小工,为子女婚事筹资,为将来养老存钱。这类群体过得比较劳累,因为农民老了没有退休金,干得动,还要继续在外打工。最后,祝同龄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心想事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