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200公里撞车到底什么样?

大概是2007年端午节后没几天的事儿了。有一天傍晚,就是那种不开车灯勉强也能看见;开了车灯,因为天还没有黑透,灯光也不太亮的时分。在一个没有安装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一辆太原牌照的奥迪小轿车,和一辆某职业技术学校的马自达轿车,发生了对撞。“呯”的一声巨响过后,两辆汽车顿时化作一个巨大的陀螺。在不太宽的马路上,疯狂地旋转起来。

以下的情况,是车祸发生后,包括我在内的多位现场目击者,站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情况。在交警队的人员赶到事故现场时,大家的说法。

路西边加油站的一个工作人员说,他交完班,从车棚里推出自行车来。刚要骑上走,就看见从南面下来了一辆黑色的汽车,开的贼快。寻思着天这么黑了,前面还是个十字路口。直行还罢了。要是转弯上南外环,根本就拐不了弯儿……还在想着的时候两辆车就撞到了一起。一团黑影“啪”地一声,就飞到了脚下。现场烟尘弥漫,滚滚而来。就听得辟里啪拉地掉东西。等到灰尘散去,发现自己也被不知道啥东西,把手上和脸上划破了。

我因为爬到路边的窑洞顶上,去抱被邻居家的狗追到窑洞上的半大猫咪。所以站的最高。但是也没有太注意路上的情况。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就看见两团黑影在地上横扫一切,碎片乱飞。同时腾起了很大的一团尘雾。怀里抱着的小猫也受了惊吓,嗖地一下窜了岀去,不知道躲到那儿去了。

岀大事了!赶紧到公路上看看!拿了手机,就和人们三三两两地往公路上走。离那条南北方向的路至少还有一百米,就看见撞烂的汽车碎片了。

到了事故现场,谁也说不清楚两辆车,到底是那辆由北向南,那辆由南向北行驶的:一辆冲进了公路边上绿化带外的土坡下,另一辆则飞到了西边的空地里,究竟是在公路上那个位置,两车互撞的,谁也不清楚。

两辆车上,各有一个人。都没有动静了。那副惨状,就不描述啦!都挤烂了。交警来了之后,打开照明灯,现场的情况就比较直观了:方圆一百多米的地方,除了汽车的零件、碎片,还有人的残肢断臂。

最吓人的,是绿化带中间趴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拍完照后,有人拿着黄色的尸袋,前来收敛。踩倒绿化的灌木丛后,三个人合力把那个尸体,从灌木丛里抬了出来。放进尸袋里一翻身,血流满面、破膛开肚的样子,着实让看热闹的人们吓了一跳!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然后掉头就跑。再也不看了。

惨不忍睹啊!

后来,又在一个矮墙下,发现了一个受害者。重伤昏迷了。自行车的大梁也撞弯了。后来据分析,是两辆汽车的右边相撞的时候,自行车上的人被殃及了。一吨多重的车,撞上了一百多斤的人。就被连人带车,扫到马路外面去了。

几天后,经过交警队的走访调查,终于弄清楚双方车辆肇事前的行驶方向了。后来又请上级部门对事故车辆进行了鉴定,认为出事时候,通过加油站监控探头的那辆马自达轿车,车速达到了每小时112公里。根据奥迪车的损伤情况,鉴定出车速在89公里/小时。两车的右侧相撞的那个位置,都退缩到后排了。那个趴在绿化带灌木丛里、被开膛破肚的乘客,就是两车相撞时的巨大的冲击力,把他从座位上甩出去的。同时被撞进来的车身铁皮,划开了身体。

别以为没监控,就敢开快车。结局太吓人了!

时速200公里撞车到底什么样?

时速200公里撞击的场景不太容易描述

偶尔能看到一些严重超速驾驶的新闻报道,时速可以达到200km/h左右,好在这些案例往往都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所以现场看起来更多是有些令人气愤或者“搞笑”;那么如果车辆以该时速发生了碰撞,又会是个怎样的场景呢?

其实这个答案不难找,从64km/h的碰撞测试即可大致想象的到;碰撞测试中的64km/h的车速不是随意定出来的,它是模拟时速100km/h的车里阿金追尾另一台刚刚起步的慢车进行的等效车速的碰撞测试。也就是说碰撞测试的撞击结果,基本就是100km/h的高速驾驶碰撞车辆或障碍物的结果,咱们来看一看几台车的测试结果吧。

图1.某萨特

图2.某斯塔

图3.某“经典车型”的模拟等效时速碰撞(网传为标准时速)

这是模拟100km/h的等效时速的碰撞成绩,那么200km/h是不是简单的“程度翻倍”呢?

