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为什么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
农村家庭有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的思想。说明父母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鲤鱼跃龙门”,将来能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彰显门庭。
以前,人们羡慕达官显贵、有权有势、富甲一方的人物。如今,人们也是这样,若本村出了一位大学生,毕业后成了“公家”的人,端上了“铁饭碗”;甚至还有一官半职的。平时回村,有专职驾驶员,还大包小包的往家里带好东西……这些情景,真令邻居们羡慕。
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农村家庭的家长也是拼了。因为现代农民心中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自身由于当年家庭艰苦,还有各种各样的不良因素存在,才导致于今天,自己生活上的坎坷。
父母早年的愿望没有实现,直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为了不留下遗憾,再穷的家庭也会把美好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父母曾经完成不了的心愿,必须让孩子来完成。
在如此心理趋使之下,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只要孩子学习上进,父母再苦再累都愿意。因为,农村家庭要能改变现实状况,孩子考取大学是捷径。所以,为实现理想,农村家庭宁愿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孩子上大学。
农村家庭为什么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
现在农村人对孩子上学特别重视,就是因为祖辈、父辈的文化不高,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来圆自己的梦想。
上世纪50、60、70、80后的大部分农村人因为家中贫穷,根本没有机会好好上学,过早的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大集体时代是在生产队争工分吃饭,分田到户后帮助家人耕种自己的田地,多数人初中没读完就辍学务农。
直到去城市务工才知道有学问、有文化、有技术的重要,可惜自己已经没有再学习的机会,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农民想要供孩子读书上大学确实不容易,首先自己文化不高,不能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和各方面的知识,只有靠说教和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去城市上学,多数家长也随孩子一块去城市,给孩子做饭洗衣,孩子的学习费用、生活费用和租房费用等等,相比较在农村上学都是一笔不少的花销。
为了孩子能上大学,打工的父辈再辛苦也心甘情愿。一是孩子将来出息了,在本村自家人脸上有光,孩子也能找到轻松的工作,不用像父辈一样靠力气挣钱。找媳妇也相对容易,而且还能脱离土地,在城市里买房生活,过上体面的日子。
总之,农村人借钱、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我认为是好事。
以上只是自己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请指教。
农村家庭为什么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
众所周知,知识改变命运是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农民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是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金光大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定要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的大好机会,命运是公平的,只要你努力了,成绩优秀,成功的未来就是你!美好的生活随时欢迎您的光临!
农村家庭为什么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
我虽不是农民,但也算农民工吧!九十年代初进县城,农村地无一垄,城里房无一间,靠打散工维持生活。
曾记得女儿一周岁生日那天,口袋里都拿不出给女儿过生日的银子,从单位下班(烧锅炉)骑着破三轮登到黑天挣了六块钱,买了几个鸡蛋和一把韭菜回家给女儿包顿韭菜馅饺子,一周岁女儿吃了七八个饺子,想想女儿降生在这样家庭里就是种痛苦。
两年后,儿子又降生了,更是雪上加霜。租房东家的煤棚子里,冬天冷的要命,夏天热的要死,大冬天孩子小脚冻的通红。老人们常说:讨饭也要有拄棍的地方。因为超生,总是东躲西藏的不断搬家,孩子都跟着受罪。九八年春天,让父母从老家来看孩子,我们两口子去矿上干了大半年,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俩孩子入学时,因没有户口,求爷爷告奶奶拿议价入学。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由于自己有一些不好的坏习惯,孩子每次交学费都是最后几个,快要上初中时,因为需要户口,又是求爷爷告奶奶给孩子上户口。还好,俩孩子很懂事,从入学到考大学前从未接送过,也不用大人督促写作业等。
记得有一次妻下班回到家里,刚进门就听见她姊妹俩在炕上边写作业、边唠嗑说:姐,如果咱俩都考上大学,咱妈能供谁呢?姐姐说:当然供我呀!我比你学习好呀!弟弟说:我看也是,姐:等你考上大学,我跟爸爸登三轮车供你上大学。这时妻进屋训斥她俩说:别胡说,你俩都考上大学,就是砸锅卖铁都要供。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教育她俩说:你们虽改变不了出身,但能改变自己,咱穷人家,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
俩孩子前后都考上了重点高中,考上重点高中就意味着即将迈进大学校门,我与妻压力更大了。从上高中到孩子大学毕业的七八年时间里,我和妻真是拼命挣钱。无论脏活、累活,无论刮风下雨,别人不稀干的活,只要能挣钱,总是风雨不误。
俩孩子上大学时,都是买的二手手机,上大学用的电脑是用自己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几年之后毕业都有了较称心工作,孩子经常打电话跟我俩说:你俩不要再干太出力的活了,能养活自己就行了。
我们上一代人,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多数都没念过书,不懂得知识重要性,害的我们早早辍学。如果我们在不好好培育下一代,那是我们的过错,让儿女游荡社会底层,后悔晚矣。
农村家庭为什么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
农村家庭为什么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
农村家庭为什么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
农村家庭为什么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以前农村穷,上一代传到下一代,还是穷,祖祖辈辈穷怕了。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没有知识,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作为农民,虽然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想下一代改变命运的想法,非常的迫切。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城乡所有人的共识。而农民的孩子,要想跳出农门,改变世袭种田的命运,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上大学。那为什么农民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呢?
一、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由过去大集体的束缚,变得随意自由了。农民随着打工潮流,进入到各大中小城市,以及沿海开放城市。在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由以前的愚昧落后,变得开放。耳濡目染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醒悟到自己为什么穷?是因为没知识、没学问造成的。
二、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是共同的期盼。而农民望子成龙的心情,更加急迫。因为作为农民,实在是穷怕了,苦怕了,累怕了。所有的农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刻苦读书,考上大学,奔一个好的前程。打心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种田,受苦受穷。所以那怕孩子,在学习上有点点的希望和进步,笑在脸上,乐在心中。只要孩子肯努力,想上学,那怕自己苦点,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绝无怨言。
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没有知识,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全民共同认知道理。事实上,供孩子上大学,城里人也是一样,想法一致。只不过城里人富裕,只要孩子想上学,学得进去,自然也是竭尽全力。但不需要砸锅卖铁,完全能供得起,这就是城里人的优势。正因为有城乡巨大的差别,更激发农村人想孩子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而义无反顾,砸锅卖铁。
总之,为什么农村家庭砸锅卖铁,也愿意供孩子上大学?是因为种田苦,种田累,而且当农民还穷,永远在社会的底层。试问谁不想出人头地,扬眉吐气?谁不想大富大贵,高官厚禄?而这一切的梦想,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都是建立在知识改变命运,唯一的途径之上。而对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有用人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留下宝贵意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探讨三农问题,敬请关注三农优质创作者:英山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