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最大的小偷是什么样的?
胆子最大的小偷是什么样子?
我真见过一个胆子很大的小偷,他专门偷市长办公室和检察长的办公室,你说他胆子大不大?
就在两三天之内,几个市长和检察长的办公室同时被盗,这在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城市,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传说从哪来了个“飞天大盗”,市长和检察长的办公室被盗了。一时间弄得老百姓也是人心惶惶。
说来也是,市长和检察长的办公室都在三楼,而且大白天人员不断,门口还有守门的,这小偷就敢大摇大摆,到这样人物的办公室行窃?胆子也真够大了。
就是因为这,他被判了十年半的徒刑。
十年刑满被释放后,我在同学家见到了这个“大胆”的小偷。打眼看上去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矮矮的个子,不胖不瘦,看那双眼睛还算很机灵。
当时岀于好奇,就和他聊起当年“飞天大盗”的事。
那是十几年前,他岀道后没干别的,就专门研究如何行窃。
在他看来,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是安全。他说:大干部的办公室里都有私房钱,现在送礼的人这么多,当干部的都有自己的“小活动”,哪个手里没有私房钱,私房钱是不能拿回家的,大部分都会放自己办公室里。偷了他们的钱,他们怕暴露私情,所以也不敢声张,更不能报案。
于是,他就把行窃的眼睛盯在在了大人物的身上。经过一番策划,就开始了对市长办公室的行窃。
小偷胆子并不是都大,关键是有一套策划缜密的行窃方案。
他冒充工作人员混进办公楼之后,就直闯市长办公室,如果市长正在办公室里,明明是李市长,他就说要找张市长,李市长根本就没往别处想,直接告诉他:张市长在隔壁。等到了张市长办公室,见到张市长正在办公室,就说要找李市长。就这样给自己打掩护。如果看哪个市长不在办公室,立马下手。小偷手脚都非常快,几分钟就把事情搞定了。
小偷行窃也不都是那么顺利,有一次正在动手,一个市长就回到办公室来了,这时无奈只好在办公桌底下躲藏,等主人走了再逃走,那一次可把他吓坏了,可还是逃脱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无论你有多大的胆子,必定还是落在了法网的手里。在又一次作案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自己自以为得手了,就还想第二次第三次。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到头来还是落了个十年半的徒刑。
从监狱岀来,已经40多岁了,媳妇也没混上,如今两手空空。这个年龄想起步,该有多难。凭这个头脑,当初做点什么也不至于这样,自己后悔也已经晚了。
胆子最大的小偷是什么样的?
我三姨和三姨夫这辈子特别想要有一个儿子,可是老天弄人,三姨两口子偏偏这一生就养了四个闺女。这样,我就有了四个如花似玉的表姐和表妹了。她们从大往下排,分别叫做小凤、小丽,冬梅、招弟。老大小凤比最小的招弟大了有十二岁,按属相整整大了有一轮。
我三姨家和我们家是在一个家属院里住着呢。记得我小时候,就喜欢往我三姨家里跑。这不仅是那阵子我三姨想儿子想疯了,她把我当作了她亲生的儿子,对我非常好,什么都舍得拿出来给我吃。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特别喜欢闻三姨家里那股淡淡的香味。这种挥之不去的味道,是女孩子身上特有的味道,甜而不腻,淡雅芬芳。我每隔上一段时间,如果闻不到这种味道,就会无精打采,垂头丧气。
与三姨家有一堆漂亮女儿相比,我家就阳刚了许多,我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只有一个姐姐。像我一样,我的两个哥哥也喜欢去三姨家里去玩,他俩不仅去玩,而且还帮助三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那时候生活条件还不好,到了冬天,每家每户要准备过冬取暖用的煤球,还有吃的蔬菜,如大白菜,土豆等等,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我和我两个哥哥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们不仅帮助父母把自己家的事情做好,而且还在三姨的吆喝下,把三姨家过冬的物质准备妥当。
每当这个时候,三姨夫就会当着几个闺女的面对三姨说:看一看,还是有儿子好吧,关键的时候还是小子们能派上用场。往往这个时候,小凤姐妹几个就会不服气地撅起嘴来,反驳我三姨夫,她们说,等到她们长大以后,会给我三姨和三姨夫招几个上门女婿来的,到时候,一样管用。