可以这么计算。

时速翻倍撞击力也会翻倍,动量可以按照“动量=质量×时速”的公式计算;质量是重量的概念,整备质量就是空车重量,行驶中的车辆要加上乘员和随车行李的重量。一般紧凑级轿车的整备质量为1.3吨左右,总质量就按照1.35吨为参考把。

  • 100×1.35=135T
  • 200×1.35=270T

T(吨)时速100km/h的碰撞瞬间可以产生135吨的动量,时速达到200km/h就高达270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普通汽车的车身主要用低强度钢作为主体,抗拉强度能达到四五百兆帕就算难得,只有A/B柱等核心位置会用到抗拉强度超1000Mpa的钢板。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能承受1万公斤的作用力,也就是10吨,模拟测试的极限是135吨,这是远远超过材料极限的;不过车身的几何结构还有强度的概念,在碰撞中的撞击力也会被缓冲掉一部分。

按照这个流程,撞击力先后被防撞梁、发动机下沉、纵梁和A柱缓冲,达到车身的部分就会小得多了;所以模拟100km/h的测试结果不会显得很夸张,车子还有个形状,但是动量翻倍后则会轻易超过车架和材料的抗拉强度的极限,也就是车头凹陷后还会有巨大的作用力作用于发动机机体、A/B柱和底盘。

底盘是强度很低的钢板,一旦几何结构变形则会轻易变形,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只是个隔热隔音的钢板,强度并不高;所以发动机会轻易的撕裂防火墙,整体挤压进入驾乘仓,随后底盘变形、顶棚变形、车内被挤成一团金属、织物、皮革和肉体的混合团或者混合饼。

三厢车最终可能只剩下尾箱,两厢车可能剩不下什么了,严格来说SUV、MPV、轻客等车型都属于两厢车;所以这个场景也就不难预测了,最终的清理基本都是“难以分离”(破拆),几百米都会散落汽车的各种零件,甚至也会包括身体上的一些零件,想要落个完整的遗体是不太现实的。

这是一个模拟200km/h的等效车速进行的碰撞测试,两厢车最终只剩下了后备箱,而且后备箱也已经严重的变形;可想而知如果车门满载五人的话,最终还能剩下些什么,不好“剥离”啊。所以驾驶汽车一定不要超速,限速120km/h就算是挺高的速度了,在这个车速中如果正面碰撞也都是难以预料的结果;时速超过150km/h就基本等于“和阎王赌命”,阎王没有打盹您还能回来,阎王眯瞪醒了就要被收走了。

最后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不要和重卡并行,也不要“别重卡”,因为重卡的总质量动辄数十吨,某些渣土车的总质量可以上百吨;这些车以中等时速碰撞的动量都有数千吨,小微型车在这些车的面前和纸糊的一样。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时速200公里撞车到底什么样?

首先说明,时速200公里的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几乎没有出现的可能。大多数情况是出现在德国(他们不限速)。

从国外做的碰撞实验视频来看,他们是把速度设计在120公里每小时,让试验车碰撞在混凝土挡墙上。结果出来是:车身缩短了2/3,差不多是一团吧!所以,从这个结果来看,在2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下,如果发生碰撞,无论是什么品牌的汽车,必须报废!车上所有人员,绝对无一人生还!在此,请大家都勿超速行驶,祝大家永远平安!祝大家新年快乐!

时速200公里撞车到底什么样?

时速200公里撞车必然车毁人亡。

如果,相向行驶,正面相撞,则撞击相对速度是双方车辆速度相加,人车撞击能量巨大,会非常惨烈。尤其是相对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的汽车受损最严重。两车司机没有生存的可能。

如果,同向行驶,正面追尾,则撞击相对速度是双方车辆速度相减,撞击能量稍弱。如果是差不多的两车相撞小车撞大车,后车人员和车辆受伤更重;如果是大车200的时速撞击小车,则两者受伤都会比较严重,被撞的小车大概率会倾翻,大车机头会受到极大损失。上述几种情况下,小车司机生还希望渺茫。

时速200公里撞车到底什么样?

这个只能在新闻上看到,时速200公里撞车,那么大概率要开席了!

时速200公里基本上在生活中没有看到过开车这么猛的人,大部分人开车的最高时速顶多也就是120-130左右,基本上不会超过150公里每小时,像我开过最高的速度也就是130左右,那也是在高速上面,限速120公里,结果不小心踩到了130公里,算是我自己的最高速度了!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时速达到了80公里以上,那么撞车后车毁人亡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如果到了100公里的时速,基本上车上成员没有多少生还的希望了,如果车速到了120公里以上,相撞的两台车基本上就完全解体了,所以200公里的时速,汽车基本上完全撞成了碎渣了,人也完全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所以大家在开车的时候,已经要保持车距,在就是不要超速行驶,大部分人在非高速上面的驾驶速度大多在80公里以内,即便是在这样的时速下,开车依然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度才行,因为车速只要到了40公里以上的时速,出现撞车后,就会对车辆和车上成员造成一定的伤害了,轻则可能就是骨折了,重着会更加的严重!

