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怎么办?

对老老实实种地的农民来说,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民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的土地,一方面是因为种地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对土地有感情。不过现在的农村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不少土地被抛荒,而且农村流行的一种说法是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个得分地区,不管几零后,只要一个月打工可以有几千块收入,都不会在家种地,因为在家种地就够吃饭,像我们重庆丘陵地,高低不平,耕地少,人均几分地还有土地分散,不好管理,干什么都行不成规模,靠种地,要是没有别的经济来源,生活都很困难,想要解决问题,我想这个得政策支持,村镇干部带头,引进好的项目,成立合作社或公司,农民以土地入股,根据各村镇地理环境,合理规划,适合种植什么,果树,药材特色农作物就干什么,或搞,采摘,农家乐,垂钓,或养殖,利用各大电商平台,把土特产卖相全国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怎么办?

七0不种,八0不会,九0不问!不问为什么,而问怎么办?了解了为什么才知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愿种地?因为不好!不挣钱,还没地位,娶不了妻,养不了子。管不了爹,痛不了娘!更养不起孩子,

怎么办,种地相公务员一样风光!富有!就会成百上千人挤一个名额!妥人,送礼,找关系,来当农民种地。(虽可笑但靠谱)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怎么办?

谢谢邀请!

概括的讲就是农民人均2亩地,种地收入微薄,仅靠种地收入,根本无法融入现代生活!那些生活在偏远、沟壑坡岭等贫瘠之地的农民就更加的艰难了。所以说只要还能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农民,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都弃乡奔城了。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普遍愿望!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党的初心宗旨!是政府的责任和使命!更是人民大众的热切盼望!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农民了!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整天盯着农民“撂荒”进城了?

这样的现状对于农民是有益的!并且我认为这种情况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农业的现代化自然也会早日实现!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农村人口的减少而忧虑?!

试想,假如农民现在都回农村,农民的生活难道会更好吗?或者说假如青年农民都回农村创业?又能创什么业呢?哪有那么多的业可创呢?如果有业可创?谁又愿意去当农民工啊!再说,他们种地的技术也不可能超过老农民啊?

我认为,试图让青壮年农民回乡“创业”,从而带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望?实际上只能是给农村,给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使农民陷入更加的贫困?

总之一句话!90后不谈种地没关系。人类只要还吃粮食蔬菜?地,就会有人种?

至于“怎么办”呢?土地流转,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在随时等着进“场”呢!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怎么办?

种地不能赚钱,就不愿意种地。如果农民也向工人一样到月开支、有工资就愿意种地啦。如粮食都进口,那就让人家卡脖子,到时候我们更加困难!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怎么办?

七零后不空种地,八零后种不来地,九零后不让种地。七零后的批人,现在四五十岁,大多在外打工挣钱,不是不愿种地,根本就没时间种地。到处都出现了用工荒,这批人是农民工的生力军,是继六零后承担起全国各项建设苦力工的骨干力量。这批人正好挣钱,进城买房的大多是七零后这批人,结婚生子的多,家中田土有老人对付,能做多少算多少。将来回去种田的大多数也是这批人。八零后是种不来田的一批,也是不愿种田的一批,这批从农村出来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城市的脏累活基本不愿干。工地挣钱多的脏累活也不愿干,凭我知道的这批年轻人在城餐馆,超市打工的多,每月挣三四千够自己用,有的还啃老。至于九零,零零后,更谈不上种地,大多家庭都不愿让他们种地,这批人还在享福,没有负担,一机在手,样样都有,天天追新潮,最潇洒的一代。农村土地会有人种,主要是六零后,这批在外打工退居二线,最终归属是回家种田,年纪大点更适合回农村搞养殖,种殖,农民不会断代,辈辈代代都有农民。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怎么办?

作为现在的70后,80后,90后不谈种地,也不愿意去种地的原因是什么,就连现在的七八十岁的老种地农民,都对现在的农民种地的积极性都下降了,又是为什么?不就是现在的粮食价格一直低迷运行,使种地的农民种地生产粮食无有收入,甚至还赔钱的原因引起造成的嗎?

作为现在搞建筑的农民工,他们在工地上搞建筑,可以完全说他们的劳动体力付出,要比现在半机械化农业种植体力重的多,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农民工,情愿意去干那重体力的建筑工活呢?也不愿意去干那还较轻,又不离开自己妻儿老小的农业种植活呢?不就是干建筑活体力再重能够换回劳动报酬吗?这些农民工才不怕再苦再累也要去干吗?如果要是现在农民工去种地生产粮食,我想就是劳动报酬再低一点,这些农民工也不会丢下妻儿老小,跑到几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干建筑工,并且还有危险。这才是真正的原因,现在的70后,80后,90后才会不去谈种地的原因。

作为现在的70后到90后不谈种地到让他们回来种地,解决的根本方法就是,必须提高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的收入,使农民种地有收入,并且农民种地生产粮食,自己完全可以有收入能够养活自己的情况下,这些70后和90后他们自己自然就会热爱农业,并且还会自觉的回到种地的农业上,去积极的种地生产粮食。因为种地生产粮食的活,还比出外搞建筑的活轻松,还沒有危险,这些年轻人谁不愿意去,非要跑到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以外去干那体力重,还有危险的建筑活呢?

解决的方法,只有把种地生产粮食的农民,把他们的种地经济收入也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强大以后,这块经济红利分配的大蛋糕中,让农民也享受到国家发展強大以后的,经济分配的实际红利以后,农民的生活也有了确实的保障,才是这些年轻农民工,自觉回到农村,农业上去积极种地生产粮食的根本解决办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