这话还没有说出去几年,三姨家的老二小丽真的就给我三姨夫找了一个上门女婿车东向,车东向是小丽在供销社的同事。说起来,小丽是我三姨家几个女儿当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而且还是性格最张扬的一个。小丽中学毕业后,就在我们当地一个代销社当了售货员,当时,生活物质奇缺,就算是你再有钱也不一定能买上你想要的东西,因此,售货员在那个年代还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小丽也因为近水楼台的便利,那几年,她给三姨家和我们家买过不少紧俏的商品。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每当快过年的时候,小丽就在供销社的后院门口等着我们哥几个,然后,她把市面上紧缺的酒啊、烟啊,还有水果糖、奶粉、茶叶装在一个大纸箱子,等着我们去搬走。那些紧俏的东西,都是小丽在上班的时候,见缝插针,一天买上一点积存下来的。所以,那段时间,我们都沾了小丽光,每年过年的时候,我家都过得红红火火的,不缺吃不缺喝的。
小丽和车东向谈对象是有原因的。在此之前,小丽也谈过几个对象,但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小丽明着告诉人家,她结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父母过上有儿子的生活,也就是要对方要入赘,当上门女婿。其实,在城市里入赘不入赘区别也不是很大,小两口结婚后,不一定非要和女方的父母住在一起,就算是你想住到一 起,也没有那个条件,当时谁家有那么大的房子啊。
小丽和对方说的入赘其实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今后有了孩子,尤其是儿子的时候,必须要跟着小丽的姓。就是这一条,让许多小伙子就望而却步了。然而,车东向却一口答应了下来。
很快,车东向就和小丽结婚了。而且第二年,他俩就有一个女儿芳芳。按照事前约定,芳芳随了她妈的姓。
既然是小丽开了个好头,小丽的姐姐妹妹们也不甘落后,她们在找对象的时候,也把入赘当作了一个必要的条件。正是因为这个必要的条件,造成了我大表姐小凤一直找对象都很困难。
小凤不像小丽那样能说会道,小凤是个闷葫芦,而且脸皮薄,死要面子。在小丽在供销社干得风生水起,都能为家里排忧解难的时候,小凤还在一个知青服装厂的流水线上做衣服领子。等到,小丽的女儿都出生了,小凤的对象还没有影子呢。
就在这时,有个意外的情况出现了。有一次小丽的女儿芳芳生了一场大病,车东向就陪着芳芳住院,也许是他看似多余的一个举动,揭开了芳芳身上隐藏的身世。在陪护女儿的间隙车东向做了与芳芳的亲子鉴定。鉴定的结果是,芳芳与车东向,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
后来,我们亲戚都说,车东向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仅长相平平,而且要能力没有能力,要钱也没有钱,漂亮而又风流的小丽怎么会嫁给他呢?可能是小丽就看上了他的老实,而且还答应了入赘当上门女婿这样的条件,才委身于他的。但是,不管什么说,小丽肚子里有了别人的孩子这件事,是小丽先对不起车东向的。可能,车东向对此也早就有怀疑,他也是忍而不发,在等待一个机会的罢了。
结果这个机会确实让车东向等到了。当时,供销社效益不错,就给职工盖了一栋住宅楼。那时候,楼房还是比较罕见的,我家和我三姨家当时还是住在平房里的。所以,为了能分上新楼房,供销社里的职工,都挤破头也想要上房子。因为小丽和车东向都是供销社的职工,双职工有照顾政策的,小丽两口子很顺利地就分到一套楼房。然而,一家人住进新房子不到一年,车东向就做了亲子鉴定,将芳芳的身世大明于天下。
后来,小丽自知理亏,她就主动与车东向离了婚,带着芳芳搬离了那所新装修的房子。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小丽才刚刚从新房子里搬走不到半年,新房子里就迎来了新的女主人,而这个新的女主人就是小丽的姐姐小凤。
至于,小凤和车东向是从何时相好的, 即使是亲戚我们也不清楚。让我们诧异的是,三姨和三姨夫既然非常支持这两个的结合,没有半点怨言。两人结婚后一年,他们也有一个女儿恬恬。恬恬仍然像芳芳一样,随了她妈的姓。
正当亲戚们盼望着小凤一家三口人好好过下去的时候,在恬恬三岁的时候,小凤和车东向离婚了。这两个人离婚的原因,我倒知道一些,是说小凤自从生了恬恬后,就得了一种病,失去了生育能力。
小凤离婚后,就一辈子才没有结过婚。
而车东向却一直没有停下自己结婚的脚步,这次他又与我三姨的小女儿招弟结了婚。而且,不久两个就顺利生下了一个儿子,像以往一样,孩子随了他妈的姓。我三姨和三姨夫终于圆了有孙子的梦。
但是,让我始终不明白的是,车东向就盯着我三姨家的几个姑娘霍霍,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他的本意,还是有人在指使着他,支持着他。他换了三次老婆,丈母娘却始终如一,一承不变,在我们家属院里,这也算是奇闻一件了。
胆子最大的小偷是什么样的?