俗话说得好,10次车祸9次快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的车速不快,即便是撞上了也没多大的事,比方说之前我就被别人追尾过,可能时速也就是二三十码的样子,也就是把车位撞了一个小凹槽而已,防撞梁都没有影响,我坐在车内也就是抖了一下而已,人也没有任何问题!

总之,开车切勿超速驾驶,一定要保持车距,专心开车,因为车速越快,自己的视野就会越窄,反应就会越慢!

时速200公里撞车到底什么样?

偶尔能看到一些严重超速驾驶的新闻报道,时速可以达到200km/h左右,好在这些案例往往都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所以现场看起来更多是有些令人气愤或者“搞笑”;那么如果车辆以该时速发生了碰撞,又会是个怎样的场景呢?

其实这个答案不难找,从64km/h的碰撞测试即可大致想象的到;碰撞测试中的64km/h的车速不是随意定出来的,它是模拟时速100km/h的车里阿金追尾另一台刚刚起步的慢车进行的等效车速的碰撞测试。也就是说碰撞测试的撞击结果,基本就是100km/h的高速驾驶碰撞车辆或障碍物的结果,咱们来看一看几台车的测试结果吧。

图1.某萨特

图2.某斯塔

图3.某“经典车型”的模拟等效时速碰撞(网传为标准时速)

这是模拟100km/h的等效时速的碰撞成绩,那么200km/h是不是简单的“程度翻倍”呢?

可以这么计算。

时速翻倍撞击力也会翻倍,动量可以按照“动量=质量×时速”的公式计算;质量是重量的概念,整备质量就是空车重量,行驶中的车辆要加上乘员和随车行李的重量。一般紧凑级轿车的整备质量为1.3吨左右,总质量就按照1.35吨为参考把。

100×1.35=135T

200×1.35=270T

T(吨)时速100km/h的碰撞瞬间可以产生135吨的动量,时速达到200km/h就高达270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普通汽车的车身主要用低强度钢作为主体,抗拉强度能达到四五百兆帕就算难得,只有A/B柱等核心位置会用到抗拉强度超1000Mpa的钢板。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能承受1万公斤的作用力,也就是10吨,模拟测试的极限是135吨,这是远远超过材料极限的;不过车身的几何结构还有强度的概念,在碰撞中的撞击力也会被缓冲掉一部分。

按照这个流程,撞击力先后被防撞梁、发动机下沉、纵梁和A柱缓冲,达到车身的部分就会小得多了;所以模拟100km/h的测试结果不会显得很夸张,车子还有个形状,但是动量翻倍后则会轻易超过车架和材料的抗拉强度的极限,也就是车头凹陷后还会有巨大的作用力作用于发动机机体、A/B柱和底盘。

底盘是强度很低的钢板,一旦几何结构变形则会轻易变形,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只是个隔热隔音的钢板,强度并不高;所以发动机会轻易的撕裂防火墙,整体挤压进入驾乘仓,随后底盘变形、顶棚变形、车内被挤成一团金属、织物、皮革和肉体的混合团或者混合饼。

三厢车最终可能只剩下尾箱,两厢车可能剩不下什么了,严格来说SUV、MPV、轻客等车型都属于两厢车;所以这个场景也就不难预测了,最终的清理基本都是“难以分离”(破拆),几百米都会散落汽车的各种零件,甚至也会包括身体上的一些零件,想要落个完整的遗体是不太现实的。

这是一个模拟200km/h的等效车速进行的碰撞测试,两厢车最终只剩下了后备箱,而且后备箱也已经严重的变形;可想而知如果车门满载五人的话,最终还能剩下些什么,不好“剥离”啊。所以驾驶汽车一定不要超速,限速120km/h就算是挺高的速度了,在这个车速中如果正面碰撞也都是难以预料的结果;时速超过150km/h就基本等于“和阎王赌命”,阎王没有打盹您还能回来,阎王眯瞪醒了就要被收走了。

最后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不要和重卡并行,也不要“别重卡”,因为重卡的总质量动辄数十吨,某些渣土车的总质量可以上百吨;这些车以中等时速碰撞的动量都有数千吨,小微型车在这些车的面前和纸糊的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