小亮是我的街坊,家庭环境不错,可他为了跟家里人赌气去做了一名小偷,确切的说是“扒手”。我为有这样的街坊感到很丢脸,但是他却很懂“礼貌”见到熟人就打招呼,让我们这些邻居很尴尬。
小亮家有兄弟两人,父母都是教师,哥哥在法院工作,至于是什么职位我并不清楚,反正经常看见他哥哥开着法院的警车上下班。按理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应该都很有前途。可是小亮的人生道路却是越走越偏。
我们是街坊邻居也是同学,只是上到初一他就被学校开除了,从那以后,他就每天在学校门口擂肥,后来觉得学生的钱太少了没意思,就开始到人群多的地方去偷。
刚开始经常被别人抓住,但是对方看他还是个孩子也就放过了他,有时候被送到派出所去也就是批评教育一番,然后让家长过来领走。
我曾经问过他,你家里环境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去偷东西。小亮也只回答了我一句话,“父母只喜欢我哥,我的死活没人管”。当时年纪小,我并没有理解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我还在想,你不听话,你父母肯定只喜欢你哥哥啊。
后来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我才知道,他是恨自己的父母偏爱他哥,从小到大什么好东西都是优先给他哥。然后总是拿他哥哥的成绩来羞辱他,长此以往,小亮就产生了逆反心理。
你不是在法院工作吗?很了不起吧,那我就走跟你相反的道路,让大家一起丢人。我没脸,你们也没脸。
周围的邻居是看着小亮长大的,也是看着他进出了无数次派出所。成年以后也是多次被判刑,但是时间都不长,基本就是一到三年,但是他根本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己的“手艺”有没有长进。
小亮虽然是个贼,但是从来不偷附近邻居的东西,虽然不喜欢这个人,但是也不会很厌恶,邻里之间有什么红白喜事他还是在出钱出力。但是他的一次“热情”,差点让我丢了女朋友,还让别人异样的眼光看我,让我无地自容。
记得当时正和女朋友在逛街,很热闹的步行街,人来人往的卖什么的都有。其实我不愿意来这里,我不喜欢人多的场合也不喜欢热闹,但是女朋友是外地的,没来过这条街,那只能陪着她了。
两个人手腕着手边走边看,突然左前方不远处一个人面带微笑在向我挥手,我仔细一看,吓得我差点炸毛了,原来是小亮。女朋友这时候也看到了,小亮还继续挥手朝她点点头。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这样的打招呼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坏就坏在,小亮的另一只手正在掏别人手机,一只手向我们打招呼。可能他太自信或者是分神了,被对方感觉到了。
于是别人赶紧捂着自己的口袋看向小亮,又左右看看,然后看到了我和女朋友……这叫什么事嘛?我突然有种跳进黄河洗不清的感觉。
好在别人没有说什么,只是转身离开了,可能觉得我们人多势众不好惹吧!我见状慌忙把女朋友拉着快速离开这个是否之地,我感觉身后有无数个眼光盯着自己。
一路上一直在跟女朋友解释,她始终半信半疑。最后没办法,只能找了一个关系不错的邻居,让他来说一说小亮是什么人,最后女朋友总算是相信了,而我的脸上依然是火辣辣的感觉。
我觉得,小亮就是故意的,坑了自己家里人现在又来肯熟人,看来,他多次坐牢并没有将他改造好。如今,已经有接近十年没有见到他了,有好事的邻居问过他父母,得到的回答就是“小亮是死是活跟我们无关”。我觉得,他应该是犯了大案进去了吧。
我真是不知道脸皮要厚道什么地步才能无所畏惧,他居然边偷东西边跟熟人打招呼,这到底是胆子大还是心理素质好?还是留给网友来评论吧!
胆子最大的小偷是什么样的?
胆子最大的小偷是什么样的?
我们本地称男子与他人之妻发生性关系曰“偷堂客(他人之妻子)”;亦属于“小偷”的范畴。广大人民群众亦称之“小偷”。
那一日中午时分,王大哥中午就餐于他的“情人”家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王大哥自然与情人翻云覆雨魂飞魄散!
事罢,情人有些坐立不安!促王大哥“撤退”。王大哥不以为然鼾然入睡(胆大妄为矣)。
不久后,情人丈夫姗姗来迟回到家中。他望着床上鼾声如雷的“野男人”怒发冲冠欲击之!当他掀开被子定睛望去,却原来是本地名声大噪之王大哥,他敢怒不敢言矣!
情人之夫双膝落地苦苦哀求王大哥道:“从今往后莫来我家偷堂客可否“?王大哥似醒非醒道:“那要看我的心情“!
后来,王大哥成为了本地最嚣张、最霸道偷情之“小偷”。成为了男人们的噩梦!
胆子最大的小偷是什么样的?
陈哥说,三十多年前,他家里被偷了几次,发生的事情,让人哭笑不得。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儿子结婚后,搬到镇上新房子里住,陈哥两口子住在山里的旧房子里,独门独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杀头肥猪,给儿子送一些猪肉外,其余做成腊肉,挂在灶台上,烟熏火燎,确保一年四季有肉吃。
有一年春节,老陈两口子去儿子家住了几天,回家后发现饭桌上,摆着几坨没吃完的腊肉,非常奇怪,还发现桌子上有张便条,上面写着:你家除了腊肉,什么都没有,只好煮你两块腊肉吃,腊肉味道不错,继续发扬,老白干太烈,下次买点低度酒,喝起来顺口,道谢了。
老陈查看家里被偷了什么东西?查看了多次,除了几块腊肉外,家里其余的东西完好无损。老陈哭笑不得,气的是小偷明目张胆在他家里煮肉吃、喝大酒,真是胆大妄为,好笑的是吃饱喝足后,还留下便条,评头品足,稍感欣慰的是只偷走了两块腊肉,没有席卷一空。
又是一年春节,老陈两口子照样去儿子家小住几日,回家后,又发现桌子上剩起几坨腊肉,又发现桌子上有张便条,上面写着:今年的腊肉没往年的香,觉得放少了胡椒、花椒、海椒粉,建议你改进制作方法,再见。看完便条后,老陈两口子笑得死去活来。
老陈说还有一年冬天,十分寒冷,两口子早早上床歇息,半夜三更时,发现有人进屋偷东西,老陈大呼抓贼,小偷吓得跳窗而逃,过了一会儿,老陈听见小贼在外面大声说,他几百块钱的旅游鞋掉老陈屋里了,叫老陈把他鞋子扔出去,否则就没完等。
老陈觉得这个小贼太过分了,一边稳住小贼,一边打110报警,由于老陈家离派出所有十多里山路,等了近20分钟,警察才赶到,小贼被抓获,原来他住在离老陈几里路的另一山沟里,好吃懒做,作恶多端。小贼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笔者认为,在那个经济不发达、温饱问题没解决的年代,在人烟稀少、偏僻的农村,小偷小摸的事时有发生,真的不足为奇。当今社会,只要肯努力,不会没肉吃没酒喝。所以,现在小偷小摸几乎绝迹了,应该感恩我们活在这个好时代。
粮农二代,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胆子最大的小偷是什么样的?
问。胆子最大的小偷是什么样?
没有最大,这位小偷胆子是更大,竟敢请办案警察抽偷来的烟。
叮铃铃,旗公安局电话猛响。
管刑侦的副局长抓紧电话一听,是300里以外查汗哈达公社报案,说丢了好多东西。
局长马上派了两位警察,坐上破吉普出发了。一直颠嗒到上午十点,才赶到现场。
二位下了吉普一看,是公社的供销社被盗了。
小偷是从窗户上进去的。
撬开一块防盗板,其余的防盗版就可以一块一块拿下来,类似于现在的推拉窗。
小偷偷完东西把板又放回去了,早起的人们谁也没有发现,
待到早晨上班,两个售货员从里边把带锁的一块板拿下来,室内有了光亮,这才发现被盗了。
吓得两个女售货员腿都软了,从屋里爬出来的。因为在牧区,从来没听说过谁家丢过东西,更不要说有偷供销社的了。
两位警察开始登记被盗物品。有一捆布,几瓶包头二锅头,还有几条万里烟,还有一箱点心,加起来有百十来斤重。
所谓点心,就是白面加玉米面制成的炉果。这炉果,像麻将牌是的大小, 那硬度和相声里说的差不多。
说,一个人买了一包炉果,刚出门口,拌了一跤,炉果撒了一地,其中一块蹦了三下来了马路中间,刚要捡,来辆大汽车从炉果上压过,把这人心疼的直跺脚,跑过去一看他又就笑了,炉果压到马路里没碎。😂
两位警察登记完了,记录了现场,又了解一下住户,总共几十户人家,没有一个有前科的。两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想一一谁偷的?
一直折腾到下午两点来钟,毫无头绪,走吧!开着破吉普跑了一个多小时,有七八十里地,又渴又饿,就进了离路边有几里地的一户认识人家。这人家男主姓郑,是困难时期,从内地搬过来的。都认识,也不用客气了,两个警察美人吃一碗炒米,喝两碗茶。临走男主人又每人发了一根烟。二位出门上路。走了一会儿,老警察喊停车,问年轻一点的警察,刚才他给咱们的是什么烟?年轻的说,万里牌。 他哪来的这烟?万里牌,当时好像是一块二毛钱,一般人都是抽两三毛钱的大白干。
二人心生疑窦,掉头往回跑。二次见面郑主尴尬六。一打(没打)二吓唬。这位来个竹筒倒豆子,怎么翘的板子,偷了什么东西,偷了多少,统统都说了。
警察问,这上百斤的东西好几十里地,你怎么弄回来呢?
骑着骆驼驮回来的。
警察说,这回不用骆驼了,请上车……当时这小偷心里想什么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